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356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7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docx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规范练

大题规范练

(一)

(时间:

25分钟 分值:

54分)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题~第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5题~第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1.(9分)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

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操作

蓝色消失

时间(min)

叶绿体悬浮液

试剂1

试剂2

光照强度

CO2

5mL

0.1%DCPIP溶液5~6滴

细胞等渗液配

制的M溶液

(1mmol/L)2mL

3klx

未通入

30

5mL

Y

60

5mL

细胞等渗液配

制的M溶液

(1mmol/L)2mL

1klx

65

5mL

Y

120

(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实验乙、丁中Y为__________,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

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3)本实验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离细胞器一般用差速离心法;叶绿体离开细胞后需放在细胞等渗溶液中才能维持正常形态,因而Y为细胞等渗溶液;配制M溶液应用细胞等渗溶液配制;

(2)根据题意,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光反应产生的[H]有还原作用;实验中观察到的气泡是氧气,氧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是ADP和Pi;(3)比较甲、乙及甲、丙蓝色消失的时间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1)差速离心法 细胞等渗溶液2mL 维持叶绿体的形态(防止叶绿体渗透作用变形)

(2)[H] 类囊体薄膜 ADP和Pi

(3)①物质M能促进光反应 ②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大促进光反应

2.(8分)家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基因A、a和基因B、b)的控制。

其中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为白色,并对基因B、b起遮盖作用。

B是斑纹色,b为红色,而杂合体是玳瑁色。

(1)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导学号:

92624093】

①选表现型为____________母猫和红色公猫交配。

②若后代______________,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则在X染色体上。

(2)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①玳瑁色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②玳瑁色猫与红色猫交配,生下3只玳瑁色和1只红色小猫,他们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只白色雌猫与一只斑纹雄猫交配,出生的小猫是:

1只红色雄猫、1只玳瑁雌猫、1只斑纹雌猫、1只白色雄猫、1只白色雌猫。

小猫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弄清两对基因的互作关系,有基因A,为白色,aaBB为斑纹色,aabb为红色,aaBb为玳瑁色。

判断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时,可以用假说—演绎法分别假设B、b位于常染色体上和X染色体上,推出不同的结果。

若B、b位于X染色体上,XBXB×XbY→XBXb∶XBY,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BB×bb→Bb。

(2)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玳瑁色猫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aaXbY,玳瑁猫一定为雌性,红色猫可能为雌性,也可能为雄性。

白色雌猫为A-X-X-,斑纹雄猫为aaXBY,后代有白色猫和有色猫,雌猫亲本为Aa;小猫中有红色雄猫为aaXbY,玳瑁雌猫为aaXBXb,斑纹雌猫为aaXBXB,由小猫的基因型推测小猫母亲为AaXBXb。

【答案】 

(1)①斑纹色

②都是玳瑁色 母猫都为玳瑁色,公猫都为斑纹色

(2)①aaXBXb

②全部雌性或三雌一雄(至少三只雌性)

③AaXBXb

3.(12分)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请回答:

(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稳定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水分的大量丢失,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接受这一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一方面可以传到______,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另一方面可传到垂体,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淋巴因子IL2是细胞对感染应答时分泌的物质,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①下丘脑对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_________,但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据图推测原因为_________。

在对应激反应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肾上腺皮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对垂体分泌ACTH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②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IL2,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________免疫功能。

IL2也能促进ACTH的分泌,使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渴觉是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的。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①从图解中看,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通过分级调节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使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在应激状态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下丘脑分泌CRH,因此在反射弧中,下丘脑属于效应器,由此说明肾上腺皮质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垂体分泌ACTH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又受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

②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参与免疫细胞,因此淋巴因子IL2,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所以增强细胞免疫。

但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

【答案】 

(1)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2)①增多 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效应器(的一部分) 肾上腺皮质(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糖皮质激素 ②细胞 使机体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或防止免疫反应过强)

4.(10分)为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

实验如下:

用网围栏选取了四个牧草长势一致的放牧区分别施加轻牧、中牧、重牧和过牧(分别记为LG、MG、HG、OG)的放牧强度,每个放牧区又用电围栏隔成四个小区进行轮牧,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

LG

MG

HG

OG

放牧绵羊数(头/hm2)

4

6

8

10

家畜牧草采食率*

0.62

0.69

0.80

0.85

绵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

84.7

71.2

55.0

33.6

*:

家畜牧草采食率=采食量/牧草地上生物量。

(1)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控制自变量的实施。

(2)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放牧收益最小和最大对应的放牧强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最佳放牧强度为:

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另选了四个放牧区进行不同强度下的自由放牧。

在不同的放牧强度下,轮牧比自由放牧后的载畜量均有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自变量是放牧强度,可用放牧绵羊数的多少来实施。

(2)放牧强度LG、MG、HG、OG对应的放牧收益依次为338.8kg、427.2kg、440kg、336kg,HG时最大,OG时最小。

最佳放牧强度为MG,因为此时放牧收益较高,最接近HG时的收益,且采食率较HG时低,有利于牧草恢复。

(3)与自由放牧相比,轮牧使牧草有更多的再生机会。

(4)最优化的放牧措施为针对不同的草地情况合理确定载畜量并划区轮牧。

【答案】 

(1)放牧绵羊数 

(2)OG、HG MG 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 (3)轮牧(也)有利于牧草再生 (4)合理确定载畜量(放牧强度)、(划区)轮牧(或答:

在中牧强度下进行轮牧)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5.[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柿子经过发酵可制成柿子醋,以下是柿子醋制作的流程:

柿果→挑选→清洗→去皮→去核→脱涩处理→切块→压榨→柿汁→灭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灭菌→陈酿→淋醋→过滤→成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涩过程可以用成熟的苹果、梨等水果释放的______气体促进柿子成熟。

(2)将压榨后的柿汁加热到80℃保持10~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酒精发酵时可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的原理是________(写出反应式)。

(3)若醋酸发酵时需扩大培养醋酸菌种,实验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接种前应对培养皿、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接种时应在火焰附近进行,同时设置空白培养基做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脱涩过程可以用成熟的苹果、梨等水果释放的乙烯气体促进柿子成熟。

(2)将压榨后的柿汁加热到80℃保持10~20分钟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酒精发酵时可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原理是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3)若醋酸发酵时需扩大培养的醋酸菌种,实验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前应对培养皿、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方法分别为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时设置空白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培养基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答案】 

(1)乙烯 

(2)防止杂菌污染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检测培养基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6.[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

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

请回答:

(1)基因工程常见的运载工具(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细胞导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到AFB1解毒酶基因存在酵母细胞内,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

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

(4)生态工程需遵循其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__________。

【解析】 

(1)基因工程的运载工具(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λ噬菌体衍生物。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常用感受态转化法,即用CaCl2处理微生物细胞,使之处于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感受态。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内,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其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

(3)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

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4)生态工程需遵循其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或“1+1>2”)。

【答案】 

(1)质粒、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CaCl2处理 

(2)DNA分子杂交 酵母细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 (3)脱氧核苷酸序列 (4)适当的比例 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或“1+1>2”)

 

大题规范练

(二)

(时间:

25分钟 分值:

54分)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题~第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5题~第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1.(8分)(2016·唐山二模)将长势相同的A、B、C三组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营养充足的培养液中。

A组幼苗根部注射“呼吸阻断剂”;B组培养液中添加较高浓度蔗糖溶液;C组不做任何处理。

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处理相同的一段时间。

请回答:

(1)实验测得A组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呼吸受阻,供能不足,影响了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实验测得B组对水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影响了根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实验测得A、B组有机物增加均比C组少。

A组增加少的原因是矿质离子影响了幼苗的光合作用,如缺少Mg2+会影响____________的合成;B组增加少的原因是植株吸水量较少,导致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

【解析】 

(1)物质跨膜运输中,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实验测得A组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呼吸受阻,供能不足,影响了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运输过程。

(2)实验测得B组对水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影响了根细胞的渗透吸水过程。

(3)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因此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B组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使植物失水过多,导致叶片上的(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答案】 

(1)主动运输 

(2)渗透吸水 (3)叶绿素 (部分)气孔关闭 暗反应

2.(9分)(2016·福建质检)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

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下表。

甜瓜性状

果皮颜色(A,a)

果肉颜色(B,b)

果皮覆纹

F2的表现及株数

黄绿色482

黄色158

橘红色478

白色162

有覆纹361

无覆纹279

(1)甜瓜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对基因(A和a,B和b)自由组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善下列实验方案,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

实验方案:

让F1与植株__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果皮颜色、覆纹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________株。

【解析】 

(1)F2中甜瓜果肉橘红色∶白色≈3∶1,因此橘红色为显性。

(2)F2中分别统计的是每对性状的遗传、没有两对性状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因此不能判断两对自由组合。

(3)根据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判断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要证明这一问题,就要进行测交,F1基因型为CcDd,CcDd×ccdd→CcDd∶Ccdd∶ccDd∶ccdd=1∶1∶1∶1,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

(4)覆纹由两对基因控制,F2无覆纹的概率为7/16,黄色的概率为1/4,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的概率为7/64,总数为640,故为70株。

【答案】 

(1)橘红色

(2)不能 缺乏对F2中两对性状(果皮与果肉颜色)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或其他合理答案)

(3)乙 (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

(4)70

3.(10分)已知人体内有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

通常一个神经元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

下图为人手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的屈肘反射示意图,a~e表示不同神经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______,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引起屈肌收缩。

(2)若刺激神经纤维上的N点,神经元b无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神经元d兴奋而神经元e未兴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某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使兴奋传递受阻而使肌肉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病。

【解析】 分析题图:

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可知,a为传入神经元,b和d是神经中枢的两个神经元,c和e为传出神经元。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2)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刺激神经纤维上的N点时,神经元b无电位变化;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神经元d兴奋而神经元e未兴奋,其原因可能是神经元d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不兴奋,进而使伸肌舒张。

(3)某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使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导致兴奋传递受阻而使肌肉出现收缩无力(不能正常收缩)现象。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因此这种现象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答案】 

(1)(兴奋性)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神经元d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不兴奋,进而使伸肌舒张 (3)收缩无力(不能正常收缩) 自身免疫

4.(12分)某社区的一个大池塘内放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池塘中长有藻类、芦苇、水毛茛等植物。

该社区的生活污水会流入该池塘。

(1)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池塘被分解后池塘N、P含量过高,到春季由于___________变得适宜,使各种浮游藻类的数量以_________型增长而形成水华。

随着水华形成,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

(3)池塘的水华可应用生物浮床技术解决,生物浮床工艺的适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______________方向复杂化。

浮床上的挺水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阳光和水体中N、P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

(4)生物浮床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物质循环。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池塘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能量。

(2)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池塘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N、P过高,到春天温度变得适宜,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当把湖面覆盖之后,受空间等因素的限制,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

覆盖湖面之后,水下植物和动物由于缺少光照和氧气死亡,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池塘里放上生物浮床之后,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上变得更复杂。

浮床的挺水植物给浮游藻类遮挡光照,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

(4)浮床需要定期回收,主要目的是定期移走水中大量的N、P元素,减少富营养化。

【答案】 

(1)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池塘中各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及生活污水中的能量 

(2)温度 S 光照和氧气 (3)垂直和水平 (4)定期除去水体中富集的N、P等元素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5.[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2017·汉中市高三二模)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茉莉油提取实验。

图1是流程,图2是提取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鲜茉莉花+水A油水混合物BC过滤茉莉油

图1

图2

(1)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采摘原料应在茉莉油含量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填“花开的盛期”或“花开的晚期”)采收。

(2)图1中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_促进B过程的进行,要完成图1中C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因为通过B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3)蒸馏完毕,应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停止________________,最后拆卸蒸馏装置,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4)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图中所示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然后用一种化学物质浸泡,使橘皮变得粗糙,细胞变得疏松,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茉莉油与玫瑰油的性质相似,由图1可知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采摘原料应在茉莉油含量较高的花开的盛期采收。

(2)图1中B过程表示分离油层,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来促进油水分离过程的进行,要完成图1C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无水Na2SO4,因为通过B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

(3)蒸馏完毕,应先撤出酒精灯,然后停止供水,最后拆卸蒸馏装置,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4)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蒸馏法,原因是橘皮精油的有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