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057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0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11讲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11讲 二氧化碳的制取

一、选择题

1.(2018,巢湖市二模)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C)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D.反应发生的条件

2.(2018,益阳)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D)

3.(2018,芜湖市二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小块石灰石 ⑤收集气体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4.(2018,六安市一模)小亮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合理的是(D)

A.用KMnO4粉末制取O2

B.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5.(2018,包河区一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2018,南通)利用下列仪器制取相关气体,不能实现的是(C)

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7.(2018,安徽省桐城中学一模)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NaOH混合物的方法制得:

CH3COONa+NaOH

Na2CO3+CH4↑,该实验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B)

A.与制O2的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与制O2的装置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与制H2的装置相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与制CO2的装置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8.(2018,巢湖市居巢区黄麓中学模拟卷)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C)

9.(2018,襄阳)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B)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熟石灰 D.苛性钠

10.(2018,黄冈)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二、实验探究题

11.(2018,衡阳)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向上排空气法__。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_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CO2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__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_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表明已集满__。

12.(2018,大连)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KClO3

2KCl+3O2↑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氧气不易溶于水__。

(2)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CaCO3+2HCl===CaCl2+H2O+CO2↑__,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__,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CO2+H2O===H2CO3__。

13.(2018,白银)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_锥形瓶__,b_水槽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KMnO4

K2MnO4+MnO2+O2↑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A__(填代号)。

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_过滤__、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_稀盐酸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B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C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集已满__。

(4)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_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__。

14.(2018,庐江县陈埠中学预测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酒精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KMnO4

K2MnO4+MnO2+O2↑__。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或集气瓶口向上)__,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CaCO3+2HCl===CaCl2+CO2↑+H2O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_红__色;

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紫__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碳酸受热分解(或碳酸不稳定)__。

adminadmin臺

・"jn

`毬€h毬€─{€毬€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和体积分数回答本题。

【解答】解:

空气的组成成分按照体积比计算: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

A、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B.NH4NO3C.CO(NH2)2D.C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B、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

 

4.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IB.FeC.CaD.Zn

【分析】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进行分析。

【解答】解:

铁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元素与人类的关系,正确掌握各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B.纯碱C.食盐D.蔗糖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

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故A正确;

B、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

A。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B、根据酒精灯熄灭时需要盖灭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酒精灯添加酒精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

A项,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A选项错误,故不选A;

B项,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吹灭,B选项正确,故选B

C项,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选项错误,故不选C

D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D选项错误,故不选D

故选:

B。

【点评】熟记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

两查:

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不能少于

两禁:

禁止向点燃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一不可:

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7.科学家用Xe(氙气)首次合成了XePtF6,在XePtF6中Xe、F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1、﹣1价,则XePtF6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5D.+7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XePtF6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在XePF6中Xe、F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1、﹣1价,设铂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1)×6=0,则x=+5价。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u2O,可以制成红色玻璃。

Cu2O属于(  )

A.氧化物B.有机物C.混合物D.单质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解答】解:

Cu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有机物、混合物、单质的定义,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熟悉物质的分类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0.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考虑;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水变为水蒸气不能证明水的组成;D、只有化学变化才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解:

A项,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项,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分子的间隔,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

B正确;

C项,该实验是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转化,不能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C

错误;

D项,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的结论,故D

错误。

故选:

B。

【点评】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1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分析】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是淡蓝色液体,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不能做燃料,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铁丝在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

【解答】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正确;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正确。

故选:

B。

【点评】氧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实验室三大气体之一,熟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应用。

 

12.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判断,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4P+O2

2P2O5从物质角度:

可读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粒子角度:

可读为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质量角度:

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解答】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

C.表述错误,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

D.表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3.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燃料的燃烧。

【解答】解:

A.将木柴架空,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A项不选;

B.木柴的着火点不能被改变,故B项不选:

C.将木柴架空,不能增大氧气的浓度,故C项不选;

D.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木柴燃烧,故D项当选。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难度不大。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甲>乙>丙

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不能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因此等质量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丙>乙>甲,即溶剂质量丙>乙>甲,故B错误;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50g水中能溶解甲物质20g,因此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又因为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1℃时甲物质溶解度为30g,50g水中能溶解甲物质15g,此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状的固体,不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属于有机物

B.乙的微观示意图为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根据如图所示:

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丙为水,图中“●”,“o”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A、甲表示的物质为H2O2,属于无机物,故A项错误;

B、乙物质为氧气,微观示意图应为

,故B项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故C项正确;

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为氧元素,反应前后由﹣1价变为0价和﹣2价,故D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一定相同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D.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一定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元素的概念、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与溶剂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下列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品,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等量样品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D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

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滴

A.AB.BC.CD.D

【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甲烷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

C、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镁>铜,无法比较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