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设计计算示例.docx
《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设计计算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设计计算示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设计规模
给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以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
设计处理水量175000m3/d,水厂自用水量占5%,故设计总进水量为Q=175000×1.05=183750m3/d=7656.26m3/h=2.12m3/s。
根据处理水量,水厂拟分为2个系列,平行布置。
2配水井设计
2.1配水井设置
一般按照设计规模一次建成,停留时间取30s。
2.2配水井有效体积
V=Qt=2.12×30=63.6m=64m
2.3配水井尺寸确定
设进厂原水管道经济流速为2.0m/s,则水厂进水管管径D进水=1161mm,实际取D进水=1100mm,对应流速为2.23m/s。
设计其高为H=2m,其中包括0.5m超高。
则配水井底面积为;
,取D=7.5m。
池子的有效容积为,满足要求。
4.3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4.3.1溶液池容积W1
==30.60m32m3
式中:
a——混凝剂的最大投加量,本设计取50mg/L(查设计手册得);
Q——设计处理的水量,7656.26m3/h;
c——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0%;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3次。
设计容积取32m3,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单池尺寸为L×B×H=4.0×4.0×2.5,高度中包括超高0.5m,有效高度2.0m,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L×B×H=4.0×4.0×2.0=32m,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池底坡度为0.02。
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4.3.2溶解池容积W2
W2=(0.2~0.3)W1=0.2×32=6.4m3
式中:
——溶解池容积(m3),一般采用(0.2-0.3);本设计取0.2。
溶解池分1个,单个溶解池尺寸:
L×B×H=2.1×2.0×1.8,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有效高度1.5m,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W2=L×B×H=2.1×2.0×1.5=6.3m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则放水流量:
q0=W2/(60t)=6.3×1000/(60×10)=10.5L/s。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150mm,相应流速v=0.59m/s,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4.3.3.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q===0.74L/s
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40mm,相应流速为0.59m/s。
4.3.4.计量投加设备
本设计采用计量泵投加混凝剂。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
q==2.67m/h
式中:
——溶液池容积,m3。
计量泵型号为,选用两台,一备一用。
4.3.5.药库的设计
(1)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宜连接在一起,存储量一般按最大投加量期的1个月用量计算。
(2)仓库除确定的有效面积外,还要考虑放置泵称的地方,并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方便,留有1.5米宽的过道。
(3)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组织受潮,同时仓库的地坪和墙壁应有相应的防腐措施。
仓库容积考虑存放15天的混凝剂用量。
仓库靠近加药间。
每日混凝剂用量为
50×183750/106=9.19t
药剂通道系数采用15%,则面积为115%
药品堆放高度按2.0m计,则所需面积为(9.19×15×1.15)/3=52.84m2
取54㎡,平面尺寸为9×6㎡。
4.3.6.需用空气量
(1)溶液池所需空气量
Q=nFq=2×(3×2.7)×8=129.6L/s
式中:
Q——溶液池所需空气量;
F——药池平面面积,m2;
q——空气供给强度,L/(s.m2),取8L/(s.m2);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3次。
(2)溶解池所需空气量
Q=nFq=2×(2.1×1.0)×5=21L/s
式中:
Q——溶液池所需空气量;
F——药池平面面积,m2;
q——空气供给强度,L/(s.m2),取5L/(s.m2);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3次。
4.4混合设备的设计
本设计分两个系列,采用机械混合池,在机械混合池内安装搅拌装置,用电动机驱动搅拌器。
混合池采用方形。
混合池时间取60s,G值为600~1000s-1,混合池池深和池宽之比为1:
1~3:
1。
4.4.1混合时间
T=60s
4.4.2混合池流量
Q=2.12m3/s
4.4.3混合池有效容积及尺寸
W=QT=2.12×60=63.6m³
混合池深取4.3m,故混合池尺寸为6.1×4.8×4.3m3。
4.4.4搅拌机转速,旋转角速度和轴功率
(1)搅拌机转速
n0=60vπD0=60×3/(π×2.3)=24.91(r/min)
n0——搅拌机垂直轴转速;
v——浆板外缘线速度,1~5m/s,本设计取3m/s;
D0——搅拌机直径(1/3~2/3)D,其中D为矩形混合池等效为圆形的直径为4.6m,本设计中D0取2.3m;
(2)搅拌机旋转角速度
w=v/r=5/1.15=4.35(rad/s)
w——搅拌机旋转角速度;
v——浆板外缘线速度,5m/s;
r——搅拌机半径,r=D0/2=1.15m;
(3)轴功率
a.计算轴功率
N2=Cγω3ZeBR04408g=0.51000×4.353×2×2×0.29×1.154408×9.81=22.86(kw)
N2——计算轴功率;
w——搅拌机旋转角速度,4.35rad/s;
C——阻力系数,0.2~0.5,取0.5;
γ——水的容重,1000kg/m3;
Z——搅拌器叶数,取2;
e——搅拌器层数,取2层;
B——搅拌器宽度,B=(0.1~0.125)D0,本设计中B=0.125×2.3=0.29m;
R0——搅拌器的半径,1.15m;
b.需要轴功率
N1=μWG21000=0.9691×10-363.6×60021000=22.19(kw)
N1——需要轴功率;
μ——水的动力粘度,查手册知,22℃时为0.9691×10-3;
W——混合池容积,63.6m³;
G——设计速度梯度,取600s-1;
N1≈N2,故满足要求。
c.电动机功率
N3=N2n=22.860.85=26.89(kw)
N3——电动机轴功率;
n——传动机械效率,一般取0.85;
N2——计算轴功率;
4.5絮凝设施的设计
本设计絮凝反应池采用隔板往复式絮凝池
4.5.1设计参数
絮凝池设计n=2组,每组设1池,每池设计流量为
Q=7656.26/2=3818.13m3/h=1.06m³/s,絮凝时间T=20min。
4.5.2设计计算
1.絮凝池有效容积
絮凝池平均水深取2.5m,池宽平流沉淀池池宽相等,取B=15.0m。
2.絮凝池有效长度
式中:
H——平均水深(m);本设计取超高0.5m,H=2.5m;
3.隔板间距
絮凝池起端流速取,末端流速取。
首先根据起,末端流速和平均水深算出起末端廊道宽度,然后按流速递减原则,决定廊道分段数和各段廊道宽度。
起端廊道宽度:
末端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分成4段。
各段廊道宽度和流速见表2-1。
应注意,表中所求廊道内流速均按平均水深计算,故只是廊道真实流速的近似值,因为,廊道水深是递
减的。
四段廊道宽度之和
取隔板厚度=0.20m,共26块隔板,则絮凝池总长度L为:
4.水头损失计算
式中:
vi——第i段廊道内水流速度(m/s);
——第i段廊道内转弯处水流速度(m/s);
mi——第i段廊道内水流转弯次数;
——隔板转弯处局部阻力系数。
往复式隔板(1800转弯)=3;
——第i段廊道总长度(m);
----第i段廊道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
——流速系数,随水力半径Ri和池底及池壁粗糙系数n而定,通常按曼宁公式计算。
==0.28m
,
絮凝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及砖组合结构,外用水泥砂浆抹面,粗糙系数为n=0.013。
其他段计算结果得:
廊道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为廊道断面积的1.2-1.5倍,本设计取1.4倍,则第一段转弯处流速:
m/s
式中:
——第i段转弯处的流速(m/s);
——单池处理水量(m3/h);
——第i段转弯处断面间距,一般采用廊道的1.2-1.5倍;
——池内水深(m)。
其他3段转弯处的流速为:
各廊道长度为:
各段转弯处的宽度分别为0.84m;1.12m;1.4m;2.1m(1.4倍的廊道宽度);
第1段水头损失为:
m
5.GT值计算(t=20时)与核算
<60,符合设计要求;
(在104-105范围之内)
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中间过渡段宽度为1.5m。
4.6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采用平流沉淀池。
4.6.1设计流量
本设计采用两组池子,每组设计流量为
Q=7656.26/2=3828.13m3/h=1.06m3/s
4.6.2平面尺寸计算
1.单池容积为:
V=QT=3828.13×1.0=3828.13m3
式中:
V——沉淀池的有效容积,m3;
T——停留时间,h,一般采用1.0~3.0h,设计中取为1.0h。
2.沉淀池长为:
L=3.6vT=3.6×20×1=72m。
式中:
L——沉淀池长度,m;
v——水平流速,mm/s,一般采用10~25mm/s设计中取为20mm/s。
3.沉淀池宽为:
B=V/LH=3828/(72×3.5)=15.0m,取为15m
式中:
B——沉淀池宽度,m;
H——沉淀池有效深度,m,一般采用3.0~3.5m,设计中取为3.5m。
4.6.3校核
a.长宽比
沉淀池长宽比为L/B=72/15=4.8>4,满足要求。
b.长深比
沉淀池长深比为L/h=72/3.5=20.6>10,满足要求。
c.弗罗徳数
水力半径R=BH/(2H+B)=15×3.5/(2×3.5+15)=2.39m=239cm
弗劳德数Fr=v2/Rg=(20×10-1)2/(239×981)=1.7×10-5(在1×10-4~1×10-5之间),满足要求
Fr——弗劳德数;
v——水平流速,cm/s;
R——水力半径,cm;
g——重力加速度,cm/s2;
d.雷诺数
雷诺数Re=vR/ν=20×239/0.9691=4932(在4000~15000之间),
为紊流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Re——雷诺数;
v——水平流速,cm/s;
R——水力半径,cm;
ν——水的运动粘度,22℃下为0.9691。
4.6.4进水穿孔墙
1.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5m,墙高3.5m(有效水深3.2m,用机械刮泥装置排泥,其积泥厚度0.1m,超高0.2m。
2.穿孔墙孔洞总面积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花墙配水。
孔口总面积为
A=Q/v=1.06/0.2=5.3m2.
式中:
A——孔口总面积,m2;
v——孔口流速,m/s,一般取值不大于0.15~0.2m/s设计中取为0.2m/s。
3.孔洞个数
每个孔口尺寸定为15cm×8cm,则孔口数为5.3/(0.15×0.08)=442个。
4.进口水头损失:
h1=ξv12/2g=0.004m
式中:
h1——进口水头损失,m;
ξ——孔洞阻力系数,此处取为2。
4.6.5出水系统
1.出水堰深度
采用薄壁堰出水,堰口应保证水平。
出水堰的堰口标高能通过螺栓上下调节,以适应水位变化。
出水堰起端水深为:
h2=1.73=1.73=0.8m
式中:
h2——出水渠起端水深,m;
B——渠道宽度,取为1.0m。
为了保证自由溢水,出水渠的超高规定为0.1m,则渠道深度为0.9m。
2.渠道内水流速度:
v2=Q/(bh2)=1.06/(1.0×0.8)=1.33m/s
3.沉淀池的出水管管径
管径初定为DN1000,此时管内流速为
v3=4Q/(πD2)=4×1.06/(π×1×1)=1.35m/s
4.6.6沉淀池的放空管
沉淀池放空时间按3h计,则放空管直径为
d===0.362m
采用DN=400mm。
T——放空时间,此处按3h计;
H——池内平均水深,此处为3.5m;
4.6.7排泥设施选择
沉淀池底部设泥斗,污泥斗深0.6m。
采用机械排泥。
4.6.8沉淀池的总高度
H总=h3+h4+H=0.5+0.6+3.5=4.6m
式中:
H总——沉淀池总高度,m;
h3——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设计中取为0.5m;
h4——泥斗高度,m。
图3-3平流沉淀池简图
4.7过滤设施的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采用V型滤池,其设计计算过程如下:
4.7.1设计参数
滤池分两组,每组滤池设计水量Q=91875m³/d,设计滤速ν=12m/h,过滤周期48h;
滤层水头损失:
冲洗前的滤层水头损失采用1.8m
第一步气冲冲洗强度q气1=15L/(s·m2),气冲时间t1=3min;
第二步气-水同时反冲,空气强度q气2=15L/(s·m2),水强度q水1=4L/(s·m2),
气水反冲时间t2=4min;
第三步水冲强度q水2=5L/(s·m2),单独水反冲时间t3=5min;
冲洗时间共计t=12min=0.2h;反冲洗周期T=48h;反冲横扫强度1.8L/(s·m2)。
4.7.2池体设计与计算
1.池体工作时间t′
t′=24-t=24-0.1=23.9h(式中未考虑排放初滤水)
2.滤池面积F
每组滤池面积为:
F===320m2
滤池总面积640㎡。
3.滤池的分格
为节省占地选双格V型滤池,池底板用混凝土,单格宽B=4m,长L=10m,面积40m2。
每组滤池设置N=4座,每座滤池面积f=80m2,一组滤池总面积320m2,两两合建共2组,故滤池总面积640㎡。
4.校核强制滤速
v′===16m/h<17m/h,满足要求。
5.滤池高度的确定
滤池超高H5=0.3m
滤层上的水深H4=1.5m
滤料层厚H3=1.0m
滤板厚H2=0.13m
滤板下布水区高度H1=0.9m
则滤池总高为:
H=H1+H2+H3+H4+H5=0.9+0.13+1.0+1.5+0.3=3.83m
6.水封井的设计
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0.95~1.35mm,不均匀系数1.2~1.6
均粒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ΔH1=180l0v
式中:
ΔH1——水流通过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cm;
V——水的运动黏度,cm2/s,22℃时为0.009691㎝²/s;
g——重力加速度,取为981cm/s2;
m0——滤料孔隙率,取为0.5;
d0——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取为0.1cm;
l0——滤层厚度,cm,取为100cm;
v——滤速,12m/h=0.33cm/s;
φ——滤料颗粒球度系数,取为0.8。
故ΔH1==180××=18.34㎝
根据经验,滤速为8~12m/h时,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一般为30~50㎝,计算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下限30㎝为清洁滤料层的过滤水头损失。
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0.22m,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的水头损失为
ΔH2=0.3+0.22=0.52m
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水封井出水堰顶标高与滤料层相同。
设计水封井平面尺寸2m×2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0.3m,水封井出水堰总高
H水封=0.3+H1+H2+H3==0.3+0.9+0.13+1.0=2.33m
每座滤池过滤水量:
Q单=vf=12×80=960m3/h=0.27m3/s
所以水封井出水堰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Q=计算得:
===0.175m
则反冲洗结完毕,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0.175+0.52=0.695m。
4.7.3反冲洗管渠系统设计
本设计采用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冲洗水采用冲洗水泵供应,为适应不同冲洗阶段对冲洗水量的要求,冲洗水泵采用两用一备的组合,水泵宜于滤池合建,且冲洗水泵的安装应符合泵房的有关设计规定。
1.洗用水量的计算
反冲洗用水流量按水洗强度最大时计算,单独水洗时反洗强度最大为
5L/(m².s)
Q反=q水2f=5×80=400(L/s)=0.4(m³/s)=(440m³/h)
V型滤池反冲洗时表面扫洗同时进行,其流量为:
Q表=q表f=0.0018×80=0.14(m³/s)
2.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水干管(渠)进口流速应为1.5m/s左右,配水干管(渠)的截面积
A=Q反/v进=0.40/1.5=0.27m2
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管,DN600,流速1.41m/s。
反冲洗水由反冲洗配水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侧的布水方孔配水到滤池底部的布水区。
反冲洗水通过布水方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水支管的流速取值。
配水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1.5m/s左右,取v支=1.0m/s,则配水支管(渠)的截面积为:
A支=Q反/v支=0.40/1.0=0.40m2
此即配水方孔总面积。
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20个配水方孔,共40个,孔中心间距0.6m,每个孔口面积:
A孔=0.40/40=0.01m2
每个孔口尺寸取0.1m×0.1m。
3.反冲洗用气量的计算
Q气=q气f=15×80=1200L/s=1.20m3/s
4.配气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气干管(渠)进口流速应为5m/s左右,则配气干管(渠)的截面积
A气1=Q气/v气进=1.20/5=0.24m2
反冲洗配气干管用钢管,DN600,流速4.2m/s。
反冲洗用空气由反冲洗配气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侧的布气小孔配气到滤池底部的布水区。
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40个。
反冲洗用空气通过布气小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气支管的流速取值。
反冲洗用配气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0m/s左右,则配气支管(渠)的截面积为:
A气2=Q反气/v气支=1.20/10=0.12m2
每个布气小孔面积
A布=0.12/40=0.003m2
孔口直径为
=0.06m,取60mm。
每孔配气量为
Q气孔=Q反气/40=1.20/40=0.03m3/s=108m3/h
5.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
对气水分配渠断面面积要求的最不利条件发生在气水同时反冲洗时,亦即气水同时反冲洗时要求气水分配渠断面面积最大。
因此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按气水同时反冲洗的情况设计。
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水的流量
Q气水反=q水1f=4×80=320L/s=0.32m3/s
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用空气的流量
Q气=q气f=15×80=1200L/s=1.20m3/s
气水分配渠的气、水流速均按相应的配水、配气干管流速取值。
则气水分配干渠的截面积
A气水=Q气水反/v进+Q反气/v气进=0.32/1.5+1.20/5=0.45m2
4.7.4滤池管渠设计与计算
1.反冲洗管渠
(1)气水分配渠
气水分配渠起端宽取0.4m,高取1.5m,末端宽取0.4m,高取1.0m。
则起端截面积0.6m2,末端截面积0.4m2。
两侧沿程各布置20个配水方孔和20个配气小孔,孔间距0.6m,共40个配气小孔和40个配水方孔,气水分配渠末端所需最小截面积为0.45/40=0.011m2<末端截面积0.4m2,满足要求。
(2)排水集水槽
排水集水槽顶端高出滤料层顶面0.5m,则排水集水槽起端槽高
H起=H1+H2+H3+0.5-1.5=0.9+0.13+1.0+0.5-1.5=1.03m
式中H1、H2、H3同前,1.5m为气水分配渠起端高度。
排水集水槽末端高
H末=H1+H2+H3+0.5-1.0=0.9+0.13+1.0+0.5-1.0=1.53m
式中H1、H2、H3同前,1.0m为气水分配渠末端高度。
底坡i=(1.53-1.03)/L=0.5/13=0.0385
(3)排水集水槽排水能力校核
集水槽超高0.3m,则槽内水位高h1=0.73m,槽宽b槽=0.4m,n=0.013
水流截面积ω=bh=0.4×0.73=0.292m2
水流湿周χ=b+2h=0.4+0.73×2=1.86m
水力半径R=A/ω=0.292/1.86=0.157m
水流速度v=R2/3i1/2/n=(0.1572/3×0.03851/2)/0.013=4.37m/s
过流能力Q排集=ωv=0.292×4.37=1.27m3/s
实际过水量Q水=Q反+Q表=0.40+0.14=0.54m3/s<过流能力Q排集=1.27m3/s
2.进水管渠
(1)进水总渠
四个滤池分成独立的两组,每组进水总渠过水流量按强制过滤流量设计,流速0.8~1.2m/s,则强制过滤流量为:
Q强=(91875/3)×2=61250m3/d=0.709m3/s
进水总渠水流断面积为:
A进总=Q强/v进总=0.709/1.0=0.709m2
进水总渠宽1.0m,水面高0.8m。
(2)每座滤池的进水孔
每座滤池由进水侧壁开三个进水孔,进水总渠的浑水通过这三个进水孔进入滤池。
两侧进水孔孔口在反冲洗时关闭,中间进水孔孔口设手动调节闸板,在反冲洗时不关闭,供给反洗表扫用水。
调节阀门的开启度,使其在反冲洗时的进水量等于表扫水用水量。
孔口总面积按滤池强制过水量设计,孔口两侧水位差取0.1m,则孔口总面积为:
A孔=Q强/(0.8)=0.709/(0.8)=0.63m2
中间孔口面积按表面扫洗水量设计:
A中孔=A孔(Q表/Q强)=0.63×(0.14/0.709)=0.12m2
孔口宽B中孔=0.12m,高H中孔=0.1m。
两个侧孔口设阀门,采用橡胶囊充气阀,每个侧孔面积为:
A侧=(A孔-A中孔)/2=(0.63-0.12)/2=0.26m2
孔口宽B孔=0.52m,高H侧孔=0.1m。
(3)每座滤池内设的宽顶堰
为保证进水稳定性,进水总渠引来的浑水经过宽顶堰进入每座滤池内的配水渠,再经滤池内的配水渠分配到两侧的V型槽。
宽顶堰堰宽b宽顶=5m,宽顶堰与进水总渠平行设置,与进水总渠侧壁相距0.5m。
堰上水头为:
h宽顶=[Q强/(1.84b宽顶)]2/3=[0.709/(1.84×5)]2/3=0.18m
(4)每座滤池的配水渠
进入每座滤池的浑水经过宽顶堰流至配水渠,由配水渠两侧的进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