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表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1450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金匮要略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金匮要略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金匮要略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金匮要略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表解.docx

《金匮要略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表解.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匮要略表解.docx

金匮要略表解

金匮要略表解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痉病】

痉病

成因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证状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刚痉柔痉之分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脉象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脉经云:

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治法

表证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里证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预后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痉病,有炙疮,难治。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湿病】

湿病

辨证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证治

表实证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表虚证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里虚证

....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汤主之。

表里俱虚证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治疗禁忌

禁攻下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禁大汗

宜发汗,须注意气候变化──────────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

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禁火攻

湿家,....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暍病】

暍病

成因

外感暑热之气而成

证治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治疗禁忌

若发其汗,则恶寒甚。

加温针,则发热甚。

数下之,则淋甚。

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百合病】

百合病

由来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百合病百瓣一蒂,如人百脉一宗,命名取治。

病因

病后虚弱─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

情续影响─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试现证也。

证状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治则

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证治

正证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误治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致燥)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怯中)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百合鸡子汤)主之。

(∵虚中)

变证

变渴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括蒌牡蛎散)主之。

变发热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预后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

若溺时头不痛者,淅然者,四十日愈。

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狐惑病】

狐惑病

病因

因伤寒病后,余毒与湿之为害也。

生斑疹之后,或生癖疾下利之后,其患亦同。

主证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证治

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阴阳毒】

阴阳毒

病因

感天地之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也。

证治

阳毒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疟病】

疟病

证治

热证

瘅疟

师曰:

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寒者,邪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若但热不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肌肉。

温疟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寒证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痼证

问曰: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

师曰:

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圆。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

中风

中风与痹之分别

中风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痹证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气短。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病因病证

虚邪贼风之为病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证候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府,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则难言,口吐涎。

荣卫风寒之为病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风,寒风相搏─邪在皮肤,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气短。

【历节病】

历节病

病因

内因

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外因

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

血虚风扰,风血相搏

饮酒汗出当风,风湿相合

证治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嗢嗢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血痹】

血痹

成因

内因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

外因

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因体虚而感受风邪,以致血行涩滞,痹于肌肤而成。

证治

针灸

较轻证

脉自微濇,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药物

较重证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虚劳病】

虚劳病

成因

先天

禀赋薄弱,本质有偏损。

后天

起居失常,饮食不节,七情郁结,劳倦色欲过度,疾病误治或病后产后失于调理而成。

证治

阳(气)虚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马刀侠瘰者。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男子脉浮弱而濇,为无子,精气清冷。

肾阳不足─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风气─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圆方主之。

阴(血)虚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虚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干血劳─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大黄蟅虫丸主之。

阴阳两虚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榖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第七

【肺痿】

肺痿

成因

热在上焦

问曰:

热在上焦者,因欬为肺痿。

肺痿之病,从何得之?

师曰:

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中虚冷

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

证治

问曰:

寸口脉数,其人欬,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

师曰:

为肺痿之病。

脉数虚者,为肺痿。

..肺中冷..甘草干姜汤以服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肺痈】

肺痈

成因

问曰:

病欬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痿肺痈?

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师曰:

寸口脉浮而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欬,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病机

风中于卫

─则风伤皮毛,呼气不入。

(肺痿)

热过于营

─吸而不出,因此热之所过,血之为凝滞,蓄结痈脓。

(肺痈)

预后

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证状

若口中辟辟燥,欬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欬唾脓血。

数实者,为肺痈。

证治

脓未成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欬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脓已成

欬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欬嗽上气】

欬嗽上气

成因

外感风邪,内挟水饮,饮热互结。

治则

发汗逐饮。

治证

肺经寒

欬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痰气为病

欬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圆主之。

气逆肺胀

欬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风水肺胀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水气肺胀

肺胀,欬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风寒病外

欬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痰饮病内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难治症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奔豚气病】

奔豚

成因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证治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外寒寒邪─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内有水气─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

胸痹心痛短气病

成因

师曰: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

证治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胸痹主证─胸痹之病,喘息欬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痛甚而气逆─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阴寒邪甚,心背痛连连不休─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圆主之。

邪盛甚而阳微亦盛─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邪实而正不甚虚,阳微而阴不甚盛─轻症───>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胸痹实证与中气虚寒───>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心悬痛─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腹满】

腹满

证治

虚寒从下上证治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虚满实满之辨

虚满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宜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

实满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寒实之死证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胃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寒实以寒药误下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榖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中寒善嚏与欲嚏不能之辨

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一云痛)

治腹中寒之法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治心胸中寒之法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腹满而痛,便闭之法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下肝脾寒实之法

胁下满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主之。

表里兼证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寒疝】

寒疝

成因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证治

绕脐痛苦,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大乌头煎主之。

血虚兼寒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其脉沉紧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表里寒盛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痛,炙刺诸药不能治,乌头桂枝汤主之。

【宿食】

宿食

证治

宿食在上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宿食在下

问曰:

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

师曰:

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濇,尺中亦大而濇,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象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一云寸口脉紧)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惊悸】

惊悸

脉证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吐衄】

吐衄

由目审衄止、未止

师曰:

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衄家误汗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慓而振。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

浮弦者→衄

沉弱,手按之绝者→下血

证兼烦欬者,必吐血。

吐血死证

夫吐血,欬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酒客吐血

夫酒客欬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吐血不止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心气有余

心气有余,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胸满瘀血】

胸满瘀血

辨证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口,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下血】

下血

证治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痰饮欬嗽】

痰饮欬嗽

成因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则悸,微者短气。

辨证

四饮

痰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悬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欬吐引痛。

溢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

支饮

欬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

五脏之水饮─

水在心

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

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

少气身重

水在肝

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

脐下悸。

留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喘;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伏饮

膈上病痰满喘欬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伏饮欲自去,不欲去之辨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虽利心下续坚满,甘遂半夏汤主之。

证治

痰饮

胃中停水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膈间有水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水停脐下

假令病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短气有逆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脾阳虚不能行水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朮甘汤主之。

肠间有水气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圆主之。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

悬饮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溢饮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支饮

支饮上溢而呕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邪在肾

支饮腹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支饮偏溢于肺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主之。

膈间支饮

虚者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虚者即愈。

实者

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水在膈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欬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1、欬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2、青龙汤汗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3、冲气即低,而反更欬胸满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欬满。

4、欬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

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去甘草、桂枝,加细辛、干姜、半夏汤主之。

5、

(1)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

(2)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3)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消渴小便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消渴症】

消渴证

证治

上消证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中消证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榖而大便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榖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下消证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

水热互结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水气内停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圆主之。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戍盐汤并主之。

【淋病】

淋病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水气病】

水气病

辨证

五种水病

风水

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皮水

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

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石水

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黄汗

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五脏之水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其人阴肿。

血分之水病

师曰: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跌阳脉伏,水榖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气分之水病

师曰:

寸口脉迟而濇,迟则为寒,濇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气前通,则恶寒,阴气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治则

师曰: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证治分类

风水诸证

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浮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视人之目裹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欬,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恶风加附子。

皮水诸证

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皮水,越婢加朮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里水诸证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朮汤之。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白朮汤主之。

黄汗诸证

里问曰: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蘗汁,脉自沉,何从得之?

师曰:

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塞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

预后

问曰:

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

答曰:

此法当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