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629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docx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二稿副本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俨然成为了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代名词之一。

不可否认互联网以各种形式、借以不同的载体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育。

尤其在网络系统中充当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也或隐或显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所形成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

如同任何先进的文化一样,网络文化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一种文化形态,将文化、信息和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带有强烈的技术性和理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多元的文化。

人们对它的认识各不相同,学术界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但我更倾向于王忠武先生对“网络文化”的认知。

他提出“所谓网络文化是以各种网络产品为物质依托,按照一定的网络规范组成的包含有各种与网络有关的精神现象的总和。

”[1]它是基于计算机运用技术和通信技术彼此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以网上活动为内容,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本质,反映人们价值追求的一种具有新特质的社会亚文化。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指出网络文化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网络物质文化、网络精神文化、网络制度文化。

“网络物质文化主要指各种网络产品,包括网络硬件产品、软件产品、网络系统产品等,它是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网络技术的物质载体”。

近年来,网络物质文化的变化多集中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终端方面。

“网络制度文化是介于网络物质文化和网络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次,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技术规范、网络运行和使用中的各种规则、协议、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

“网络精神文化包括网络信息、网络知识、网络意识、网络理念和网络精神等成分,它属于网络文化的核心、精髓部分,对于网络物质文化建设与网络制度文化发展起着主导与控制作用。

”[2]网络文化这三个维度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够相互转换,这也充分显示出网络文化的特点。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作为区别与沟通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一种文化载体,蕴含其专属的特性。

1、存在虚拟性

网络文化作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社会相异的最根本特征是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

现实社会中的任何生命体和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借由构筑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来构成。

而在网络背景下,网络文化则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和传输的。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空间虚拟性。

网络空间是网络文化存在的载体,它不同于真实的、有形的物理空间,而是以虚拟现实为标准,以比特为构筑形式创造的独特的“电子网络空间”。

在这种空间中,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就能够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诸多客观实在的行为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加以实现。

第二,信息虚拟性。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预示着网络存储和承载空间的潜在部分被挖掘、开发出来,这也尽可能的拓宽了信息的存取空间。

同时,正因为网络文化具备人工构造性,故而为信息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可能。

网络文化的终端发起者和接受者都是客观存在的人,遂人类在网络文化建构中拓宽了信息荷载量的无限性。

当人们在微博、贴吧发表言论、相互交流时实现了信息更广范围的传播。

当然,信息真实性和传播面积的广泛程度也为人类的认知和发展潜藏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

第三,行为虚拟性。

在电子网络空间中,人的实践活动从现实的物理空间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

譬如通过网络周游世界这一种行为,恰是人类行为虚拟性的重要表现。

通过网络文化构造的真实感和形象感,使受众深切体会到身临其境之感。

但从客观意义上说这一切行为并非是真实存在的。

第四,交往虚拟性。

凭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使得其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不同于常规的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体意识已经被淡化,忽略了交往的真实主体,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

出于信息手段的进步性,使交往主体在交流中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但相对的,这种交往背景下的“隐匿性”特征,也有可能会因其交往主体相关性减弱,使其形成“不在场”的错觉,致使行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监督意识退化、社会监督机制弱化。

2、自由开放性

网络文化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

基于网络文化资源共享的原则和网络语言的这种交流载体的存在,网络文化在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联系起来的同时,也超越了时间、空间、地域、民族、年龄、性别、意识形态、贫富等级、文化层次和阶级差异等的限制。

通过利用网络语言这一共同的交流载体,将世界文化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得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拥有不同信仰的人们能够实时的互动和交流。

这不仅将全世界的人整合在互联网的领域内,也借由虚拟空间的自由和开放性分享、促进着信息流动和传播。

网络为人类选择各种文化提供了便捷,且完全尊重你的文化选择。

换言之,网络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不干涉主体的文化选择权,这一特色也充分凸显出其自由性和开放性。

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的:

“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

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

”[3]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性及网络语言的功能也为全球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网络还为塑造“资源共享”的价值观念献“技”献策、构建广阔的平台。

只要进入网络系统,人们就可以共享丰富的国际信息、了解国外的文化。

既明确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又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行的操作方法。

3、平等交互性

网络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介。

就传播方式而言,前三者均是“媒介组织——人”之间的单向度的传播。

受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

而以第四媒介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则是采用“人——媒介组织——人”的一种双向度的、交互式的传播方式。

在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消费者。

而且它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的进行交流。

它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人类信息交往模式,表现出多方面、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

网络文化交互性特点的背后,宣扬的是自由、开放的人际关系。

正是网络文化的国际化和充分的自由度,更进一步的激发人们的参与性,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世界渴望参与却条件受限的约束,“人与人”的交往实质上更具国际性和纯粹性。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传递成本的降低和交互性的加强,为作为网络文化消费终端的受众平等、积极的参与提供了条件。

人与人之间的门第差异、贫富差距、价值观差异等诸多在现实中存在的因素,在网络世界中的影响力逐渐失色。

根据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现有网民的学历结构、网民职业结构和网民收入结构数据统计表分析,拥有小学学历到本科学历的人员、由从业人员到失业人员以及从无收入人群到高收入人群,均持有分享网络文化的权利和自由。

且该报告对于低收入人群、学历较低人群的发展潜力也作出科学预测,指出在未来网络世界中各类差异将进一步缩小。

旨在将自由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淋漓尽致的呈现其中。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无疑占据者重要的地位。

在这里,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是平等的。

这也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个人文化”的趋势。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发布通道也显现出个性化和自主化的特色。

4、方便快捷性

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即时性和便捷性是其最好的诠释方式。

这种即时性和便捷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是信息收发和更新速度快捷。

网络文化所附带的信息通过比特的形式进行传播,没有时空和物理距离的限制。

互联网络遍布全球,四通八达。

只要接收或发送信息的网民坐在电脑前,敲几下键盘或点几下鼠标,世界各地的信息很快就会通过这个媒介进入或发送到电脑上,速度之快、内容之广是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望之莫及的。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不过如此。

网络信息也是实时更新的。

通常是以小时乃至分钟为周期不断更新。

便于网民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大事小情,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第二,是网络信息的下载、复制的便捷。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信息的免费应用和下载提供了条件,同时信息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也保证了信息应用的有效性。

信息以其小容量和光速的传播速度确保了整个信息群的下载速度。

若要下载一篇短文,仅毫秒的瞬间就能够完成。

第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便捷地加入或退出网上的活动,并且不会因为“不合群”而引发他人的不满情绪。

而参与者自身也可以摒弃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诸多约束,又可以将时间充分利用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5、文化多元性

网络文化似一顿丰盛的“文化火锅”,把各种不同的文化包容于其中并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种多元化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性。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智能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市场开辟的需求,网络文化的传播媒介

由电脑终端进一步向手机终端、网络电视终端拓展。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2月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

手机的使用比电脑的技术门槛低、携带便捷、功能多样,为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和共享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第二,网络文化内容表现形式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体的融合。

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兼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类文化以动态的形式呈现。

不仅使固化的文字和静态图像被动态化,也使网络文化颇具形象性、立体性,极大的增强了网络文化的吸引力。

第三,网络文化内容质体的多元性。

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网络和网站联系在一起,各国的政府、大学、企业、图书馆、甚至个人设立的网站,都是网络文化质料的来源所在。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为。

在社会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浪潮中,网络文化愈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真实了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作者以湖北省荆州市各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在网络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160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各个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

大一(10.67%)、大二(12%)、大三(22.67%)、大四(54.67%)。

此次调查对象中女生占42.67%,男生占57.33%。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发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结合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往往是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并存。

(一)存在虚拟性,导致交往空间拓展与责任意识弱化并存

1.交往空间拓展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促使网络主体交往空间获得进一步的拓展。

而这种空间上的延伸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时间、距离方面,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超越了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的限制,既以独有的传播介质将世界各国的网络主体互联于网络之中,又摆脱了现实社会的监管和控制,为现实行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加以实现提供了条件;二是交往模式方面,其交往虚拟性丰富了交往对象的交流模式,从单向度的“一对一”

的交流模式增加为“一对多、多对多”的双向度的交流模式,增加了交往主体的交互性和多元性;三是交往主体范围方面,网络文化超越了地域、民族、年龄、性别、意识形态、贫富等级、文化层级和阶级差异的限制,从根本上使网络主体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可利用空间。

2.责任意识弱化

网络主体存在于两个世界,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现实的。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现实世界为网络虚拟世界的建构提供了原料。

而网络的虚拟性在拓宽交往空间的同时,又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面对恶搞现象是否是对原作的侵权行为时,49.33%的学生认为只要原作者不介意就不构成侵权,10.67%的学生则认为它不属于侵权行为。

该项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尊重意识和责任感相对弱化。

在大学生对自己网络言行的负责态度方面,62.67%的学生表示会对自己网络上的言行后果负责;28.67%的学生则是有选择性、根据言行和后果的重要性对部分行为负责;少数大学生表示不会对自己网络世界的言行负责。

显而易见,选择后两者的大学生的个人意识强化而社会责任意识反被弱化。

当问及大学生有没有举报或者阻止他人浏览不健康网站或信息时(见表1),53.33%的学生表示没有直接阻止过该类行为;18.67%的大学生则间接忽视这个问题,认为这种事情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有28%的学生明确表示阻止过这种错误行为。

这项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是秉持着以“个人单位”参与活动,他们的网络监督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相对弱化。

表1:

你有没有举报或者阻止他人浏览不健康网站或信息?

选项

小计

比例

没有

80

53.33%

42

28%

与我无关

28

18.67%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为大学生构造了新的角色,且网络空间的行为虚拟性使其适应了虚拟角色、相对淡忘了真实角色。

同时,大学生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也正因其行为虚拟性、隐匿性的特点和交往主体相关性减弱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对交往的物质实感不强、最终导致道德责任观念模糊、责任意识弱化。

(二)自由开放性,导致自主选择强化与道德行为失范并存

1.自主选择强化

分散的网络结构、使网络社会呈现无中心、无统一管理等特征,也赋予了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

根据表2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不论是学习型活动或是娱乐型活动,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分配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男生更喜欢在游戏世界中找寻乐趣、释放压力,而女生更愿意借助自由平台去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网购了解网络文化、通过听歌看电影去接触网络文化。

从这项数据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大学生拥有群体个性的特点。

表2:

你经常上网做的事情是

选项

男生小计

男生比例

女生小计

女生比例

学习

30

34.88%

35

54.69%

浏览新闻资讯

58

67.44%

39

60.94%

聊天交友

37

43.02%

32

50%

逛论坛、贴吧,发微博

25

29.07%

33

51.56%

玩游戏

41

47.67%

13

20.31%

听歌看电影

56

65.12%

45

70.31%

下载资料

41

47.67%

37

57.81%

网上购物

20

23.26%

29

45.31%

而在群体个性的基础上的再度自由,促进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个性化。

比如大学生个人创造个性网络语言、ps各类图片或文化,这些都是其行为个性化的产物和具体表现。

开放、自由既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交换和消费,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给予大学生实体行为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网络文化在尽可能尊重大学生主体的文化和行为选择权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强化他们的自主选择意识。

2.道德行为失范

大学生文化选择自主性的增强确实为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文化有所裨益,但过分的夸大自由化则会导致大学生很多行为出现问题。

根据表3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网络中

表3:

你有没有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语言

选项

女生人数

女生比例

男生人数

男生比例

总体小计

总体比例

没有

42

65.63%

35

40.7%

77

51.33%

偶尔有

20

31.25%

46

53.49%

66

44%

经常有

2

3.13%

5

5.81%

7

4.67%

从来不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占52.33%,其中女生所占比重明显高于男生;偶尔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占44%,其中男生所占比重和女生相当。

而经常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则占很少的部分。

从性别角度比较,由于男生性格上的不拘小节和人际相处环境的影响,他们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总体频率相较女生的更高。

从总体上说,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导致大学生行为呈现随意化倾向,考量道德层面的因素较少。

网络语言文明状况喜忧参半。

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见表4),针对大学生论文抄袭问题,

表4:

在论文写作时间紧迫时,你会通过抄袭、复制方式,拼凑一篇论文上交

选项

小计

比例

不会

42

28%

可能会

90

60%

18

12%

有2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抄袭,而82%的学生则表示可能会或者一定会有抄袭行为。

论文抄袭态度的数据的一边倒结论,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大学生诚信问题不得不让人担忧。

在谈论大学生守纪观念的问题上,对于是否有网上“翻防火墙”的想法或经历做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见表5),将近70%的大学生都有过这种想法或直接有过这

表5:

你是否有网上“翻防火墙”的想法或经历?

选项

小计

比例

没有,没那个概念

42

28%

想过,但不会操作

47

31.33%

想过,但没操作过,想尝试

42

28%

做过,挺有成就感的

19

12.67%

种经历,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计算机技术的欠缺或是环境影响导致其想法未能真正实行。

从这项数据结果折射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守纪观念的淡薄。

从上述实例和数据中可以看出,网络被当做一个毫无约束、完全自由的释压场所,网络文化在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中也被行为主体绝对自由化。

同时,这种开放、畅达的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行为的“无约束”错觉,使大学生群体相对忽视了网络交互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网络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性在强化大学生选择自主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呈现失范状态。

(三)平等交互性,导致民主意识提升与道德情感淡化并存

1.民主意识提升

网络文化的去中心化,使得网络文化更富含平等、民主色彩。

网络文化的平等化,使每个上网者成为网络世界中的自我行为主体。

他们可以摈弃各类异质的特点,以同等的地位、同一的方式和条件加入网络这个大型交往社区当中。

根据表6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上网的频率和时长状况均呈现稳定态势。

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他们上网的频率都相对较高。

总体水平中,大学生每天上网的人数比高达80%,该群体每天上网已然成为普遍现象。

从对大学生上网时长调查数据显示(见表7),他们每次上网的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比占总体的90.67%,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呈现较高态势。

表6:

你一般多长时间上一次网?

选项

小计

比例

每天

120

80%

半周

9

6%

一周一次

5

3.33%

不定期

16

10.67%

表7:

你平均每次上网持续时间:

选项

小计

比例

小于l小时

14

9.33%

1—3小时

90

60%

大于3小时

46

30.67%

由于网络的民主色彩的浓重以及网络文化吸引力的增强,进一步深化了民主思想,不仅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提升。

平等特性构筑的轻松、愉悦、舒适的网络环境,上网途径的多元性兼之上网费用的可支付性,构成了大学生广泛参与的前提。

使他们参与网络活动的热情也逐步增强。

既实现“人人平等使用网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又扩充了网民的总体人数和组成结构。

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体,出于学习、娱乐的目的和行为作用的便捷,使得大学生上网行为趋向习惯化,日常化。

2.道德情感淡化

大学生对上网行为的习惯化和依赖感,使大学生直接交往的形式成为“人——机器”交往的模式,人的言谈、表情等等被转化为机械符号,交往主体往往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反应,难以亲切、诚挚的进行感情交流。

根据表8的数据显示,当问到现实中的朋友和网络中的朋友哪个更可靠时,大学生的态度明显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前者更可靠的比重高达78.67%,而认为后者更可靠的比重则仅占2%。

认为两者都可靠或都不可靠的学生则仅占小部分。

大学生对网络上所谓朋友的信任度明显低于对现实中朋友的信任度。

网络交往主体的真诚性和信息的真实性明显遭到质疑。

表8:

你认为现实中的朋友和网络中的朋友

选项

小计

比例

都不可靠

10

6.67%

前者更可靠

118

78.67%

后者更可靠

3

2%

一样可靠

19

12.67%

习惯于网上交往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会导致人际关系的难于应对,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技能的降低。

民主平等的网络交流拉近了人的互动距离,但却疏远了他们的情感距离,最终导致对他人的信任度降低,以及人际感情联络的淡化。

(四)方便快捷性,导致效率观念增强与不良影响加速并存

1.效率观念增强

网络的数字化传输的特点,使网络文化的传播更具便捷性。

信息收发速度的迅捷和资料充足、下载、复制功能的完备都是其便捷性的良好佐证。

网络资源的充足性和即时更新的特点,使得网络文化包含内容更为广泛、全面。

通过网络直接获取所需信息,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可利用资源,同时也使该方式获得多次利用。

行为的不断反复和强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的效率观念。

2.不良影响加速

出于求效率心理和便捷性特征,遂网络文化的传播更为迅速,而网络文化中那些不良成分和信息等错误认识的加速普及,导致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性和危害性影响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根据表9数据显示,有19%的学生认为电脑黑客很有个性,

想成为那样的人,还有34%对电脑黑客表示敬佩,认为他们是技术高手。

表9:

你如何看待电脑黑客?

选项

小计

比例

是违背网络道德和法律的人

80

53.33%

有个性,想成为那样的人

19

12.67%

是技术高手,羡慕

51

34%

从该项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超过一半的人对电脑黑客认知是正确的,但是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认知观念出现偏差,道德判断出现问题。

这种不良的文化观念会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当问及暴力影片是否会导致大学生更易产生暴力行为时,虽有大部分人表示不会受其影响直接产生暴力行为,但还是会潜在的影响他们的脾气秉性,隐性习得暴力行为。

从另一个程度上来说,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因素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加速了其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网络文化的便捷性对大学生有所裨益,但网络文化的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大学生加强重视。

(五)文化多元性,导致价值观念融合与道德选择迷失并存

1.价值观念融合

网络手机终端的使用和普及,促进了网络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网络文化来源的广泛性丰富了其内容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化的吸引力,也拓展了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兼之网络文化共享和国际化的特点,使网络载体以其多元性广泛的容纳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并在相互交流、传播的过程交叉、融合、吸收。

同时也改造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加速了与其他各国文化价值观的各项因素的融合和再生。

各国新闻观点、影视作品等各项文化将网络文化构建成一个大熔炉,各类价值观纷呈出岫。

在中国本土土壤中,网络文化旨在结合中国传统的道德向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在这种环境下,网络文化融合多元知识和全球视野的同时,也成为了西方国家传达自己国家的价值标准、意识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