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6163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docx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目录

1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2

1.1一般原则 2

1.210kV典型接线模式 2

2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4

2.1一般原则 4

2.220kV典型接线模式 4

3中压架空网 6

3.1一般原则 6

3.2典型接线模式 6

4混合型网架 8

510kV中心开关站 8

5.1一般原则 8

5.2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 8

6室内配电站 8

710kV箱式变 9

8低压配电网 9

8.1典型接线模式 9

9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0

9.1一般原则 10

9.2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 11

9.3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1

9.4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1

1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1.1一般原则

1.1.110kV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1.1.2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1.1.310kV开关站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每段母线接4~6面开关柜;综合房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宜接4~6面开关柜。

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1.1.4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1.210kV典型接线模式

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

(1)电缆网“2-1”环网接线如图1.2.1所示。

图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

(2)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满足:

ü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ü构建电缆网“2-1”环网接线必须结合考虑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3-1”环网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1.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

(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4回线路为1组)分别如图1.2.2-1、图1.2.2-2所示。

图1.2.2-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

图1.2.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4回线路为1组)

(2)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满足:

ü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ü电缆网“3-1”环网接线中,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必须设置在不同开关站(综合房)中,线路中段的联络点应尽量在靠近线路负荷等分点的位置接入。

1.2.3电缆网架构筑

(1)新建线路:

负荷发展初期,采用“2-1”环网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2-1”环网的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2)已有线路:

对于缺少或联络点位置不理想的线路,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新的联络点,与其他线路组成“2-1”或“3-1”环网接线模式;

对于联络关系复杂的网架,结合变电站供电范围将负荷分为相对独立的片区,将片区内的开关房、综合房按照典型接线原则进行重组,直接改造为3回或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

1.2.4“π”接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时,通过斩缆的方式将开关房或综合房串入原有线路中。

“π”接示意图如图1.2.4所示。

图1.2.4“π”接示意图

2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2.1一般原则

2.1.120kV每个”花瓣”的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30000kVA。

2.1.2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2.1.320kV开关站采用单母线环形接线设置,每段母线宜配置4~6面断路器柜,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2.1.4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2.220kV典型接线模式

2.2.1中压配电网采用”花瓣”型接线方式,同一”花瓣”的首端出线出自同一段20kV母线,”花瓣”闭环运行;不同”花瓣”之间相互联络,正常情况下联络断路器断开运行。

2.2.2典型接线模式如图2.2.2-1和2.2.2-2所示:

图2.2.2-1典型接线示意图

(一)

图2.2.2-2典型接线示意图

(二)

“花瓣”型接线应满足:

(1)负荷发展初期可设置独立的”花瓣”,联络方案的选择应为”花瓣”间形成联络提供便利。

a)从变电站同一段20kV母线引出两回线路,进入第一间开关站,构建成负荷发展初期的环路,该开关站同时可作为联络开关站用;新增开关站时,串接入环路(将临近、原有开关站的其中一条进线接入本期开关站,再重新组建成环;其他新建开关站,类推)。

b)最终联络开关站的位置和接线方式,根据地理位置、负荷情况等其他相关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就近的不同主变的两个”花瓣”联络为原则;对重要负荷密集的”花瓣”,应该选择上一级电源相对独立的两个”花瓣”联络。

(2)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花瓣”(2回线路)的总负荷不超过单回线路的最大输送容量。

当”花瓣”上的总负荷超过其最大输送容量的40%时,原则上不再接入新负荷;为保持各”花瓣”的负荷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可对”花瓣”间的开关站进行调整或新出馈线重构花瓣。

3中压架空网

3.1一般原则

3.1.1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3.1.2每路分支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km且挂接装见容量一般不宜超过3000kVA,对于超出上述标准的支线,应考虑将其转变为主干线,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增加负荷开关。

3.1.3在支线与主干线连接的位置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负荷开关;应在主干线及主要支线设置分段点,主干线和主要支线的分段点应结合配电自动化的要求设置。

3.1.4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不应采用同杆(塔)架设。

3.1.5架空线路应采用相应的防风、防雷措施。

3.1.6每回线路主干线分段按照线路长度1~3km或装见总容量2000~3000kVA设置,全线分段一般不宜超过5段。

3.2典型接线模式

3.2.1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

(1)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如图3.2.1所示。

图3.2.1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

(2)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满足:

ü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ü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联络开关位置应尽量选取在线路后段安装。

ü构建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必须结合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架空网两联络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3.2.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

(1)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如图3.2.2-1(3回线路为1组)、3.2.2-2(4回线路为1组)所示。

图3.2.2-1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3回线路为1组)

图3.2.2-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4回线路为1组)

(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满足:

ü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ü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之间必须至少有1个分段开关,并且该分段开关位置应尽量接近线路的负荷等分点。

3.2.3架空网架构筑

负荷发展初期,采用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4混合型网架

4.1对于混合型网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中压公用电缆网”和“中压架空网”节的技术原则。

4.2混合线路中应选择额定载流量相匹配的电缆和架空线路。

4.3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配电网自动化要求增加开关。

510kV中心开关站

5.1一般原则

5.1.1中心开关站的建设应按变电站高压室标准配置,10kV开关柜选用断路器柜,其保护配置应与变电站的10kV保护相配合。

5.1.2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双路电源进线,每段母线出线为4~6路,不宜馈出中压架空线路。

5.1.3电源进线应取自不同方向的变电站,不具备条件时,应取自同一座电站的不同母线。

5.1.4每回电缆馈出线路所接客户数量依据负荷性质、容量而定,一般不超过3个。

5.2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

如图5.2所示。

图5.2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图

6室内配电站

6.1室内配电站宜按两台变压器设计,两路进线,根据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两台变压器低压侧母线间加装联络开关,在故障情况下具备转供电能力。

6.2每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宜4~6回;低压进线柜应装设计量装置;低压总线应装设总开关。

6.320kV独立配电站,优先选用油浸式配变;20kV建筑物内配电站,应设置在首层。

6.420kV配电站典型接线如图6.4-1和6.4-2所示:

图6.4-1配电站典型接线

图6.4-2配电站典型接线

710kV箱式变

箱式变应采用电缆进出线,低压侧配置4~6路出线。

8低压配电网

8.1典型接线模式

8.1.1统建小区室内配电站采用两台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与母线联络开关设置可靠的连锁机构,其联络方式见图8.1.1。

图8.1.1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

8.210kV配电网属非双公变配置的台区,但相邻配变距离在100米范围内的(按联络所需要的电缆长度计算,非直线距离),可采用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每台配变仅与一台配变建立联络,联络线路需满足转供电要求,其联络方式见图8.2;与相邻配变距离超过100米的,暂不考虑在低压母线间设置联络。

图8.2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

8.3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可采用低压线路末端联络的接线方式。

9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9.1一般原则

9.1.1根据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

9.1.2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

9.1.3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

9.2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

9.2.1单母线接线

适用于二级(重要)负荷双电源一主一备的配电站。

进线回路均装设断路器。

高压母线

宜装设不超过六回(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9.2.2单母线分段接线

每回路应采用装设进线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9.2.3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1)适用于二级(重要)负荷双电源同时供电的配电站。

2)当油浸式变压器单台容量超过630kVA或干式变压器单台容量超过800kVA时,每回路应装设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3)当单台干式变压器容量为800kVA及以下或单台油浸式变压器

9.3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9.3.1配电站10kV及0.4kV的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9.3.2配电站10kV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当配电站仅设置1台变压器且

干式变压器容量不超过800kVA、油浸式变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