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1171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 2.docx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2

 

 

公共教育学

考试大纲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编制

2013年9月

 

Ⅰ、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试大纲编写目的

教育学是师范类各专业的职业教育必修课,是培养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必备的教育理论学科与必考科目。

公共教育学属于全校统考课程,为统一教育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断激发师范生的学好教育学的热情,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在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主讲教师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该考试大纲,供教师教学、命题及学生学习和复习使用。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

二、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是有关本课程考试复习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及运用的纲要性提示。

考试大纲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的,但偏重于学生学习时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命题时可能出现的知识点。

考试大纲的内容结构与教材基本一致。

教材是大纲的展开论述,大纲简略而不丰富,其作用只是教师授课、命题和学生复习时的依据。

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都是根据实际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研制的讲授和考核内容,个别章节与教材略有不同,以大纲为准。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认真阅读、学习和思考教材,并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课后积极拓展阅读有关教育的书刊,从而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能力。

三、考核目标

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严格遵照本课程教学大纲执行,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基本理论解读教育教学现象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了解教育改革发展动态。

重点考核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规定识记、领会、理解、应用四个层次,并按照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进行考核。

各目标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

要求能记住本课程中有关的名称、概念、原理基础知识,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

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初步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初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

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

要求在领会的基本上,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某个观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四、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卢晓中主编:

《新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成有信主编:

《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五、学习方法建议

1、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书面作业、见习等各种教学活动;

2、认真学习和阅读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积极拓展阅读各类教育书刊,关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3、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

六、考试方式及命题要求

1、教育学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及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建议由出勤、讨论、作业及课堂学习状况构成。

期中、期末考试全校统一闭卷考试。

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确定的目标来编制。

3、期中、期末试题中对不同目标层次要求的比例,一般为:

识记、领会与理解占60%,应用占40%。

4、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与教学设计题等,每次考试在这些题型中抽取五种加以考核;考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能携带一切有关资料。

七、有关教材处理的说明

考试大纲依据教材内容经过研制为10章。

具体删减情况如下:

1、教材上第一章、第二章按逻辑关系重新研制为第一章教育的概述、第二章教育学的概述、第三章教育功能。

2、教材第三章改为第四章,增加第四节我国的素质教育;第四章改为第五章,增加第四节中国教育法规;第五章改为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增加第三节师生关系;第六章课程,增加第三节课程改革;第七章教学,增加教学组织形式;第八章学校的德育,第九章增加班主任。

3、教材上的第十章教育方法作为机动章,不在考试范畴。

 

Ⅱ、各章考核要点与要求

第一章教育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的概念

2、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理解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4、比较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近现代教育的异同

主要内容:

一、识记与理解:

学校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识记与理解:

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

1、生物起源论

2、生物起源论

3、劳动起源论

三、识记与领会:

各阶段教育发展特点

四、识记与理解:

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本章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教育起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怎样评价?

4、与老鼠一起长大的猫不吃老鼠,是否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第二章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3、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与学习方法

4、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热情。

主要内容:

一、识记与理解:

教育学定义、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识记与理解: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孟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大学》《中庸》《学记》的主要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的主要观点与著作。

(二)近代教育学(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识记与理解: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三)现代教育学(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识记与理解: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著作,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蔡元培、陶行知的主要教育观点、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等。

(四)理解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本章思考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贡献。

3、名词解释:

《学记》、产婆术、传统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代教育派、布鲁纳、终身教育、文化教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

4、列举夸美纽斯的教育贡献。

5、叙述主要教育家的代表作与教育思想。

6、结合实际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7、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成为公认的教育家,因而学习教育学没有价值。

第3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育功能的涵义和类型

2、掌握教育与个体发展功能

3、掌握教育与社会发展功能

4、理解教育的负向功能

主要内容:

一、识记:

教育功能与类型

二、识记与理解: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三、识记、理解与应用:

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四、识记、理解与应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

五、领会、理解与应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有哪些类型?

2、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5、联系实际论述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6、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哪些表现?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

2、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正确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与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主要内容:

一、识记与理解:

教育目的的含义

二、领会与理解:

教育目的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三、识记与领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四、领会与理解:

我国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五、识记与理解: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六、理解:

素质教育的含义及素质教育的意义

七、领会与简单应用:

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举例说明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

其分类如何?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3、试比较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利弊。

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5、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

6、五育的辩证关系如何?

分析阻碍教育目的实现的原因。

7、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制度等概念

2、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4、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5、了解教育法规概念并掌握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一、识记与理解:

教育制度、学制的含义

二、领会:

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历程,了解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

三、理解: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识记与理解:

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涵义

五、领会:

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热点问题

六、领会:

我国现行的主要教育法规,识记与理解核心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七、领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可下载),重点理解并识记:

第二章中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第四章义务教育,第十一章中的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章思考题:

1、教育制度的涵义。

2、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

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

3、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

我国应进行怎样的改革?

4、联系实际分析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

5、什么是教育政策?

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6、什么是教育法规?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有哪些?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2、学习教师的专业素质

3、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4、掌握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主要内容:

一、领会:

教师职业发展历程与教师角色

二、理解:

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识记、理解与应用:

教师的专业素质

四、领会:

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五、领会与理解:

学生的本质与身心发展规律

六、理解与应用:

学生年龄特征与教育

五、理解与应用:

师生关系

本章思考题:

1、教师职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角色?

3、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4、联系实际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

5、教师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6、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新时期学生的特征有哪些?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8、结合实际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9、师生之间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应如何建构?

10、联系实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七章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课程的含义

2、理解主要的课程编制理论

3、正确掌握课程的设计理论

4、能分析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5、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走向

主要内容:

一、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含义,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二、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基本类型,重点识记理解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领会与应用:

课程开发原理与实践

四、理解与应用: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课程?

课程的编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3、谈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成因与发展趋势。

第八章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教学的概念、地位、目标;

2、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

3、掌握教学过程的原则;

4、掌握教学常用的方法;

5、掌握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主要内容:

一、掌握基本教学理论

1、识记:

教学

2、领会:

教学过程理论

3、理解并能应用:

(1)教学过程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4、识记理解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

(2)感知

(3)理解

(4)巩固

(5)运用

(6)教学的检查与评定。

5、识记、理解并能初步应用:

发现教学、发展性教学、范例教学、掌握学习、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论。

二、掌握教学设计与方法

1、识记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概念

2、识记并领会常用中小常用教学原则与方法

3、识记、领会与应用: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情境设计、导入设计、目标设计、内容与活动设计等,能设计并撰写教案

4、理解:

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

5、识记、理解与应用:

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策略

三、教学组织形式

1、识记:

个别教学

2、领会:

分组教学

3、理解:

班级上课制

4、应用:

特朗普制

5、领会:

协作教学、合作学习

四、教学工作

1、应用:

备课与上课

2、应用:

听课与评课

3、应用:

说课与教研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2、什么是教学方法?

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在课堂中如何选用?

4、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6、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7、观摩一堂课,并进行分析。

第九章德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与功能

2、掌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3、理解德育的过程与模式

4、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5、掌握中小学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

主要内容:

一、识记:

德育的概念与功能

二、领会:

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三、领会与理解:

德育的原则

四、理解与应用:

德育过程与德育模式

五、理解与应用:

德育方法

本章思考题:

1、德育与人的成长有何关系?

2、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德育过程有何特点?

如何针对这些规律进行德育工作?

4、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有哪些?

5、德育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6、新时代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基本职责

2、了解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

3、掌握班集体培养的方法

4、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工作方法

5、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中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7、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团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主要内容:

一、领会: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新理念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二、理解:

班主任的修养

 三、理解与应用: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四、领会:

班级组织与管理

五、理解与应用:

班级管理目标、基本环节和工作原则

本章思考题:

1、班主任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班主任应如何提升自身素养?

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3、设计主题班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尝试围绕专题设计一个有趣的主题班会。

4、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5、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6、与中学学生谈话,写出对一个个性化学生了解分析的书面材料。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判断题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如老鹰教雏鹰学飞行。

()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批改作业

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学过程

四、辨析题

1、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我敢说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就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教育只有正向功能,没有方向功能。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在学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六、论述题

联系课堂教学实例说明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七、材料分析题

有一个学生小军,平时很调皮,常违反纪律,欺负小同学,还给老师起绰号。

但班主任李老师发现他喜欢唱香港歌星张学友的歌,而且唱得还有模样,于是动员他参加合唱队。

小军模仿力强,反应也灵敏。

于是李老师抓住他的特点,在对他的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时,也经常表扬鼓励他。

当他某段唱得特别好时,就竖起大拇指,甚至请他向队员示范表演。

渐渐地,小军喜欢上合唱训练。

每逢训练,他很早就到,主动帮忙摆好排练座椅,练习也很认真,以前的不良行为基本改掉。

请问,看了后你有什么感想?

并结合有关的德育理论分析此案例。

八、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1、材料一:

“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根据上述材料任选其一,对本内容的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采用方法、活动安排等)进行教学设计。

2、背景材料:

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整个世界面临危机,如能源出现匮乏、森林过度砍伐、环境污染严重、土地不断沙漠化、生态失去平衡……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如何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请根据班主任工作技能围绕此材料设计主题班会。

要求有主题、有目的、有准备、有过程、有形式、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