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461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docx

公路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

xxxxxx工程监理项目

TMLJSL-JL2标

监理质量评定报告

 

二0二0年十二月

 

xxxx工程监理质量评定报告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xxxx工程位于xxxx,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点起于站前路(S354)交叉口,沿老姜沈路向北,下穿宁启铁路和启扬高速后,与拟建的东沈路平面交叉,其后利用老S229的路线走廊绩效往北,穿越xxx后与新S229平交,终点止于东台交界,路线长9.229km。

另外,K2+250连接线长0.277km。

本项目设计路段总长9.506km。

1、K0+000-K7+345.4(站前路~新S229段)为城镇段,采用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40km/h,双向四车道,路幅总宽30m。

断面布置为:

0.75m土路肩+4.5m非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0.5m右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0.5m左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1.5m机非分隔带+4.5m非机动车道+0.75m土路肩,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顶标高。

2、K7+345.4-K9+226.3(新S229~终点段)为一般路段,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60km/h,双向两车道,路幅总宽18m。

断面布置为:

1.5m土路肩+3.7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3.75m硬路肩+1.5m土路肩,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顶标高。

3、宁启铁路

宁启铁路上跨高架桥跨径组合为6m+14m+6m,本次设计将下穿段的机动车道总宽由15m变为14m。

断面布置为:

0.25m路缘带+2×3.25m行车道+0.5m双黄线+2×3.25m行车道+0.25m路缘带。

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两侧的桥跨中,下穿段不设侧分带,利用现有桥墩作为机非隔离设施,下穿等宽度长度60m,南侧渐变段103m,北侧渐变段50m,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顶标高。

4、启扬高速

启扬高速上跨桥梁跨径为25m。

本次设计将下穿段的机动车道布置在现状老路下穿的桥跨中,机动车道总宽及断面划分方式不变(0.5m右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0.5m左侧路缘带),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两侧的桥跨中,桥墩包含在侧分带中,下穿段路面等宽长度60m,南侧渐变段长37m,北侧渐变段长40m。

5、K2+250连接线(LK0+000-LK0+276.63)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60km/h,双向两车道,路幅总宽12m。

断面布置为:

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顶标高。

6、桥涵设计技术标准:

全线共有桥梁9座,共长340.74m;中桥2座,共长110.1m;大桥1座,共长131.4m;小桥6座,共长99.24m;涵洞8道,其中圆管涵1道、箱涵7道。

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

级。

7、交安设施:

全线设置标志牌、轮廓标、波形梁护栏、标线等安全设施,其中标志牌发光膜采用IV类反光膜,标线采用热熔反光型涂料,波形梁护栏采用三波波形梁。

(二)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检测单位:

(三)开工、完工时间

本项目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至2020年12月完工。

二、监理工作概况

(一)监理范围及内容

本项目监理范围为主线K0+000~K9+229,长度9.229km,支线LK0+000~LK0+277。

主要工作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涵及排水等附属工程的施工监理及缺陷责任期内监理。

各标段主要工程量如下:

标段

施工单位名称

中标价格(元)

备注

TMLJSL-SG2

TMLJSL-JA2

(二)现场监理机构的设置(含工地试验室)

现场监理机构于2018年6月进场,并于2018年8月完成现场监理机构驻地及工地试验室建设工作,并通过了相关备案验收工作。

本项目采用一级监理机构,设置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总监办下设工程科、质检科、安全环保科、合同管理科、综合办公室。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总监办的试验检测工作委托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检测单位xxxx有限公司进行实施,能够及时、便捷开展和完成监理抽检工作,并于2018年8月得到了指挥部及xxx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批准同意。

现场监理机构组织机构如下图:

 

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组织机构框图

 

 

三、工程质量评定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2、本项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及设计变更等;

3、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

4、其他工程相关材料。

四、过程中质量检查、检测及验收情况

(一)对承包人现场质量管理情况

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总监办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进行认真审批,督促承包人建立质量、安全和环保等保证体系,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地试验室负责人的资格及质量、安全、环保人员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排,并要求人员到位、设施到位、资金到位、规章制度到位和职责分工到位。

对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人员、设备和试验检测能力是否满足合同要求,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承包人中心试验室授权是否有效,是否按规定向质监机构报备等进行了检查。

施工过程中总监办每季度对承包人质保体系进行检查,督促承包人制定、完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并按规定执行,督促承包人认真履行监理程序。

在质量监理方面,总监办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理质保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场、方案审查、施工工序等逐级把关,狠抓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作。

同时根据各阶段质保体系的运作情况,及时组织自查自纠,解决出现的不良问题和苗头,保证质保体系运行顺畅。

(二)测量控制情况

本项目控制网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加密复测,导线测量等级四级,水准测量等级四级,总监办测量监理工程师具体负责测量复核工作。

导线采用闭合导线,按照一级加密控制点测量与原导线控制点一起闭合测量,按边连式进行观测,严格按测量技术标准进行。

水准控制网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标准,采用双面尺观测,并布设成闭合环线。

导线及水准控制网每半年复测一次,并形成资料归档。

总监办对承包人提交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高程的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和平行复测,以消除测量控制偏差、保证基准控制点和测量放样的准确性,当复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时,总监办对承包人的测量成果予以批复。

根据测量结果,本项目路基中线、桥梁桩位、轴线偏位、高程控制、几何尺寸等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原材料及混合料质量控制情况

总监办自进场后立即进行工地试验室外委工作,并通过了指挥部和xxx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备案,满足监理工作要求,结果汇总如下:

道路、桥涵试验检测一览表

序号

试验项目

累计试验

总点数

合格数

合格率

1

钢筋

拉伸

冷弯

焊件

2

外加剂

减水率

泌水率比

PH值

凝结时间比

抗压强度比

密度

3

粉煤灰

细度

烧失量

需水量比

三氧化硫

4

PH值

氯化物含量

不溶物含量

5

土工格栅

极限抗拉强度

极限抗拉伸长率

6

钢筋网片

抗拉抗弯抗剪

7

伸缩缝

承载性能、尺寸等

8

橡胶支座

承载力、抗压强度等

9

土工布

抗渗

10

波纹管

环钢环柔度

11

水泥砖

抗压强度

12

锚夹具

静载系数、锚板强度等

13

钢绞线

强度

弹性模量

低松弛

14

水泥

标准稠度

安定性

细度

凝结时间

胶砂强度(3d)

胶砂强度(28d)

15

筛分

含泥量

16

碎石

筛分

含泥量

压碎值

针片状

17

标准击实

液限

塑限

塑限指数

18

石灰

有效CaO+MgO含量

19

混凝土

抗压强度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

配合比试验

坍落度

20

砂浆

抗压强度

配合比试验

21

路基现场检测

压实度

灰剂量

填筑厚度

宽度

平整度

横坡度

弯沉(组)

中线

22

构造物

轴线

平整度(次数)

外形尺寸

现场测试钢筋保护层

灌注桩检测

现场测试回弹强度(测区)

23

水泥稳定碎石

配合比

水泥剂量

压实度

厚度

平整度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4

沥青面层

配合比(生产、理论)

压实度

厚度

平整度

25

水稳原材

粗集料

细集料

26

沥青原材

粗集料

细集料

矿粉

沥青

 

交安设施检测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累计检测

总点数

合格数

合格率

1

标线长度

2

标线宽度

3

标线厚度

4

横向偏位

5

标线纵向间距

6

标线逆反射系数

7

标志面反光膜逆反射系数

8

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

9

柱式标志板、悬臂式和门架式标志立柱的内边缘距土路肩边缘线

10

立柱竖直度

11

基础顶面平整度

12

标志基础尺寸

13

波形梁板基底金属厚度

14

立柱基底金属厚度

15

横梁中心高度

16

立柱中距

17

立柱竖直度

18

立柱外边缘距土路肩边线距离

19

立柱埋置深度

20

安装角度(°)

21

反射器中间高度(mm)

22

柱式轮廓标竖直度(mm/m)

(四)专业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1、路基工程

总监办在施工前,重点对土源、石灰质量等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通过首件工程,确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参数,包括松铺系数,碾压前的含水率,压实遍数,碾压机械的吨位、碾压速度,最佳机械组合等,加强对土料粉碎工艺,土料松铺厚度和碾压完成后的厚度,土料天然含水量等进行控制。

经检测,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2、路面工程

路面水稳底基层、基层是沥青面层下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是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的结构层次。

总监办水稳施工的控制重点主要有:

原材料试验、配合比检查、含水量控制、施工工艺、压实时间及养生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层是位于基层上的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次,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及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当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方面综合功能,为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总监办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

原材料试验;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验证;下承层的清扫检查;后台温度控制;施工工艺。

控制难点:

平整度、路面纵横接缝处理。

经检测,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3、桥梁工程

本工程共有桥梁9座,其中大桥1座,中小桥8座。

总监办在日常监理过程中注重对桥涵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桩基础与下部结构施工中对钻孔灌注桩偏位、桩顶高程偏低、桩柱连接混凝土凿毛不到位、钢保厚度不够;上部结构施工时对铰缝钢筋未完全凿出、侧面凿毛不充分、梁板安装偏位、相邻梁板错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跑模、错台、漏浆、离析、蜂窝麻面;钢筋加工数量不足、预埋筋缺失、间距不均匀等现象加强防治,总监办要求承包人做好技术交底,强调事前控制。

总监办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旁站、巡视等手段,加强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经检测,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4、交通安全设施

交安设施监理总监办着重加强对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检验,这是一道最关键的质量监理程序。

进场材料构件的质量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标志牌、波形梁护栏等的质量隐患往往不是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而是出现在进场构件的质量上。

安装的检验比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但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不易及时发现,通常在使用过程中才能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进场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检验十分重要;总监办会同指挥部、检测单位对项目部后场原材进行了检测,检查和确认其生产设备能力、工艺水平及其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并在施工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巡查,以保证承包人生产的产品合格,产品进场后,依据规范的规定试验和检验,确认后方可用于安装。

经检测,交安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5、各专业工程单元评定结果汇总

专业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数量

分部工程数量

分项工程数量

质量评定

路基工程

1

20

152

合格

路面工程

1

4

19

合格

桥梁工程

3

16

98

合格

交通安全设施

1

4

4

合格

(五)对发现问题的督促及整改情况

xxxx工程自201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现场监理机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及所批施工方案实施监理,对于现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指令、通知。

整个项目实施期间累计下发34份监理指令,12份通报,总监办均积极督促各相关施工标段认真整改,落实指令与通报要求,否则不予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另外,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xxxx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多次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质量检查,总监办与施工单位均认真对照问题清单及时整改,均留下了相关影像资料,并进行了书面回复。

所有涉及到检查问题的各分项工程质量在整改后均符合设计图纸与施工规范要求。

(六)主要设计变更

主要设计变更如下:

1、xxxx工程部分路线因涉及基本农田,根据“关于对xxx施工图设计进行变更的函”,设计院对原线位进行了变更。

将K1+516-K2+900沿原设计中线向西偏移3m-l6m,K2+900-K5+024沿原设计中线向东偏移2m-26m,K5+024-K5+400沿原设计中线向西偏移约2m,K7+705-K9+229.718沿原设计中心线向东偏移3m-9m.

2、根据交通局要求,在宁启铁路附近增设1座一体化泵站。

3、根踞指挥部要求,结合乡镇意见,在xxx工业园区(K2+250)原有排涝站位置附近增设两道横向过路管道。

4、根据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K0+000-K0+180段道路平面及断面的工作联系单”,结合指挥部、镇街相关领导意见,设计院对该段进行变更:

(1)取消该段东侧侧分带,非机动车道向机动车道平移1.5m。

(2)取消西侧侧分带,原侧分带路面结构参照机动车道设计施工。

(3)该路段中线位置向西便偏2m。

5、因K1+046.5xxx桥和K7+195.5小桥原老桥桥台基础下存有大量抛石基础,新建桥梁基无法施工,设计院对该两座桥进行变更,将K1+046.5刁家桥和K7+195.5小桥由原桥粱跨径1-13m调整为1-20m。

6、根据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xxx大桥系粱高程的工作联系单",设计院对xxx大桥系梁高程进行变更,将xxx大桥系梁底高程变更为+l.5m,并相应调整灌注桩顶高程和立柱的特征点高程。

(七)“四新”推广使用情况

本项目结合“品质工程”创建要求,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智能管控系统,实时监测预警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同时结合本项目交通流量大的特点,为减少和预防后期车辙病害的产生,提升工程耐久性,在新229省道与xxx路平交道口采用灌浆复合路面,具有沥青路面美观舒适的同时兼备刚性路面的稳定性,对预防低速、重载、高温严重车辙有显著效果。

在xxx大桥处增设渗水弹簧软管(不锈钢丝),沥青摊铺的时候就会在管材周围形成一条收集排放渗透水的孔道,从而达到排放渗透水,延长道桥铺装层使用寿命的目的。

保证排水系统通畅,防止长时间使用后堵塞,便于后期的维护。

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利用无人机航拍,对全线进行安全、质量巡查,直观展示现场进度,为工程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

五、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本项目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工程外观质量满足要求,总监办从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质量、质量保证资料及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了评定汇总,对各分项、分部、单位、合同段工程进行评定,填写完成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经总监办对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本合同段工程项目质量等级达到合格等级,工程符合交工验收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