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379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0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称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称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称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称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称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称谓.docx

《称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称谓.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称谓.docx

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总论: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具体表: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

指童年。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

“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

指童年。

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

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

指青少年。

束,捆,结之意。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

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

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

指男子20岁。

  而立:

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

“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

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

“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

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

“……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耳顺):

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

“(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

‘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

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皓首:

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

“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

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

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

“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

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拭《次韵子由三首》: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又一说法:

0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

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巍=柚赣啄辍T谡饫铮白堋本褪蔷勐J岬囊馑肌W芙侵唬ㄓ啄昃拖嗍兜暮门笥眩W芙鞘前司潘曛潦乃甑纳倌?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

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

“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

为9岁。

13岁 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

为13岁。

15岁  及笄:

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及笄:

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

 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

为15岁。

志学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

为16岁。

20岁  加冠:

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

 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

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

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

三十岁。

《礼记·内则》:

“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

指四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

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

”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

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

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

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

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花甲:

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花甲:

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

指60岁。

还历之年:

指60岁。

下寿:

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

指60岁以上。

耆[qi]:

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

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

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

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

指70岁寿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均指70岁。

耋[dié]:

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如:

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

指70岁。

中寿:

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

指70岁。

77岁

 

喜寿:

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均指八九十岁。

耄:

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

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

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

“七十曰耄。

”《礼记·曲礼》说:

“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尔雅·释言》注:

“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

耄[mào]耋[dié]:

泛指晚年。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

耄,七八十岁的年纪。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毛传又云:

“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

指八九十岁。

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

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

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

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

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

指百岁高寿。

期颐: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

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

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

期颐指一百岁。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

“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

“期,犹要也;颐,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

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

指百岁。

108岁

茶寿:

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

儿童。

垂髫[tiao]:

指儿童。

儿童垂发叫髻。

垂髫:

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

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垂髫:

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

儿童换牙。

龆年:

童年。

髫[tiáo]年:

童年。

髫[tiáo]龄:

童年。

稚:

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

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

老人。

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

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

“黄发”是枯黄的头发。

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

白头,指年老。

久寿:

长寿。

眉寿:

耄[mao]寿,长寿。

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

年老的妇人。

暮齿:

晚年,暮年。

暖寿:

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

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

指人长寿高龄。

 

  

二、古代君主的称谓、探源

  古代君主的称谓。

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称皇帝。

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如《礼记.曲礼下》:

“君天下曰天子”;《尚书.洪范》:

“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白虎通.爵》: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总之是为君主专制的神圣,合法性而造说。

  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

“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

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

《老子》说: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为孤、寡、不谷。

”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

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天子”,“天子”即“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利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万岁”,约始约战国,盛行于秦汉。

“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于喜庆时的欢呼语。

如《战国策.齐策》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民皆呼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以呼“万岁”为常,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陛下”本指侍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国君近臣或侍卫人员。

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传达。

“陛下”遂成为对国君的尊称。

至今人们仍用这些词汇来尊称外国国家首脑,但只限于外交场合了。

  古代对帝王称“君主”,又简称“君”。

君字古体从“群”字,意即“群下之所归心也”(《白虎通》.号篇)。

君字的本意,说明了国君是从原始的部落群体发展而来的,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原来部落首领逐渐成为以阶级压迫为基础的国家元首,而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尚书.益稷》曰: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庶哉。

”这里“元首”即指君,股肱指臣;《汉书.丙吉传》更称“君为元首”,《说文》释君曰: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君”字意义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君”从作为“群下之所归心”的部落首领,转变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历史过程。

  与君主有关的用语;君主即位叫“践阼”、“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皇帝发出的指示,“命为制,令为诏”,后也称“旨”或“圣旨”、“玉音”,全部具有法律效力。

皇帝的文告称“皇榜”。

清代皇帝的批示或文书称“朱批”、“朱谕”、“上谕”。

臣下谄颂皇帝的诏令为“丝纶”、“纶音”。

皇帝的容貌称“龙颜”、戴的帽子称“冕”,穿的衣服称“龙衮”,亦称“龙裷”、“龙袍”。

皇帝乘的车称“辇”,外出称“行幸”。

皇帝所作所为与所用之物称“御x”.皇帝直接参与或授意的行为称“钦”,所用之印称“玺”。

侍奉皇帝称“尚”,如“尚衣”、“尚食”、“尚书”。

皇帝死了称“驾崩”,坟墓称“陵”。

 

 

  三、我国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在古代,我国的妇人也有着三六九等之分。

就贵妇人而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

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

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

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

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

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

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

现在,“夫人”一词已常被用来作为朋友间问候的客套词。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

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

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

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

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

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

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

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

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

曲礼下》记载: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

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上述贵妇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

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四、中华女性称谓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

“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

”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

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

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

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

《红楼梦》第1回: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

《诗经·周南·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

清《冷庐杂识》中载:

《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

其他记载还有:

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五、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

  由于学校名称的繁杂,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在我国古代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

  夫子   《始语·子张》: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师   泛指老师、教师。

韩愈《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傅   老师的通称。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保   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礼记·文王世子: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谙德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归诸道者也。

  先生老师   《礼记·曲礼上》: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郑玄注:

“先生,老人教学者。

”韩愈《进学解》:

“国于先生晨入大学。

  宗师   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汉书·平帝记》:

“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老师   教授学生的人。

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几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老师”。

  教习   学官名。

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

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

  教谕   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

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论,掌文庙祭把,教育所属生员。

  教授   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学校课试等事。

元代诸路散府及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置教授。

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

“自以不习吏事,就教职,选授江南府教授。

  助教   国子监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于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学博   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一人,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教官为“学博”。

清代它又成为州县学官的别称。

  学正   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元代路、州、县及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学录   宋元明清时国子监所属学官。

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元代路学设学录,协助教授教育所属生员。

  学官   又称“教官”。

指中国旧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监学   清代中等学堂以上设监学;掌稽察学生出入。

考察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