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6440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 达标试题附答案.docx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

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

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

(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图片信息题: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1、2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人物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牛顿、达尔文

(2)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达尔文:

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逐渐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思想;③科学家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信息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牛顿,图二是达尔文。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英国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注意从多方面分析原因,要把此题和近代社会联系起来,尽可能多的回答原因,这样才全面,如:

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有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逐渐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思想;③科学家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4.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

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麦克莱伦第三等《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材料二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

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列举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2)据材料二表格和图片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趋势: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

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

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一个闲暇时间很多的中产阶级。

”,可知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是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据材料二表和图中数据可知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

据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可知其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3)综合上述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5.材料一1876年,电话在美国问世,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

材料二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2000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科技成果出现在第几次工业革命中?

(2)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

(4)材料二中:

“发明大王”是谁,他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电气时代

(4)爱迪生、电灯泡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876年,电话在美国问世,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所以材料反映的科技成果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这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人了“电气时代”。

(4)根据材料可知“发明大王”是爱迪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因此他最重要的发明是电灯泡。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德国统一后,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后,德国将鲁尔与洛林结合成为重要的煤钢基地。

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德国工业领域中最强大的主导性部门。

到1913年,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生产国和最大的金属出口国。

以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利用电灯和电话等普及的契机,在19世纪80年代率先开始大规模发展电气工业。

到1896年,德国电气工业中已有39家股份公司,电器制造业的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

德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抓住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自己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到1896年,德国已拥有了108家化工股份公司,总资本达到31329万马克。

(1)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普法战争胜利;军火军事、交通、机器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

(2)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

(3)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德国统一后,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可以看出,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有普法战争胜利;军火军事、交通、机器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

(2)由材料二“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后,德国将鲁尔与洛林结合成为重要的煤钢基地。

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德国工业领域中最强大的主导性部门。

到1913年,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生产国和最大的金属出口国。

以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利用电灯和电话等普及的契机,在19世纪80年代率先开始大规模发展电气工业。

到1896年,德国电气工业中已有39家股份公司,电器制造业的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

德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抓住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自己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到1896年,德国已拥有了108家化工股份公司,总资本达到31329万马克”可以看出,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是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