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091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宋元语文教育解析.docx

第五章宋元语文教育解析

 

              第五章宋元语文教育      

  概述

   宋元时期(960—1367)的语文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达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高峰。

两宋盛行的理学对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建立则极大的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联系和思想文化的融合。

   宋代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

官学,私学,书院。

宋代三次兴学对官学影响深远。

第一次是范仲淹等人倡导和主持的“庆历兴学”。

改革的重点是州县均设立学校,不采取死背经书和用经书上文句做文章的办法。

第二次兴学是由王安石等发动和领导的“熙宁元丰兴学”,改革重点在于改革科举制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普及学校教育,创办和恢复各种专科学校,学习内容注重实用。

第三次兴学是由宰相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主要是恢复王安石兴学的某些措施。

这三次兴学使学科门类增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读书人除了一部分“学而优则仕”外,教私学也是他们的谋生方式。

所以,当时的小学、乡学、村学、义学、家塾等十分普及。

   书院兴盛于宋,是宋代教育的一枝奇葩。

唐末五代的“张九宗书院”建于四川省遂宁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早已泯灭。

宋代有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前身),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合称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

其中岳麓书院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是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创建于983年,比岳麓书院晚7年。

西方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创建于1088年,比岳麓书院晚112年。

岳麓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书院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文化史。

“岳麓书院”的题额就是宋真宗赵恒亲笔题写。

朱熹、张栻等都曾在这里主教。

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名人,如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唐才常、蔡锷、杨昌济、毛泽东、程潜、蔡和森、邓中夏、谢觉哉等。

                第一节 识字与习字教学

   一、识字教学

   宋元时期识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了高峰。

其特点是识字、写字都包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习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修身教育又贯穿其中。

基本方法是在儿童入学后较短的时间内(一年左右)集中教儿童认识2000个字左右,然后开始初步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扩充识字的数量。

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部分,习字教学在宋代语文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的识字教学可分为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两个阶段。

识字教材也可分为两类:

一是集中识字教材,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杂字类课本;二是分散识字教材,如《性理字训》《名贤集》及各种“蒙求”读物。

   

(一)集中识字教材。

集中识字教学的教材主要有“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互补充,构成系统化的识字教材。

明代学者里坤曾说:

“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1]道出了“三百千”的顺序性和互补性。

杂字类的书也是集中识字教材之一。

   《百家姓》的作者不可考。

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宋人的作品,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

它由没有意义的单字组成,但也体现了鲜明的皇朝正统思想。

《百家姓》的广泛流传,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独立性。

   1、编排特点。

(1)通篇由没有意义联系的单字组成,共收集507姓,其中单姓446,复姓61。

复姓大多由汉代以后的少数民族的姓名演化而来。

所收500多个通行姓氏,通俗常见。

(2)采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韵的形式。

《北京晚报》(1999年5月26日第10版)载,有学者考证,宋初出现的《百家姓》曾经配有曲谱,旋律优美,适合儿童吟诵,是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唱颂的识字课本。

全书共用15个韵,71个韵脚。

通篇语调和谐,读来顺口,听来悦耳。

如: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2、流行原因。

这本书可以说是识字教材中最具传奇性的书。

它只是没有完整意义的单字组合。

就作为姓氏的单字来说,初期尚有所含义,有以国邑为氏的(如宋、陈等),以官职为氏的(如司马、钱等),有以排行次第为氏的(如孟氏、伯氏等)。

到了《百家姓》的编写时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是一些代表符号而已。

之所以能够广泛的久远的流传,是有其实用性、可行性、必要性等根本原因的。

(1)实用性。

这些常见姓氏,切于日用。

就是在今天,读一读《百家姓》也不无裨益,至少可以避免不识人姓氏或读错别人姓氏的窘态。

例如,有人不知“澹台”“公刘”“司马”等是复姓;有人将“仉”(zhāng)读作“几”,将“仇”(qiǜ)读作“酬”,把“查”(zhā)读作“察”。

至于写错姓氏的事更是时有发生,闹出笑话。

因此,《百家姓》至今仍不失有“以便日用”之效。

(2)可行性。

这些字只要认识、会读就行,不追究字义,句义。

要求较低,符合当时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成为儿童启蒙必读之书。

切于日用,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记,是本书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3)必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构成的,中国古代农村是以家庭式经济为主体的,所以宗族观念极重,对姓氏十分重视。

例如立家谱、族谱相当普遍,非常需要了解本族、本姓的谱系,也需要了解其他族姓的谱系。

建立或查考族谱、家谱成为重要的族姓的社会活动内容,熟读《百家姓》可提供方便。

   《三字经》据清人笔记记载,为宋代学者王应麟所编。

它在内容上和其它蒙学识字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目的在于宣传正统的历史观念,有“以古为鉴,可知兴替”的意思。

这里体现着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但是教人们把历史的兴衰成败、忠奸贤否,当作一面镜子,有“后车之鉴”的作用。

《三字经》全用三言,便于儿童朗读背诵。

清王相训诂本《三字经》共1122字,除去重复的字,实际510个单字。

后来比较通行的本子,即《徐氏三种》本,总共1248字。

   1、内容介绍。

《三字经》是一本综合性的教材,其内容主线是用封建伦理纲常教育学生,并且从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讲到教育内容、读书方法,特别注意从“学”的角度教育学生,这些既符合当时办教育的目的,也适应了启蒙教育发展的需要。

这种以思想教育为主线又辅以其它教育的作法,有利于增加教材的趣味性,而且学习者学习此书后,可以对中国历史、文学、自然、名物等有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共分6部分:

  

(1)教与学的重要性,84字。

如开篇写道: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然后又说: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凿,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等。

 

(2)封建伦理,114字。

关于封建伦理忠孝节义作为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本书的主线,如三才、三纲、五常、十义等。

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并举出一些榜样人物:

“香九龄,能温席。

……融四岁,能让梨。

 (3)地理名物常识,共96字。

介绍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等基本名物,如“稻粮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伺”又如“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4)为学的次序和学习的内容,共246字。

以介绍儒家经典为主,如小学、四书、六经和五子这些基本知识。

关于“三传”、“四书”、“五子”、“六经”等等,都有介绍。

如“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人及,中不偏,庸不易…….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5)讲述历史,468字。

把中国历史的发展理出了一个清楚且便于记忆的线索,所以有人说它叙述史实,简明易记,不失为《三字经》中最富神采部分。

如: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关于历史的“三皇”、“二帝”、“五霸”等,都有叙述。

目的是叙述历史上;奋发勤学的人物故事,勉励儿童努力学习,作有用的人。

  (6)讲述历史人物发奋读书的故事,共240字。

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等。

   《千字文》是南北朝梁周兴嗣所编。

成于梁武帝大同年间,隋代开始流行。

关于此书的编著过程及其千字来源,《梁书》中说:

“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垂各制寺碑。

及成,俱奏。

高祖用兴嗣所制者。

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宋代王应麟在《玉海》里说:

“太祖谓近臣曰:

千文盖梁钟繇破碑千余字,周兴嗣次韵而成,词理无可取。

”可见,此书集碑帖上的单字而成,主要作用在于识字。

   1、内容介绍。

《千字文》从大处着笔,从社会、伦理、历史、人生的角度教育儿童。

由于是单字而成,内容较零碎,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知识。

本书开头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分别说了天、地的一些地理知识。

开篇恢弘有气势,令学习者心胸开阔,志存高远。

(2)历史知识。

由上古传说中的帝王一直说到当时帝都、朝廷、典章、人物之盛,时人应该怎样修身持己,为人处世,以及有关务农、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等方面。

这一部分包含了不少封建伦理的教训和慎言远祸的人生哲学。

(3)景物描写。

如“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对帝都的繁荣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宏大的场面,生动的画面,无疑会给儿童今后的写作以有益的帮助。

(4)伦理知识。

如“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移”,把当时的社会规范与准则以简短的语言告诉儿童,使他们在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了解人生和社会,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封建糟粕,这是我们今天应该注意的。

(5)文学语言。

此书中有很多地方引用了古代典籍的文句,如“白驹食场”,语出《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其它如: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之类介绍古代奠基的文句也有很多,这说明它在编写时,注意了儿童课本与古代经典著作学习之间的衔接。

   2、编排特点。

(1)内容丰富且有条理。

该书运用大约一千左右的字,却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组成通顺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句子的安排又前后连贯。

(2)形式全用四言,整齐押韵,语言通俗易懂。

从用字上看,所选字均为当时的常用字,基本不重复;从用句上看,多数是普通的并列、偏正等结构,字词句都属于当时书面语常用的范围;再者,在韵律上基本隔句押韵,读起来铿锵有力,便于记忆;而且其语言也有文采。

   “三百千”之所以能够配合得好,并非这些书的作者有意识地这样编写的。

而是前人在教学中发现了它们能够互相配合这个客观事实,于是加以利用。

可以说,这是历史的选择。

   杂字类书也属于集中识字教材。

根据现有的记载推断,杂字类书在宋代已广泛流行。

这类教材从内容上看,都属于综合类读物,结合识字介绍各种日用知识。

《五言杂字》结尾说:

“几句俗言语,休当戏言观。

专心记此字,落笔不犯难。

”书中之字切合日常需要,熟读背诵之后,遇到要用的字便背诵而得,再查书就能默写。

这类书不仅可做教材,也可起到字典的作用,很适合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需要,因此是民间私塾的重要识字教材。

   这类教材的编写者一般是市井之人,不题编者姓名,历代书志、书目上绝少著录,也从来没有人像考证“三百千”那样去考证它,更没有人去收藏它。

所以,今天遗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很少,研究起来很困难。

   

(二)分散识字教材。

宋代的学童在学完“三百千”后,虽然记了2千多字,但这两千多字是在不完全理解意义的情形之下记住的,很不巩固。

又加上此时的学童年龄尚小,对于经书的内容还无法理解,所以,对于学童来讲,在“三百千”和读史读经之间,需要有一个巩固理解已经认识的字、继续扩大识字量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时期,主要目的还是识字,但已不是集中识字,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巩固和扩充识字量。

主要教材有《性理字训》以及各种“蒙求”读物。

   1、《性理字训》。

在介绍理学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识字教材中,以《性理字训》的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这本书的篇幅不大,参与编纂的人却不少。

先是朱熹的学生程端蒙作了三十条,计428字;宋元之际的程若庸又广为增订,把它扩大到183条,计3280字;明代朱升又增加了“善”字一条。

所以,就作者来讲,它出自多人之手。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程端蒙的三十条。

   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形式类似词典,内容是从《四书》和《四书集注》中提出命、性、心、情、才、志等三十个范畴,加以通俗疏解,作为青少年学习理学基本知识的启蒙教材。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人性论,包括命、性、心、情等。

说明性根源于天理,心是一身的主宰等。

第二部分讲认识论,包括明性和修身两项内容。

第三部分讲宇宙观,包括天理、人欲、义、利、善、恶等范畴。

   这本书的特点是:

一是每句四字,但不求音韵和谐,颇为“棘唇吻”,不宜于儿童记诵。

二是内容上专讲性理,比较玄奥。

所以,这本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不适合儿童学习。

虽然很受理学家们的推崇,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蒙馆采用。

   2、《蒙求》作者李瀚,其生卒年不详,有说晋人,有说唐人,多倾向于唐人。

现存本共596句,总计2484字。

这本教材在蒙学史上开以历史典故为内容的蒙求书之先河,是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蒙求》的内容有三个部分:

一是人物故事。

有的表现某种可取的言行,有的带有激励劝勉的意味,有的是脍炙人口的逸闻。

如“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西门投巫,何谦焚祠。

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孙康映雪,车允聚萤。

屈原泽畔,渔夫江滨。

绿珠坠楼,文君当垆。

”二是神话故事和古代寓言,如“女娲补天,长房缩地。

墨子悲丝,杨朱泣歧。

”三是纯知识性的材料,如“杜康造酒,仓颉造字。

程邈隶书,史籀大篆。

蒙恬制笔,蔡伦造纸。

   《蒙求》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全文四言成句,两句成对,每句讲一个历史故事或一些传说人物的故事。

二是骈罗经史,属对工整。

三是取材宽广,思想境界开阔。

此书的流行与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也大有关系,因为科考行文需要多记典故,《蒙求》一书在这方面有相当的用处。

   3、其他蒙求类读物。

宋代传授博物常识的识字教材,最著名的是《名物蒙求》。

作者方逢辰,南宋人。

全书共2720字,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

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服饰、器物、日用工具、建筑和耕种技术,以及社会、家庭等人事关系等。

其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常见常用的名物,很少生僻难懂的内容。

如“高平为原,窈深为谷。

小路为径,通道为衢。

闹则为市,静则郊墟”。

二是具有科学观念,迷信色彩不浓。

如“云维何兴,以水之升。

雨维何降,以云之蒸”。

三是以儒家思想贯串其中,但也有比较开明的见解。

如“纨绔弟子,锦幛豪家。

楚客珠履,杨姨锦花。

蓑笠牧子,庖肆耕夫。

卒岁无褐,平生无襦”。

全书是用四言韵语,通畅易懂,很适合于儿童学习。

   《十七史蒙求》宋人王令缉,全书16卷。

所谓“十七史”,是指从《史记》到《新五代史》的17部史书,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史。

此书的主要内容,是将历史上的“圣君贤相、忠臣义士、文人武夫、孝子烈妇的功业事实,以类编纂,参为对偶,联以音韵,分为十六卷目”。

[2]内容都是典故。

正文以外,另有注文。

   另外有《历代蒙求》作者王枥,宋末元初人,籍贯安徽,宋亡后隐居著述。

《历代蒙求》共236句,944字,叙述了上古到元代的朝代沿革历史进程,并对历史人物有所抑扬褒贬。

《史学提要》元黄继善编,共3000句,12000余字。

全书分上下卷,主要介绍王朝更替、帝王世系以及各种重大事件,以及文化业绩。

   明朝朱升将《名物蒙求》《历代蒙求》《性理字训》《史学提要》并称为“小四书”,成为蒙学必读书之一。

   (三)识字教学方法。

宋代蒙学非常重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不仅是读书的基础,也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为了让学童尽快识字,给读书打好基础,采取了读书前集中识字的做法。

识字教学的要求不高,学童只要认识字的模样,能背能念就行,不要求掌握字的含义、用法、写法。

识字教学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蒙师口授。

这是学童认识字形,特别是掌握字音的主要方法。

识字教材中,每字每句的读音,都是通过蒙师领读,学童跟念,反复训练而掌握的。

当时的识字教材,之所以都刻意追求语句整齐、押韵上口,这种教学读音的方法,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集中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

   2、学生诵记。

蒙师口授后,学童要反复诵记。

这不仅要认识每个字的字形,掌握其读音,而且还要把编成韵文形式的语句背熟。

这也是集中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

   3、通过读书认字。

学童通过集中识字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就开始读书,进一步扩大识字量。

为了便于学童通过读书扩大识字、学习语言,还专门编写了一些适合儿童的读物,既有韵对、诗歌,也有散文故事。

在散文故事类读物中,对深、难字词还加了注音、注释。

如《磨杵成针》一文对“道逢一老妪”中的“妪”字,注“音于,去声,老妇曰妪”。

这种用已学的简单的字注释未学的生字读音并解释字意的读物,很有助于学童扩大识字量。

这是分散识字教学的方法。

   4、结合伦理道德与知识教育扩充识字量。

《性理字训》《名物蒙求》等读本,就是为了进行伦理道德和知识教育,同时扩充识字量。

这也是分散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

   二、习字教学

   宋元时期语文教育中的习字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更加成熟。

宋朝的很多《须知》《学则》中对写字都有明确的规定。

如朱熹《童蒙须知》:

“凡写字,未问写的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程端蒙、董铢在他们制订的学则中,也专列“写字必楷敬,勿倾欹。

”[3]

   

(一)习字训练的程序和方法。

宋代的习字教学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重视起步的基本功训练。

   1、在程序上有以下要求:

(1)先写大字,后写小字。

王日休在《训蒙法》中说:

“写字,不得惜纸,须令大写,长后再写小字。

”他认为,若让蒙童先写小字,“则拘定手腕,长后稍字,则写不得”。

(2)先写笔画简单字,勿贪多求快。

在习字教学的初始阶段,王日休要求“写字时,先写‘上大’,二三日,不得过两字,两字端正,方可换字。

若贪字多,必笔画潦草,写得不好”[4](3)先写方格字,后写无格字。

   2、方法:

宋代的习字训练第一次强调以楷书为主,规定凡儿童入小学发蒙,重要的一步是练习楷法写字。

楷,有楷模、楷式的意思。

楷书写字,须经把腕、描红、影写、临帖几个阶段,有人把这四法称作作字四法,把笔四要等。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训练。

   把腕。

学童刚开始学写时,蒙师须扶手润笔,手把手地教握笔运腕。

待到学童对于运笔轻重转折有所了解之后,再去学习描红、描影,直至临帖等方法。

   描红。

学生在老师用红笔写的字体上,依样一笔一笔地用墨笔描写。

宋代已出现专为习字用的描红字帖,并一直沿用到清代。

描红的字多是一些较为简单,比较容易写的单字。

如“上大人丘乙己”等。

后来,也有用“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样通俗又包含一至十的基本数目、韵律自然的诗歌作描红材料的。

   影写。

就是古人所谓的影摹,写影。

选择透明度较强的棉纸或薄皮纸覆盖在范本上进行书写练习。

练习时,可用毛笔直接摹写,后代也用铅笔顺着字体笔划先作间架性的细线勾勒,然后再用墨笔照铅笔勾勒的笔路摹写成字。

影摹便于体会前人字体的间架结构,做到大小高低的规范化。

程端礼提出:

“小学习写字,必于四日内,以一日令影写智永千文楷字。

如童稚初写者,先以子昂所展千文大字为格,影写一遍过,却用智永如钱真字影写。

每字本一纸,影写十纸。

止令影写,不得惜纸于空处令自写,以致走样,宁令翻纸,以空处再影写”[5]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童一般就能掌握写字运笔的基本方法。

再经过临帖练字,就能形成熟练的写字技巧。

   临帖。

就是使用字帖作摹写的范本。

有两种临法:

一是对临,即作范本的字帖立着放在对面,看一个字写一个字,逐渐地看几个写几个。

切忌看一笔写一笔。

二是背临,即先看字帖,再进行背临练习,这就要求在书写过程中心中想到所背临字体的结构和笔法字形特点等。

   经过这些基本训练以后,然后开始习作,即如同练习作文一样,先练习造句、分段、布局、谋篇等训练之后,然后作文。

在写字的“习作”过程之中,先要“小心”,然后“放胆”。

   

(二)习字教学法则。

习字教学法则,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点、横、竖、趯等笔划的用笔方法。

最为流行的是以“永字八法”为书法训练的范本,后来又有人加上“折”而成了“永字九法”。

李阳冰说“王羲之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点为侧,须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须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

   直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故须直中见曲势。

   钩为趯,须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其力集中于笔尖。

   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划末。

   长撇为掠,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飘荡不稳的毛病。

   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

   捺笔为磔,要逆锋轻落笔,折锋辅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

   习字教学是宋代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写字是学生的必须具备的技巧。

这一点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把“识字教学”改为“识字与写字教学”,继承了这种优良传统。

第二节 阅读教学

宋元时期的阅读教学理论已相当成熟,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独到的阅读观,如苏轼的“八面受敌”法,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以及其他著作中所蕴含的读书方法等,都是研究宋元时期阅读教学的重要参考。

   本文所谈的“小学”和“大学”采纳了朱熹的观点,“小学”大致是指八到十五岁的学童所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

它是启蒙教育,又称为“蒙养”教育,就是在儿童蒙开智慧之际,施以“圣人之道”的教育。

学生在十五岁以后则要接受所谓的“大学”教育。

在这两个阶段,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阅读教学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来研究。

  一、宋代“小学”阅读教学

   学童接受启蒙阶段的识字教学后,已经认识了两三千字,初步具备了阅读的基础,因此学童开始进入以读写训练为主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

开始教学生读《四书》、《五经》;配合读经,教学生阅读简短的散文故事和浅易的诗歌;有的还教给学生一点浅近的文字、音韵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从阅读教学的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材。

宋元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可分为三类:

散文类,诗歌类,工具类。

   1、散文类。

经过识字教学阶段的学童,从学习整齐的韵语到学习内容复杂、词句错综的文章,并不能很快适应,散文类教材便承担了这一过渡任务。

此类教材可分为故事类,经学类,文选类。

   

(1)故事类。

朱熹曾引杨亿的话说:

“童稚之学,不止记诵。

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

日记故事,不拘古今,必先以孝弟信、礼仪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行便自然亦矣”。

[6]可见朱熹也认识到了故事的作用,不过其目的在于向孩子们进行封建思想的教育,而客观上对语文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宋代使用的散文故事教材主要是时人胡继宗编的《书言故事》。

按天文、时令、地理等分类,先举出典故或成语,有的直接指出出处,引原文;有的叙述几句,不引原文;也有的先加解释,后引原文。

引原文的,有的稍加修改、删节,并加注释,使之比较易懂。

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