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426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docx

自考0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

2013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考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从国际范围来看,即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二、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货物/服务)出口总额+(货物/服务)进口总额

注意: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计算进出口总额,但是国际贸易额仅指世界出口总额。

世界货物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

【例题】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出口额一般按(   )

A.FOB计价

B.CIF计价

C.EXW计价

D.DES计价

【答案】A

【解析】各国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一般按离岸价格(FOB)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货物的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的进口总额。

2、对外贸易量:

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贸易额,由于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更能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三、总贸易体系(国境)与专门贸易体系(关境)

1、总贸易体系:

也称为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2、专门贸易体系:

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注意:

国境和关境一般是一致的。

关税同盟:

关境>国境;保税区:

关境<国境。

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1、直接贸易:

是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的活动,对生产国与消费国而言,此种贸易活动属于直接贸易。

2、转口贸易:

是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的活动,对第三国而言,此种贸易活动属于转口贸易。

3、过境贸易:

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注意: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新增)

1、对外贸易按照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货物贸易分为10大类:

2、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按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种形式:

(1)跨界供应:

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2)境外消费:

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

(3)商业存在:

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介入而提供服务,如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

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艺人演出。

国际服务贸易按照部门分类:

(1)运输服务;

(2)旅游服务;(3)其他商业性服务。

六、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

贸易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顺差:

出口>进口

逆差:

进口>出口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计算题】

1、广义:

指货物、服务及各类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狭义:

仅指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或国际货物贸易结构。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可以划分为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两种。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进出口货物总额/进出口总额*100%

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贸易额的比率。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多占的地位。

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九、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例题】某国2007年的外贸出口总额为12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00亿美元,该国GDP总额为400亿美元。

试计算2007年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总额+出口总额)/GDP×100%

=(120+100)/400×100%

=55%

2007年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55%。

【解析】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考点比较固定,考生只要准确掌握计算公式,保证计算正确即可,同时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第二节国际贸易才产生与发展

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三、第二次产业国民后的国际贸易(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

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

(二)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的特点:

【例题】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

A.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B.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C.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E.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答案】ABCDE

【解析】修订教材新增内容。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特点】

1、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标志

(一)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三)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四)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一)交易对象

(二)参与国家

(三)订约人

(四)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1、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1)商品交易所

(2)拍卖

(3)博览会、展览会

2、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五)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要经过的路线。

(六)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

三、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

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固定市场交易、包销、代理、寄售等。

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

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按价格形成原因、变化特征分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调拨价格

2、垄断价格

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例题】下列属于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的是()

A.调拨价格

B.交易所价格

C.垄断价格

D.贸易集团内价格

【答案】B

【解析】世界市场价格按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即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卖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比如交易所价格。

另一类是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主要包括:

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和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二、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

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但供求关系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垄断

(二)经济周期

(三)市场结构

(四)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五)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六)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

【例题】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包括()

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

C.政策目标

D.政策内容

E.政策手段

【答案】ABCDE

【解析】这种知识点是经常遇到的考点,一般多选题经常涉及:

原因、特征、影响因素等。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一)自由贸易政策

(二)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节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理论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论点★

重商主义的两个阶段:

早期-----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威廉.斯塔福,主要观点)

晚期-----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主要观点)

注意: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

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自由贸易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1、法国重农学派【单选】

【例题】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   )

A.英国古典学派

B.法国重农学派

C.德国历史学派

D.亚当·斯密

【答案】B

【解析】法国重农学派是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其后,自由贸易理论在英国古典学派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简答】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简答】

4、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狭义的要素禀赋论

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2011.10,论述】

(一)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多选、简答】

1、大幅度削减关税

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比例

(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多选、简答】

1、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进者

2、经济恢复与发展是物质基础

3、国家垄断、政府干预

4、区域性集团及GATT的建立

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6、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及评价

第四节保护贸易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

(一)产生背景

(二)政策特点

(三)理论依据★

1、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

(3)保护手段。

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与特点【多选】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1、对外贸易乘数论;【2010.10简答】

2、其他观点。

三、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背景

(二)政策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多选】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四、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

(一)背景

(二)政策特点

(三)理论依据(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理论)★

1、中心–外围论:

(原因)

2、贸易条件恶化论:

(原因)

第四章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第一节关税措施

一、关税的含义:

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二、关税的种类

(一)按照征收对象分类:

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

(二)按照征税目的分类:

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

(三)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

主要有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2、差价税

3、特惠税

4、普惠税★

(1)普惠税是普遍优惠制下适用的进口关税

(2)普惠制的主要原则:

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3)普惠制的目的:

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提高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4)普惠制给惠国的普惠制方案内容:

【识记】

对受惠国家的规定、对受惠产品范围的规定、对受惠产品减税幅度的规定、

对给惠国保护措施的规定、对原产地的规定、普惠制有效期(十年一个阶段)

三、关税征收

1、从量税:

从量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从量税

(从量税与数量成正比,与价格无直接关系)

2、从价税:

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从量税与价格成正比,与数量无直接关系)

3、复合税:

复合税额=从价税额±从量税额

4、选择税:

对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订有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选择征收。

5、技术性关税:

【新增】复杂的技术因素

四、海关税则与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一)海关税则:

又称为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一般包括两部分:

1、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

2、关税税率表:

(1)税则号列;

(2)货物分类目录;(3)税率。

(二)国际货物商品分类体系:

1、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

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3、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三)海关税则的主要种类:

1、单式税则;

2、复式税则;

3、自主税则;

4、协定税则。

第二节非关税措施

一、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除关税以外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二、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进口配额制分为:

绝对配额、关税配额

1、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2、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不同之处:

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进口额度,超过就不能进口;关税配额在商品进口超过规定的最高额度后,仍允许进口,只是超过部分被课以较高关税。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

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三)进口许可证

1、进口许可证与配额的关系: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进口许可证的使用对进口商品有无限制:

公开一般许可证、特种进口许可证

(四)外汇管制:

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施行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1、数量性外汇管制;2、成本性外汇管制;3、混合性外汇管制

(五)进出口国家垄断:

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

一般集中在烟酒、农产品、武器。

(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七)国内税:

指在一国的国境内,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应支付的捐税,一些国家采取国内税制度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八)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九)进口押金制

一国规定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然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

(十)海关估价制

国家海关通过武断地提高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来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负担,从而限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乌拉圭回合达成《海关估价协议》,规定了六种不同的依次采用的估价法:

1、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2、相同商品成交价格

3、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4、倒扣法

5、计算价格法

6、合理办法

(十一)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

(十二)技术性贸易措施:

1、技术法规和标准

2、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程序

3、关于卫生检疫的规定

4、关于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5、绿色贸易措施:

(1)绿色标准与检疫要求

(2)绿色环境标志要求

(3)绿色包装、标签要求

(4)绿色补贴

第三节贸易促进措施

一、出口信贷与出口信贷担保

(一)出口信贷

1、出口信贷的概念

2、出口信贷的种类:

(1)卖方信贷;

(2)买方信贷

3、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

(1)信贷发放以货物出口为基础;

(2)贷款利率较低;

(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

(4)出口信贷发放与出口信贷保险相结合

(5)出口信贷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手段(2011.1,简答)

(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1、担保的项目与金额

2、担保对象:

出口厂商、银行

3、担保期限与费用

二、出口补贴

(一)出口补贴的形式:

1、直接补贴;2、间接补贴

(二)禁止使用出口补贴的情况

三、商品倾销:

指一些国家的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1、偶然性倾销;2、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3、长期性倾销

四、外汇倾销:

(一)外汇倾销的含义:

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二)外汇倾销的条件★:

1、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五、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

1、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

2、组织贸易中心或贸易展览会

3、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

4、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

六、经济特区措施:

1、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2、保税区

3、出口加工区

4、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区

5、自由边境区

6、过境区

第五章国家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一节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一、贸易条约与协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确定彼此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二、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内容结构:

序言、正文、结尾

三、贸易条约与协定使用的主要法律待遇条款★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

1、定义:

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同样给予缔约方对方。

2、分类: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美式最惠国待遇)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欧式最惠国待遇):

GATT/WTO

3、最惠国待遇的使用范围

4、最惠国待遇使用的例外

(二)国民待遇条款:

1、定义:

指一国给予其他缔约方的公民、船舶、企业的权利和优惠,不应低于本国公民、船舶和企业享有的权利和优惠(不包括政治权利)。

2、适用范围★(例外)

(三)互惠待遇条款:

指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但一般不单独使用。

第二节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一、通商航海条约

全面规定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内容较广泛,涉及缔约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各个方面。

条约签订后双方要根据各自国内法律程序完成批准手续。

二、贸易协定与贸易议定书

缔约国间调整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注意:

与通商航海条约相比,贸易协定或议定书针对较具体的贸易问题,签订程序比较简单,不需要国家立法机构的批准。

三、支付协定(主要内容)

第三节国际商品协定

一、国际商品协定

(一)国际商品协定及演进

国际商品协定是某项初级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与消费国为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而签订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二)国际商品协定的结构与内容:

主要经济条款

(三)行政条款与最后条款

二、商品综合方案

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一般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根据成员方之间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度划分为:

(一)优惠贸易安排:

指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方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相互给予削减关税的优惠待遇,而对区外各国仍然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实行独立的关税政策。

(二)自由贸易区

成员方间对相互的商品流动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同时保留对各自非成员方的贸易政策。

(三)关税同盟

指成员方通过缔结协定或条约结成同盟,相互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同时建立并实施对非成员方的统一关税政策。

(四)共同市场

指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

(五)经济与货币联盟

指在实现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统一个成员方货币或实现成员方间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并且通过共同的权力机构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和统一。

(六)政治同盟(注意表述上的变化)

成员方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实行统一化,完全废除在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动上的人为障碍,建立起拥有更多权力的超国家机构,在各经济领域推行完全一致的经济政策,使各成员方变为一体化区域内的各个地区,从而在经济上达到一体化的最高程度。

三、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多选、简答】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缓慢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

(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

(四)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了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叠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

第二节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一、欧洲联盟(内容充实)

——世界上历史最久、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1965年欧共体、1994年欧洲联盟

(二)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与职能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新增内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区域性组织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亚太经合组织的运行:

(两个特点)

1、开放的区域性组织,不仅在内部成员间开放,对区域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同样开放;

2、自愿合作组织,不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瓦伊纳、利普西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

1、完全取消参加方间的关税;

2、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3、通过协商的方式在成员方之间分配关税收入。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

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壁垒后,成员国内某些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成本低的商品取代,原来用于生产高成本商品的资源转向成本低的商品,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提高。

2、贸易转移效果:

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一国原本从同盟外国家进口的低成本商品转为从同盟内国家进口较高成本的商品,贸易从外部转向关税同盟内部。

3、贸易扩大效果:

关税同盟成立后,不管发生贸易创造效果还是贸易转移效果,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降低,国内需求会增加,进口量随之增加,即贸易扩大效应。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表现)

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实现规模经济;

3、刺激投资于技术创新

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

二、共同市场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

西托夫斯基、德纽

2、理论核心:

(1)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

(2)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

三、协议分工理论★

——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分工需要具备的条件:

1、两个(或多个)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或生产Y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是没有很大差别,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第七章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