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1386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docx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材料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症状学

1.为了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属于病态或正常范围,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①纵向比较②横向比较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精神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④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3.感觉过敏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4.感觉减退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5.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内脏幻觉是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6.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7.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8.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多见于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幻视见于精神分裂症。

9.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颠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

10.真性幻觉:

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11.假性幻觉: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

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12.功能性幻觉:

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13.反射性幻觉:

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

14.感知综合障碍: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常见:

视物变形症b空间知觉障碍c时间感知综合障碍d非真实感(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15.正常人的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目的性

连贯性

逻辑性

实践性

16.思维奔逸:

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17.思维迟缓:

多见于抑郁症。

18.思维贫乏:

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见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19.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杂拌之间为递进关系。

20.病理性赘述:

多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21.思维被夺:

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

22.强制性思维:

患者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

23.思维化声:

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4.象征性思维:

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25.语词新作:

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

26.逻辑倒错性思维:

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27.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厉害有关

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8.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

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夸大妄想5罪恶妄想6疑病妄想7钟情妄想8嫉妒妄想9被洞悉感

29.超价观念:

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具有事实的依据。

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的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

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在于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内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

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

30.注意转移可见于躁狂症。

31.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

32.逆行性遗忘:

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件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遗忘阶段的长短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33.界限性遗忘:

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

34.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35.虚构:

是指由于遗忘,患者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克萨科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

多见于慢性酒精性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6.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

37.痴呆分为1全面性痴呆:

表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患者全部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的改变、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

见于阿尔茨海默病和麻痹性痴呆。

2部分性痴呆:

大脑的病变只侵犯脑的局部。

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可见于脑外伤后以及血管性痴呆的早期。

38.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

可见于癔症和反应性精神障碍。

39.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精神病伴有意识障碍时。

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

40.情感高涨:

常见于躁狂症。

41.情感低落:

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42.情感淡漠:

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43.易激惹性:

常见于疲劳状态、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型精神病患者。

44.情感倒错:

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

45.情感幼稚:

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遮掩。

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46.矛盾意向:

表现为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例如:

碰到朋友时,一面想去握手,一方面却把手马上缩回来。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47.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躁狂症。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多件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兴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愚蠢淘气的行为和装相、鬼脸等。

谵妄时也可出现明显地不协调性行为。

48.木僵:

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常见于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9.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均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作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50.意识障碍表现:

感知觉清晰度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性遗忘

思维变得迟钝,不连贯

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

情感反应迟钝、茫然

出现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力也不能辨认。

51.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意识范围缩小及意识内容的变化。

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有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其他的有意识范围缩小或意识内容变化等。

52.谵妄状态:

多数患者表现自我定向力保存而周围环境定向力丧失。

谵妄状态往往夜间加重,昼轻夜重。

53.自知力:

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器质性精神障碍

54.谵妄: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识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的特征:

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实务的觉察清晰度的降低等。

55.痴呆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合征。

56.遗忘综合征又称克萨科夫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57.AD(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

年老、痴呆家族史、21-三体综合征家族史、脑外伤史、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等。

神经病理机制:

1.β淀粉样蛋白增多。

2.神经元缠结。

多奈哌齐,用于治疗轻中度AD。

美金刚是NMDA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中、重度AD。

血管性痴呆为阶梯式恶化。

58.癫痫性精神障碍发作时有1.自动症2.神游症3.朦胧状态

59.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障碍、认识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

共同临床特征:

精度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发生时间上畅游先后关系

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

在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状。

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60.戒断状态: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61.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3、大麻4、致幻剂5、阿片类6、挥发性溶剂7烟草

62.脑内的“犒赏系统”主要指被盖腹侧区(VTA)和伏隔核。

63.戒断反应客观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主观症状:

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喷嚏、发冷、发热、苛求药物等。

替代治疗:

美沙酮、丙诺菲。

原则是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64.急性酒中毒:

主要表现为冲动性行为、易激惹、判断力及社交功能受损,并有诸如口齿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色发红、呕吐等表现。

65.震颤谵妄:

大约在48小时后出现,表现为意识模糊、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识亲人。

不知时间,有大量的知觉异常。

66.小剂量巴比妥类可抑制大脑皮质,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使感觉迟钝、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

中毒剂量可致麻醉、昏迷乃至死亡。

67.ATS(苯丙胺类药物)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可有腾云驾雾感或全身电流传导般的快感:

数小时后,使用者出现全身乏力、精神压抑、倦怠、沮丧而进入所谓的苯丙胺沮丧期。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8.精神分裂症定义: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地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神经生化假说:

1.多巴胺假说2.5-羟色胺假说3.谷氨酸假说

精神分裂症各型鉴别

分型

单纯型

青春型

紧张型

偏执型

发病率

2%

少见

少见

约50%

起病年龄

青少年起病

青年期

青、中年

中年

起病缓急

缓慢

急性或亚急性

较急

缓慢隐蔽

症状特点

阴性症状为主

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的不协调为主

紧张综合征

相对稳定的妄想伴幻觉

病程进展

病程进展缓慢,持续

易于衰退,进展较快

进展较快

发展缓慢

预后

预后较差

较好

较好

较好

鉴别诊断:

1.躯体季斌、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某些神经症性障碍

4.心境障碍

5.偏执性精神障碍

6.人格障碍

影响预后的因素:

大多数研究认为女性、文化程度高,已婚,初发年龄较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好、病前职业功能水平高,以阳性症状为主症,症状表现中情感症状成分较多,家庭社会支持多,家庭情感表达适度,治疗及时、系统,维持服药从性好等因素常是提示结局良好的因素。

药物治疗一般原则:

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治疗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6周)、巩固治疗期(3-6个月)和维持治疗期(1年以上,2-3年)同时可进行心理与社会干预。

心境障碍

69.神经生化因素:

1.5-羟色胺假说2、去甲肾上腺素假说3、多巴胺假说

70.脑电图表现:

抑郁发作时多倾向于低α频率,躁狂发作时多为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

71.躁狂发作的治疗:

各类躁狂发作均以药物治疗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药物治疗:

锂盐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

急性治疗期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6-1.2mmol/L,血锂浓度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老年患者血锂浓度不宜超过1.0mmol/L。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

72.惊恐障碍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效的。

临床表现:

1.精神性焦虑2、躯体性焦虑3、自助神经功能紊乱4.其他症状

治疗:

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类2.抗抑郁剂

73.强迫障碍:

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患者的强迫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分型:

1.对称/收藏型2.污染/检查型3、纯强迫观念型

治疗:

药物治疗:

氯米帕明和SSRI及行为治疗。

74.躯体形式障碍:

主要特征是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与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接受医师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病变基础的再三保证。

75.癔症(分离性障碍)临床表现可有1、分离性遗忘2、分离性漫游3、分离性木僵4、出身与附体治疗主要为心理治疗。

应激相关障碍

76.应激的中介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当个体面对不可控制的状况而出现无助感时,HPA轴会被激活,而当个体面对通过努力而能控制的状况时,被激活的却是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

急性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引发事件

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

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

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

发病时间

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

1个月内起病

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

病程标准

病程短暂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症状

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

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

重现、警觉、回避

持续时间

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

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病程可长达数年

人格

一般无人格缺陷

有一定的人格缺陷

有人格缺陷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7.神经性厌食:

多伴有体相障碍。

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首先纠正营养不良,增加体重,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治疗及辅助的药物治疗。

78.睡眠障碍通常分类:

1.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失眠)2.白天过度睡眠(嗜睡)3.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戒律障碍,这种症状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

)4.睡眠中异常活动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

躯体治疗

79.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氟哌啶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80.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类帕金森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81.恶性综合症:

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82.抗抑郁药物:

适应证:

治疗各种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还可用于治疗焦虑症,惊恐发作和恐惧症。

小剂量丙米嗪还可用于治疗儿童遗尿症,氯米帕明常用于强迫症。

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患者,粒细胞减少,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妊娠前3个月禁用癫簡,老年人慎用。

83.锂中毒先兆:

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

84.电抽搐治疗:

适应证:

1.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

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3。

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3。

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禁忌症:

1脑器质性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外伤。

2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及心功能不全者3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4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5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如青光眼6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7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8利舍平治疗者9老年人/儿童及孕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