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379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docx

04社会心理学笔记1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它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

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一、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应该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简称为SSP;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简称为PSP。

(1)联系:

两者都是社会心理学,比如都使用调查研究这一技术。

(2)区别:

①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宣分析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这看来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受科学训练不同,对科学的标准与追求有所不同引起的。

②在研究着眼点上两种社会心理学也很有些不同: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

前者从宏观方面着重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后者从微观方面着重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身上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

关系。

变量通常分为:

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

如年龄和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则是因变量。

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一种相关关系,也可能是一种因果关系。

三、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

四、效度指的是,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所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

了效度。

须注意的是,一项测验或研究有信度,并不意味着就有效度。

五、试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1)观察法;观察在心理学中即指人们对特定现象或事件有目的、有计划、周密而系统的感知。

优点:

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的过程的资料。

缺点:

在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且研究者的主观意愿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2)实验法:

实验指研究者有意安排的一套程序,它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条件下取得能提示因果关系的经验,因而能使这种经验得到重复或验证,而不带有偶然性。

优点:

对实验情境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

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

再则,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3)调查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两种。

优点: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

主要是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而且有时并不如实回答,有时则添枝加叶。

在问卷法中,研究者不能控制条件,无法确定谁回答了问题,被试者是否充分了解了问题,这些也是问卷法的不足之处。

(4)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府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信件、讲演稿等。

优点:

可使研究者在较广阔的时间孔家范围内考虑假设,有些记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缺点:

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

六、物理痕迹:

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

第四节现代心理学与西方社会心理学

一、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为重要的里程碑。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为由1908年开始,因为在这一年里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美国的罗斯写的,另一本是英国的麦独孤写的。

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提出人的本能有十八种之多。

 

第五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1)就理论意义而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2)就实践意义而言,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交往。

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助。

第二章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节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

一、每个人降生以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

这个环境基本上是两大类:

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个体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通过社会化使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第二节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一、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1)孩子学习成人,实现个体社会化最初是从机械地模仿开始的。

(2)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是个由外部逐渐转向内部的过程。

不仅他们说的话爱听,爱照着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想模仿,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榜样。

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这种机制或根据,社会心理学上称作“认同”或叫“自居作用”。

(3)个体社会化的进一步实现则是凭借“内化”机制。

内化是指个体学习模仿别人的言行,不是出于“依从”,也不是出于“认同”,“自居作用”,而是体现出对人、对事以为在原则上“可信”,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或准则,这样来接受社会影响。

第三节个体社会化的内容

一、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社会化过程进展迅速,而且是随着个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成熟以及社会生活的扩展,同步实现的。

二、个体从成人一直到老年时期,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

三、个体社会化还有个改造和重建的问题。

它指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的问题,或可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化和再社会化都是一种过程。

第四节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的获得

一、社会角色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二、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了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三、性别角色:

是指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第六节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问题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从个体社会化来看:

青少年活动交际的天地扩大了,家庭已不再是他的活动的主要场所。

(2)青少年开始了青春期,出现了第二(副)性征,引发了模糊的性意识和性萌动,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化也日益明显起来。

(3)青少年直至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在迅速成长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意识加强了。

可见,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原因在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不适应,根源在于整个心理生活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它是从心理不受到挫折、创伤,心理适应机能的发挥受到阻碍,因而降低了适应机能水平为基础,受盲目的、非理性的支配为其行为的特征。

第三章自我——自我意识

第一节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它是怎么形成与发展的

一、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二、自我意识是怎么形成、发展起来的

(1)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2)意识是随着幼儿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发展而发展的。

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

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爸爸妈妈行为的模仿。

(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

 

第二节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一、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上。

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二、格京的经典实验说明了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第三节自我评价及其研究

一、自我评价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自我评价相应地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在评价内容和自我追求上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二、“镜中自我”试验

迪纳和瓦尔波姆,让被试分为在镜子面前做作业与不在镜子面前做作业两个被试组。

发现后一组被试做作业有70%的人作弊,而且铃声响了,已到规定交卷时间了,还有人继续做着作业;前一组被试则只有7%的人作弊。

说明由于看到了镜子中的自我,提高了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第四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一、传统的个体心理学既然把个体理解为自然人、生理的人,即使在谈论人的动机问题时,也多半只从人的生理方面来谈论人的动机,比如个体由饥、渴、性等生理的、自然的需要而产生的生物性动机。

第三节动机的分类

一、动机的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来归类:

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①自然动机也可称为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

自然动机也称为初级的原发性动机。

②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如劳动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

社会动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

(2)按动机的作用来归类:

主导动机与一般动机

(3)按动机的范围来归类:

广泛动机与局部动机

(4)按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来归类: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①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

②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并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有五种不同的层次的需要:

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基础的、自然动机其它几种为社会动机。

 

第四节动机的特征

一、动机的特征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

(2)动机清晰程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存在着高低之分。

(3)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二、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它不仅在动机不能满足时会发生,当动机所驱使个体追求一种目标延迟了满足时也会体验到。

 

第五节侵犯

一、侵犯是个体的行为,故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

一句话概括:

侵犯是有意识地伤害、危害他人的行为。

二、侵犯的三种理论(为什么会有侵犯?

(1)本能论;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互相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这种把本能看作人的侵犯行为根源的观点,显然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自然观、生物观。

(2)挫折论;一些西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

(3)学习论;这是与本能论在观点上正好相反的一种侵犯理论。

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所造成的。

学习论表现了西方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以其代表人物斯金纳为例。

三、控制以至避免侵犯的方法:

①宣泄;②惩罚;③自我控制。

第五章社会知觉

第一节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知,知觉则指人对外物现象的整体性的认识。

二、知觉的两大重要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

三、社会知觉是社会心理学的术语,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其中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所以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

四、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所以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范围

一、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二、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1)面部表情;人是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他心身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其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人们用点头表示满意,摇头表示不满意。

(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

三、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性格的认知,通俗的说即对他人的看法,指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

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

的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印象形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所有的特性在性格的印象形成中并不是具有同

样的份量,起着同样的作用,对于印象形成中的这些特征,分为起中心特征作用和起边缘特征作用。

中心特征限制或变更边缘特征的意义,边缘特征不给予其他意义而作为刺激被附加

上去,作了一种全体的印象被系统化。

实验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牲以“文雅”、“粗鲁”

为边缘特征,通过实验证明了以上的见解。

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三节社会知觉的特点

一、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即复杂性、主观性与易出偏差。

第四节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是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大相同。

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

鲁钦斯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首因效应最明显表现在对人的第一印象的重大作用上。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三、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很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

所以也称为晕轮效应。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这种效应。

四、定势效应:

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了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包达列夫在1965年做了一个实验。

五、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是沿袭下来的看法,有一此是据已民用工业的经验、有限的信息来进行的推断、概括,所以这些看法未必准确。

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析印象形成的基础。

第五节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一、外界刺激是客观的事实,但客观事实必须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才能产生感知觉。

二、简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如同于一个“有色镜头”,人们所看到一切事物都要经过这个“有色镜头”的过滤。

影响人们认知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与动机:

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

这就是说,人们的兴趣往往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

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中心。

(2)需要与价值: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内在的状态。

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

需要时,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

而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容易构成认知刺激,而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

(3)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经验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即使社会刺激一样,却有不同的认知内容。

(4)情绪影响:

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

判断。

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什么都是美好的。

当人在忧郁烦闷的情绪下,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

第六节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一、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1958年海德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二、人们通常如何做出归因解释呢?

(人们在归因解释中通常采用两个原则)

(1)共变原则;人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2)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三、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这两方

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

四、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了三度理论。

(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

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①一致性:

指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

②一贯性:

指行动者在其它时间和其他情境下,这种行为是否发生。

③特异性(区别性):

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五、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什么时候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呢?

(1)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2)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做的,我们也会认为

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六、贝姆于1972年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

七、什么是基本(主要)的归因错误?

人们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1)基本(主要)归因错误

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原因可能是:

①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

②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

(2)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

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

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的作用。

①知觉特点:

行动者注意周围环境。

观察者注意行动者本人。

②具有信息不同:

观察者对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了解。

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二、态度包含三种心理成分

(1)认知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

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

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最慢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具有方向性,有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3)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

三、态度的一般特征:

①态度的社会性;②态度的具体性;③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

①认知的复杂性;②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3)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①知识;②需要;③个性。

(2)人际因素;主要包括:

①家庭;②同伴;③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

个体更可能接受与自己有关的群体的态度。

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三、在儿童早期的态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父母拥有奖励和惩罚的权力。

(2)父母控制着进入儿童头脑的大部分信息。

(3)父母帮助儿童建立起了适应生活的方式。

个体适应生活的方式是以早期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的,父母在形成态度上的影响力就在于:

他们使儿童建立起了最初的生活风格。

四、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五、态度的理论

(1)学习论

霍夫兰德及他的耶鲁大学的同事对态度的学习论做了系统的说明。

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

态度与其他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联结、强化、模仿是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

(2)诱因论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两种:

①认知反应论;这一理论,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或称为认知反应),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这种报道而改变态度。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

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②预期价值论;人们总是采取达到好的结果的立场,而拒绝引起不良结果或最不可能达到良好结果的立场。

(3)认知一致性理论

认知一致性理论包含三种主要的理论:

①平衡理论;②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③失调理论。

六、认知一致性理论的平衡理论

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

一是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所谓的平衡系统是指,你和你所喜欢的人意见一致,或和你不喜欢的人意见不一致。

平衡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是,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达到平衡的方法很多,平衡理论经常采用最小付出原则来预测改变的方向。

这一原则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