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第四章 特写 镜头式的新闻片断 讲义 第4章 11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第四章 特写 镜头式的新闻片断 讲义 第4章 11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第四章 特写 镜头式的新闻片断 讲义 第4章 11 Word版含答案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第四章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断讲义第4章11Word版含答案doc
11 漫步在无人区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阒无一人(qù) 佩戴(pèi) 喧嚣(xiāo)
哨所(shào)橘林(jú)雏菊(chú)
(2)多音字
笼
间
呱
卡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屹立 矗立
辨析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
高耸地立着。
例句
①西藏和平解放后,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西藏已经屹立在世界屋脊。
②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在北京时间1月7日凌晨抵达冰穹A地区后,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迅即开始现场施工,“昆仑”将矗立南极之巅。
(2)度过 渡过
辨析
度过:
过(时间),如度过假日。
渡过:
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
例句
①塞浦路斯人从28日中午开始到各银行营业点门前排队等待取款。
警察和私人安保公司也在各营业点和自动取款机外增加了安保力量。
整体来看,塞银行业在平稳中度过重启首日。
②韩国总统朴谨惠19日上午就一个多月前发生的沉船事故发表谈话。
如果舆论支持谈话和后续的内阁,朴谨惠或能渡过执政后遭遇的最大政治危机。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煤矿兴盛时,王平村以西至王平口一线汇聚了吕家坡、刘北坡、王家岭、偏坡子、焦家岭等村,如今矿区采空,这些村里大多已经阒无一人。
(√)
请说明理由:
“阒无一人”指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
使用正确。
(2)小严意识到果然是自己负责这个单,立马激动得呆若木鸡,连对领导说感谢的话都不会说了。
(√)
请说明理由:
“呆若木鸡”是说呆得像木头鸡一样。
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使用正确。
(3)鸭苗卖不出去,程仁功根本无法偿还旧债,村里的鸡场已倒闭,程仁功村长的职位也被撤掉。
显而易见,他想卷土重来似乎不可能。
(×)
请说明理由: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贬义词。
可改为“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相关·知识]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
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因此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以色列大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文本·探究]
一、阅读课文第1~11段,回答问题。
1.“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往外淌水,流出来的水在地上形成了小溪,然后一直流到一块曾经是花园的低洼地里。
”请品味这句话中“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淌”一般用于大自然中水流的状态,顺其自然,没有人去开关,这个动词的主语是“一个自来水龙头”,鲜明地印证了主题——“无人区”。
2.“他们随时都在移动,有时也参加战斗,但多数时候是移动,而且越来越往后撤”中能否把“随时”替换成“有时”?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替换。
“随时”强调“不论何时”,突出人的不由自主。
“有时”是可以人为调节的。
3.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
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由于战火的频繁、不间断的和巨大的灾难让人的神经错乱,把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
与“草木皆兵”“杯弓蛇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课文第12~21段,回答问题。
4.在本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这里的描写与第一部分的描写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
(2)作用:
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
三、阅读课文第22~34段,回答问题。
5.“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权组成的新秩序。
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6.“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写法·借鉴]
运用画外音,拓展镜头和画面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它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情。
课文中很多句子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作者的“画外音”蕴含其中。
如“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
就在48小时之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作者的“画外之音”是战争破坏了人们和谐的生活。
再如“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作者的“画外音”是谴责向以色列提供或出售武器的美国。
下面是某家电视台同一频道在同一个月内播放的两幅画面,请分别给这两个画面设计画外音。
画面一:
冬日,晴空。
北京街头出现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议论。
画外音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二:
一位生态学家,指着街头一株株仿真的椰子树,说:
“这些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椰子树不仅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释放有害气体……”
画外音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画外音应符合画面表达的主题,清楚明确,言简意赅。
画面一,要抓住“冬日”“街头”“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饶有兴趣”表达的态度倾向,持赞成态度。
画面二,要抓住“释放有害气体”,由此可知,对使用仿真植物装饰环境持反对态度。
【答案】 画外音一:
园林工人精心装饰着冬日的北京,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画外音二:
没有科学便没有环保,生态学家呼吁:
去掉装饰,还原冬天的本色。
下面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场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观众记者的身份为其配上一段画外音。
要求有描述有评论,注意感情色彩,语言明快生动。
场景:
男子单杠决赛。
先后出场的日本、美国选手均得到9.787的高分。
第三个出场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表现更出色,但裁判仅给9.725分。
全场观众一片嘘声,比赛无法进行。
裁判重新打了9.762分,观众仍然嘘声不断。
摘金夺银已经无望的涅莫夫平静地走上场,向观众致意,要求安静,让比赛继续。
在他的一再请求下,观众终于安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大家看,涅莫夫的表演多么精彩:
他跳跃、摆动、腾空,动作快捷协调、连贯流畅、轻盈优美,水平明显高于前面的两名选手,得分却大大低于他们。
观众都能明辨优劣,作为专业权威的裁判却大大走眼,真让人不可思议!
(示例二)涅莫夫高水平低比分的结果引起观众不满,请听,赛场上嘘声一片,如潮水呼啸,如巨雷震响。
这表明观众不仅是投入的,热情的,也是在行的,公正的。
(示例三)涅莫夫平静地走上场来,脸上没有对不公平结果的愤怒,没有夺冠无望的沮丧,反而要求观众安静。
涅莫夫不乘机发难,不漠然处之,他真诚、宽容的君子风度让人敬佩。
在观众眼里,他是技术上的冠军,更是精神上的英雄!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许多地方的做法经验和实际成效________了群众的这句话。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________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中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受损。
A.验证 调整 名誉 B.印证 调整 名誉
C.验证 调控 荣誉D.印证 调控 荣誉
【解析】 “验证”,用实验证明;“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控”,调节控制。
“名誉”,名声;“荣誉”,光荣的名誉。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A项,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这里是望文生义。
这里可用“滔滔不绝”。
B项,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C项,电光石火:
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这里是望文生义。
D项,平分秋色:
指双方各占一半。
指的是“双方”,此处是“几家”,用错对象。
【答案】 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__①__,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__②_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
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莱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__③_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
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
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解析】 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进而推断所填内容。
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①“蒸”这种烹调方式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四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
据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
(不超过1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15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抓住人物、事件等主要要素概括。
(2)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1)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2)(示例)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
语文十分重要,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
功利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不考语文,会产生学科歧视、弱化母语教学的负面导向,对中小学阶段语文的正常教学起到消极影响,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语文考试模式,努力提高语文考试的评价信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改革。
②对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必过分苛责。
不考语文,并非是轻视语文学科的地位,而是为了减轻考生学业负担及应考压力,节约学校招考成本;不考语文,也并非不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自主招考的面试,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思维和汉语表达能力;学生进入高校后,仍要接受大学语文的教育。
我们应该尊重高校的自主权,给予选择、探索的自由。
5.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16个字)
新华网华盛顿3月6日电,美国航天局6日说,一颗直径8米的小行星当天以非常近但比较安全的距离从地球近旁掠过,这也是两天来第3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这颗编号为2014EC的小行星一天前才被发现,美国东部时间6日16时21分飞抵近地点,与地球的距离不到6.2万公里,只有地球与月球距离的大约六分之一。
由于体积太小,不借助观测设备人们无法看到这颗小行星。
此前,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日下午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与地球相距35万公里,约为地月距离的十分之九。
美国东部时间5日晚,类似的一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约12万公里处掠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答题时,要把握材料的主要意思,去掉一些附加的信息。
通过分析材料,第一句话是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说明,所以拟写新闻标题要紧扣文段中心,即第一句话,要明确“谁”“做了什么”。
【答案】 两天3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6.下面来自《环球时报》的新闻,试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向同学们转达主要信息,不得超过30个字。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在“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
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整体感知新闻大体内容,然后根据新闻导语具有概括性的特点,结合着主体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如导语部分可根据“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概括为“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主体部分可根据“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概括为“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答案】 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好奇”号火星漫游记
李 理
“祝贺你们!
”肃静的大厅里传来一声浑厚的问候。
大屏幕前,正在观察“好奇”号行动的科学家们屏息凝听着随后的一段话。
这是一份来自火星的特殊问候。
近日,“好奇”号火星车在接收了地球上的语音邮件之后,通过美国宇航局的深空天线网络接收信号将其向地球转发回来。
这是人类首次完成从地球上向其他行星发送语音邮件并转发回来的任务。
“好奇”之路漫漫行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被成功送入设计轨道之后,其征程一直被广大民众关注。
到目前为止,“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进展顺利。
成功踏出火星第一步,成功发回邮件等一系列测试均表明“好奇”号目前状态良好。
在近日的发布会上,美国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好奇”号传来的照片。
根据这些照片,人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火星山麓地区一些侵蚀形成的冲沟地形,以及其层状沉积结构。
目前,搭载在“好奇”号上的镜头已经拍摄了附近夏普山的缓坡下部地形景象。
科学家表示,那里将是“好奇”号攀登夏普山的位置,照片中的层状沉积岩层是它的最终目标。
但是,有一片暗色的沙丘横亘在“好奇”号和沉积岩层之间。
根据资料,科学家判断,这片暗色区域存在不同颜色的地区,每部分所含成分并不相同,是历史成因的差异导致了这些岩石的多样性。
此外,根据报告“好奇”号已从着陆点附近出发,正式开始向400米外的首个科研目的地格莱内尔格前进,该地是三种地形相交的区域。
科研人员期待首个岩石目标能在这一区域找到,并对其进行取样和分析。
火星生命仍为谜
那么,是何原因让“好奇”号火星车备受世界关注呢?
科学家表示,是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未知迫使人类关注外星球。
之前的资料显示,火星上存有火山喷发后的坑状高低。
而有关科学家也曾称,一些带回来的标本也显示火星上有机物是存在的。
虽然有科学家表示在火星上发现有机物质并不能证明火星现在或者过去存在生命,陨石可将有机物质携带到火星上,此外,有些可能被有机物质污染的探测仪器限制了对火星现代微生物的探测任务。
因此,对此次“好奇”号的火星之旅是否会发现有机物,成功验证生命是否存在是一个被大众关注的话题。
“在我看来,如果‘好奇’号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有机物,那么这将是火星上存在生命发现的转折点。
”美国科学家曾经如此表态。
然而,火星探测的任务并不局限于对生命是否存在于火星的探索,科学家还将通过研究地球以外的太阳系和银河系中的物理化学环境,逐步认识地球上的生命的产生过程。
假设探测到火星表面存在有机物的痕迹,科学家们表示,其重点将转向研究这些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形成过程,并确定有机物是否能与火星生命起源产生关联。
“好奇”探索最先进
此番访问火星时,科学家们为“好奇”号选择了最优的探测地点以及携带先进的科学仪器。
例如,“好奇”号中搭载了最先进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该设备将对火星大气、岩石和土壤粉末进行取样成分分析。
虽然在升空之后,曾遇到些许麻烦,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