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904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docx

3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3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

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问题探究

图表绘制

音乐再现

比较分析

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

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

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俄国和东欧出现了民族乐派音乐;美国的音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70年代后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多。

同时,在民族音乐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

由于19世纪以来的各音乐流派几乎都有上乘之作,文字、音响和影视资料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乐片段,使学生能以心灵与音乐对话,深入了解和比较各音乐流派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也可以选择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或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音乐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二战后摇滚乐的代表──“猫王”普莱斯利和摇滚乐对人的震撼力及其时代性。

建议教师播放一首猫王的摇滚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

问题一:

你知道这是一段什么类型的音乐吗?

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问题二:

你还能说出几个你熟悉的西方音乐家的名字和作品吗?

他们分别属于何种音乐流派?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教材主要阐述了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流派与杰作和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

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其作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

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

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

《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

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

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

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

《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

他还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

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

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

他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

《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三,美国音乐的发展: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

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现了美国国力不断上升时的情怀,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

教学建议:

1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

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当代世界音乐的发展方向。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

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

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

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

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

【学思之窗】提供了不同的说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第二,对流行音乐的评价。

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

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不仅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

教材重点阐述了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

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相关资料;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准备表演;在教室张贴音乐家的照片、生平介绍、作品简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猫王”的摇滚歌曲,学生阅读引言回答问题。

关于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一目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和【学思之窗】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18世纪在欧洲占主要地位的音乐是什么?

2.这种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哪些?

3.为什么说莫扎特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对此你有何认识?

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音乐是时代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后边的教学做铺垫。

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时代的进步推动音乐发展”的认识。

19世纪音乐的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建议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

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阅读教材、绘制“流派与杰作”表。

2.学生有选择地介绍音乐大师的生平、欣赏《命运交响曲》、《伊万·苏萨宁》片段、表演《天鹅湖》片段,教师提出问题:

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有哪几种?

从音乐中你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哪些特点?

你知道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命运交响曲》的吗?

《伊万·苏萨宁》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谈谈你的感想。

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于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一目的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20世纪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2.什么是现代主义音乐?

什么是流行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等于流行音乐吗?

3.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4.仔细观看《爵士乐手》《美国摇滚演唱会》《猫王》三幅照片并结合教材内容比较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异同,提高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5.结合【学思之窗】讨论对摇滚乐的认识,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6.你怎样评价流行音乐?

7.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8.你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要走向世界,该怎样做?

这些问题的设计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到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和分析,由历史问题的解决到现实问题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最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9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欣赏了几位音乐大师各具风格的作品。

如果你是一场音乐会的总策划,请说出你的策划方案(要求:

音乐会的内容包括19世纪以来各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根据各流派的音乐风格与情绪合理安排演出顺序)。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流派时,播放《命运交响曲》《伊万·苏萨宁》片段。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恋爱失败、耳聋病加剧和经济贫困的情况下创作的。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他用无坚不摧的意志和毅力同不公平的命运作了不屈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伊万·苏萨宁》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历史题材的“祖国英雄悲剧”。

这部歌剧通过一个普通俄罗斯农民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主题,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崇高的民族精神,表现了爱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案例二 在介绍现代音乐的发展时,用实物投影、计算机或幻灯片介绍两幅图片。

图片1:

上海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2003年2月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晚,上海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们向维也纳观众献上了一台荟萃中国民乐经典之作的音乐会。

曲目中既有慷慨激昂、歌颂水浒英雄威武不屈、浩气长存的唢呐协奏曲《梁山随想》,也有轻快流畅、表达对春天美好感受的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既有气势磅礴、表现各种风之神态的合奏曲《风》,也有曲调雅致、刻画江南优美景色的民乐三重奏《江南风韵》。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让维也纳观众领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图片2:

2004年5月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音乐节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美国纽约室内乐团、苏黎世合奏团等中外乐团上演了中外名家的曲目。

既有世界现代音乐领袖地位的音乐大师的巨作如艾略特·卡特的《粗鲁与文雅──为长笛和单簧管而作》、约翰·克里亚诺的《小提琴奏鸣曲》等;也有中国与欧美当代现代音乐的中坚力量的作品,如周龙的《无行》、彼得·茹契卡的《五首警句──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现代音乐的过去与现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熟悉莫扎特的作品吗?

为什么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解题关键:

18世纪中后期德意志的贵族阶层腐败无能。

莫扎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思路引领:

莫扎特生活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

答案提示:

比较熟悉(不熟悉)。

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中后期。

大主教对他的侮辱和歧视和贫困生活的折磨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如《费加罗的婚礼》无情地揭露了贵族阶层的无能、腐败和道德的堕落,热情地歌颂了受压迫阶级的机智、勇敢和正直。

全剧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光芒。

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摇滚乐,说它给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你怎么看?

说说理由。

解题关键:

摇滚乐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和对青年人的影响。

思路引领:

摇滚乐的内容、节奏以及演奏者的生活方式。

答案提示: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带有时代性。

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思路引领:

浪漫主义音乐反映了当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艺术观。

答案提示: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

2.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解题关键:

20世纪时代的变化和音乐的发展。

思路引领:

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和分析。

答案提示:

流行音乐中音响、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带的情绪追求;7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等反映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

二、学习延伸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 田晓红)

五、资料与注释

1.课文注释

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乐家。

6岁时,就能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并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9岁写交响曲,12岁已经完成了第一部歌剧。

莫扎特一生没有固定职业,1787年曾获得“宫廷室内乐作曲家”的荣誉性的任命。

1791年在贫病中死去,葬于贫民公墓。

一生有22部戏剧作品、50多首交响曲、25首钢琴协奏曲、12首小提琴协奏曲、26首弦乐四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42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歌剧是莫扎特最痴迷的领域,他一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主要歌剧作品有《伊多美纽斯》《迪多的仁慈》《后宫诱逃》《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

莫扎特最有特色的器乐体裁是协奏曲,他在巴洛克协奏曲的三乐章格式基础上,运用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原则,独奏钢琴与乐队更富有戏剧和交响性效果。

莫扎特以其敏感的才能,在其他音乐体裁中都有不同凡响的手笔。

他的钢琴奏鸣曲旋律优美,晶莹剔透。

社交场合娱乐性背景音乐的小夜曲这类体裁中,也有《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样的名篇。

莫扎特尽管有一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甚至悲剧性,但他的多数作品是纯真、亲切、阳光明媚的。

莫扎特生活的世界充斥着烦恼和阴暗,然而从他笔下涌流出的音乐却是一种升华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

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融入了音乐世界,音乐也就成为他的生活。

舒伯特

弗兰茨·舒伯特(1797—1828),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

11岁时,考入维也纳宫廷歌手学校,第二年就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

13岁时写出了四手联弹《钢琴幻想曲》。

他常常叹息:

“如果我有钱买五线谱,我每天都可以作一首曲。

”16岁时,他到父亲所在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但他仍每天伏案作曲不止。

当他读完歌德的著名长诗《浮士德》后,很受感动,开始为这部作品谱曲。

第二年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歌曲《魔王》和《野玫瑰》。

1818年,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只身前往维也纳,当家庭音乐教师。

一次,他来到一家小酒店,饥肠辘辘,身无分文。

正当无可奈何之际,他偶然看到旧报纸上登着一首诗,他当即为这首诗谱了曲,并用它换了一顿饭吃。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摇篮曲》。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

席勒、海涅的诗常被他选作歌词。

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

他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

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他一生写了10部交响乐,他在世时却一部也没有机会公演;他一生写了18部歌剧,他在世时连一部也没能够排练演出;他写了600余首歌曲,但仍没有名望,没有地位,穷愁潦倒,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困苦。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天鹅之歌》就是躺在病床上完成的。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生于维也纳。

世人称小约翰·施特劳斯。

其家族三代以舞蹈音乐家(作曲、演奏、乐队领班、指挥等)著称,而他又是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位。

从小学习小提琴,19岁以后离家以音乐谋生,并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创作、演出生涯。

一生写有近400首圆舞曲、近百首波尔卡舞曲、近70首卡得累尔舞曲、近45首进行曲以及其他若干舞曲和十几部小型喜歌剧、轻歌剧。

其中圆舞曲最具代表性,它们多以日常生活、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拉德茨基进行曲》等。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从思想意义上看价值不高,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维也纳市民阶层的生活,他的音乐亦成为当时维也纳社会生活一景,甚至影响至今。

20世纪60、70年代始,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曲目以施特劳斯家族乐曲为主,尤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它们已成为维也纳人民的骄傲,深入维也纳民众之心。

柏辽兹

埃克托·柏辽兹(1803—1869),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安德烈城。

1921年,奉父命进巴黎医科学校就读,1824年,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便下决心投身音乐事业。

1826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上学期间,柏辽兹对音乐的酷爱之心感动了巴黎歌剧院的管理人员,他们为他在歌剧院的乐池中设了一个“优惠座位”。

1830年,柏辽兹在失恋的折磨中写成了表现自己爱情的狂热与绝望的《幻想交响曲》,在巴黎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柏辽兹因合唱《萨丹纳帕尔》获1830年度罗马大奖。

1835年起,柏辽兹因为作品得不到人们赏识,找不到作曲的工作,不得不靠为报刊杂志撰稿谋生。

1842年,柏辽兹离开巴黎,在德国各地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柏辽兹最后一部作品是根据莎士比亚《无事生非》写的两幕喜歌剧《碧雅特丽与本尼狄克特》。

罗西尼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

1810年完成第一部喜歌剧《结婚证书》。

1813年第一部正歌剧《坦克雷迪》问世。

1824年任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院长。

1830年爆发革命后,他在15年中写了40部歌剧。

1830~1855年居住在意大利,后定居巴黎。

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以往的古钢琴做伴奏。

代表作《塞维利亚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成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

搁笔之作《威廉·退尔》,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且推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

其他代表作品还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奥赛罗》《摩西》等。

他有许多趣闻轶事:

如听说人们要花许多钱在米兰为他立一座肖像纪念碑,他说:

“如果能把这些钱给我,我情愿在有生之年中,天天都站在碑座上。

”再如,罗西尼出名后,趋者如云,其中不免鱼龙混杂。

有一位作曲家拿着自己的两部交响曲,请罗西尼挑选一部推荐出版。

罗西尼不胜厌烦地听他弹完,连忙说:

“如果要出版,就再写一部吧。

”说完,扬长而去。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

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歌手。

但是,祖父去世以后,父亲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贫困。

后来,贝多芬在11岁时就不得不离开了学校,18岁就开始养家糊口。

贝多芬自幼就表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在钢琴演奏方面。

1783年,他进入波恩歌剧团当上了一名钢琴演奏员。

1787年,他来到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

但是,因为母亲病故,他不得不回家奔丧,学习了两个月就离开了。

1792年以后,他在维也纳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曾经向海顿等人学习作曲。

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他的个人钢琴公演。

1800年,他又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演奏会,演奏了海顿、莫扎特等人和自己的作品,一举成名。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