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8957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案.docx

《校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案.docx

校本教案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背诵及默写。

2、结合注解,读中想象诗中情境,感知诗词意韵,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思。

3、感受春天美景及春柳的娥娜多姿。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想象独特,用词之传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春天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春天的歌。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读准字

2、指明读,读出节奏

3、想象读,读准字。

三、品读“咏柳”,领悟诗意。

选择喜爱的诗句,合作品读。

(1)从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操。

学完《咏柳》你体会到什么?

五、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首七绝描写的是春天的杨柳,细腻真切,形象鲜明,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七、拓展:

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描绘春天杨柳的美姿。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本诗、会背经典名句。

2.联系生活,对照注解,在读书中想象春雨的美景,生动描述诗中意思。

3.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掌握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观察细腻,笔触圆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联系生活体悟。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导探究。

看柳若无,远山如黛,烟雨朦胧,雾里春天更是另一翻景象,在诵读中走入烟雨中的长安。

2.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个人读,读准“酥、无、满”。

(2)小组比较,读出那种朦胧与节奏。

(3)联想诵读,读出春之烟柳雾里长安。

3.品读“早春”领悟诗意。

(1)找出诗中最令你回味无穷的词“酥、遥、无、烟”。

(2)联系生活谈谈用词巧妙。

(3)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体会。

4.再读古诗,领悟情感。

由心入景,出景归心在迤俪的春光中驻足皇都长安,作者此情此景又如何?

5.背诵古诗。

6.小结:

诗歌描写了早春京城的景色,细腻生动,真切自然,诗中洋溢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拓展:

尝试给诗中词语换词,你有什么体会?

 

3、咏柳

【北】曾巩

乱条犹为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诗,背诵古诗。

2、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诗的写作方法,体会诗人咏借柳而讽世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借咏柳而讽世的写作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

引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初读古诗

合作要求:

1、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发挥想象,再次体会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

三、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重点理解“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体会诗人借物言志的思想感情,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四、背诵诗句。

五、小结:

这首诗把柳絮分花的景色写的十分生动,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全诗将状物与哲理相交融,意蕴深长,令人深思。

 

4.幼学琼林

(一)人事

其容固谊有度,出言尤贵有章。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阁下”“足下”。

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掾史”,推美吏员;“大柱石”,尊称乡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自学,理解文章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意思。

3.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重点:

感受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让所有人羡慕,让人敬佩的人吗?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小结,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己阅读文章,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

3.说一说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不会的问题,4人一组,讨论、汇报,教师总结。

四.自由选择你喜欢的其中一段,读一读,背一背。

五.小结:

这篇文章讲解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策略,它对人的言行举止做了精辟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生活中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5.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偾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达到背诵。

2、正确理解诗文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及源远流长的历史。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方法:

自学尝试、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经”

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指劳动人民生活生产情景,“颂”是指帝王贵族事迹赞歌,“雅”是指祭祀礼仪场景共三百首,来用赋、比、兴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结合注释触动古诗自悟诗意。

1、自由读古诗,画出词语。

2、对照注释,试说诗意。

3、结合诗意,再读古诗,读出情感。

三、小组合作,交流感受,体会情感。

1、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共同总结诗句表达的感情。

3、比读古诗,读出诗韵。

四、再读古诗,试读成诵。

五、小结:

全诗轻快活泼,热情奔放,赞美即将出嫁的姑娘,有如鲜艳盛开的桃花美丽而鲜活,真诚祝愿她能如桃花最后结出累累果实,出嫁后一定能让家庭和顺、兴旺、生活幸福美满,体现了封建社会特有的礼俗和风情。

 

6.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情景再现、合作探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离别,是此地一别远去的孤帆,是余温尚存暮薄沉沉的天际,是梦醒时分当空皓月的清凉,是更尽一杯酒后悄上心头的思念,是恍然如昨的一首清歌......

一千多年前的诗人,面对三月的桃花,回首昨日的故人,为我们题写了一首别后牵挂的清歌。

二、入境初读,感悟诗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2、抓住感动你我的词语悟读。

3、入情入境联想中朗读。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个人试说结合注释。

2、小组交流,完整叙述。

四、再现此情此景,体会感情。

1、个人描述并说出你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2、集体描述以情悟景,生动再现以情生情、为学生情感积淀。

五、总结:

因为平安,所以深刻;因为刻骨,所以淡若春风,人面不再,桃花依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诗人的惆怅与落寞宛如古道西风中渐行渐远的瘦马烙在人们心中。

 

7.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教学目标:

1、会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正确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人生态度与哲理。

教学方法:

讲解引导、朗读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倾听风的脚步,倾听柳絮的低语,倾听泉水的欢歌,品味石的寂寞,美来自于心,用心去感受那宁静的美,在落花无语,流水无情的四月,诗人又给我们带来一片映日的桃花,一齐领略山间那另一片天地吧!

二、结合注释自读。

1、初读划出不会的字词。

2、结合注释,试说诗句意思。

3、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三、合作交流,品味诗情。

1、芬芳已尽的四月,忽闻桃花的清香,你有什么感想?

2、惊叹赞美之余,你有什么感受?

3、此时此地,细腻而敏锐的诗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四、全文总结:

平淡自然的小诗,却意境深邃,富于情趣,不仅写出在山寺中看到迟开桃花的喜出望外,又蕴含了“别有一番天地”的理趣,流露出诗人平淡恬然的人生态度。

五、拓展:

从唐诗中找出与本诗意境相近的古诗并悟读。

 

8、幼学琼林﹒饮食

御食曰“珍馐”,百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借助饮食文化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

3、从饮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重点:

了解饮食文化及汉语言博大精深的内涵。

教学难点:

从文化中汲取道德。

教学方法:

讲解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文化是一种积淀,文化是一种营养,如一杯花酒,穿越千古、弥久愈香、沁人心脾;文化是一尊九鼎,文化是一条底线,更换时空,仰之弥高,胃之更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厚度,那飘香千里的饮食文化,无疑也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一种结晶。

二、尝试自读、品味经典。

1、结合注解,自读文章。

2、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品读。

3、同桌交流,对感兴趣句子的理解。

4、全班汇报,感受经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

三、讲解引导,升华经典。

生活离不开饮食,饮食延续着生活,而我们的祖先却以其睿智的眼神,透过饮食,穿越生活,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给后人留下不朽的力量。

有立志,有处事,有为人等,在你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

四、总结全文,你有哪些收获?

    

 

9.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的意思,感悟作者深切的思想感情。

2、会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文意思。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自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

晚唐社会极其黑暗,罗隐等知识分子“深怨唐室”,他们对朝廷已失去信心,并把自己彷徨苦闷心情诉诸诗文,于是揭露社会极端不公平诗歌大量涌现,今天,我们研究他的一首借物讽事,寓意深远的诗“蜂”。

二、初读古诗,尝试自学。

1、朗读古诗,划出难词。

2、结合注释,试说诗意。

3、联系时代背景,有感情地朗读。

三、合作探究,体会诗情。

1、“为谁辛苦为谁忙”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中明为写蜂,实为写谁?

3、对比诗文前后两句你有什么体会?

4、联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仿说“蜂”。

5、再读古诗,达到背诵。

四、全文总结:

蜜蜂采蜜,出入春天的白花丛中,不辞路途遥远与辛苦,从表面看好似占尽了春天大好风光,然而采得白花成蜜后,却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句为谁

辛苦为谁甜道出其中的艰辛苦涩,诗人对辛勤劳动歌颂同时,对不劳而获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10.观蚁

[北宋]杨万里

偶尔相逢细问途,

不知何故数迁居。

微躯所馔能多少?

一猎归来满后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文的含义。

3、体会作者借物讽事及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义,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精讲点拨,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阿房巍峨,长城逶迤,秦皇安在,独渭水东流如故,战旗猎猎,铜人秋泪,汉武何往,风过长安似昨,金银满屋笏满堂,一杯黄土何堪,叹世人之营营,何似清风明枕石漱,流之淡然。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找出难解词句。

2、结合注释,试译古诗。

3、联系诗意,有感情诵读。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把后两句改为陈述句,对比变化前后,体会作者所叹。

2、仿写后两句,体会作者所想。

3、试说作者从观蚁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

四、全文总结:

以观蚁为题,通过认真的观察,细腻的笔触,道出了作者人生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