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3500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9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和项目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

(2)项目主管单位:

**********政府

(3)项目执行单位:

**********环境卫生管理处

(4)编制单位:

1.2编制依据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2013.09;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2011.03;

(3)**********建设局提供的拟选场址地形图;

(4)**********建设局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

1.3编制范围

本报告编制范围: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实施必要性、垃圾处理工艺论证、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论证及与之相关的辅助设施配置、定员编制、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安全与卫生、节能、消防设计、工程投资估算、技术经济分析等。

1.4编制原则

(1)现代化原则

●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采用现代垃圾填埋技术及设计理念。

(2)环保化原则

●先进安全的防渗系统;

●先进的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

●填埋气体收集后实施综合利用,减少温室效应;

●完善的雨污分流措施及污染控制措施;

●防止尘土、臭味扩散的措施;

●场区绿化及生态修复措施。

(3)节约和效率原则

●采用高维填埋理念,节约土地资源;

●渗沥液及地下水导排尽可能采用重力流方式,降低能耗。

(4)经济实用原则

●总图布置和交通运输在满足填埋作业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合理优化,选择最合理方案;

●就地取材,合理调配土方,实现土方平衡;

●设备选用遵循优质、就近采购的原则。

1.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12

(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17-2007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12348~12349-90

(1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11

1.6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1.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本工程的建设是**********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需要;是填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的需要;是完善城市防灾应急体系的需要;是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卫专项规划的需要;而且随着老场临近封场,新建一座垃圾处置场是完全必要的且紧迫的。

2.场址选择

经场址比选,本报告推荐市区西部约18.5km的**镇******场址进行工程建设。

3.项目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

1)项目建设规模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平均年填埋规模为350t/d。

依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属Ⅲ类处理规模填埋场。

2)库容与服务年限

本垃圾填埋场总规划用地485亩,总设计库容600×104m3,总使用年限39年;近期实征地面积300亩,设计库容235×104m3,有效库容216×104m3,使用年限18年;结合**********垃圾处置要求与现场地形,近期工程分二期实施。

远期(三期)预留用地185亩,预留库容365×104m3。

表1.6-2填埋场库区库容、使用年限及发展规划

工程分期

设计库容

(×104m3)

有效库容

(×104m3)

使用年限

(年)

一期

115

106

10.0

二期

120

110

8.0

近期工程合计

235

216

18.0

远期(三期)预留

365

336

21.0

总计

600

552

39.0

4.主要工程内容

本工程(以下仅指已落实征地的一、二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填埋场主体工程、渗沥液处理站、生产生活管理区及辅助配套设施等。

另在城区建设5座垃圾压缩中转站,购置配套收运车辆7辆;郊区集镇建设6座垃圾压缩中转站,购置配套收运车辆8辆。

1)总图布置

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场址地形、周边条件和填埋作业要求,中心位置布置填埋库区,西北侧库区下游布置调节池,出入口布置在西南侧,西侧和南侧分别布置生活、生产管理区。

人流、物流合理分流,交通组织顺畅,平面布置紧凑,总体布局合理。

2)填埋库区布置

库区布置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场址现状及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挖深与堆高;不仅有利于堆体稳定,而且显著增加空间利用系数。

通过采用高维填埋作业工艺,有效提高库区单位面积填埋库容。

3)库区工程

●垃圾坝

填埋场设垃圾坝一座,位于填埋库区西北侧(库区下游),垃圾坝坝顶标高43.0m,坝体最大高度约为12m,坝长约100m。

●防渗工程

填埋场设置水平防渗系统,采用HDPE防渗膜+压实粘土(GCL)的复合防渗方式,有效保护场址地下水体不受污染。

●渗沥液导排系统

填埋场库区底部敷设碎石导排层,渗沥液经收集后重力流至渗沥液调节池。

●渗沥液调节池

调节池设计有效容积约1.8×104m3。

●地表水导排系统

填埋场采用有效的雨污分流措施,环库区设置截洪沟,场外雨水和库区封场坡面雨水径流经由环库截洪沟,经外排管道最终排入附近水体闸河。

●填埋气导排系统

近期填埋气燃烧排放,远期考虑沼气发电利用。

●道路工程

包括进场道路、场内道路、环场道路和生产辅助区地坪道路。

5)渗沥液处理

处理规模180m3/d,处理工艺采用矿化垃圾反应床+深度处理工艺。

根据环评结论,渗沥液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11)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6)配套收运设施

满足转运垃圾需要,在城区建设5座垃圾转运站,其中3座50t/d,2座100t/d,配套5t转运车辆4辆,8t转运车辆3辆,备用转运箱若干。

同时统筹考虑在安铺镇建设3座50t/d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在**镇、新民镇和营仔镇各建设1座50t/d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并配套转运车辆8辆。

集镇转运设施由各镇财政投资建设,其投资不计入本项目。

5.工程投资及成本估算

(1)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8580.38万元。

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7797.88万元,二期工程总投资782.49万元。

(2)运行成本

单位处理成本:

91.28元/t

单位建设成本:

36.13元/t

单位经营成本:

55.15元/t

第二章基本资料

2.1城市概况

**********位于***半岛北部,东经109.45至110.30',北纬21.25至21.55。

东毗油城茂名市,西邻北海市,北接玉林市,南傍全国八大港之一的湛江港,隔海与越南相望,扼***、桂、琼三省交通门户,是大西南从湛江港出海通道的必由之路。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37亿元。

***地域面积28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多万亩;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7摄氏度,光热资源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沿海开放区。

现辖22个镇,8个国营农林场,是***省人口较多、面积较大的县级市。

***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382米的双峰嶂为湛江最高点,主要河流有九洲江和沙铲河、武陵河、***河。

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在湛江首屈一指,有金、银、铝、锌、铜、花岗岩、石灰石、滑石、瓷土、云母、石英砂、泥碳土等20多种矿藏,其中,金矿、银矿、高岭土和花岗岩储量名列***前茅,有“花岗岩王国”之称。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地处***桂两省(区)交汇处,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沟通大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两广物资集散地。

2011年,**********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万人。

市政府设在廉城镇,建成区面积13km2。

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732元。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m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2m2。

2.2自然条件

***既受大陆性气候,又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据1966年中央气象局出版的《中国气候图集》说明:

北热带气候和南亚热带气候带的分界线穿过**********境南端,具有两个气候带的某些特点,总称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为22.9℃,冬夏气温之差13℃左右,各季昼温差约在6℃~8C之间。

根据各月份天气变化特点,***一年四季(按公历)划分标准为:

3~4月为春季,5~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冬季平均温度16℃。

夏季平均温度27.5℃。

7月是最热的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8℃以上。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4℃。

  全年降雨量丰富。

据气象资料记录,1957~1995年的39年,平均年降水量1767.9mm。

降水最多的年份是1985年,达2539.7mm。

其次为1994年2518.4mm。

最少降雨量的年份是1977年,只有929.7mm。

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夏季,东南风从海洋,饱含水汽而湿润,降水多,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

冬季,偏北风冷而干,雨量少,各地降水量都在95mm以下。

  由于***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

平均日照时数达1884小时。

从截止1995年气象资料看,年日照时数最多是1963年,为2221小时。

最少是1984年,·为1327.8小时。

从各季平均每天日照时数来看,冬春季3~4小时。

夏秋季都在6.4小时以上。

2.3**********环卫现状及发展

2.3.1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现状

**********环卫基础设施薄弱,市环卫站每天负责市区主要大街及部分次要街道的清扫。

为改善市区的环境卫生,使居民有一个清洁的生活环境,环卫站实行定点定人分片全日包干的责任制。

对市区主要街道每日清扫、保洁各一次。

**********城现有街道180000m2,公厕20座,日产垃圾220t。

市环卫站现有环卫工人760人,各类环卫车辆超过30辆。

垃圾收运方式主要是靠人工收集,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市郊临时堆场堆放,无垃圾转运站。

目前收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没有实现密闭化,对外暴露,沿途抛洒;

(2)垃圾收集点布置混乱;

(3)设施欠缺较多,环境较差;

(4)垃圾没有压缩,车辆亏载严重。

2.3.2垃圾收运系统发展规划

从提高垃圾收集转运的效率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各方面因素,拟在城区设置5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的要求,转运站的位置宜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的地方。

转运站负责临近区域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

除此之外,在集镇设置6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收集各集镇垃圾。

由于目前垃圾收运设施较为简陋,为增加垃圾收集的服务范围,提高生活垃圾收运率,需新增必要的垃圾收运设施。

结合**********实际情况,拟采用如下收运体系:

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利用人力三轮收运车将收集点垃圾转运至转运站,在转运站压缩后利用运输车运至填埋场。

2.3.3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垃圾产量相应逐年增加。

由于缺少满足卫生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目前垃圾处理方式是:

垃圾运到郊区简易堆放。

大量生活垃圾未经处理裸露堆放,既侵占了大量土地,又对土壤,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孳生蚊蝇,传播疾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同时,**********城区的垃圾收集、运输、环卫设施等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如垃圾收集布点混乱,垃圾运输车辆不足,设施欠缺较多,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没有实现密闭化,沿途跑冒滴漏,影响城区环境卫生状况。

因此,**********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市区居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垃圾处理问题严重,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刻不容缓。

2.3.4生活垃圾处理发展

2.3.4.1垃圾处理原则

20世纪70~80年代,欧洲等地区的发达国家面临着我们当今面临的同一个问题: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急剧增加,垃圾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新的填埋场的选址越来越困难;混合收集后的垃圾堆肥经处理后,产品质量差,许多堆肥厂因此关闭;焚烧处理成本高,烟气处理不慎将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这些发达国家提出了“资源循环”口号,将被动的垃圾“末端治理”转向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处理、处置资源化方向发展,倡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由于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有限,近10年内还不可能在较大范围实现“资源化”。

为此,我国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控制政策,在垃圾尚未解决出路的情况下,以“无害化”为主,但同时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缩短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渡的时间段,加速源头减量控制和资源化利用进程,使“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既在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又能同步推进。

2.3.4.2垃圾处理处置方式比较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有多种,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资源化综合处理法。

不论采取何种处理处置方式,其目的都是使生活垃圾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卫生填埋

它是垃圾的最终处置场所,将与垃圾处理过程长期共存。

卫生填埋技术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6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各国在卫生填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发出成套技术及设备。

目前,卫生填埋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主要垃圾处理方式。

与其它方法比较,卫生填埋法特点在于:

优点是,①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②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即不受垃圾大量增长而影响处理垃圾;③资源再用可能,包括开发沼气回收能源,将填埋和造地相结合,使稳定后的填埋场作为土地资源回收利用。

卫生填埋的缺点是,①选址困难,且往往场址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增加运输费用;②垃圾无害化时间长,若管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③渗沥液处理至今仍是个难点。

(2)焚烧

焚烧技术开始于19世纪末,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的特点是:

①无害化、减量化程度高(重量可减少70%,体积亦可减少90%以上);②处理周期短;③回收热能或发电;④对场址要求较低,所需占地面积较小。

焚烧技术的不足之处是:

①投资运行费用高;②对处理垃圾的热值有要求;③二次污染严重,如烟气、飞灰、炉渣,二噁英等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构成不断变化,垃圾热值不断上升,结合焚烧技术上的特点,当前焚烧处理已成为世界生活垃圾处理发展的潮流。

固体废物焚烧发电已有几十年历史,技术上是可行的,并已达到工业化规模的程度,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千座垃圾焚烧厂在运行,处理能力由数十t到数千t。

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在像日本等经济发达而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受到欢迎,并且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3)堆肥

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应用堆肥技术处理垃圾。

堆肥法处理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堆肥工艺按供氧状况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

两种方式具有不同特点。

厌氧堆肥是在不供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堆积起来进行厌氧发酵,制成有机肥料,并使固体废物达到无害化。

其优点是:

①操作简便;②投资少、能耗少,一般广大农村使用较多。

不足之处在于:

①腐熟及无害化所需时间长,大规模处理有困难;②占地广,臭味大;③无害化效果不彻底。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有机物分解、稳定化的过程。

好氧堆肥工艺也有多种,但其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二次发酵、精分选、产品包装成型等。

而且随着技术研究的发展,一般采用机械化设备。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在抑制垃圾填埋处理量的同时,大力提倡和推广高温堆肥法。

其优点是:

①堆肥周期短;②臭味污染小,③无害化效果好。

其不足之处在于:

①成本较高;②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③对堆肥垃圾有一定要求。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比较参考表表2-3

比较项目

卫生填埋

焚烧

堆肥

技术

可靠性

可靠,

国内有相当经验

较可靠,

国外属成熟技术

较可靠,

在我国有实践经验

操作

安全性

较好,沼气导排要通畅

较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较好

适用条件

无严格要求,但含水率不宜过高

垃圾的低位热值大于3767kJ/kg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大于40%

管理水平

一般

很高

较高

选址难易度

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地下水、地表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较长

较容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输距离较短

较容易,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运输距离较短

占地面积/(m2/t)

500~900

60~100

110~150

建设工期/月

9~12

30~36

12~18

产品市场

有沼气回收的卫生填埋场,沼气可用于发电等

热能或电能可供社会使用,需有政策支持

落实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需有配套政策和措施

主要环保问题

渗沥液处理难度大

烟气与飞灰处理难度大

好氧堆肥对恶臭治理较难

能源化意义

可回收沼气发电

焚烧余热可发电

采用厌氧发酵工艺沼气收集后可用以发电

资源利用

封场后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

垃圾分选可回收部分物质,焚烧残渣可综合利用

堆肥用于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并回收部分物质

稳定化时间

20~50a

2h左右

15~60d

最终处置

填埋本身是一种最终处置方法

焚烧残渣必须进行处置,占原垃圾量的10~30%

不可堆肥物必须进行处置,占进厂量的30~40%

地表水污染

有可能,但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

处理厂区无污染,但残渣填埋时可能产生污染

可能性较少,不可堆肥物填埋时可能产生污染

地下水污染

有可能,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

可能性较少

可能性较少

大气污染

有,可用导气、覆盖等措施控制

应加强对酸性气体和二噁英的控制和治理

有轻微气味,应设除臭装置和隔离带

土壤污染

基本在填埋场区

必须控制堆肥中的重金属含量和pH

主要环保措施

场底防渗、每日覆盖、填埋气导排、渗沥液处理等

烟气治理、噪声控制、残渣处置、恶臭防治等

恶臭防治、飞尘控制、污染治理、残渣处置等

处理成本1)

60~150

90~200

60~180

技术特点

操作简单,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减量化效果好

技术成熟、减量化、资源化效果好

主要风险

沼气聚集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渗沥液处理不达标

垃圾燃烧不稳定,烟气治理不达标

因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而影响产品质量

注:

1.单位:

元/t,不计征地费;

(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法比较

比较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和所能达到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

由于三种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各有所长,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及生活垃圾的性质差异,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也难以统一,哪种方式最好并非绝对的,应该因地制宜。

表2-3列出了我国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常用处理技术比较。

2.3.4.3国内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垃圾规范化处理起步较晚。

近几年垃圾无害化处理呈加速发展趋势,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对策和规划着手,对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29日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将卫生填埋界定为“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并指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

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

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

我国垃圾处理的实践表明,垃圾卫生填埋以其抗冲击力负荷强、处理量大、单位投资小、处理彻底等优点,是其它处理方式剩余物的最终处理办法,为我国城市广泛采用,而且从基础研究、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目前,填埋技术在我国垃圾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比例达90%以上。

2.3.5**********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居民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创造一个优美、整洁、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出路势在必行。

根据前述**********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垃圾产量、性质、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各种处理处置方法的优缺点,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为:

近期卫生填埋,远期可考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卫生填埋相结合。

2.3.6拟建垃圾收运设施

满足转运垃圾需要,在城区建设5座垃圾转运站,其中3座50t/d,2座100t/d,配套5t转运车辆4辆,8t转运车辆3辆,备用转运箱若干。

同时统筹考虑在安铺镇建设3座50t/d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在**镇、新民镇和营仔镇各建设1座50t/d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并配套转运车辆8辆。

集镇转运设施由各镇财政投资建设,其投资不计入本项目。

每座转运站占地0.7亩,建筑面积250m2。

二层,框架结构,一层为转运车间,二层为管理间、工具间和厕所。

转运站主要设备如下:

8t或5t运输车1辆,8t或5t压缩转运箱2个,液压站1个或2个,吊1个或2个。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3.1项目建设必要性

3.1.1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需要

卫生填埋作为城市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手段,是垃圾处理处置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不管城市采用何种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其残渣都需要进行最终处置。

3.1.2填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大幅上升。

现状垃圾以堆场形式处置,对渗沥液、填埋气等缺乏标准、规范、卫生的工程设施,导致对周围地下水、地表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