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019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docx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村庄创建与实践

  摘要: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基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与方法,形成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而美丽乡村的创建已然成为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其美丽村庄的建设需要优先创出一个建样板、探索一套符合东北地区的整治思路,再付诸实践,以作为指导行动纲领。

本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2013-2015年期间针对全域村庄的宜居样板村的创建过程介绍及经验总结,进行了一系列的归纳分析,同时针对村庄的整治实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相关论述介绍。

  Abstract:

Since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18thCPCCentralCommittee,"newrelationshi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hasformedbasedonthenew"urban-ruralintegration"ideasandmethods.Whilethecreationofbeautifulvillageshasbecomeanimportantcontentofurbanizationandmodernizationprocess.Asnortheastregionalcentercity,Shenyang'sbeautifulvillagefoundationfirstlyneedsatemplate,andanoverallideaconformingtothenortheastareaastheprincipleguidingouractionsbeforeputtingthemintopractice.Inthisstudy,thefoundationprocessofcityregiontemplateoflivablevillageintheperiodof2013-2015inShenyangwasintroducedandtheexperiencewassummarizedbytheanalysisandguidanceinthecontextofnewurbanization.Aseriesofanalysisandconclusionswereconducted,andthedetailedpracticeofvillagerenovationwasdemonstratedandintroduced.

  关键词:

美丽村庄;样板村;全域遴选;村庄整治

  Keywords:

beautifulvillages;templatevillage;cityregionselection;villagere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2.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4311(2016)15-0067-03

  0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4年6月,辽宁省拉开了“百千万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序幕,紧接着沈阳市也深入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

工作的核心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与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整治。

工作的两个阶段一是编制沈阳市全域村庄布局规划(见图1),完善村庄规划体系,为沈阳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助力;二是针对沈阳市全域村庄开展的样板村遴选工作并编制宜居乡村建设规划作为样板文件指导下一阶段省、市宜居村庄建设。

  本文主要通过对沈阳市全域村庄的城镇化、分布、经济、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宏观统筹,明确村庄布局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开展示范样板村遴选,通过对样板村创建的一系列规划实践,总结探索经验,树立东北美丽村庄的成功样板,以期构建可借鉴推广的规划模式。

  1村庄布局规划与样板村遴选

  1.1总体概况

  近5年,沈阳市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增长,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0.96个百分点。

但现状城镇人口中,有1/6处于半城镇化状态,其中还有一半为城中村居民。

截至2013年,沈阳市共有1537个行政村,包含中心村1537个、自然屯2057个。

村庄总建设用地95551.4公顷,人口266.3万人。

从全域村庄人口及人均建设用地数据GIS叠加分布研究,现状村庄集聚程度较高,市域大多为大型、特大型村庄;而集约程度相对较低,村庄人均用地规模普遍较大,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存在差异(见图2)。

  此外,通过对沈阳市域一产产值数据对比,沈阳市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了郊区以面向城区的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为主,三县一市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导,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农村就业人口集中在第一产业,出现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基础设施方面,2007至2012年间,沈阳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低,农村固定资产投入与城镇相差过大,村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亟需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1.2布局规划

  1.2.1规划目标

  结合村庄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促进乡村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开发,建立市域乡村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1],逐步引导区域性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配置,构建生态村庄、富裕村庄、宜居村庄。

  1.2.2基本思路

  结合沈阳市域主体功能区划和全市域不同地域空间数据特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农业基础、村庄发展趋势与需求,将全市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积极发展区四个不同类型的引导区域[2]。

  1.2.3撤并研究

  参照沈阳市域村庄空间引导规划(见图3),构建村庄限制条件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两种评价体系[3],以确定综合型、旅游型、农业型村庄职能分类,评定生态化、城镇化、规模化迁并村庄,对保留村庄从人口总量、耕地面积、建设用地、区位条件、交通状况、可利用旅游资源六大数据综合进行评价[4],通过数据加权打分,计算村庄发展综合潜力,确定保留村庄,并根据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分为重点发展型和一般发展型两大类。

  1.3样板村遴选

  在规划重点发展型村庄中,依据沈阳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地区资源优势,综合考虑交通、产业、自然环境等影响因素,以最能体现村庄民族信息和传统文化信息,展示村庄特色为侧重,从综合型、旅游型两个方向进行村庄发展潜力综合评价(见图4)和样板村遴选。

  综合型样板村庄应具备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吸引周边人群集聚,同时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增长。

产业上打造农产品品牌,配套引进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经济深度发展的加工企业,加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旅游型样板村庄应注重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结合,以乡村、生态做为品牌,增设旅游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业。

注重培育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度假等方面的功能。

  2闫家村宜居乡村整治实践

  2.1遴选背景

  闫家村是沈阳市214个重点发展村庄中很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型村庄。

区位上位于沈阳市东部,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内部,北与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内部有花果山神秘谷景区,生态自然资源优异。

未来将以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快速发展为契机形成与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的共赢关系。

交通方面,作为一个临借自然资源发展的生态旅游型村庄,其与主城及周边城市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达性,仅距沈阳市区25km。

  闫家村现有农户85户,人口281人,用地面积1km2,村屯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闫家村满族文化优势突出,主入口设有满族特色牌坊(见图5),不论是村庄历史传说的延续,或是具有浓郁的满清文化氛围,特别是近些年村屯环境、村容村貌等民族特色化的塑造、整治。

最重要的,在踏勘、走访过程中体会到的闫家村村集体、村民热情积极,具有强烈的创建愿望与集体荣誉感也使得闫家村在沈阳市宜居样板村遴选中占得先机。

  2.2问题与策略

  尽管闫家村在近几年经过几轮维护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通过对村民的走访与现场踏勘[5],存在出行难、吃水难、环境差、客流少、空宅多等问题,即在设施、绿化、公共服务、经济方面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规划四大策略:

其一、在产业方面设计产业链条,外引周边旅游资源,形成系统,使旅游生活化,升温村庄经济;其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升级市政设施,丰富公共配套,引入清洁能源,无线生活,保障村民生活舒适,引导农民生活模式转变;其三、针对环境编制绿化生态专项整治规划,优化绿地系统,扮靓百姓生存环境;最后、针对村屯的维护,创造一本行动手册和三套管理制度的管理系统。

手册重点强了后期技术跟踪和服务工作,与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三套管理制度分别针对公对户、公对公、户对户形成了村集体包户责任制、党员代表责任制(公共区域)、村民环境监督公约制度。

四项成果相互配合,有效指导了实施,保证了整治规划的落实,也成为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2.3整治与实践

  规划整治以打造旅游服务为主,休闲度假、民族文化展示等为辅的生态旅游型宜居乡村为目标。

引入新的产业功能,从整体上规划产业链条(见图6),形成新的建设面貌和培育新的生态产业环境。

  2.3.1产业发展优化

  产业方面提出“优一精三、产游结合”的整体构思。

结合现状土地资源,优化第一产业,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和生态农业种植产业,使村内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农副产业向复合型产业调整。

同时,精细化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周边景区优势,开通旅游环路,实现与周边景区双赢。

此外开展内部挖掘,重点发展旅游服务,打造产游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庄:

如引入满族民俗文化展示及富有满族特色的商业风情街;而针对村民住宅院落,引入代管短租模式,形成生活常态化的旅游模式,增加村民收入渠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

  2.3.2基础设施优化

  基础设施优化重点体现在交通、市政、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

交通方面在村域交通规划上充分考虑闫家村的对外交通和旅游产业的交通需求,强化村域道路的对外联系通行能力,构建完善通达的村域交通网络;内部则以现有村路为基础,保留现有进村主路及村屯间联络路,规划形成“环+放射”式的道路框架,充分满足村域内部、村域对外的交通联络。

市政设施方面结合闫家村现状管线设备老化、不达标问题,进行专业改造:

包括翻建给水泵房及供水管道,新建污水管道及处理设施,优化环卫系统,建设光伏发电备用系统及无线wifi的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包括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两大类,针对现有村委会、文化活动站、卫生室进行改建;增建健身室、便民站及休闲广场,再通过招商选建理发、浴池等设施。

优化调整情况见图7。

  2.3.3景观绿化环境提升

  景观绿化方面以村委会及其周边满清民居为基础丰富文化氛围,构建满族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风貌格局。

同时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提升绿化环境为原则,针对村庄内部及其周边的点状、线状、面状绿化区域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布置。

环境亮化方面首先针对居民宅院围墙进行改造,突出满族特色文化,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展示乡村院落;对居民宅院大门进行改造,采用满族民居特色大门,充分体现满族人家的古朴、典雅、端庄。

村庄亮化采用道路亮化与节点、广场亮化整体提升的手法,道路两侧设置双头与单头复古景观路灯;公园及节点亮化则设置路灯或适量园林景观灯,突出节点风格特色。

  2.4闫家村旅游生态型村庄改造成效

  依托棋盘山旅游优势,同招商引进的花果山“神秘谷”景区(见图8)共同打造集旅游、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胜地。

闫家村内建成了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村民广场,建设了25户6600平方米农家院,改造了15户村内农家院,完善35户淋浴设备,改造效果见图9。

围绕服务于迅速兴起的旅游休闲产业,建设了绿色蔬菜种植、采摘基地,健全了生态农业管理规程,加大了土壤生态保护。

  在生态设施建设方面:

按照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标准和沈阳市绿色社区创建标准,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站、活动室;铺设了3.1公里、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环村道路,铺设3公里排水管网,增加84盏路灯,新建932米围墙,同时栽植乔木812株、灌木177株、草坪835平方米,完成了3000延长米主要街路的绿化(见图10)。

2015年全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到8000元。

可见,村庄改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结语

  在国内美丽村庄创建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提升东北地区农民生活品质,舒服农民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同时又创造个性鲜明的特征,形成自身竞争力,以至在同一城市的众多村庄中,在同级别城市的村庄中脱颖而出俨然成为样板村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

本文通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沈阳市全域村庄的统筹对比开展研究,遴选了符合样板村属性的优势村庄。

并针对村庄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提升工作,协调了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建设矛盾关系,在结合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东北地区美丽村庄创建的一套体系及运作过程,为东北地区美丽村庄做了前瞻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唐鹏.“全域成都”规划探讨[J].规划师,2009(8):

7-12.

  [2]邓毛颖,蒋万芳.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12):

22-26.

  [3]田洁,贾进.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以济南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7(4):

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