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270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NBM全面内容总结.docx

ENBM全面内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缓存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

目前CPU都采用针脚式接口与主板相连,而不同接口的CPU在针脚数上各不相同。

2.列举出目前常见的CPU的品牌有Intel奔腾4处理器、Intel赛扬处理器、AMDAthon64处理器

3.内存可以视为计算机中的临时存储区,当电脑断电后,内存中的数据会丢失,内存的类型按从快到慢排列主要有DDRII(它是DDR速度的两倍)、DDR(它是SDRAM速度的两倍)、SDRAM三种(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DDR与DDRII);硬盘用来存储计算机的数据,硬盘的容量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由于CPU与硬盘之间存在巨大的速度差异,为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了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常见的硬盘接口有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SATA(SerialATA即串行ATA)、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即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ATA接口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用4(1发出、2接收、3供电、4地线)个针脚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IDE接口本意是把硬盘控制器和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SCSI接口类型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计算机光驱的接口是IDE接口

4.单倍速的CD-ROM速度为150KBps;单倍速的DVD-ROM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1358KBps

5.显存容量的大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显卡的性能;显卡发展至今主要出现过ISA、PCI、AGP、Express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

常见的主板类型有ATX(横长竖短,俗称大板)、Micro-ATX(与标准ATX相比减少了部分扩展插槽,俗称小板)、BTX(是Intel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构BalancedTechnologyExtended的简称)

6.主板的芯片组(Chipset)中北桥芯片决定着主板性能;南桥芯片决定着接口数据传输速率。

北桥芯片(North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主桥(HostBridge);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南桥芯片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北桥芯片相连;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

7.列举出主板的插槽类型有CPU插槽、内存插槽、显卡插槽(AGP插槽、PCI-E16X插槽)、硬盘插槽(SATA串口插槽、IDE插槽)、PCI插槽。

8.常见的计算机外设包括显示器、鼠标、键盘、打印机等

9.BIOS是BasicInput&OutputSystem的简称;BIOS设置后的参数都存放在主板的CMOSRAM芯片中。

在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waiting….时,按下Delte键可进入BIOS设置界面。

第二章OSI参考模型

1.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包交换计算机网络是通信网;传统的电话网是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以资源子网为中心,以上三种网络都处在网络的边缘,这种以资源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通常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在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中,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提出了分层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第三代。

Internet属于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2.OSI的七层参考模型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为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数据通信。

4.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绝大多数网络都采用了分层设计方法。

总的来说,协议是不同机器同等层之间的通信约定,而接口是同一机器相邻层之间的通信约定。

在所有的网络中,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在通信过程中,下层将向上层隐蔽下层的实现细节。

5.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服务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服务访问点是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在网络中,下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有两大类:

面向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orientedservice)和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service);面向连接服务是电话系统服务模式的抽象,每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经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终止连接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总,各数据包地址不需要携带目的地址,而使用连接号,特点是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在内容和顺序上是一致的。

无连接服务是邮政系统服务模式的抽象,其中每个报文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每个报文在系统中独立的传送,无连接服务不能保证报文到达的先后顺序,也就是不能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6.在计算机网络中,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anknowledgementandretransmission)机制来实现的。

7.服务元素可划分为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响应(response)、确认(confirm)4个元素

8.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服务。

它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炼的概括与描述。

OSI参考模型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它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9.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协议关心的典型问题是使用什么样的物理信号来表示数据0和1、一位持续的时间多长、数据传输是否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最初的连接如何建立以及完成通信后连接如何终止、物理接口(插头和插座)有多少针以及各针的用处。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固定格式的帧,在数据帧内封装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在以太网中为MAC地址;在广域网中点到多点的连接情况下,可以是一个链路的标识),并且为了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在帧尾部加上校验信息。

发现数据错误,可以重传数据帧。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就是管理对话控制。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送的信息的语法和语义;(强调:

管理抽象数据库结构(ASN),并在发送方将机器的内部编码转换为适合网上传输的传送语法以及接受方作相应的转换等工作都是由表示层来完成的!

另外,表示层还涉及数据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

10.OSI参考模型的每一层之间使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unitdataPDU)进行通信。

PDU控制的是加入到用户数据中的信息,这些控制信息保存在数据的头和尾的字段中;因为PDU在上、下层之间传输时包含不同的信息,因此要根据它负载的信息给出不同的名字。

在TCP/IP协议栈中,在传输层的TCP头被加载到上层数据中,这个单元称为段;这个段向下传到网络层,一个IP头被加上,这个单元称为报文(或者称为包);包继续向下传送到达数据链路层,先是一个LLC(逻辑链路控制)头,然后是一个MAC(介质访问控制)头被加上,这个单元称为帧;最后帧传送到物理层,变成比特。

11.写出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参考模型的四层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网络接口的两种类型有设备驱动程序如局域网的网络接口和包含自身数据链路协议的复杂子系统;互联网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目标接点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第二:

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数据报的合法性,然后进行路由选择,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目标节点(本机),则去掉报头,将IP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相应的传输层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目标节点,则转发该数据报;第三:

处理ICMP报文,即处理网络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问题。

12.TCP/IP模型提供了两个传输层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13.列举出应用层协议TELNET、FTP、SMTP、WWW。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相同点是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互相独立、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点是:

OSI参考模型明确了服务、接口和协议3个概念、OSI参考模型是在协议发明之前就已经产生的,而TCP/IP模型是在协议后出现的,TIP/IP模型只是这些已有的协议的一个描述而已、层次的数目不同。

第三章物理层

1.物理层的功能首要的是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其次是传输数据。

2.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规定各种传输介质的接口与传输信号的一些特性,包括: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3.信号分为: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电话信号是模拟信号;电报信号是数字信号

4.频率是指在一固定时间内信号幅度变化的次数,用每秒周期数或者Hz(赫兹)表示;带宽的本意是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可使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这个术语也用来描述网络介质或协议的额定吞吐能力,通常的单位是字节/秒

5.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失真主要原因有:

噪声、衰减;使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比使用模拟信号的优点有:

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仍能保证质量。

6.在网络中,常用的接口主要有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串行接口又分为同步接口、异步接口;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和接收两端始终频率一致,因此,在同步通信的接口上有一条专用的线路传输时钟信息。

在异步通信中,用起、止位来确定每个字符的发送。

路由器上的串口是同步接口,Console口是异步接口。

7.EIA-232标准中,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15V——-5V,逻辑0的电平为5V——15V;规定采用的连接器的接口有25根引脚。

8.RJ45接口在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为双绞线;列举出几种光纤接头:

FC圆形带螺纹光纤接头、ST卡接式圆形光纤接头、SC方形光纤接头、LC窄体方形光纤接头、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接头。

9.目前,通常使用的双绞线是非屏蔽双绞线(UnshildedTwistedPailUTP),它的最大缺点是对电磁干扰比较敏感,为了提高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双绞线的外面加上了一个用金属丝编制的屏蔽层,这就是屏蔽双绞线(ShildedTwistedPailSTP)简称STP;1991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IndustriesAssociation)和电信工业协会TIA(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Association)联合发布了一个标准EIA/TIA-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