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9447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文本.docx

《城市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文本.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文本.docx

城市规划文本

文本目录

前言1

1.项目基本概况2

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3

3.规划范围、目标及定位5

4、功能分区及景观结构规划5

5、基础设施规划8

6、旅游观光规划11

7、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12

8、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3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有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资金集中投入,进行以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它是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的切入点。

农业观光是伴随着农业科技园产生的,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人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淳朴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契机。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将更多考虑与地方经济接轨,根据不同区域、生态和产业特点从种、养、加等多个层面上进行发展。

使其在区域布局、产业分布上进一步趋于合理;同时国家将制订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证园区的健康发展。

该规划项目位于义乌市西郊城西街道七一村。

根据《义乌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要求,稳定基础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在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休闲生态科技农业,遵循“高起点规划、高质量设计、高科技应用、高效益发展”的原则,建设以城市为背景,集高效农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化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项目。

七一村抓住全市生态科技示范园的整体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资源,发挥自身特色,争取建设成为义乌市乃至浙江省的典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1.项目基本概况

1.1项目区位

义乌位于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49′至120°17′,北纬29°02′13″至29°33′40″,地处浙江省地理中心。

义乌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至省会杭州百余里。

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

它距上海260公里,杭州120公里。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西郊城西街道七一村荷花路延伸段与雪峰西路交叉处,占地20.7公顷,距义乌城区6公里,距城西街道办事处约1公里,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

1.2自然条件

规划区域内地势较平坦,原为田藕等种植地,土壤肥沃,但现区域内植被状况较差。

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9.3℃。

年平均日照2130小时。

平均无霜期243天,区域内水资源丰富,光照条件较好。

1.3社会经济概况

义乌七一村,全村420户,1128人,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七一村抓住义乌市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的战略机遇,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领导及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路子。

七一村按照新农村的概念对村庄进行了总体规划,建造一幢幢别墅式民居,配套的花园式广场、国内村级一流的党、团、老年、青年活动室、图书室、电教室、灯光球场、大会堂及高科技手段的电子监控设施,并在70多户农户的保留用房周边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

近两年来,七一村先后新办了综合市场,兴建了自来水塔、老年公寓、治安监控室等,使七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化村、文明村、和谐村。

自2002年9月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以来,七一村顺利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旧村改造,全村420户中已经有290户农户搬进了新居,第三期旧村改造近期启动后即将完成全村改造。

全村1100多村民,在村两委领导下,率先抓住义乌农村城市化的机遇,运用市场观念经营村集体经济,引进股份制,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股,共同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

村民老有养老金,生病有大病医疗保险,年终人人有分红。

村集体投资260万元建造了东河综合市场、临街店铺等,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每年年终,村集体将市场、临街店铺租金收入以股金分红形式下发给村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997年的3700元增加到05年的8500元,再到目前人均收入11629元,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4用地现状

用地类型

占地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比例(%)

建筑

0.65

3.14

大棚

1.52

7.34

道路

0.91

4.40

种植田

3.12

15.07

菜地

0.45

2.17

闲置地

12.17

58.79

水系

1.88

9.08

合计

20.7公顷

从上表可以看出,规划区域内主要以田藕种植田、水体、闲置地、道路为主,其中闲置地面积较大,荒草丛生,约占总面积的58%,田藕种植田占总面积的15%。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其他各用地之间缺少一定的有机联系。

1.5适宜性分析

规划区域内地势较平坦,整体日照情况相对较好,水系完善,现有大面积的田藕种植田、智能温室及农业大棚设施,较适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开发建设。

且规划区域内有较大面积的闲置地,可用于开发建设一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项目。

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4)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5)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2006-02-09)

6)《浙江省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8)《浙江省“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9)《浙江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

10)《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

11)《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

12)《金华市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3)《义乌市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义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

15)《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

16)《义乌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专题报告》

17)《义乌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

18)《义乌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

19)义乌市及其他相关规划规范

2.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展“三农”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义乌市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满足农村人口的自给需求和城市人口的中高档需求为抓手,按照“稳定基础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新型产业”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以经营规模化、设施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种养加一体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加速农业区域化、规模化、现代化。

2.3规划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充分考虑项目建设与七一村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筹资能力,并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的现有资源,规划设计应满足规划实施的需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加强规划设计与建筑小品设计的灵活性,使具体操作便于分期设施,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

(2)生态性原则

发挥区位优势,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拓展自然舒适、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不断提高园区的品位。

(3)特色性原则

以七一村特色农产品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模式确立、品种选用、设施建设、科技导入等方面,注重与本地现有条件与特色的结合,构建科技含量高、生态气息浓、文化内涵好、充满生机情趣、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4)人本主义原则

从实际情况出发,保证项目建成后安全、经济、平稳的运行。

提升园区游憩环境的综合品质、配套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网络化通讯及洁净、可靠的能源供应、强化旅游、服务、接待的核心意象,注重提供舒适而方便的高品质的农业观光环境,深层次开发“七一农业科技示范园”未来发展的潜力。

 

3.规划范围、目标及定位

3.1规划范围

该规划地块位于原七一生态科技园,为荷花路延伸段与雪峰西路交叉处,占地面积约20.7公顷。

3.2目标

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现有田藕种植田,将其发展壮大,提升东河田藕的品质及知名度此外,利用规划区域内的大片闲置地发展其他果蔬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乡村生态餐厅,增加七一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建“七一”村新农村建设品牌,为义乌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

具体目标为:

将一生态科技园建设成为融农业科技、乡土风情、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使之在3—5年内成为城西街道等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义乌第一乡村生态餐厅,义乌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义乌农业产业化的示范窗口之一,义乌农业对外交流和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3定位

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础,有机地引进果蔬种植业进行重组,壮大以田藕为主题的特色产业;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挖掘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七一村现有影响力,建设农民休闲纪念公园等,从而形成在景观上特色鲜明、生态农业功能齐全、风土人情深厚的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并具备为义乌市市民提供休闲、特色餐饮等服务,为附近中小学提供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等功能。

 

4、功能分区及景观结构规划

4.1功能分区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现有的丰富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尽量不要大动土方,做到既经济、合理又美观。

如:

利用现有的田藕种植田发展集生产与观赏于一体的东河田藕种植园;利用现有智能温室及管理房发展果蔬培育基地等。

(2)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原则

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农业生产系统、游览观赏系统、餐饮服务系统、环境保护系统、管理系统等。

规划必须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开发中协调各方利益,使规划区整体有序发展。

(3)发挥资源特色、突出主题

“个性即魅力,特色即价值”,资源特色决定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性质、功能和发展的方向。

不仅要考虑市场需要,并且要发挥七一资源特色,发展七一特色农产品,生产出优质、安全,独特的蔬菜瓜果,统筹兼顾生产示范、教育实践和休闲观光等功能,提高其综合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严格管理,科学运作,保证监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2功能分区

在规划构思的指导下,通过对七一村当地文化的分析及提炼,结合规划区域内的现状,确定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的基本方向,将规划区域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

田藕生态餐厅区、果蔬培育生产区、七一文化公园、东河田藕种植区、四季果园。

(1)田藕生态餐厅区:

占地约5.8公顷,通过对七一当地特色农产品东河田藕的文化内涵的提炼与形象再生,塑造地方标志性的“田藕”型特色建筑形象,使之成为七一村乃至义乌市的一大特色乡村生态餐饮中心,主要是为当地及市内居民举办大型婚宴及高级生态餐饮提供场所。

该生态餐厅还结合规划区域内现有水系,引入“曲水流觞”的理念,设置了类似游园形式的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地,以供来此的消费者感受现代的农业风光;同时在餐厅南侧设有少儿科普教育场地,让儿童在此游玩的同时,并学到一些科普及农耕文化知识。

(2)果蔬培育生产区:

占地约1.4公顷,该区域内结合现有管理房及智能温室,充分利用管理房周边用地,将其发展成为七一村的一个果蔬培育生产基地,负责生产七一的特色蔬菜、瓜果。

(3)七一文化公园:

占地约3.1公顷,该区域主要是结合生态农业园整体自然环境,为当地居民及市民提供一处休憩、健身的场所。

其中还结合了竹编文化艺术和灵璧石文化,设置包括竹编艺术陈列馆、灵璧石景观及其展示与售卖等节点。

(4)东河田藕种植区:

占地约5.5公顷,充分利用该区域内原有田藕种植的基地,改造种植区的水岸线,通过景观化手段,使该区块兼具生产与旅游观光的功能。

(5)四季果园:

占地约4.9公顷,该区域内主要是种植一些兼具观花、观叶、观果的各色果树,在取得一定的生产效益的同时,能够营造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充分考虑各类树种的生长习性,景观力求做到四季可观。

4.3景观结构规划

七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规划构思及功能分区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规划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分布,基本形成“一心、二带、三区、四园”的景观结构。

(1)一心——即田藕生态餐厅。

该餐厅不仅是一个接待服务中心,而且是整个园区的制高点,也是园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在园区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2)两带——水渠景观带、主景道景观带。

这是由水渠和主景道两条轴线型景观所形成的纵横两条景观带,贯穿整个园区,在园区中起到骨架的作用。

(3)三区——果蔬培育生产区、东河田藕种植区、入口景观区。

这三片区是充分利用了基地现有的农业资源,分别集中发展成了整个园区的农业生产景观区,在园区中起到点题的作用。

(4)四园——花田科普园、餐厅游园、四季果园、七一文化公园。

这四园是在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个主题下衍生出来的,除部分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功能外,主要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的功能,在园区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4具体建设项目规划

4.4.1入口区

(1)入口门廊:

以七一与党的生日同名为切入点,入口门廊的原型来自于党徽。

门廊采用木结构,且种植一些藤本植物攀爬于门廊之上,整体符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形象。

(2)标志性雕塑:

作为七一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标志。

采用七一村的特色农产品东河田藕的形象,将其进行景观化处理,藕段与藕段之间采用层叠式结构,做出藕断丝连的效果。

(3)生态停车场:

通过绿篱的形式,将生态农业园与雪峰西路分隔开来,避免了栏杆等硬质景观的所带来的不自然感。

停车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共设有约180个停车位,车位之间均采用绿篱相隔,打破传统生态停车场僵硬,呆板的概念,使该生态农业园的停车场既美观又生态环保。

4.4.2田藕生态餐厅区

(1)田藕生态餐厅:

占地约1.87公顷,建筑主体占地约0.77公顷。

通过对藕的形象的提炼,将该生态餐厅的盖顶设计成藕的形状,且盖顶采用玻璃的材质,从整体鸟瞰过去就像是生长在周边水域里的田藕一样,与该生态农业园里的田藕种植园连成一片。

(2)花田科普园:

占地约0.9公顷,利用田藕生态餐厅带来的客源优势,在餐厅前设置花田科普园,主要是种植一些科普植物及开辟出一些亲子菜地,为来此用餐及周边的儿童提供学习及娱乐的场所。

在科普园中设置田间木屋,通过传统农具及传统农业知识展示的方式,进行农耕文化的教育。

同时还可以利用该场地开展摄影展,书画比赛之类的可以引发儿童创作兴趣的活动,能够达到让小朋友们在边吃边玩的同时,学到一些科普知识。

(3)餐厅游园:

占地约1.3公顷,主要是利用该区域内原有的三块水体,通过对水体的改造,引入“曲水流觞”的概念,将整个田藕生态餐厅区域连成一片整体。

该餐厅游园位于餐厅以北,除自然景观之外,还设有茶室及水上木平台,方便来此用餐的游客饭后品茗垂钓。

同时,垂钓区域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茶余饭后修身养息的场所。

4.4.3果蔬培育生产区

果蔬培育大棚:

占地约0.4公顷,为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管理方便,利用现有智能温室东北角的空地发展大棚培育技术,生产七一的特色蔬菜、瓜果,与智能温室一起构成该生态农业科技园的果蔬培育生产基地。

4.4.4七一文化公园

(1)灵璧石展卖廊:

该展卖廊充分利用雪峰西路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设于路边方便游人购买。

且该展卖廊采用古民居的形式,既继承和发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又使得建筑主体与展卖的灵璧石整体风格及质感相呼应。

(2)竹编艺术陈列馆:

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主体采用弧形设计,与竹编艺术的柔韧性相一致。

馆内主要是竹编艺术成品的展示以及竹编艺人的现场才艺展示。

(3)七一文化长廊:

以七一的当地特色文化为题材,设立文化长廊,点缀于七一文化公园之中,让游客能够尽览七一文化,既能够将该生态农业园富于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七一文化的一种传承。

(4)林下弈棋:

利用该区域的文化气息,设置一些棋桌及石凳,以供周边居民平时休闲娱乐之用。

(5)健身场地:

设置一定的开敞空间,利用植物景观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以供周边居民晨练或平时的一个集会场所。

4.4.5东河田藕种植区

(1)东河田藕种植园:

占地约3.6公顷,充分利用该区域内原有田藕种植的基地,主要种植七一当地特色东河田藕,考虑到生态科技农业园生产和旅游观光的双重功能,增植部分田藕的品种,如:

浙藕3号、鄂莲4号、鄂莲5号等等。

因田藕的开花期为4个月,所以种植园中除水中的田藕外,还采用生态种植钵的形式,种植四季常绿的水草植被,弥补了田藕凋零期的单调,保证了田藕种植园四季有景可观。

同时,改造种植区的水岸线,通过景观化手段,使得田藕种植园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具景观性。

(2)水上走廊:

为增加游客亲近田藕的机会,特在种植园上增设约700米长的水上走廊。

走廊采用类似于木栈道的形式,材质与生态农业科技园整体相协调,且在走廊上设置采藕台,使得游客在田藕种植园中不仅能够赏藕还能够玩藕、戏藕。

此外,以特色农作物小品点缀于水上走廊之上,兼具观赏及科普的功能,且增加景观趣味性。

4.4.6四季果园

(1)开心瓜田:

将该区域内的田地划分成块状,让游客能够亲自参与到瓜果的种植与收获当中去,切身体会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2)休憩草屋:

在开心瓜田中,散置几幢具有农家特色的草屋,方便来开心瓜田劳作的游客休憩及品尝亲自栽种的瓜果。

(3)瓜果长廊:

利用廊架的形式,种植藤本类植物,将瓜果悬挂于廊架之上,不仅具有极美观的农业丰收的景观,而且让游客可以与农产品零距离接触。

(4)四季果园:

该区域主要是种植一些既可观花又可观果的果树,考虑到植物的季相变化,在树种的选择上,保证四季有景可观。

主要有:

桃园、李园、橘园、葡萄园等。

同时,在果园中种植一些色叶树种,如:

春花园、夏园、秋叶园、梅园、冬果园等,丰富了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植物层次。

用地规划技术指标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备注

东河田藕种植园

3.6

17.4

四季果园

4.6

22.2

田藕生态餐厅

1.8

8.7

餐厅游园

1.3

6.3

七一文化公园

2.3

11.1

花田科普园

0.9

4.3

景观水体

2.1

10.1

道路场地

1.8

8.7

停车场地

0.8

3.9

建筑

0.3

1.4

其他用地

1.2

5.9

总面积:

20.7公顷

 

5、基础设施规划

5.1道路交通规划

5.1.1现状

规划区域内现有道路主要是纵横布局,纵向的为主干道,其中原有一条宽约8米与雪峰西路相连的主干道,西侧现也正在修建一条宽约8米的与雪峰西路相连的主干道;横向的次干道宽约3-4米,多为砂石路面或泥路,路面不平、杂草丛生,靠近水渠的以小路为主,无绿化树种,景观性较差。

因此,该区域内道路等级不明确,交通体系不太完善,不能满足该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现代化生产及休闲观光的需要。

5.1.2目标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道路建设目标既要方便生产,又要满足环保、美化、人文等需要,以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为基本骨架,形成布局合理、方便运输、利于生产、适宜休闲的路网体系。

5.1.3规划

(1)外部交通

园区对外交通主要是其南侧的雪峰西路,现已建成。

(2)内部动态交通

园区主干道:

依旧保留现有纵向的两条主干道,主干道与雪峰西路相连,连接到外部交通。

道路宽约为8~10米,水泥路面,总长约897米。

园区次干道:

与主干道相连,保留部分现有横向的次干道,根据景观布局的需要,增设部分曲线形道路,硬质路面,宽约3-4米,总长度约为2209米。

园区游步道:

连接各个区块内部的节点,贯穿整个园区,主要是用于休闲观光。

宽约为1.5-2米,总长度约为1684米。

亲水栈道:

临水架设宽约为2米的栈道,满足游人亲水需求的同时,让游人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农产品。

总长度约为900米。

(3)内部静态交通

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及交通的可达性要求,主要在靠近雪峰西路的一侧设置入口服务区及园区主要生态停车场。

此外,在果蔬培育区也设有管理房、停车场地等。

整个园区停车场总面积约为0.84公顷。

5.2绿化规划

5.2.1现状

园区内除田藕外,现有绿化较少,植被单一,且闲置地较多。

沿现有主要道路绿化植物有雪松、桂花、香泡等,但栽种时间较短,还未达到其景观效果,此外,水岸边基本无绿化,水渠硬质性强,总体植被景观较差,缺乏植物季相变化,亟待整体统一配置。

5.2.2指导思想

1)从保持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地方特色性、景观植物的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考虑,景观植物的树种以选择乡土植物为主。

2)为突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点,在景观植物的选择方面,尤其是草本植物方面,优先考虑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农作物。

3)为体现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及时方便地监测当地的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优先考虑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植物。

5.2.3目标

以建立绿色为底、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为目标,创建一个融植被繁茂、生态环境协调、景观效果佳的绿化体系,美化园区,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5.2.4规划

将整个示范园的绿化分为道路绿化、四季果园、风景林、水生植物区、田园植物景观,分别进行建设,营造出四季常绿、常年有花的丰富的植物景观。

主要植物景观节点有:

兼霞秋色、桂子飘香、瑞雪青松、首长林、丹枫迎秋、竹木葱茏、花田屋下、春花秋叶、冬日夏荫、香花芦雪等。

兼霞秋色:

以水杉,池杉,金钱松等针叶树为基调树种,营造深秋景观。

桂子飘香:

以桂花为基调树种,常绿树夏季遮阴,秋季桂花飘香。

瑞雪青松:

处以雪松,梅花,腊梅等植物为主,营造视域开阔的疏林草坪景观。

竹木葱茏:

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营造高风亮节的竹林景观,植物配置如下:

孝顺竹,刚竹,淡竹,箬竹,青皮竹,黄金间碧玉竹等。

花田屋下:

以种植草花植物为主,与田间木屋共同构造花田屋下的野趣。

植物配置如下:

宿根福禄考,天人菊,矢车菊,茼蒿菊,大丽花,美女樱,香雪球,矮牵牛,三色堇,风信子,水仙,郁金香等。

春花秋叶:

以秋天色叶树种和春天观花树种为主,植物配置如下:

无患子、黄山栾树、南天竹、鸡爪槭、红枫,碧桃,梅花,山茶花,金钟花,紫玉兰,白玉兰。

冬日夏荫:

植物高层以落叶植物为主,底层以常绿植物为主,夏季高大浓密的植物起到遮阴的效果,冬季高层树种落叶,又能使阳光投入大地。

植物配置如下:

悬铃木,喜树,珊瑚树,女贞,紫楠,石楠等。

香花芦雪:

在莲藕状的生态种植钵上,以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为主,营造湖面花团锦簇的景观,植物配置如下:

千屈菜,黄菖蒲,香蒲,芦竹,美人蕉,灯心草,荷花,睡莲,萍蓬草等。

5.3水利设施规划

5.3.1现状

现规划区内植被稀疏,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水岸边基本无植被,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