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1143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docx

高考地理考点知识复习检测试题9

  

最新考纲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解读

 1.以能源供应紧张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分布、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及跨区域调配问题。

2.以区域图示为背景,以某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3.以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全球或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影响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人类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_____与________,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1)分布的______性

(2)资源间的联系性:

__________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3)________的有限性。

(4)利用的发展性: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_______和利用________将进一步拓展。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总之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_。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主要生产方式或标志

狩猎、采集

种植、养殖

____________的使用

数量对人类的影响

________

较大

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较大

________

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利用方式

简单、单一

中等

____________

利用率

中等

____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较小

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很大,土壤污染和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严重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背景: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

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

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______

利益兼顾

人类要将________利益与长远利益、______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重视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特别说明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依据上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考点一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典例导入

 1.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据此完成

(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分布的不平衡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3)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成熟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疑难剖析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特征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分布的不平衡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数量的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各种矿产资源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资源利用为例:

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

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

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考点二 我国的资源分布及能源问题

典例导入

 2.下图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

(2)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       和     。

疑难剖析

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对策

类别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率大

①耕地:

在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②草地:

在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地区(干旱、半干旱区)③林地:

在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地

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

问题

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超载

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对策

①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

①依法管理;②“开源”“节流”;③建设保护

①贯彻《矿产资源管理法》;②合理使用;③综合利用

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特点

在我国的分布

优点

缺点

水能

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

修水库会淹没田地,需迁移居民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

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大亚湾、岭澳一期、田湾核电站,在建的有红沿河、阳江、秦山二期、秦山三期等

太阳能

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景广阔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

煤炭

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

不可再生能源,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石油

发热量大,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会产生污染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3.我国的能源利用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①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使得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控制难;③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④单位产值耗能高;⑤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石油供应紧张,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解决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②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③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调配工作;④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⑤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典例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回答

(1)~

(2)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严重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径流量明显加大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D.结冰期逐渐变短

思维过程

答案 

(1)D 

(2)B方法技巧 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开源节流

开源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节流

防治水污染: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考查点一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新华网山东频道2009年10月13日电:

据山东省地矿局介绍,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通过对济宁大磁异常北段开展的铁矿详查,探明铁矿资源量近6亿吨;中段资源量超过5亿吨;南段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而通过物探体积法预测,济宁铁矿资源量达50亿~80亿吨。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各种资源与铁矿资源性质相似的有(  )

①煤和天然气 ②果树和家畜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对济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具有(  )

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D.利用的发展性

考查点二 我国的资源开发及利用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3~4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3.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2009·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

(1)~

(2)题。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

全国

70

1.77

119.87

16.34

注:

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A自然资源可能是(  )

A.煤炭B.水能

C.棉花D.闪电

2.西北干旱区光照强、太阳光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表植被缺乏,地面风力比较强

B.阴雨天气少,光照时间长

C.动植物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D.当地人民注意保护和利用太阳光热资源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

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是增多

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是减少

4.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读“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图”,完成5~7题。

5.该自然资源是指(  )

A.湿地B.油田

C.冰川D.煤田

6.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区和高山区

7.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

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的一半

C.人均耕地南方多于北方

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

9.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0~12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10.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1.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

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14.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多义务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

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

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

荒漠化及荒漠化威胁的土地4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祖国半壁河山!

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

这种大量和过分施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使土壤变得板结。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是:

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__________%,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施用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主要指(多选)(  )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区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

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

复习讲义

基础知识

一、1.自然界 物质 能量 2.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3.

(1)不平衡 水热 地质作用 

(2)可再生 (3)数量 (4)范围 途径

二、1.物质基础 2.蒸汽机 不大 较大 多样化 高 土地退化

三、1.过度开发 不合理 短缺 恶化 2.再生能力 眼前 局部 生态环境 生存环境 广大公众 公众参与

典例导入

1.

(1)C 

(2)A (3)D

2.

(1)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2)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

对点练习

1.D 2.C 3.C 4.C

5.

(1)特点:

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

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

(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课时规范训练

1.A 2.B 3.B 4.C 5.C 6.D 7.A 8.B 9.A

10.B 11.B 12.C 13.B 14.C 15.B

16.

(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

 水能:

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

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四川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17.

(1)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现有土地过分使用 土壤污染(板结) 过量使用化肥

(2)38 农药、污水灌溉

(3)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