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2447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docx

哈尔滨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汇报材料

 

理工大学年度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材料

 

-----------------------作者:

-----------------------日期: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申报材料

 

创新思路健全体系促进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

 

报送学校:

理工大学

主管校领导:

经办人:

周长群

联系方式:

03

报送日期:

二O一O年九月九日

 

创新思路健全体系促进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

——理工大学2010年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材料

摘要:

为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我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以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切入点,以强化服务和拓宽就业渠道为重点,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日渐成熟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我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以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切入点,以强化服务和拓宽就业渠道为重点,以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底蕴,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兼顾“人职匹配”和“人岗匹配”的原则,发挥学生的职业潜能,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和谐就业,圆满完成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201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校2010届研究生总数为727人,截止到9月2日,共有653人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7.76%。

本科毕业生共有5842人。

截止到9月2日,共有5190人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8.84%。

201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单位性质

分布人数

占毕业生的百分比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党政机关

10

7

1.38%

0.12%

科研单位

14

28

1.93%

0.48%

高等院校

119

13

16.37%

0.22%

其他事业单位

13

10

1.79%

0.17%

金融单位

18

40

2.48%

0.68%

国有企业

140

1009

19.26%

17.27%

三资企业

19

123

2.61%

2.11%

民营企业

192

1348

26.41%

23.07%

部队

11

190

1.42%

3.25%

预征入伍

0

231

--

3.95%

国家项目计划

0

6

--

0.10%

灵活就业

57

658

7.84%

11.26%

自主创业

24

28

3.31%

0.48%

升学

29

905

3.99%

15.49%

出国

0

67

--

1.15%

合同制就业

0

527

--

9.02%

待就业

74

652

10.17

11.16%

合计

727

5842

100%

100%

2010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表

(不含考研和待就业)

地域分布

分布人数

比例

地域分布

分布人数

比例

39

260

6.25%

6.17%

8

136

1.28%

3.23%

21

70

3.37%

1.66%

2

36

0.32%

0.85%

13

70

2.08%

1.66%

11

37

1.76%

0.88%

1

23

0.16%

0.55%

62

353

9.94%

8.38%

4

29

0.64%

0.69%

广西

4

11

0.64%

0.26%

34

236

5.45%

5.60%

3

14

0.48%

0.33%

17

46

2.72%

1.09%

4

29

0.64%

0.69%

271

1995

43.43%

47.35%

9

42

1.44%

1.00%

4

56

0.64%

1.33%

2

3

0.32%

0.07%

36

341

5.77%

8.09%

1

21

0.16%

0.50%

19

125

3.04%

2.97%

6

41

0.96%

0.97%

10

32

1.60%

0.76%

3

32

0.48%

0.76%

5

28

0.80%

0.66%

宁夏

0

1

0.00%

0.02%

1

8

0.16%

0.19%

新疆

1

8

0.16%

0.19%

35

128

5.61%

3.04%

合计

624

4213

624

4213

二、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做法及成效

(一)统筹规划,强化质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认真研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的有机结合,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紧紧依托行业需要,从2006年开始,制定并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以四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修订,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动态调整。

在教学体系构建中,学校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一直坚持专业方向的合理设置,保持行业优势与特色,鼓励各专业兴办辅修专业,条件成熟的学科可以接收其他学科学生攻读双学位,所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的好评与认同。

例如,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就业面窄问题,2006年,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并结合校优势学科,在该专业增加了多门光纤方面的课程,今年,通鼎集团一次就招收了19名毕业生。

目前,该专业初次就业率已达到95.4%,成为用人单位最抢手的专业之一。

2.逐步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的反馈机制,实现招生、培养和就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学校不断强化就业工作的导向作用,就业工作人员参与招生计划的制定工作,在招生计划的制定时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设置。

例如:

针对机电类人才紧缺的状况,我校适度加大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类、材料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新增加了建筑学、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10年,针对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我校申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传感网技术获得国家批准,同时增加了面向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等专业的招生数量,适度缩减了经济学、法学、外语等专业的招生计划。

3.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体,实施并完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校主动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依托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电站集团、哈飞汽车工业集团、齐重数控装备股份等30余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学校通过“主流工作岗位需求目标导向”方法,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嵌入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并多数选用案例教学方式;在专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实习)强调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形成理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相互关联一体的新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被国电线电缆行业誉为线缆行业的“黄埔军校”,同时,也被大多装备制造业企业(行业)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

2009年,我校《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学校分别与软件园、软件园、花桥国际商务城、中关村软件人才基地、特变电工变压器等20余家单位签订了“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协议。

(二)依托平台,强化服务,实施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

为引导大学毕业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业实践,以创业带动就业,我校于2009年初开始实施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

1.全员参与,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

2009年,学校组建了“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领导小组”,成立“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专家委员会”,并由科技园牵头,会同校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团委、工程训练中心等相关部门,成立“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协调小组”。

两年来,我校以学校名义和科技园管委会名义先后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实施细则》、《理工大学创业就业教育方案》等8个文件,并争取到省人保厅、市人保局等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创业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创业舞台。

在资金扶持方面,学校目前已投入大学生创业资金300多万元,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2.教育引导,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学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创业的理念引领就业”的就业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容,并由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招生就业工作处、团委以及各学院和相关部门组织开设课程、开办创业教育培训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目前,学校各专业均开设不同形式的创业课程,今年九月开始,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30学时,选修课(管理学院是必修课),1学分,专职教师18人;同时,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每年由校团委主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并选送作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成绩显著。

目前,学校拥有SIYB创业培训讲师书人数为12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专职教师6名,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力量。

3.搭建平台,构建理工大学“双实双业”综合基地

学校以科技园孵化体系为支撑,积极构建“双实双业”综合基地,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开展前期以创业论坛、创业培训、创业大赛为主的创业辅导;中期以创业实训、创业见习、创业导师辅导、鼓励政策为主的创业孵化;后期孵化(种子)资金支持,实现小部分人自主创业、大部分人提高就业能力的目标,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

目前,学校用于“双实双业”综合基地场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其中可供大学生创业的基地孵化面积达700平米,同时设立380平方米的配套服务设施场地,现已成为哈市高校中以科技园为平台,面向大学生系统开展创业就业促进工作的引领者。

基地设施完备、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对进入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学生团队,从入驻之日起,第一年可享受房租免费,第二年享受教师开办企业场地租用费用优惠,并免费向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信息服务、项目推介、专业化辅导、融资服务等“保姆式”服务。

2009年7月,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部门认定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全市首批12家“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

2010年,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科技部批准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两年来,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共接纳3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入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并已成功孵化了1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功进行高科技项目创业,带动100余名大学生实现就业。

其中,年销售收入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公司共有三家,成效显著。

2010年,全校共有42名同学投身于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高于2009年。

(三)领导重视,健全体制,构建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1.组织保障

我校主动从全局角度规划学校的就业工作,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院长为成员的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院级领导、系主任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院级就业领导小组;专业老师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科研、交流等方式推荐毕业生,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健全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以院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制,形成了“学校党政统一领导,招生就业处统筹协调,各学院全力以赴,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制度保障

今年,学校共下发了《关于评选2010届“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8次,学校领导参加就业论坛、就业招聘会等大型活动15次,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讨论毕业生就业工作5次,定期指导全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定期通报,每半个月统计通报一次毕业生签约人数、签约比率等,使各学院及时掌握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实行发放学院专项就业经费制度,保证各学院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行毕业生就业人员走访用人单位制度,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状况,收集用人信息,开拓就业市场,了解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等;实行多种类型校园招聘会相结合制度,制订了《关于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招聘活动的管理规定》,保证了校招聘会的有序进行。

3.经费保障

我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办公面积达到22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

每年就业经费一直保持在200万元以上。

2010年度,学校就业经费达到270万元,比2009年增加21万元左右。

目前,学校专用招聘会场总面积达3300余平方米,其中,就业专用多媒体会场3个,面积达1500平方米,专用招聘会场7个,总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毕业生就业信息查询中心两个,面积为90平方米,配置60台计算机,用于毕业生免费上网查询就业信息。

4.队伍保障

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就业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是将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选拔到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岗位上来,使就业管理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共13人,其中学历情况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2人。

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纳入老师岗位管理,职称情况为具有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5人,讲师4人,助教2人。

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学院副书记和毕业班级辅导员负责,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比较稳定的就业管理队伍;二是加强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2010年,就业培训经费为5万元,已培训初、中级职业指导师3名,拟于今年十二月培训10名左右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三是鼓励和支持就业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高理论水平。

目前,我校拥有高、中级全国人才测评师5名,SIYB创业培训讲师书人数为12人,TTT讲师60名,初、中级职业指导师3名,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2人,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四)主动出击,搭建平台,不断提高职业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

1.以强化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我校自2002年起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修课,16学时,1学分,选用省统编教材。

2008年起在管理学院试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今年做为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总学时为30学时,授课老师由我校学生工作人员及人力资源系专业教师组成,另外,今年开始以选修课和形式在全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二是通过就业指导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三是开展坚持日常咨询指导活动,设立就业指导热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四是以网络为依托,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便捷的交流平台;五是以珍惜每一次机会、珍惜每一个岗位为原则,统筹安排、提供条件、热情接待,协助用人单位开好校各种类型招聘会,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2.以借鉴和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来维护和开发就业市场为中心,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校就业市场体系

我校以借鉴和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来维护和开发就业市场,坚实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别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大规模的用人单位走访活动。

2010年度共派出十八个走访组,走访了18个省份的600余家用人单位和30余家就业指导机构,收集有效就业信息4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近五千个,推荐就业困难学生近百人,成功邀请到200多家省外单位来我校举办招聘会,并依托我校校友会建立了“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基地”,拓宽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010年度,我校共为毕业生组织大中小型及专场招聘会4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1000余家,用人单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明显好于2009年度。

签订校级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5个。

目前,学校共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35个,每年接纳6000余名学生进行提升就业能力的实习实训,2010年,学校用于学生实习实训经费达202万元。

3.以评选“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到基层、到企业、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早于2005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知》(党发[2005]64号)、《关于评选“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的通知》(校发[2006]122号)等六个文件,从减免校贷款、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面切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成效显著。

六年来,我校共有40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此项荣誉称号,学校为他们减免校贷款398500元,奖励人民币894000元。

4.以我校“就业信息网”为依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我校早在2001年就建立并启用了“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是我省首批建立就业的高校之一。

通过就业及时收集、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招聘会信息;向毕业生提供网上咨询;向用人单位提供我校专业设置、毕业生生源等情况,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使我校就业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

2010年度,我校“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1560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需求岗位数量超过30000个,日均发布就业信息5条,从2009年9月30日至今,访问量已达220多万人次,日访问量最多达55000人次,成为我校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主要平台,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保证。

5.关爱特困学生,积极进行就业帮扶

一是建立各学院特困生就业档案,掌握这些毕业生的详细信息,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帮助他们落实合适的岗位;二是加强对特困生的个性化指导,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就业进展情况和求职心理状态,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对特困生的培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针对特困生的就业培训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四是在用人单位走访过程中把推荐特困生就业做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他们,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

目前,学校90%左右的特困学生都实现顺利就业。

(五)积极调研,不断探索,结合工作进行理论研究

我校每年两次派出就业工作人员到各地进行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在网上公布,同时在每年秋季和春季对在校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后形成书面材料反馈指导学生择业。

一年来,学校就业工作人员共承担就业指导方面课题4项,其中,国家级课程1项,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1篇,目前,我校正在负责主编省《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

三、工作实绩

近年来,我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成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合作单位逐年增加。

2009年,我校先后荣获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院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两人荣获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人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7月,《省日报》以《从“精英”到“大众”的突破》为标题,报道了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做法,省电视台、市电视台、《新晚报》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宣传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我校二批次理工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超省控制线64分,居省属高校前列。

 

理工大学

二0一0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