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077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补益之剂详解.docx

一补益之剂详解

一、补益之剂

补益之剂,即补益剂。

是以补益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虚证。

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包括气、血阴、阳等各种虚损。

根据“虚者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原则,补益剂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区别,应当注意辨证选用。

l.四君子汤  助阳补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四君子①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②

除却半夏名亦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

【词解】①四君子:

古代称有地位,并具冲和之德的人为君子。

本方参、术、苓、草四味药皆为补气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为四君子。

②饵:

饵(ěr),音耳。

即服用。

③使:

即使用。

【组成】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虚缓无力。

【方析,】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

脾胃气虚为其主证。

脾失建运,易生湿邪,为其兼证。

方中以人参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

白术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

茯苓淡渗利湿,使从小便出,则脾不为湿邪所困,为佐药。

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附方】

(1)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各3克)。

水煎服。

功用:

健脾止呕。

主治:

脾胃气虚兼痰湿。

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四君子汤加陈皮等分。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食前,温,量多少与之(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健脾益气,理气和胃。

主治:

脾胃虚弱。

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或呕吐泄泻。

(3)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水煎服。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

脾胃气虚,寒湿气滞。

纳呆嗳气,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

按: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歌中助阳一词当从气属阳来理解,因方中四味药均无助阳作用。

加入陈皮为异功散,以加强健脾理气之功。

再加半夏为六君子汤,加强化痰止呕作用。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重在理气止痛。

临证时随症加减,变换巧妙,当细心领悟。

2,升阳益胃汤(李东垣)  升阳益胃。

(《脾胃论》)

【歌诀】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组成】黄芪二两(20克)人参半夏炙甘草各一两(各10克)羌活独活防风白芍各五钱(各6克)陈皮四钱(4克)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三钱(各3克)黄连二钱(1.5克)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三钱(3克),加姜、枣,水煎服。

【功用】健脾益气,升阳祛湿。

【主治】脾胃气虚,兼感湿邪。

症见怠惰嗜卧,饮食无味,身体酸重,肢节疼痛,口苦舌干,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或见恶寒,舌淡苔白腻,脉缓无力。

【方析】脾胃气虚为本方主证。

身体酸重,肢节疼痛,为兼湿邪;口苦舌干,为兼有虚热之象。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药。

人参、白术、甘草助君药益气健脾,燥湿和胃,为臣药。

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降逆;柴胡、防风、羌活、独活散风祛湿;泽泻、茯苓淡渗利尿,使湿有去路;白芍助黄芪调和营卫,补益气血;少入黄连清热泻火,并可防止风药过燥,化热伤阴,为佐药。

本方以补为主,补中有散,发中有收,实为扶正祛邪之良方。

3.黄芪鳖甲散(罗谦甫)劳热

(1)。

(《卫生宝鉴》)

【歌诀】

黄芪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

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

【词解】①劳热:

指虚劳发热。

主要由气血亏损,或阳衰阴虚所致。

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为常见病症。

【组成】黄芪鳖甲天冬各五钱(各15克)地骨皮秦艽茯苓柴胡各三钱〔各9克)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桑皮炙甘草各三钱半(各10.5克)人参桔梗肉桂各一钱半(4.5克)

【用法】每次一两(30克),加生姜煎服。

【功用】益气阴,清虚热。

【主治】气阴两虚,虚劳内热。

症见五心烦热,日哺潮热,自汗或盗汗,四肢无力,饮食减少,咳嗽咽干,脉细数无力。

【方析】本方主证为气阴两伤之劳热。

咳嗽为肺肾阴虚所致的次要症状。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天冬滋肾清肺,鳖甲滋阴除蒸,共为君药。

人参助黄芪大补元气;生地、知母助天冬滋阴清热;秦皮、地骨皮助鳖甲清虚热,共为臣药。

半夏、茯苓、桔梗健脾化痰,宣降肺气;紫菀、桑白皮下气止咳;柴胡、白芍舒肝养血,调畅气机;少用肉桂以促阳生阴长,并防阴药过于滋腻,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4.秦艽鳖甲散(罗谦甫)  风劳①。

(《卫生宝鉴》)

【歌诀】

秦艽鳖甲治风劳  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词解】

(1)风劳:

指感受风邪治不及时,以致内传化热,消耗气血,日久成劳。

【组成】鳖甲地骨皮柴胡各一两(各1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半两(各6克)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五钱(6克),加青蒿5叶,乌梅5个同煎,临卧空心各一服。

【功用】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主治】风劳病。

症见骨蒸劳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困倦盗汗,咳嗽,脉细数。

【方析】本方主治风劳病,阴虚内热为其主证。

方中鳖甲、地骨皮滋阴清虚热,为君药。

秦艽、柴胡、青蒿助君药解肌退热,为臣药。

当归、知母滋阴养血;乌梅敛阴止汗,为佐药。

诸药共用,滋阴养血,散收并用。

若汗出过多,再加黄芪益气固表。

5.秦艽扶羸汤(杨士瀛)肺劳

(1)。

(《杨氏家藏方》)

【歌诀】

秦艽扶羸鳖甲柴地骨当归紫菀偕③

半夏人参炙甘草肺劳蒸嗽服之谐④

【词解】

(1)瀛:

瀛(léi),音雷,瘦弱。

②肺劳:

虚劳的一种,肺脏虚损所致。

症见消瘦乏力,潮热自汗,声音嘶哑,咳嗽吐血,胸闷气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③偕:

偕(xié),音邪,一同。

④谐:

谐(xié),音谐,和谐。

【组成】柴胡二钱(6克)秦艽人参当归炙鳖甲地骨皮各一钱半(各4.5克)紫菀半夏炙甘草各一钱(各3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功用】清虚热,止劳嗽。

【主治】肺劳。

症见消瘦乏力,潮热自汗,声音嘶哑,咳嗽吐血,胸闷气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方析】本方肺伤内热,气阴两伤为其主证。

气阴亏耗,肺燥劳嗽,为其次要症状。

方以柴胡、秦艽解肌热,退骨蒸,为君药。

鳖甲、地骨皮补阴血,除虚热,为臣药。

佐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紫菀、半夏除痰止嗽;姜、枣益气血,和营卫。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

本方与秦艽鳖甲散均以清虚热为先,故现在多归入清热剂中。

6.紫菀汤(王海藏)劳热久嗽。

【歌诀】

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茯五味阿胶偶

再加甘桔治肺伤咳血吐痰劳热久

【组成】紫菀阿胶知母贝母各二钱(各6克)桔梗人参茯苓甘草各五分(各1.5克)五味子十二粒1.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润肺化痰,清热止嗽。

【主治】肺气大伤,阴虚火旺。

症见久嗽不止,咳血吐痰,少气懒言,胸胁逆满,以及肺痿变成肺痈。

【方析】本方肺伤气损,阴虚有热,咳痰吐血为其主证。

方以阿胶、紫菀润肺补虚,消痰止嗽,为君药。

知母、贝母清肺泻火,润燥消痰,为臣药。

人参、茯苓补脾益肺;五味子滋肾敛肺,助止久嗽,共为佐药。

桔梗载诸药上行入肺;甘草助人参益气,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肺痿”是指肺叶枯萎,而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的慢性虚弱疾患。

多由燥热伤津,久咳伤肺,枯萎不荣所致。

若治不及时,肺热渐盛,肺阴愈伤,有可能变生“肺痈”(即肺脓疡),症见口中干燥,咳吐腥臭浊痰,胸中隐隐作痛等,因病机与本方相合,故亦可用本方治疗。

7.百合固金汤(赵蕺庵)肺伤咳血。

(《医方集解》)

【歌诀】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组成】生地黄二钱(6克)熟地黄三钱(9克)麦冬钱半(5克)百合芍药当归贝母生甘草各一钱(各3克)元参桔梗各八分(各2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

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析】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为本方主证。

肺受火灼,气失宣降,故见咳嗽气喘,为次要症状。

方中百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二地黄滋补肾阴,清心凉血,重用甘寒为君药。

麦冬、玄参助君药滋养肺肾,增液止咳,为臣药。

贝母、桔梗润肺化痰,清利咽喉,载药上行;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保肺止咳,同为佐药。

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肺肾同补,虚火自平,痰清咳止,实为治本为主的良方。

8.补肺阿胶散(钱仲阳)止嗽生津。

(《小儿药证直诀》)

【歌诀】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①宁

【词解】①哽:

哽(gěng),音梗,有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

【组成】阿胶一两半(9克)黍粘子(牛蒡子)二钱五分(3克)甘草二钱五分(3克)马兜铃五钱(6克)杏仁七个(6克)糯米一两(6克)

【用法】水煎,食后温服。

【功用】养阴补肺,清热止咳。

【主治】小儿肺虚有热。

症见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喉中有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析】本方阴虚肺热为其主证。

阴虚热盛,灼津为痰,气逆不降,故咯痰不爽,为兼证;咳嗽气喘为次要症状。

方中重用阿胶,既可滋阴补肺,又可养血止血,为君药。

马兜铃、牛蒡子助阿胶清肺化痰,为臣药。

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糯米补脾益肺,培土生金,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标本兼顾,为治肺虚久咳有效方剂。

9.小建中汤(张仲景)温中散寒。

(《伤寒论》)

【歌诀】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①

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

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②

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③

【词解】①瘥:

瘥(chài)音猜。

病愈。

②疴:

疴(kē),音苛。

病。

沉疴:

重病。

③哦:

哦(é),音鹅。

吟咏。

【组成】芍药六两(l8克)桂枝三两(9克)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饴糖一升(3O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

症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

或虚劳而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方析】本方所治诸虚,皆以脾胃虚寒,阴阳两虚,为其主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由此化生,中焦虚寒,化源不足,血不养心,故虚烦心悸;营卫不和,则虚劳发热。

治当温中补虚,调和阴阳。

方中重用饴糖,补脾益气,和里缓急,为君药。

白芍酸甘益阴,养血缓急,较桂枝汤中加倍使用;桂枝辛甘化阳,温阳祛寒,共为臣药。

生姜温胃止呕,大枣补脾养血,合用调营卫,共为佐药。

炙甘草既助饴糖配桂枝辛甘养阳,又合芍药酸甘化阴,并可调和诸药,

为使药。

本方具有平补阴阳,调和营卫,建立中气的作用,故名建中。

按:

本方在(方剂学)多归属温里剂,而就本方君药重用饴糖而论,其作用在于补脾益气,调和阴阳。

而桂枝、生姜二味温中之力不如干姜,故将其归为补益剂确有其道理。

【附方】

(1)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小建中汤加黄芪—两半(4克),水煎服。

功用:

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

虚劳里急,诸不足。

(2)十四味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炙黄芪肉桂附子半夏麦冬苁蓉14味组成,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次三钱(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功用:

补益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

阴证发斑。

症见手足胸背等部位出现稀疏淡红色斑点,高出皮肤,如蚊虫叮咬状。

10.益气聪明汤(李东垣)聪耳明目。

(《东垣试效方》)

【歌诀】

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

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组成】黄芪人参各五钱(各15克)葛根蔓荆子各三钱(各9克) 白芍黄柏各二钱(各6克)升麻一钱半(4.5克)炙甘草一钱(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中益气,助升清阳。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症见目内生障,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等。

【方析】本方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为其主证。

并兼心火亢盛之证。

方中黄芪、人参温补脾阳,意在治本,为君药。

葛根、升麻、蔓荆子鼓舞清阳,上行头目;白芍养血平肝;黄柏清热泻火,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中气得补,清阳得升,肝肾受益,耳目聪明,故名为益气聪明汤。

增辑

1.独参汤  专补元气。

(《伤寒大全》)

【歌诀】

独参功擅①得嘉名血脱脉微可返生

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任力方宏

【词解】①擅:

擅(shàn),音善,长于;善于。

【组成】人参

【用法】浓煎取汁。

【功用】大补元气。

【主治】元气欲脱。

症见突然出血不止,大汗出,面色光白,气短脉微等。

【方析】人参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或暴脱之症皆可用之。

人参专补脾肺之气,元气充沛,一身之气得,脱症自除。

中医认为: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本方亦可用于大失血之救急。

人参用量宜大,每次30一60克浓煎。

2.龟鹿二仙胶(王肯堂)大补精髓

(《证治准绳》)

【歌诀】

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气精神

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寺延年实可珍

【组成】鹿角十斤(5kg)龟板(2.5kg)枸杞子三十两(1.5kg)人参十五两(500克)

【用法】每晨取3克,清酒调化,淡盐温水送服。

【功用】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主治】真元虚损,精血不足。

症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痉软,久不孕育。

【方析】本方以阴阳精血不足为其主证。

方中鹿角温肾阳,益精血,善通督脉;龟板补阴精,益气血,善通任脉,二药同用,可峻补阴阳,补益精髓,化生气血,为君药。

人参补益脾肺;枸杞子滋养肝肾,为臣药。

本方药性平和,补阴益阳,能益寿延年,生精助孕。

3.保元汤(魏桂岩)温补气虚。

(《博爱心鉴》)

【歌诀】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持纲三气①妙难言

【词解】①三气:

指肺气、胃气、肾气而言。

【组成】黄芪三钱(9克)人参一钱(3克)炙甘草一钱(3克)肉桂5分(1.5克)(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服。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症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方析】本方以元气不足为主证。

阳气偏虚为兼证。

方以黄芪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为君药。

人参补益脾肺,大补元气,为臣药。

肉桂少量,温暖元阳,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调和诸药,为使药。

此方温补元气,气充体壮,虚损自复。

本方偏于温补,故阴虚血少者慎用。

按:

本方是魏氏从李东垣黄芪汤借治痘证发展而来,因加官桂以助药力,故名为“保元”。

4.还少丹(杨炎)温肾补脾。

(《场氏家藏万》)

【歌诀】

还少温调脾肾寒茱淮苓地杜牛餐

苁蓉楮实茴香枸远志菖蒲味枣丸

【组成】熟地黄二两(12克)山药牛膝枸杞子各一两半(9克)山茱萸茯苓杜仲远志五味子楮实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各一两(各6克)石菖蒲五钱(3克)红枣一百枚(5枚)

【用法】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次,每服三钱(9克),淡盐汤送下。

【功用】温肾暖脾,阴阳并补。

【主治】脾肾两虚。

症见身体瘦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饮食无味,健忘怔忡,遗精白浊,阳痿早泄,牙齿浮痛等。

【方析】脾肾阳虚,精血不足,为本方主证。

健忘怔忡,遗精白浊,为心肾不交之兼证。

方以苁蓉、巴戟天温补肾阳;熟地、枸杞子滋补肾阴,阴阳并补,为君药。

小茴香、楮实助苁蓉、巴戟天散寒补火:

杜仲、牛膝补肾强腰膝,为臣药。

山药、茯苓、大枣健脾益气:

山茱萸、五味子固肾涩精;菖蒲、远志交通心肾以安神,为佐药。

此方水火平调,脾肾双补。

服药后影响食欲者,可加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健胃,增强药力。

5.金匮肾气丸(张仲景)治肾祖方。

(金匮要略))

【歌诀】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茱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大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

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组成】干地黄八两(24克)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四两(各12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克)桂枝附子各一两(各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日2次,每服9克。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虚损。

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等。

【方析】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

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少加桂、附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共为君药。

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为臣药。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为佐药。

诸药相合,不燥不腻,振奋肾阳,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附方】

(1)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即本方加车前子、牛膝而成。

功用:

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

肾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即本方减桂、附。

功用:

滋补肾阴。

主治:

小儿先天阴虚,及男妇肾阴不足,腰酸足软,自汗盗汗.咳嗽发热,耳鸣咽干,以及失血失音等症。

(3)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麦冬而成。

功用:

滋补肺肾。

主治:

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若去麦冬,名“都气丸”,治肺虚劳嗽,甚至喘不得卧。

(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

功用:

滋阴降火。

主治:

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竣痛,遗精等症。

(5)杞菊地黄丸(《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功用:

滋养肝肾。

主治:

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

(6)归芍地黄丸(《症因脉治》)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

功用:

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虚,相火内动,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两胁攻痛,手足心热等。

(7)参麦地黄丸(验方)即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而成。

功用:

滋补肾阴,益气补肺。

主治:

肺肾两亏,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

按:

肾气丸与寄生肾气丸均俱温补肾阳作甩,但后者加用车前子、牛膝,其利水消肿作用增强,多用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乙在肾气丸基础上,减附、桂而成,为治疗肝肾阴虚祖方。

以下六方均由此方加减而来,均俱滋补肾阴作用。

其中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杞菊地黄九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之证;归芍地黄丸偏于滋肾阴,养肝血,适于头眩耳鸣,两胁攻痛之证;参麦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益气补肺,适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之证。

6.右归饮(张景岳)温补肾命。

(《景岳全书》)

【歌诀】

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

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左归饮主真阴弱附桂当除易龟麦

【组成】熟地二、三饯(9~30克)炒山药二钱(9克)枸杞子二钱(9克)山茱萸一钱(6克)炙甘草一、二钱(3克)肉桂一、二钱(3-6克)杜仲二钱(9克)制附子一、二、三(6-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

症见气怯神疲,腹痛腰痠,肢冷脉细,舌淡苔白,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

【方析】本方主证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方以附子、肉桂温养肾阳,为君药。

熟地、枸杞子培补肾阴,取其“阴中求阳”,助君药化生肾气,为臣药。

山药、山茱萸补脾益肝,收敛涩精;杜仲强壮益精,为佐药。

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从肾气丸化裁而成,属“益火之源”的方剂。

【附方】左归饮(《岳景全书》)由右归饮减附子、肉桂、杜仲,加茯苓而成。

功用:

补益肾阴。

主治: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症见腰痠遗精,口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按:

本方源于六味地黄丸,为纯甘壮水之剂,重在补左肾肾阴,故称“左归”。

右归饮则源于肾气丸,重在补右肾命门之火,以“益火之源”,故名为“右归”。

景岳原方,左归饮药味比右归少桂、附、杜仲,无龟板、麦冬,有茯苓,与歌诀有异,今据原书改正。

参考资料:

中药大辞典、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第2节)

7.当归补血汤(李东垣)血虚身热。

(《内外伤辫惑论》)

【歌诀】

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

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

【组成】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

症弘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方析】本方主证为血虚发热。

本方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意在“阳生阴长”,补气以生血,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为君药。

当归养血和血为臣药。

按:

本方主证血虚发热与白虎汤证相似,应加区分。

白虎汤证属实热,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点;本方则属虚证,身虽热而无汗,脉虽大而重按无力。

【附方】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黄芪六两(12克)白术、防风各二两(各4克)。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以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8.七宝美髯丹(邵应节)补益肝肾。

(《医万集解》)引

【歌诀】

七宝美髯①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肾肝精血虚

【词解】①髯:

髯(rán),音然,胡须。

【组成】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各18克)菟丝子牛膝当归枸杞子茯苓各半斤(各9克)补骨脂四两(6克)

【用法】上药碾细,炼蜜丸,每丸重lOg,早、晚各服1丸,淡盐温水送服。

【功用】补肾水,益肝血,乌须发。

【主治】肝肾不足。

症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痠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方析】本方主证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

方中重用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为君药。

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助君药益肝肾,补精血,为臣药。

牛膝、补骨脂温肾阳,强筋骨,固肾精;茯苓渗湿运脾,使诸补药不碍气机,补而不滞。

本方以补益精血为主,但又兼顾其阳,使其“阳生阴长”,常服此方,则肝肾强壮,精血充足,须发秀美,故有“美髯”之名。

9.天王补心丹   宁心益智。

(《道藏》)

【歌诀】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劳心思虑过耗真

【组成】生地四两(12克)柏子仁炒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各一两(各9克)人参元参丹参桔梗远志茯苓各五钱(各5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温开水送T。

亦可水煎服。

(一方无五味子,有石菖蒲四钱(4克))。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

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析】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为本方主证。

失眠健忘,为血不养心,是次要症状。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清热,生津除烦,为君药。

天冬、麦冬、元参助君药养阴清热,为臣药。

当归、人参益气养血;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茯苓、远志交通心肾;五味子益气敛阴;丹参清心活血;朱砂镇心安神,兼顾其标,共为佐药。

桔梗载药上行入心,为使药。

本方滋阴治本为主,治标安神为辅。

若用菖蒲去五味子,而取其通心气,与远志配合有助于交通心肾。

10.虎潜丸(朱丹溪)脚痿。

(《丹溪心法》)

【歌诀】

虎潜脚痿是神方虎胫膝陈地锁阳

龟板姜归知芍柏再加羊肉捣丸尝

【组成】熟地黄三两(90克)龟板四两(120克)知母黄柏各三两(各90克)虎胫一两(30克)牛膝陈皮白芍各二两(各60克)锁阳当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