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694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润珠圆的书风2.docx

玉润珠圆的书风2

玉润珠圆的书风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

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以王者之师自居,试图通过“格君心之非”来塑造理想君主,并从而重新建立统一的社会价值系统。

...“经世致用”主要是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书家主体的角度划分,中国书法可区分为文人书法、官僚书法、民间书法三种书法形态,张岳崧的书法,大致可以归入封建官僚书法行列。

张岳崧在三十六岁那年探花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嘉庆朝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试同考官、文颖馆纂修等职,嘉庆二十三年(1818)因编纂《明鉴》按语不合旨意被革职,三年后即道光元年起复原职,在道光朝继任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讲、江苏常镇海兵备道道员、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等职。

张氏为官三十余载,半辈子在仕途上度过,在水利、文教、吏治等方面政绩突出,张氏著有《筠心堂文集》、《筠心堂外集》,还编纂了《琼州府志》,这些都是政务之余和卸官之后的作为,算不上是文人学者的专门之作,严格的说,张岳崧不是以文人而是以官僚的身份出现在历史的视野里。

 赵孟八岁时所书《过秦论》,鲜于枢在卷后跋云:

“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

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纵观赵氏一生,小楷作品主要得

力于王羲之、王献之、锺繇和东晋道士杨羲。

对王羲之《乐毅论》《黄庭

经》《东方朔画赞》、王献之《洛神赋》,锺繇各帖及杨羲《黄素黄庭内景经》

均临摹功夫极深。

其中学杨羲(义和)《黄素黄庭内景经》鲜为人知。

此经

时为鲜于枢所得,赵孟认真借阅对临,并有七古《题黄素黄庭后》,诗

序称:

“此书飘飘有仙气,意其为杨、许旧迹,盖人间至宝,伯几所藏也。

从赵的诗中可以了解到,他在这一传世作品中获得的审美感受可概括

为“缜密”和—飞云卷舒”。

即既要笔法结字精到,又欲有飞动自然之势。

这对于我们了解赵书小楷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于赵学习杨羲的风格,在赵孟烦的大楷作品,亦很有特色。

其初从锺繇、智永得法,以真行

相通之晋人笔法,绝去颜、柳顿挫之笔,故一改中唐以后书碑楷法之特

征,这在当时是很具新意的。

中年后又糅人李北海之用笔,增加飞动

之势和峭拔之力,因而卓然立于书法史上,后世将其楷书与前人并称为

“欧、颜、柳、赵”。

赵体楷书,当然包括了他的小楷、中楷和大楷,而其

大楷书碑,当时刻工视如刻帖,所以刀刻昧并不强,而俨然以一种既风

姿流动又沉稳遒劲的楷书,迥异于前人。

赵孟还善于写小篆,

取法李斯与李阳冰,其面貌可从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篆额上看

到。

他还以小篆写入印章,钤于书

画,世称为元朱文。

后来这种印章

风靡元明,堪称一大贡献。

此外,相

传他曾写有《六体千文》,从中我们

了解到他亦擅籀书和隶书,其弟子

杨载在《赵公行状》中云:

“篆则法

《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锺

繇。

”赵氏篆隶因其官居高位,影响

极大,故篆、隶在元代复兴,实与赵

氏身体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

明两朝凡受到赵孟影响的书家,

都喜弄篆、隶二体,由此正可看

到赵氏的篆、隶在那个时代的号

召力。

在赵氏所擅各体中,还应特别

一论的是章草。

他传世的章草作品

主要是其多次临写的《皇象急就

草》。

章草一体自晋之后,鲜有问津者,赵氏在全面回归的同时,也注意

到了,章草,虽然他的章草是从刻帖中来,但由于其出入二王,谙通古法,

故所书《急就章》毫无枣木之味,用笔刚劲有力,晚年所书杂以苍茫,气

息十分高古。

虽然这种章草与今日所见到的汉简上章草的朴拙笔法有

所不同,但从文人书法角度审察,元人从刻帖中化出的这种潇洒而精巧

的章草,显然是具有创意的。

此外,赵孟晚年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

《酒德颂》等行草书中,融入许多章草笔意,此亦为一大创赵孟一生深浸古法之中,努

力从古人书中吸取养分,尽管其始

终保持着遒媚、秀逸的书风,但不同

阶段亦有着自己的变化。

那被后人

称为“赵体”的各种书作,足以证明

他的个性所在,故绝非因循守旧者

可比。

若论其书风形成的最鲜明特

点,即是他在追取古法中不论学哪

一家,都以“中和”态度学之、变之。

锺繇质朴沉稳,羲之潇洒蕴藉,献之

恣肆流丽,北海崛傲欹侧,汇于子昂

笔下,皆取其醒目突出处,而微妙其

意,融入自家笔底。

他的书法并不突

出哪一个方面,既非专心于骨力、气

势,也不突出表现于质重或浑朴,既

不是全然恣肆佻伛,也非尽力于含

蓄蕴藉,他将古人书中的一切概以

“中和”之法化之。

因此,赵书华丽而

不乏骨力,流美而不甜腻,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见清气,这种“中和”之

美的获取,显然是需要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和超凡脱俗的气质的,

赵孟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赵氏书法十分强调书法中用笔的重要意义。

在《兰亭十三跋》⑩中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这一书法审美观,元以后成为书法史上的著名论断。

他抓住了文人

书法嬗变中“笔法”这一实质问题,终身不弃。

其书法既深入传统内核,又

因时而变,文质相生,故能形“丽”而不失内涵。

后世学赵书者,往往不能

如赵氏深通古法,所以只存漂亮外壳,而无内质,俗媚之病又怎么能归于

赵氏呢?

赵氏书法在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复兴晋法,他的影响之大在元、

明、清三朝可谓无出其右,如胡汲仲谓“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

此书”⑨,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评论。

由于他的影响,遂使在蒙古人统治的

元朝,书法不仅没有趋于粗犷和野怪,反而显现出一派纯正典雅的古

风。

元末昆山人卢熊云:

书法自唐颜、柳以来,多尚筋骨而乏风韵,然务筋骨者则失于

狂躁,喜风韵者则过于软媚,求其兼善而适中者,亦难矣。

至宋李建。

中、蔡君谟辈追踪六朝,见称于时,论者犹谓未能尽善。

本朝赵魏公

识趣高远,跨越古人,根柢锺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

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

赵孟之“一变”,涵盖书史五六百年,因此他在书史上的地位是十

分重要的。

赵氏书法,后人亦公允地指出其缺点,焦点集中在“熟”上。

柳贯与

赵氏在师友之间,曾在《跋赵文敏帖》中云:

予问其何以能然,文敏日:

“亦熟之而已。

”然则习之之久,心手

俱忘,智巧之在古人,犹其在我,横纵阖辟,无不如意,尚何问哉

“熟”本是学习书法的必然目标,如苏东坡所言:

“作字要手熟,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

”⑨可见赵氏的熟,是导致他心手两忘、下笔便有晋人风

度的长处之一。

但苏东坡又言: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

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⑤赵孟烦作书,

据史载能日写万字而神气不衰,可谓精熟之极,驾驭笔法和结字的能力

亦无懈可击,但在这种量大而快速的书写中,必然缺少变化和生趣。

氏传世的不少作品是具有这一现象的,所以其长篇的手卷、经卷书作,比

起其尺牍短札来似要逊色一层。

而后世批评他过熟者,亦正是指这种作

品。

这些作品显然未能像苏轼所云在精熟之后再造平淡,而显示出书者

最本质的看似平淡的天性来。

董其昌尝云:

“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

得秀色。

”@说赵俗,似过于尖刻,但其中道理是不难品味的。

此外,站在

狭窄的人品即书品的立场上,以为赵书是奴书,无骨力而软弱,历代早有

人驳斥,这种观点既无史学的宏观立场,也是不客观的。

赵氏的书法,在元代影响了一代士人,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赵派书家

群。

受他影响的书家不仅有同代友人如鲜于枢、邓文原,和学生辈的书

家如虞集、郭畀、柳贯、钱良佑、朱德润、柯九思、揭侯斯、康里崾崾、张

雨、俞和等,而且其亲属一脉也都以赵氏书法为宗。

赵孟瓶的胞弟赵孟

预(字子俊)、妻管道异,子赵雍、赵奕均在元代有书名。

尤其是其妻管道

异(1262一1319),“字仲姬,有才略,聪明过人,亦能书,为词章,作墨竹,

笔意清绝”@。

她的书法几能与赵孟频并置而不可分,为元代出色的女

书法家。

元仁宗曾将赵孟烦的书法与管道异、赵雍的书法合装一卷,“识

之御室,藏之秘书监,日:

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

事也”@,引以为荣如此。

赵孟频的书法还影响了有明一代,直至明代晚期在个性解放思潮

下出现的一批书家,才打破赵书风靡的局面,但他的书法仍然受到广大

士人的喜爱。

入清后,乾隆皇帝酷爱其书,使赵书再度风靡朝野。

因此,

赵孟频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家,与他所领导的全面回归的古典

主义书法潮流,在书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赵孟书法对东邻高丽的影响

赵孟的书法不仅影响了整个元代,而且远播国外,据欧阳玄所撰

《魏国赵文敏公神道碑》载,当时“四方贵族及方外士,远在天竺(印度)、日

本诸国,咸知宝藏公翰墨为贵”@。

实际上受他书法影响最深者,当数东邻

高丽,从高丽末期至朝鲜时代中期,赵孟炳的书风笼罩达三个世纪以上。

赵氏生活的宋末元初,正是高丽时代晚期。

蒙古在灭金、灭宋的同

时,亦曾有吞并高丽的企图,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终未能征服高丽。

1259年,高丽王王瞰遣世子王俱人质,答应将都城迁回王京,蒙古统治

者则不再坚持过去要求高丽王亲朝的条件,而与高丽议和。

从此元朝对

高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施之以重大的影响。

中统元年(1260)王

死,忽必烈送王(后更名王植)归国继位,即高丽元宗,同时下诏,准

许高丽“完复旧疆,安尔田畴,保尔室家”⑩。

此后为进一步笼络高丽王

室,忽必烈决定以联姻关系保一方平安,并将女儿——齐国大长公主嫁

给王植之子、高丽王世子王(后更名为王),以实现他“东方既定,则

将回戈于钱塘(指南宋首都杭州)”⑩的战略。

至元十一年(1274)王植

死,王继位,是为忠烈王。

他的儿子王(后更名为王璋)立为世子后,

在十六岁时来到中国元京城大都。

忽必烈对这位自己的外孙十分宠爱,

又将自己的曾孙女——晋王甘麻刺之女宝塔实怜公主(后封为蓟国大

长公主)嫁与璋为妻,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高丽

忠烈王传位给王璋,是为忠宣王。

是年九月,王璋归国继位。

不久,因王

璋的另一个妃子赵妃与蓟国大长公主争宠而发生纠葛◎,并引发成与

兀帝国之间的重要事件,于是元成宗下令以“专擅”罪废其王位,召入元大都宫庭宿卫。

在这种情况下,忠烈王只好复位。

忠烈王三十四年七月,

即元大德八年(1304)王驾崩,忠宣王王璋归国继位,然仅四个月之

后,旋返中国大都,其后五年将政事交给可依赖的大臣代行。

宿卫多年

中,王璋与皇侄武宗、仁宗兄弟朝夕相处,舅侄间结下深厚友谊。

大德十

一年(1307)正月,成宗崩。

因帝位继承问题,引起两派争夺。

王璋与右丞

相哈刺哈孙等定策,奉仁宗,扫内难,迎武宗。

武宗继位后,因王璋功为

第一,封这位有着一半元皇室血统的高丽王王璋为沈阳王,推忠揆义协

谋佐运功臣、驸马都尉、勋上柱国、阶开府仪同三司。

在封皇弟仁宗为太

子的同时,又以王璋为太子太师。

以后又进为沈王及尚书右丞相。

特殊

的政治地位,使王璋在当时的元廷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仁宗在东宫

时,为积蓄力量,积极“收用文武之才”,如姚燧、阎复、赵孟、元明善

等,均由沈王推荐而以备东宫@。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忠宣王让位

给其长子王焘,即忠肃王。

高丽忠肃王即位后,王璋再无后顾之忧。

于是

他以驸马的身份在大都构筑“万卷堂”,时与在京元代名士考察学问、谈

论诗文、研观书画,以书史自娱。

王璋在大都的万卷堂是赵孟炳书法传人东邻高丽的主要渠道。

璋禅位后,高丽方面于延元年1314)派遣享有盛名的学士李齐贤赴

元侍祜忠宣王。

李齐贤(1288一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高丽庆州

人。

十五岁参加成均试登科立身,历事忠烈、忠宣、忠肃、忠惠、忠穆、忠

定、恭愍王等七王,曾四任宰相。

赴中国四次,遍游中原、巴蜀、江南。

精研理学,长于诗词古文,是高丽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有着显赫位置

的政治家。

忠宣王让位后,在大都恨身旁没有像赵孟这样有才学的杰

出人物,曾云:

“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

也。

”⑩于是将年仅二十八岁的李齐贤招至府中。

时“姚牧庵(燧)、阎静

子(复)、元後初(明善)、赵子昂(孟)咸游王门,公周旋其问,学益进,

诸公叹赏不置”@。

李齐贤在与诸多名士交游中,与赵孟关系最为友

善,在其传世的《益斋乱稿》卷一中收有《和呈赵学士子昂》诗二首⑩,表

达了他对赵孟诗、书的佩服:

珥笔飘缨紫殿春,诗成夺得锦袍新。

侍臣洗眼观风采,曾是南朝第一人。

风流空想永和春,翰墨遗踪百变新。

千载幸逢真面目,况闻家有“卫”夫人。

(学士夫人管氏亦工书1

很快,佩服转为学习。

李齐贤的诗风、词风因受赵氏影响,后名重高丽文

学史册。

书法亦师法赵氏。

此外王璋在东归时曾带回大量文籍书画,其

中有不少赵孟书法作品,加上李齐贤身体力行,遂将赵孟的书风传

人高丽。

许多年后朝鲜人徐居正(1420--1488)在其《笔苑杂记》中记叙

了赵孟书法传入高丽的史实:

自元以来,学字者皆宗赵孟焉。

先生平生手迹遍满四海,其

流传东国,我所得见者不下数百本,墨迹如新。

所不得闻者不知其

几,散在天下者又不知其几。

自赵距今尚远,吾东方在一偏隅,得见

赵迹犹多……己巳年间(按指明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倪学士谦

奉使来日:

“赵公笔法,中国罕见”。

盖叹我国之多也。

窃谓高丽忠宣

王入元朝,构万卷堂,日与当世名儒六七人从容谈论,赵公其一

也。

我国文儒如李先生齐贤侍从亦多,王之东还,文籍书画,驮载万

签,赵之手迹满于东方,盖由此也。

此段文字中提到的倪谦,为明正统进士,曾奉使朝鲜。

时离开赵孟时

代巳一百三十年之久,尚能在朝鲜见到许多赵氏手迹,而正是这些手迹

为朝鲜时代的书家提供了学习赵氏书法的第一手资料。

李齐贤以赵氏书风膺服高丽朝野后,继起者有李(1297—1364),

子古云,号杏村。

固城人。

忠宣王五年(1313)17岁时及文科第。

忠肃王

“时官至左政丞。

高丽忠定王元年(1349)曾随忠定王二入元朝。

他是高丽末年最负盛名的书法家。

徐居正《笔苑杂记》称:

“吾东方之人,得赵公笔

法精神者,杏村李一人而已。

”⑩评价甚高。

经过李的推动,赵孟

书法在高丽普遍为书家所重。

到了朝鲜时代赵氏书风更为兴盛。

其中在

朝鲜第四代世宗大王时,由于政局安定,出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文化

繁荣。

第四代世宗大王三子安平大君李珞(1418—1453),字清之,号匪

懈堂,又号梅竹轩主、琅居士等,是朝鲜史上甚具影响的杰出书法

家。

评者谓:

“匪懈堂以王子好学,尤长于诗文,书法奇绝,为天下第

一。

”◎安平大君书学赵孟,并融入自己风格,风靡一时,由于他的王

子地位和出色的艺术天才,使得赵孟的松雪体成为朝鲜书家竞相效

仿的对象。

李匡师《圆峤书诀·后编》记道:

“清之秀媚可爱,才气最优,

当与子昂相上下,而专用子昂法,未免人俗。

清之以贵公子首倡此法,炫

耀一世,由是列朝御笔皆用此法,遂成国俗。

近年以来,举世靡然,至谓

‘右军子昂’,又谓‘清之右军’,尽用子昂体。

”③李匡师虽有不满,然所

言却是史实。

其时就连朝鲜的写经、碑刻、刻版印刷活字也多为松雪

体。

安平大君的书名还传到当时中国的明朝,为时所重。

在安平大君李

瑢以后的书家,如徐居正(1420一1488)、成任(142l一1484)、李混

(1501—1570)、李珥(1536一1584)、金玄成(1542一1621)以及朝鲜中期

的大书家韩(1543一1605)等,均以松雪体擅名一时。

韩渡晚年成功地

将赵孟与王羲之融合一体,被誉为石峰体(韩号石峰),风靡一时。

至此石峰体取代了松雪体所具有的朝鲜国体书的地位,但赵孟的书

法依旧为朝鲜士人所爱。

直到朝鲜中末期受中国清代碑学思潮影响,以

金正喜为首的新书风出现后,赵孟书法才逐渐退出朝鲜书坛,由此可

见赵氏书法对朝鲜书法史的巨大影响。

赵氏书法理论笔法千古不易,这两段

文字中所涉

及的论点,

主要在“用

笔”及其与

“结字”的关

系,以及对

“古法”的

推重。

赵孟

曾有诗云:

“书法不传

今已久,诸

君毛颖向谁

陈。

”④他深

深担忧当时

书坛的现

状。

为究其

症结所在,

他必须找到自宋以来书法发展中究竟失去了什么,也就是说只有将“书

法不传”的原因找到,才能振兴书法。

于是他一方面在实践中追寻源头,

上溯魏晋,强调临摹古人,而不学今人;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则抓住了被

宋人忽略了的“笔法”。

在赵孟看来,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悉知其用笔之意”。

必须

指出,他所言的“用笔”,是设定于“古人法帖”之中的,这古人法帖即是

古代流传的刻帖和其代表《阁帖》。

进而言之,《阁帖》所收入的法书,主

要是魏晋时代的作品。

因此他推重的古法,不言而喻正是以他所跋的对

象即王羲之《兰亭序》为代表的。

郑杓之《衍极》力求匡正南宋以来之时弊,号召回归晋唐、上追秦汉,对于

当时的学书者而言,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但由于作者站在程、朱理学立

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北宋书法的矛盾心态。

郑杓一方面用黄庭坚“书

道弊于唐末,惟杨凝式有古人笔意”之语,说明为什么要恢复古法,又称

赞云:

“若夫鲁直之瑰变,刘涛诸人所不能及,而有长史之遗法,然其真

v行多得于《瘗鹤》。

”另一方面,又认为“五代而宋”,“奔驰崩溃,靡所底

止”,把北宋以来书家尽括于中。

刘有定在注中,亦表现出同样的矛盾,

他一方面多处举出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的书论,另一方面却又说:

“降

而为黄、米诸公之放荡,持法外之意。

周、吴辈则慢法矣。

下而至(张)即

之徒,怪诞百出,书坏极矣。

这种矛盾实源于作者的程、朱理学立场,郑在文中论程颢说:

“程子

之持敬,可谓知其本矣。

”论朱熹说:

“或日:

‘朱元晦诸贤其简毕乎?

’日:

‘道德之充于中,而溢乎于外也。

”’刘有定注日:

“(朱熹)善评诸家书,谓

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则,及至米元章、黄鲁直诸人出来,便自欹邪放纵,世

态衰下,其为人亦然。

”一个说程子知书法之本,朱熹的书法中充满了道

德;另一个则说,米、黄书法放纵,为人亦然。

刘有定还对黄山谷、米芾的

法外之意”持否定态度,而这个法外之“意”,却正是北宋诸家的灵魂。

显然,这些论调在打上了程、朱印记的同时,将书法的意趣抛弃了。

郑、

刈的这些观点,已与赵孟复古思想有一定差别,但应看到,在元代书

l坛复古大潮中,程、朱理学作为朝廷推重的哲学,亦对书法给以很深影

∥lq。

这种思想后来在明初成为书法发展的重大障碍。

在这样的文化政策下,艺术被专一用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真正的

艺术创造精神则被扼制。

洪武年问,一切恢复宋制,以摒除蒙元旧习。

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皇孙惠帝,经过四年的内战,1402年为其叔父

朱棣夺位,迁都燕京,是为明成祖。

国势既稳,复举文事,曾下诏求四方

善书者,复授中书舍人职,专一在宫廷写制文。

明成祖自己亦喜爱书

法,还特在中书舍人中选拔二十八人专习二王书。

于是,从洪武年间便

出现的中书舍人地位日渐提高,至永乐朝,台阁体书法盛行于朝野。

初的三宋、二沈中,沈度最受明成祖宠爱,为明“台阁体”的代表,其他

如宋、沈粲等均为中书舍人,并因此而名重翰林。

宣德、成化直至弘治年,中枢掌内外制命的官员,大多效仿沈氏,使台阁体书法更趋程式

而庸俗。

从洪武到永乐,先是明太祖朱元璋恢复科举,以八股取士。

《明史》

卷七十《选举二》云: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

《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其文略

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又云:

《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永乐

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

这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以皇家规定推出的教材和形式上限定严格的

八股文,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套上了精神枷锁。

诗歌与书法上的台阁体的

出现,实也与程、朱理学的抬头相因果。

朱熹的书法观,与其理学思想相一致,主张“文便是道”,强调“义理

既明,又能力行不倦,则其存诸其中,必也光明四达”。

概言之,他认为道

重文轻,这种思想当然也充分反映在他对书法的认识中。

若欲了解明代

前期书法的审美趋向,回顾一下朱熹的论书法,当可一目了然。

字被苏、黄胡乱写坏了,近见蔡君谟一帖,字字有法度,如端人

正士,方是字。

二沈、解缙与明代的台阁体

明前期的台阁体书法,洪武年间已露端倪,其中以詹希元、宋琏、杜

环为宫廷书家中之著名者,作为中书舍人,他们的书法均直接为宫廷服

务,但其时尚未规整化一完全形成一种迎合帝王口味的审美标准。

阁体真正开始风靡朝野,当在明成祖永乐年间。

据杨士奇《东里续集》

记载:

永乐初,召求四方善书士写外制,又诏简其尤善者于翰林写内

制,且出秘府古名人法书,俾有暇益进所能,于时孔(即朱孔)

兼工署书,詹希元,矩度风韵,伟然杰出也。

一日上御右顺门,

召孔易书大善殿匾,举笔立就,深荷嘉奖,即日授中书舍人。

明日有

旨,凡写内制者,皆授中书舍人。

盖善书授官自孔易始。

这是明成祖朱棣一朝宫廷书家大盛的初始纪实。

其后他又复选二

十八人专习羲、献书,使黄淮(1367—1449)领之,又出秘府所藏古名人

法帖,供宫廷书家学习。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其时选中书舍人,甚为破

格,大抵因其善书,而可从进士大举人乃至生员中直接擢拔为中书舍人,也可从其他职位转任中书舍人,更有因在朝的官吏推荐自己的子孙、亲

属而仕荫为中书舍人者。

如沈度不仅荐弟沈粲为中书舍人,其子沈藻也

以父荫而成为中书舍人。

沈度还曾荐同乡夏宗文之子夏衡为中书舍

人。

此外如夏因其兄夏昶所荐、张黼以兄张黻之荫也都成为中书舍

人。

这样的例子在当时不胜枚举。

明代初期的台阁体

以沈度为代表的台阁体书法的出现,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台阁一词,

原与中书舍人一职有关。

中书舍人在历史上多为隶属于中书省的官员,唐

宋之后,中书省逐渐取代了尚书省。

“尚书”,汉代称为“台阁”,因而后世的

中书省官员也就具有了台阁的职能。

于是将中书舍人所写的书法称为台

阁体,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中书舍人一职,在明代始设置于洪武七年(1374),原称直省舍人,秩从

八品,隶属中书省。

洪武九年改中书舍人,升为正七品。

建文年间,曾革去中

书舍人一职,改为侍书,到永乐时再度恢复,并加设中书科一署。

这便是黄

佐在((翰林记》中提到的:

“国初令能书之士,专隶中书科,授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的选拔在当时约有两种渠道,一是从举人、进士中选拔,这样成为中

书舍人的官员,以后还可以升迁;二是由士人中直接选拔善书者,在史料中

往往可见“以能书荐起”或“以善楷书选人翰林供奉”一类的提法,正可谓地

地道道的“以书取仕”。

这类中书舍人不能迁升,以后虽可加衔,被授予太常

卿、翰林学士等职,但仍要带着原来中书舍人的职衔办事。

当然其中个别因

皇帝的恩宠而擢拔高位的除外。

在永乐中,因父子、兄弟恩荫授为中书舍人

者,实际上也属于第二类,因为被荐时,他们多少已有一笔好字了。

必须指出的是,在明永乐年间上层阁僚之间形成的一种文风,文学

史上亦称台阁体,此风流行于永乐至成化年间,先后达半个世纪。

代表人

物有杨士奇、杨荣、杨溥,时称“三杨”。

成祖时杨士奇、杨荣与解缙、黄淮、

胡广、金幼孜、胡俨等七人同人内阁,均受恩宠。

至明正统英宗时,三杨又

升为大学士辅政,有太平宰相之称。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杨士奇时

日:

“国初相业称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