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092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docx

语文教学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

语文教学:

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水多菰米岸莓苔

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

水多菰米岸莓苔

每日晨读

星期一:

背经典诗文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汀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

金河:

河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

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秋半:

旧历八月。

云外:

形容大雁飞得很高。

仙掌:

西汉时长安建章宫有铜人双手手撑承露盘。

仙掌即铜人的双手。

长门:

汉代长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住的地方。

胡骑:

指回纥骑兵。

潇湘:

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水一带。

菰米:

一种水生植物。

莓:

蔷薇科植物。

苔:

苔藓。

都可作雁的食物。

[简介]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造成北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

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

八月是大雁南飞的季节,诗人触景感怀,以《早雁》这题,写诗以寄感慨。

[赏析]

此诗托物寓意,借描写大雁四散惊飞,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

同时也隐约表达了对唐王朝的讽喻之意。

首联写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

仲秋塞外,正在飞翔的雁忽然遭到袭射,顿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物到声音,是非常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

仙掌长门泛指唐代的宫殿。

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离散、形单影只的孤雁。

诗人使惊飞四散的孤雁出现在长安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委婉的讽谏:

居住在深宫里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颈联说如今的骑兵射手还在,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返回故乡呢?

须知岂逐,像是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

尾联诗人再深情地劝慰征雁:

不要厌弃潇湘一带,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食物丰富,暂时安居下来吧。

进一步表现了对流离者的深情关切。

此诗托物寓意,通篇采用比兴手法,句句写雁,实为句句写人,语言含蓄细腻。

星期二:

诵美文时文

生命的一抹

郭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

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

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怫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

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

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

可怪的是:

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

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

呀!

这岂非神仙境界?

于是,便发下了心愿:

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

人们谁没有年轻呢?

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

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

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

任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

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

有人说:

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

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拙稚呢?

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穿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

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

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

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

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

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可是,美是什么?

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如果说:

美是真理,美是永恒。

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

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精要指导]

《生命的一抹》一文谈自身的经历,谈对人生的感悟。

其隐含的深刻意义寓于朴实的言语之中。

说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言语间追求纯真、追求清明的精神的主旨呈现在我们面前。

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面对物欲充溢的诱惑,你会怎么做呢?

你会得到启发的。

本文是一篇哲理兼抒情散文,写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慨。

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他的心愿。

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虽历尽沧桑,仍然固守着心灵的纯真,正如所言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这正是本文主旨所在。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是学习积累语言的范本。

如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既写实于年少时的追求,又富于浪漫气息。

第3自然段有关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的描写,像神仙境界,令人神往。

表现出年轻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一大特色。

如,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小花,一叶新绿……既是对偶,又构成宽范的排比,句式整齐又有概括性,都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的醇厚的情趣,是美的所在,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将自己比作蜘蛛,意在表明自己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即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同时寓意深刻,需仔细揣摩,品味。

星期三:

记精品成语

目不识丁

[释义]丁:

最简单的汉字。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故事]唐宪宗的时候,张弘靖任朝廷的中书侍郎平董事,后又升为吏部尚书、检校右仆射、宣武军节度使,后来他又代替刘总出任幽州节度使。

张弘靖来到幽州,当地百姓都出来观看。

他不了解这里的民情风俗,又是富贵出身,车驾在三军之中十分显赫,百姓吏卒十分惊骇。

他想改革民俗,以为安禄山之乱发自幽州,便掘开安禄山坟墓,毁掉棺柩,因此当地人对他很失望。

张弘靖手下有两个官吏,一个叫韦雍,另一个叫张守厚。

他俩常常带一伙人去酒店喝酒,一直喝到半夜,弄得酩酊大醉。

还叫士兵送他们回家,搞得满街通亮、闹闹嚷嚷,百姓十分讨厌。

他俩平日里对军吏非常苛刻,虐待军士,所以军士对他俩怀恨在心。

一天,韦雍又喝醉了酒,对军吏大发狂言:

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你们能有啥用处?

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听了他的话,连士卒也嫉恨他俩。

前任幽州节度使刘总,回到朝廷以后,派人送来一百万贯钱犒赏军士,张弘靖却从中留下二十万贯充军府杂用开销,只拿作八十万贯钱分给兵士。

这件事引起众怒,加上他们本来就早想报复韦雍、张宗厚。

所以一呼而起,拿起刀剑杀了韦雍和张宗厚,把张弘靖抓起来囚在蓟门馆。

军士们拥立朱洄为统帅,闹起事来。

不久,张弘靖因为这件事受到朝廷的处分,被贬到抚州做刺史。

(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

前倨后恭

[释义]倨:

傲慢。

原先傲慢,后来恭顺。

[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他游说各国,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强秦,在诸侯国中影响很大。

苏秦最初随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之后,就开始游说。

他先去了秦国,

秦王没有理他。

苏秦把所带盘缠花完了,衣衫不整,满面羞愧地返回家中。

回到家中,父母、妻子、兄嫂,没有一个看得起他。

父母埋怨他整天在外溜达,

不务正业。

妻子和嫂子也挖苦他:

一门心事外出游说,一辈子永无出头之日。

饥肠辘辘的苏秦真想吃一碗热乎饭,嫂子冷鼻子冷脸地说:

没饭给你吃。

苏秦受到家人的白眼,非常伤心,从此闭门不出,发愤读书,立志干出一番事

业来。

几年之后,苏秦自觉学识大长,遂前往赵国,游说赵王,赵王很赏识他,封他为武安君,赠他车马和贵重的礼物,让他去各国游说,共同抗秦。

苏秦从此声名显赫。

一天,苏秦路过洛阳,他父母兄嫂听说了,急忙洒扫房屋,请鼓乐,设酒度,赶到了30里外的地方迎接他。

苏秦的妻子不敢正面看他,只敢侧耳听他说话;哥哥嫂嫂对他也很恭敬。

嫂子跪在地上向他赔罪。

苏秦看到这个场景,笑着说:

嫂子,从前你那么傲慢,连饭都不给我吃。

今天为何如此谦恭?

苏秦的嫂子毫不掩饰地说;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了,又有钱了。

苏秦感慨万端,自语说:

同是一个苏秦,穷困的时候,无人理我,父母也不把我当儿子;富贵了,有钱了,大家部来奉承我!

哎!

金钱和地位,难道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星期四:

读名人故事

罗斯福:

轮椅上的领袖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这个伟大的名字几乎出现在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教科书上。

他领导美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美国,他以闲雅恬适的微笑、和蔼动人的语调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一个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产生了勇气,战胜了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危机,他的人民高唱着他的竞选歌曲《幸福的日子重又来临》连续4次选举他为总统----这样崇高的荣誉和信任是前无古人的。

良好的教育

在纽约州赫德森河畔,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海德公园村,1882年1月30日,罗斯福就降生在那里。

他的父亲是个百万富翁,母亲是航运业巨子的女儿,他是他们惟一的孩子。

小时候,他从未进过公立学校。

他的早期教育大部分是靠家庭教师,但他所受教育的范围极广。

几乎每年父母都要带他去欧洲旅行,他学会了法语和德语。

罗斯福18岁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历史和政治,三年后就得到了学位。

接着他又读了一年研究生课程。

在哈佛,他对课外活动极为热心,当时他感到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当上了哈佛校刊的主编。

从哈佛毕业后,罗斯福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专攻法律。

但他对社会活动比功课更感兴趣。

1907年参加律师考试及格后,他就离开学校,进了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1905年3月17日,罗斯福同比他小两岁的远亲埃莉·罗斯福结了婚。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参加了他的侄女和他远房堂弟的婚礼,并做了证婚人。

初涉政坛

1910年,28岁的罗斯福当选为州议员,开始步入政界。

虽然他的显赫家族总是和共和党在一起,但他属于民主党。

1912年,罗斯福自告奋勇,积极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尔逊竞选,他的政治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民主党大选获胜后,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部长助理。

他在海军部工作时,干劲十足,表现出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

1920年,罗斯福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与考克斯一起参加大选。

虽然民主党惨败,但这并没有影响罗斯福本人的声誉。

问鼎白宫

1922年夏,灾难降临到39岁的罗斯福身上。

他在加拿大坎波贝洛岛度假时,得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

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斗争,特别是通过游泳,锻炼双腿。

几个月后,他学会了借助双拐、护腿支撑套和轮椅到处活动。

与此同时,他一直关心着国家的政治生活,1924年他参加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会上,他从轮椅上站起来,拄着双拐走上讲台发表演说。

罗斯福这种豪迈气概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8年,罗斯福当选为纽约州州长。

他在任期内推行社会主义改革,提高公民福利,救济失业工人,一时名声大振。

1932年,罗斯福击败胡佛总统,当选为第32届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

此时,美国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罗斯福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说,他在演说中允诺将迅速采取措施扭局面,断言美国一定能复兴,号召人民以毫无畏惧的精神,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灾难。

他给这个人心沮丧的国家带来了希望。

罗斯福善于用人,能接受各种新的建议。

在他周围,除了内阁成员,还有许多专家教授等智囊人物,帮助他实施竞选时向选民提出的旨在恢复经济、实行改革的新政。

3月6日,即罗斯福就任第3天,他下令全国银行一律停业接受甄别。

非经甄别查明确实气势殷实稳定的银行,不得复业。

3月12日,他通过广播,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重申银行停业的甄别的重要性,以安定民心。

3月13日,那些殷实稳定的银行开业。

3月19日,罗斯福召开了国会特别会议。

到6月份这次会议结束时,已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立法并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家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在全国取消金本位;成立联邦政府求急署,并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安排大批失业青年。

这一系列措施深得人心。

1935年,美国经济初步复苏。

罗斯福进一步促使国会制订一项新的立法纲领——《社会保险》,实行更高的所得税,加强对银行和公用事业的控制,还制定了一个针对失业者的庞大求济计划,设立了养老金、失业保险、孤独救济金机构以及一些卫生机构。

1936年,罗斯福以98.49%的选票入选,击败对手,再次当选总统。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宣誓就职——他是第一个按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新日期就职的总统。

在就职演说中,他坦率地承认,国家还没有达到他在第一任期之初所设想的幸福谷的目标。

但他发誓要继续努力,消除全国1/3的人缺房少衣、营养不良的贫困状态。

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内,最高法院曾以违反宪法为由,使新政一些重要措施变为无效。

罗斯福决心改组这个年迈的保守法官占多数的最高法院。

虽然这一提案最终未能通过,但法院的调子却出乎意料地变开明。

此后,罗斯福便能合法地大规模地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

罗斯福以卓著的政绩赢得了人民的信赖。

1940年和1944年,他又连续两次大选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

冲破孤立主义

罗斯福二次入主白之时,这个世界正战去弥漫。

1939年9月,当希特勒的军队入侵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罗斯福对全国发表了炉边谈话。

他说:

我三番五次地说过,而且还要反复地说;我已经看到了战争,而且我痛恨战争,我希望美国不卷入这场战争,我也相信能够不卷入。

我向你们再三保证:

政府为达到这一目的将不遗余力。

然而,正是罗斯福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以便于向西方盟国出售武器。

1940年,法国沦陷,英国被困孤立无援,德国对伦敦进行大轰炸,纳粹的侵略行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已损害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和强国地位,威胁着美国的安全。

罗斯福开始加强防务,1940年7月于古马哈瓦那召集泛美会议,通过决议,发表宣言,宣布美洲及其四周为安全区,由美国海军巡逻。

一个月后,罗斯福又与加拿大政府举行会谈,建立美加联防。

1940年底,英国陷入困境,经济拮据,军火短缺。

罗斯福意识到必须援英,否则法西斯取胜将会对美国十分不利。

他发表了著名的出借水龙带的谈话。

他说:

假如我的邻居失火,而我家有一条浇花的水龙带,让邻居拿去就可以帮他灭火,我怎么办呢?

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

'这管子我花了15元,你得照价付钱,那么应该怎么办?

我不要这15元,而要他在灭火以后还我水龙带,就这样……最后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将50艘超龄驱逐舰借给英国,而美国因此取得大西洋英属岛屿的八个军事基地的99年无偿使用权。

此后,罗斯福用《租借法案》支援了所有反法西斯同盟。

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不可忽视,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接受了罗斯福的政策。

争取世界和平

1941年8月,罗斯福在北大西洋的一艘巡洋舰上会见了英国首相丘吉尔。

他们起草了一份文件,后来被称为《大西洋宪章》,《宪章》提出八点协议,确定了他们共同认为构成未来世界和平的原则。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

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初,就改变了美国的一贯态度,承认了苏联政府,此时,他宣布对苏援助,同意苏在美补充物资。

1941年12月初,一位日本特使抵华盛顿同美国政府进行磋商。

由于日本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直接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国已改变了原来的妥协政策,而与日本断绝了贸易往来。

同年月12月7日,日本飞机打破了星期日的平静,轰炸了珍珠港美军基地。

罗斯福把这一天称为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并要求对日宣战。

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罗斯福的领导下,美国人民全力以赴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罗斯福建立了一系列战时生产和动员机构,实行物价和工资和严格控制,全国进行大规模征兵。

他还领导了一项不寻常的工作,始终对敌人以至全国民众都严守秘密,这就是原子弹的研制。

1942年元旦,有26个国家在《大西洋宪章》上签了字,并一致辞同意并肩作战。

直至战胜轴心国。

罗斯福建议这些同盟国自称联合国。

这为在大战结束时成立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

1943年1月他与丘吉乐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通过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宣布:

战争要一直打到轴心国无条件投降为止。

罗斯福的这些外交活动,打击了德、意分化离间同盟国的阴谋。

1943年5月,美英联军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当地的德

、意军投降。

两个月后,美英联军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当地的德、意军投降。

两个月后,美英联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下台,新政府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并退出轴心国,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随着苏军全线反攻的开始,罗斯福加强了对苏合作。

1943年他派国务卿赫尔前往苏联参加三国会议,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设想。

1943年11月28日,罗斯福前去德黑兰参加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

在此之前,他在开罗与中、英首脑举行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

德里兰会议上罗斯福在英、苏领导人发生分歧之时,力主团结。

在他的协调下,最后达成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三国战后在和平建设方面共同合作的协议。

会议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会议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1945年初,由罗斯福发起,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再次会晤。

会议在罗斯福主持下,通过了关于彻底击败德国,惩办战犯,及战后德国民主化等重要决议;制定了三国最后打败法西斯德国的共同作战计划。

会后决定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最后,三个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规定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三个月后对日作战。

罗斯福在为弥全盟国间政治上,战略上的分歧,保持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上功不可没。

长眠在故乡

结束雅尔塔会议后,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罗斯福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显得很疲乏衰老。

1945年3月下旬,他去佐治亚洲温泉稍事休息,并为两周后将出席的筹备已久的联合国大会准备发言稿。

4月12日当他伏案工作时,突发脑溢血逝世,时年63岁。

此时正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前夜。

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而罗斯福却长眠在故乡海德公园村,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切了。

1950年哈佛大学教授就如何评价美国历届总统,在该校著名历史学家中进行了一次调查。

罗斯福被列为仅次于林肯和华盛顿的美国第三位最伟大的总统。

但丘吉尔闻讯后立即致函该校,说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而言,罗斯福无疑是在美国居于首位的人。

星期五:

赏名家名作

诵美文时文:

[走近]

荒煤

(1913~)现代诈家、电影艺术家。

原名陈荒煤。

生于上海,湖北襄阳人。

20世纪

30年代登上文坛,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艺术工作。

主要作品有《灾难中的人》、《荒煤散文选》等。

[代表作品]

怀念

荒煤

是春天,一个异常阴暗的春天;雨是好容易住了,但是看光景,也许要不了一会儿就又会滴落下来吧。

一整个春天几乎就是这样阴沉地过去了。

我是一整个春天连一朵花儿或是一根青草都没有看见过的。

我想我底话一些也不夸张。

我记得没错,就是瞧见有几棵瘦瘠的秃顶的树,那都好像是被竹篱笆围在人家院子里的,它们常常把那没有几片叶子的难看的头摇晃着,还向我表示什么骄矜似的。

在我底狭而矮的小房里,有煤烟和浓重的潮湿弥漫着,整天使我感到重压和窒息。

夜间,有时我常冒着蒙蒙的细雨跑到街上去

与其说是想呼吸点较清新的空气,那还不如说想较畅快地呼吸一下的好吧。

可是,酒精厂里底山芋及豆类被燃烧的气味,香烟厂里底霉烟草般的气味和胶皮厂里底橡皮气味,在黑暗里四处散发着,荡漾在空间,好像大地都正在腐烂一般,我是连呼吸都感到不能忍受的窒闷了。

春天这一季候底来到和它的逝去,我在感觉方面都似乎迟钝得不能去辨别了。

但是,我不能欺骗我自己,我知道,这就是我曾经盼望过的春天,我不禁无法忍耐地激起可笑的愤恨和苦恼了。

春天!

这就是春天么?

……

我在腐烂和窒息之中呼吸着。

是这样,白昼和夜挽,甚至在梦中我都不能安宁了,我如同失去了什么。

在细雨霏霏我独自倘徉在街头的时候,在大雨沥沥的深夜失去睡眠的时候,我总渴望着一个明朗的春天。

但当那么一个好天气到来了,我简直不知我将做些什么好。

想的太多了:

我想到一个静寂的地方去狂哭或是呐喊一阵,不能哭,因为眼睛只有燃烧而无泪水了;我又想去摘一朵玫瑰或是……唉!

总之,我想有一个光明而美丽的日子,并且能让我尽情地去享受它。

然而,好的天,却又是那么短促,一刹那,乌云就又叠上了。

于是,我愤恨了,苦恼了——我还能不诅咒么?

——不过今天,我没有诅咒它,虽然同样还感到愤恨与苦恼。

我做了一个梦,今天。

我梦见一个现在不知在哪儿的友人:

我和他从认识到别离不过是四五天的光景,那也正是春天里。

他不能大声说话。

第一次和我谈话的时候,他用手势来帮助他自己;他告诉我他进了这一间阴暗而又窄小的笼子里的第一个晚上就不能提高声音了。

他平静但是热情地说着那些故事:

他鼻子里如何被灌进一些酸辣的汁液去,脊上如何被烙着,胸部如何遭受着残酷的鞭挞……好像在说明一般人底不可违背的命定的遭遇,而不是在说他自己。

我现在算是完了!

末了,他把头侧过去喟然叹一声遣道;轻轻地欠一欠腰,用一只手抚着肺部,好像动弹一下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可是他似乎没有悲哀,眼睛燃烧般炯炯放起亮光来,苍白的脸显得异常静穆和美丽的严肃。

是春天,可是我们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太阳;房里阴暗,地下潮湿;没有树,更不用说是花草了。

惟独在晚上,从那一扇小铁窗吹进来的风才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丝微凉的清新的春底气息。

也就是这阵风,常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知在哪个角落里飘荡的凄惨惨的呻吟和叹息。

这使我们烦恼。

他常常因此皱起一双浓黑的眉来。

离别的那天晚上,他在梦中欣慰地低喃着说道:

……这是春天,到底来了。

你嗅这气味都知道,……你看,你看!

在那里,有一朵花!

……多么美丽的天蓝色的……像一颗星星……唉,也像那,……那眼睛……

他继续地有些忧郁地轻声道:

你……你怎么会不看见的呢?

……,我想,这不像春天的花……也许,……也许我记错了,这不是春天!

但是,你怎么会记错?

……我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春天。

……为什么不让我出去看看?

……

我屏住气坐在他底身旁,心阵阵紧缩着,觉得从心底涌起一阵微栗。

我踌躇着,不知是叫醒他好呢,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