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9725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9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化

学行业中把材料分为: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2.下列金属中,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  )

A.铁片B.铝片C.铜片D.都能

3.铝可以制成合金,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等。

铝的性质与该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小D.延展性好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玻璃钢B.生铁C.黄铜D.硬铝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所以性质相似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

C.CO2能用于灭火,所以CO也能用于灭火

D.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所以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6.属于金属的是(  )

A.MgB.O2C.SD.P

7.属于金属的是(  )

A.SiB.PC.NaD.Ne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9.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铁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10.下列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矿石是(  )

A.赤铁矿B.磁铁矿C.菱铁矿D.黄铁矿

1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

A.铜(单质)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D.可溶性铜盐(溶液)

12.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1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Mg+H2SO4=MgSO4+H2↑

C.H2CO3=H2O+CO2↑

D.CuSO4+2NaOH=Cu(OH)2↓+Na2SO4

14.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

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如下所示:

①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

2Mg+TiCl4

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24小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

1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中,把金属  (填元素符号)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  (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其中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  。

(2)如图所示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延展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从金属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某种金属,并获得一种晶体,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硫酸盐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生成金属C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比较法”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在下列横线处填“>”“=”或“<”。

(1)硬度:

硬铝(铝的合金)  铝。

(2)氧元素的化合价:

H2O  H2O2。

(3)等质量的O2和O3中氧原子的个数:

O2  O3。

18.化学知识在生成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石墨能  ,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可用于制作钢轨.

(4)家居装修后室内常放一些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19.写出硫酸镁、氯化亚铁、氧化钙、水银、碳酸钠、氯化银、过氧化氢的化学式:

其中属于金属的是  金属氧化物是  ,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的是  .

20.“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试分析:

(1)生铁和钢由于  不同,所以某些性能不同;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于  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3)金块能压成金箔,是由于金具有良好的  性.

21.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性能不同是因为  ;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

22.如图是微型实验常用的“W”型玻璃管,在a处体现了CO的  性,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该微型装置的优点是  。

23.高铁是中国制造的代表。

(1)建筑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请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车厢内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24.金属钛是重要的航天、航海材料,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氧气为原料,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1)反应前需要将钛酸亚铁和焦炭磨成粉末状的原因是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价.

(2)反应①中焦炭除了作还原剂还原金属矿物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

(3)反应②中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TiCl4和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是一种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4)高温条件下,镁可以与TiCl4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金属钛,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如何从反应③后的固体中获得金属钛:

  .

25.明末宋应星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所著《天工开物》,炼锌工艺的现存文字记载:

“每炉甘石(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中,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

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

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

冷定毁罐取出。

每十耗其二,即倭铅(金属锌)也。

”如图:

(1)“此物(“锌火”)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宋应星语)。

意思是锌的沸点(907℃)较低,宜与铜熔合制成黄铜。

黄铜是  (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此图罐中烟煤作用是作  剂。

26.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最多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  吨。

(结果保留至0.1)

27.含有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四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  ;如果滤纸上有铜,则滤纸上一定也有  ,滤液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没有  ;如果滤纸上有铁,则滤纸上一定同时还有  ,滤液中一定有  .

28.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同时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  的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29.回答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Zn、Ag、Fe三种金属中,通常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铁制品生锈,原因是  ;

(3)向含有Cu(NO3)2和AgNO3溶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的成分是  。

30.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结构很  (选填“紧密”或“疏松”).

31.化学与生产、生产紧密相联,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煤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  。

32.化学电池在通信、交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废弃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知镍镉(Ni﹣Cd)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d+2NiO(OH)+2H2O

2Ni(OH)2+Cd(OH)2

其中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请回答:

(1)镍镉电池充电时,其能量的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

(2)一节废镍镉电池会使1m2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要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这是因为  .

(3)废弃的镍镉电池所产生的Cd2+污染,可导致人体患骨痛病及肝、肾、肺的病变,其中,Cd2+进入人体的途径如下图所示:

A、B、C代表Cd2+污染传递的载体,如果A代表土壤;则B代表  ;C代表  .

(4)你认为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电池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

33.由于废金属不但造成  ,还会造成  ,所以对废金属必须进行  和  。

34.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过程

(1)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请写出上述生产流程中与铜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

(2)  ;(3)  .

35.为探究Zn、Fe、Cu、H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如下:

(1)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省略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2)将C试管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为  .

(3)已知:

4FeCl2+O2+4HCl=4FeCl3+2H2O,B试管中铁粉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长期敞放在空气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36.铁和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小组同学取来相同质量的铁、铝分别放入起始温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10%稀盐酸中,一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有气泡,而铝无明显现象,小明于是得出与课本中相反的结论.小文同学马上提出质疑,你认为质疑的主要理由是  .一开始铝表面现象不明显,但此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以上条件相同外,你认为还要控制2中金属的  相同.

(2)他们改正后重新实验,得出与课本相同的结论是  .请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应用拓展】请再设计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案,也能得到以上相同的正确结论.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小组同学通过对生活中金属制品的观察和课本所学的知识,仍能得出同样的正确结论.你的解释是  .

37.如图是初三某班同学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

(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  .

(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有关,

(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  ,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由此可知:

铁生锈实际是铁与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  (填实验名称).

38.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9.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填“A”或“B”)。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40.某钢铁厂用铁矿石炼铁.

(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硫铁矿(FeS2),不选择硫铁矿炼铁的原因是  .

(2)若该厂购买6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最多可生产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化学行业中把材料分为: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分析】A、灯丝具有导电性,且熔点高;

B、制造飞机的材料要坚硬而且质轻;

C、制造保险丝,关键是熔点低;

D、化工原料具有腐蚀性,盛放的容器一定要耐腐蚀.

【解答】解:

A、做灯丝的材料不但要求能导电,而且要求熔点高,若熔点不够高则灯丝寿命不长,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最适合做灯丝。

故正确;

B、飞机在空中飞行,环境复杂,所以制造飞机的材料要坚硬而质轻,故正确;

C、制造保险丝,关键是熔点低,电流超过正常范围,瞬间温度升高,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够熔断,保护用电器不被烧毁,而不是需要金属的硬度大。

故错误;

D、化工原料一般具有腐蚀性,盛放的容器一定要耐腐蚀。

所以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一定要耐腐蚀,故正确。

故选:

C。

2.下列金属中,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  )

A.铁片B.铝片C.铜片D.都能

【分析】大多数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但除铁以外,大多数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

【解答】解:

铝片、铜片都不能被磁铁吸引,铁能被磁铁吸引。

故选:

A。

3.铝可以制成合金,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等。

铝的性质与该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小D.延展性好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铝的性质个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不易生锈,用作建筑装潢材料,美观,性质与该用途有关;

B、导电性好,性质与该用途无关;

C、密度小,用作建筑装潢材料,轻,性质与该用途有关;

D、延展性好,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性质与该用途有关。

故选:

B。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玻璃钢B.生铁C.黄铜D.硬铝

【分析】A、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热玻璃纤维,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B、生铁是铁的合金;C、黄铜是铜的合金;D、硬铝是铝的合金。

【解答】解:

A、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热玻璃纤维,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故选项正确;

B、生铁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所以性质相似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

C.CO2能用于灭火,所以CO也能用于灭火

D.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所以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木炭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高锰酸钾是由锰、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故选项推理错误。

D、合金是一种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其硬度比纯金属大,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

D。

6.属于金属的是(  )

A.MgB.O2C.SD.P

【分析】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方法是可以根据它们的名称中是否含有“钅”字旁来进行区分,而常见的非金属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石”、“氵”字旁或“气”字头(含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含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含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Mg是镁的化学式,带“钅”字旁,属于金属,故选项正确。

B、O2是氧气的化学式,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C、S是硫的化学式,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D、P是磷的化学式,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7.属于金属的是(  )

A.SiB.PC.NaD.Ne

【分析】根据物质与元素的分类来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

【解答】解:

A.硅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

B.磷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

C.钠是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金属单质;

D.氖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稀有气体单质。

故选:

C。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以及分子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

A.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B.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生铁含碳量高,表现出硬而脆;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而表现出性质差异,故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故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正确。

故选:

A。

9.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铁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分析】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时是利用锌能够和稀盐酸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表明锌反应完,若这时铁皮未及时取出,则铁溶解,若铁皮未洗涤干净(表面吸附杂质),烘干时间过长(铁被氧化),则剩余物的质量偏大,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够和活泼的金属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A、铁皮未及时取出,则铁溶解,使剩余的固体减少,则锌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A错误;

B、铁皮未洗涤干净(表面吸附杂质),使剩余的固体偏大,则锌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B错误;

C、烘干时间过长(铁被氧化),使剩余物的质量偏大,则锌的质量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C正确;

D、使用盐酸或硫酸对结果无影响,故D说法错误。

故选:

C。

10.下列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矿石是(  )

A.赤铁矿B.磁铁矿C.菱铁矿D.黄铁矿

【分析】根据常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正确。

B、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故选项错误。

C、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其化学式为FeCO3,故选项错误。

D、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

A.铜(单质)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D.可溶性铜盐(溶液)

【分析】由“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知识可知,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解决.

【解答】解:

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由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知该盐溶液必须是可溶的盐制得,此盐必须含铜,A不可取;B可以完成该变化但不全面;C不具体;只有D可溶性铜盐(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

D。

12.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可以据此结合锰铜的成分来解答.

【解答】解:

锰铜是由锰和铜混合之后融合而成的混合物,所以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

A。

1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Mg+H2SO4=MgSO4+H2↑

C.H2CO3=H2O+CO2↑

D.CuSO4+2NaOH=Cu(OH)2↓+Na2SO4

【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CaO+H2O=Ca(OH)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H2SO4=MgSO4+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C、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CuSO4+2NaOH=Cu(OH)2↓+Na2SO4,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4.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

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如下所示:

①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

2Mg+TiCl4

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有毒来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D.根据反应②的反应条件分析回答。

【解答】解: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正确;

B.反应②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C.反应②中由+4价变为0价,故正确;

D.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是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24小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 (填化学式),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Hg .

【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常温下为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