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078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 岳麓版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docx

必修三岳麓版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

必修三岳麓版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案

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分析希腊早期思想家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有关论述,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人文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古希腊早期人文思想

二、教学重点:

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有人提出普遍性问题并试图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时,哲学就会应运而生。

在古代西方,最先提问的是希腊人,于是便有了古希腊先哲。

他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上观宇宙,俯察人生,思考的范围几乎包括哲学史上所有重大命题,许多解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二)讲授新课

一、智者学派

1.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

古代希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奴隶制城邦,在广大奴隶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希腊文化迅速地发展起来。

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他们为诸神编制了丰富多彩的神话。

相信神能主宰人间祸福,为了祭奠神而举行各种庆典。

于是这些神话也成了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

公元前6世纪,人们不再满足于神话世界观对世界的解释,开始寻求新的关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观念。

产生了众多哲学家。

希腊人把哲学称为“爱智慧之学”,赋予它循理论智、探究天地社会人间万象演变因由的任务。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都力求在宗教神话之外凭观察思考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称为自然哲学家。

他们主要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原的强烈兴趣。

但他们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

泰勒斯(前624—前547),古希腊学者。

泰勒斯追求事物的普遍性和问题的抽象化,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理性思维和务实科学精神面向自然界的人。

泰勒斯被人们喻为西方“哲学之父”。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达到高峰期。

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方法的运动。

结果智者们开始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穷理析微,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密切相关的题目。

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是“智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开始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

2.智者学派的观点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崇尚公开的精神。

在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

智者以教授文法、逻辑、数学、天文、修辞、雄辩等科目为业。

是一些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一系列知识领域内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

他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人。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泰戈拉命题”。

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

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

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3.智者学派的影响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他们很少有系统著作传世,但他们在当时和对后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当影响。

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

智者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

一些智者同奴隶主民主派有联系,具有进步的倾向,有的怀疑诸神的存在,有的认为政治制度由人们协约公议而产生,非神所规定,有的则反对奴隶制本身,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二、苏格拉底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公元前399),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

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他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

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

他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呐喊,提出“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

他引导人们去思考哲学问题,并以“雅典的牛虻”自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

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

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

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

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以另一种方式阐释了先哲的使命。

三、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茹斯,卒于希腊。

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

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逻辑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文艺理论》)《修辞学》《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

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

他的著作显示了他的博学。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体育、德育、智育。

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

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三)巩固小结: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希腊的这些成就是建立在其当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商业繁荣、小国寡民的城邦自治制度基础上的,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哲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同时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和追求,也极大激发了先哲发掘人本质的动力,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

(四)课堂练习:

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

(五)课后作业:

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

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背景

一、智者学派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评价

主要思想

二、苏格拉底

意义

思想

三、亚里士多德

贡献

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回味文艺复兴的内容,培养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时代价值。

体会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550年,意大利艺术家兼艺术史家乔治奥·瓦萨利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文主义者一般把欧洲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时期,第二个时期为中世纪“黑暗”时期,第三个时期为文艺复兴时期。

他强调指出第一和第三个时期是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

前者创造了古代文化,后者复兴了古典文化。

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实质

背景:

⑴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⑵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

⑶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其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文学三杰”往往利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与中世纪的来世观念作斗争。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

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在艺术领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

艺术大师们改变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

对绘画作品注意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并讨论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

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达·芬奇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富于人性和人的情感,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

拉斐尔从22岁到25岁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

可是,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英国的文艺复兴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三)巩固小结:

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

由于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因此这场运动称做文艺复兴运动,它催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

(四)课堂练习:

课后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第1题

(五)课后作业:

课后自我测评第2题

 

板书

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背景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实质前三杰

二、英国的文艺复兴主要成就

思想方面后三杰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理解加尔文宗教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点

能从主张,影响等角度分析比较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创设,层层设问,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来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辩论中去挖掘观点;在讨论,分析中去理解,去感悟;在积极发言中感受自己的学习心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

认识加尔文宗教改革与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通过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其敢于向世俗特权作斗争,突破陈规的勇气和富于进取的精神,以及所体现的人文主义含义

二、教学重点: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三、教学难点: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5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使人们的世界观从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人”为中心,构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

在这一潮流的驱动下,人们才逐渐把斗争的矛头对准高高在上的天主教会,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

(二)讲授新课

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1.背景

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宗教改革发轫于德意志的背景:

首先,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其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16世纪,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会的日趋腐败,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

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

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2.核心思想

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3.实践活动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揭示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4.意义

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北部和中部德国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新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加尔文(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

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

该书对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加尔文提出“先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要遭殃。

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贷取利;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其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

首先,因而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另外,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三)巩固小结:

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

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

随着天主教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教会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下一阶段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推翻本国世俗封建势力,为夺取政权而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了。

(四)课堂练习:

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

(五)课后作业:

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

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背景

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核心思想

实践活动

意义

背景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核心思想

实践活动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第15课理性之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

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二、教学重点:

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主要人物及思想、实质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

伏尔泰、卢梭、康德思想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继承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二)讲授新课

一、启蒙运动兴起

1.启蒙运动的含义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论上提倡理性,尊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批判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兴起的条件

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许多优秀的自然科学家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

二、启蒙运动高潮

1.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

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

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

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2.伏尔泰:

自由与平等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

伏尔泰写了许多著作,他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3.卢梭: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卢梭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急进的民主主义者。

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以来,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人类社会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书中,卢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推崇和追求,他为建立民主政治而作的理论探索,以及他所提出的人民主权思想,有关代议制的论述等等,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纲领。

三、启蒙运动扩展

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哲学家。

他继承和弘扬了法国的启蒙思想,主张主权在民,相信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他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对法国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认为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刑是“永世莫赎之罪”。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这个运动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的封建专制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他们都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第四,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三)巩固小结:

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活动。

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大旗,提倡科学与民主,宣传平等与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麻痹人们精神的基督教,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四)课堂练习:

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

(五)课后作业:

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

第15课理性之光

启蒙运动的含义

一、启蒙运动兴起

兴起的条件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二、启蒙运动高潮伏尔泰:

自由与平等

卢梭: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三、启蒙运动扩展:

康德:

人非工具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中,理解科学发现源于质疑后的顽强探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物的介绍和对材料的阅读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