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3758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C6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同是由碳原子构成,只是由于原子间的排列结构不同,就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和碳三种不同的物质。

这说明()

A.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D

2.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BCD)

A否认阶级斗争

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

3.哲学家孔德认为: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ABCD)

A.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B.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C.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D.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4.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5.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6.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7.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有(ABCD)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二、单选题

9.“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正确答案:

D,

10.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具有以下特点

A.一维性

B.三维性

C.四维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

B,

1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D.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

A,

12.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因此

A.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D.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正确答案:

C,

1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D,

14.历史唯物主义是

A.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关于社会发展个别规律的科学

C.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创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

C,

15.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

B,

16.我们在读书时,读到大象.房子等某一个具体概念时,就会在大脑中立即出现一个感性的形象与此概念相对应,这表明

A.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推理的工具

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

C,

1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告诉了人们

A.时间具有不可逆性

B.时间是与任何外在东西无关的均一地流动

C.时间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形式

D.时间具有不可控性

正确答案:

A,

18.哲学是

A.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

B,

19.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正确答案:

B,

20.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

B,

21.马克思主义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

A,

2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正确答案:

B,

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正确答案:

A,

2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

B,

25.马克思指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

正确答案:

A,

26.“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

C.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正确答案:

B,

27.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论辩论的观点

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正确答案:

A,

28.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A.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答案:

D,

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D,

30.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D,

31.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正确答案:

A,

32.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总和

正确答案:

A,

33.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

标准答案:

D

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4.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募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人类社会革命最彻底最偶前途的阶级是:

()

标准答案:

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奴隶阶级

D.中产阶级

35.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募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人类社会革命最彻底最偶前途的阶级是:

()

标准答案:

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奴隶阶级

D.中产阶级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

标准答案:

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37.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

标准答案:

B

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唯物主义

C.古代原子论、近代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D.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38.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

()

标准答案:

C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可以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D.时而起作用,时而不起作用

3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标准答案:

B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标准答案:

B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41.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

标准答案:

A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4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标准答案:

A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D.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43.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标准答案:

C

A.人民群众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技革命

44.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上层建筑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45.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

()

标准答案:

B

A.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错误观点

B.夸大了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阶级斗争的正确观点

D.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正确观点

46.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D.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

正确答案:

A,

4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

标准答案:

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标准答案:

B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49.“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标准答案:

A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标准答案:

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5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政治经济学》的发表

C.《资本论》的发表

D.巴黎公社

5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

D实践活动

53.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

A血缘关系B法律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

54.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正确答案:

C,

5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标准答案:

C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56.是否最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

()

标准答案:

C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水岭

5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标准答案:

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三、多选题

58.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

标准答案:

59.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

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

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2.0分)

A.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D.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

BC,

60.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

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

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

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2.0分)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正确答案:

AB,

61.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2.0分)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

ABCD,

62.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

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正确答案:

ABC,

6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2.0分)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

ABD,

64.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内扩展的主要动因是(2.0分)

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B.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攫取高额利润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正确答案:

ABCD,

6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标准答案:

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6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标准答案:

ABC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

67.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

ABD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68.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

标准答案:

ABCD

A.看到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9.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2.0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

ABD,

70.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

标准答案:

7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标准答案:

ABD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

D.法英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72.英雄史观产生的深刻根源有:

()

标准答案:

ABD

A.认识根源

B.阶级根源

C.思想根源

D.社会历史根源

73.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变量。

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我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显著优势变成严重劣势。

因此,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是“人口政策进入特殊而关键的时期”。

从总体上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

标准答案:

ABCD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7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

标准答案:

7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

标准答案:

76.“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标准答案:

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77.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标准答案:

78.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

标准答案:

ABCD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表达离不开语言

79.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

()

标准答案:

ABCD

A.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

B.偶然性表现必然性

C.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

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80.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标准答案:

ABD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8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

标准答案:

ABD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82.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标准答案:

8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

()

标准答案:

AB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四、判断题

84.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

fals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

50分钟开考时间:

2016-06-2117:

15:

15

提交时间:

2016-06-2117:

15:

20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

0.0/100.0

排名:

无/468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85.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条件。

正确答案:

false,

86.可变资本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资本。

正确答案:

false,

87.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不存在联系。

正确答案:

false,

88.哲学就是世界观。

正确答案:

false,

8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学的继承。

正确答案:

false,

90.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答案:

true,

91.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了它的技术构成。

正确答案:

false,

92.“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false,

9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标准答案:

94.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正确答案:

false,

95.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正确答案:

false,

96.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正确答案:

true,

97.“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

正确答案:

A,

98.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正确答案:

false,

99.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标准答案:

100.可变资本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资本。

正确答案:

fa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