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6799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经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经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经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经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经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经答案.docx

《西经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经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经答案.docx

西经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

1.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2.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

第二章

一、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

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

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

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

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西方经济学把相关商品分为两种:

替代品(substitutes)和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

(2)供给与需求是相对应的概念,也是市场上决定价格的两种力量。

需求来自消费者,而供给来自生产者。

西方经济学在使用供给这个概念时,总是指在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可以分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和整个行业的供给。

除商品本身价格外,成本、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技术、经济制度和组织、政府政策和一些非经济因素都影响供给。

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

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

当生产成本相对于商品的售价而言较高时,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

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

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

如果工资提高或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就会上升。

技术进步,将会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的数量,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引起对相关商品供给变化。

相关商品既可能是生产性替代品,也可能是生产性互补品。

一种商品的生产性替代品(substituteinproduction)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进行生产的另一种商品。

一种商品的生产性互补品(complementinproduction)是指必须和这种商品一起生产的另外一种商品。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

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率而体现的。

生产率是指每单位投入的产出。

生产率提高表现为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数量的降低,或者单位投入的产出数量的增加。

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

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生变量如政府的政策、资源状况、天气情况、战争等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答:

为了说明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和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西方经济学强调需求量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区别。

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它表现为需求曲线整个位置的移动。

同分析需求的变化一样,微观经济学也区分了供给的两种变化:

一种是供给量的变化,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对应不同价格的点的运动;另一种是供给的变化,是供给曲线整个位置的移动。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如果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市场价格将会提高,根据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价格提高,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为止。

相反,如果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价格下降将会增加需求,减少供给,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价格不再具有变动的趋势,而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均衡状态。

马歇尔把这种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

市场的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具有的调节市场供求达到一致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配置的内在功能。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一般来说,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

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平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

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

后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不仅食物支出方面存在着上述递减情况,衣服等生活必要支出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不仅如此,正如恩格尔自己所强调的,他的定律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

“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

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

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一、思考题

1.分析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异同之处。

答:

西方经济学把消费视为欲望的满足过程,因此,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是效用论。

最早解释消费的效用理论又叫基数效用论。

这种理论揭示了效用与消费需求的基本关系,但在如何衡量效用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但是,从历史和逻辑的顺序上说,它却是效用论的起点。

物品所具有的这种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称之为效用(Utility)。

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论是西方经济学最早也是最粗糙的效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用基数即1.2.3……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体的重量、体积、长度一样。

测量效用大小的单位叫做效用单位(Util)。

效用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觉,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测量的。

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识到效用不能由基数来衡量,但他们又认为,效用论是分析消费需求的重要工具。

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用序数效用取代基数效用,以弥补后者之不足。

序数效用论认为,虽然消费者不能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说出自己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顺序。

例如,他可以说出对A商品的偏好甚于B,对B的偏好甚于C,或者对A和B的偏好是相同的,等等。

因此,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对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比较和排列。

这种理论叫序数效用理论(OrdinalUtility)。

序数效用论强调相对效用,而基数效用论注意绝对效用。

前者并不意味着后者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它们二者仅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揭示效用的特征。

以序数排列比以基数排列所受到的限制要少,例如,某一消费者在电影和戏剧两种消费品之间进行选择时更乐意去看电影,但又说不出看电影比看戏剧能多得多少效用单位的满足,用序数效用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说明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和该规律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答: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记作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能增加的总效用,它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式为:

MU=ΔTU/ΔQ,即总效用增量与商品增量之比。

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效用是随着某商品消费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的,即最初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为最大,以后逐次增加的单位商品的消费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直至下降为0,这时再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边际效用将为负数,负效用表示消费者从某商品消费中获得的不是满足而是痛苦。

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被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以人们的欲望强度递减和欲望饱和规律为基础的。

人们的欲望是无限,这是就欲望的多样性和分层次性,以及每一种欲望在被满足之后还会具有重复性和再生性而言的。

但就每一种具体的欲望满足过程而言,在一定时间内却不是这样。

当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时,对该种商品的需要欲望因为得到即刻的满足而使其欲望的强度减少;随着消费数量和次数的增加,该种欲望会由获得部分的满足变成满足的最大饱和程度。

这样,边际物品(即每新增加一个单位的物品)的消费使消费者感到增加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越来越小,直至下降为0、为负数,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

一、思考题

1.试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答:

(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求论的使用奠定基础。

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者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

生产者行为理论使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也类似,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二者的切点即为生产者均衡点。

2.谈谈你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

答:

所谓收益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收益递减,既可以指边际产量递减,也可以指平均产量递减,有时还指总产量递减,后者又称为绝对的收益递减。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

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比例所需要的数量,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佳比例,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例如,只有当劳动者人数增加到一定量时,才能在生产中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趋势。

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超过最佳配合比例后,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劳动者人数过多会导致人浮于事,偷懒怠工,增加监督和管理人员等,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生产率递减。

收益递减作为一个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其前提条件的。

忽视了这一前提,就会得出悲观的结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预言,随着人口的膨胀,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最终导致劳动和土地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下降,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

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

马尔萨斯的错误在于忽视了技术的进步。

事实上,在马尔萨斯之后,许多国家在食物生产上的技术进步发展神速,这些进步包括:

高出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等等,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技术进步不能取消收益递减规律,但能抵消该规律产生的负面效应。

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

谈谈你的看法。

答:

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对19世纪资本主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古典式企业制度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伴随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企业主企业”到两权分离的“经理控制型”企业的演化。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大公司的控制权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的现象,称之为“经理革命”。

在“经理革命”的背景下,对现代公司制企业目标模式的分析,导致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企图推翻古典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的假说。

例如,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了“销售额最大化”假说,马瑞斯提出了“增长最大化”假说,威廉姆森提出了经理效用模型,都对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这些假说和模型被称之为“经理型厂商理论”,其共同点是强调经理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而有可能背离最大利润原则。

经理型厂商理论将经理效用函数纳入企业的目标函数中,用多目标取代利润最大化这单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股东与经理之间的矛盾,可以解释用简单的利润最大化假说解释不了的企业行为。

但另一方面,如果过分估计经理在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或者过分低估了利润在企业目标函数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

无论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如何分离,只要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经理只不过是资本家所雇用的高级劳动者。

他必须为资本家赚得令其满意的利润。

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因为资本家可以用两种方法控制经理:

用手投票(在董事会举手表决)和用脚投票(指股东因不满意企业经营而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该企业的股票)。

而这个社会之所以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因为决定生产和分配决策权的主要权力基础,既不是劳动者,也不是企业家才能,而是资本。

而只要是资本说了算,用利润目标分析企业的行为就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现实基础。

不过,还应当指出,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说是建立在“完全理性”假设基础上的。

这种假设在标准的教科书中虽然有助于用优美的数学公式和曲线分析企业的“最优”行为,但它是极其不现实的假设。

因为利润最大化意味着在一系列可供选择方案中唯一最佳的方案。

只有假定厂商掌握的信息是无限制的和无代价的,他的计算能力和能够支配的时间也是无限制的,厂商在任何时间内都能逐一比较他面前所有可供选择的行动,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假说遭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等人的批评。

西蒙用“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原则来代替传统的“完全理性”和“最大化”原则。

他认为,厂商是在时间有限、信息有限和计算能力有限即“有限理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因此只能考察一小部分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差别在于,前者寻找最佳的方案,后者寻求符合要求的满意方案。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一、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答: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①在同一個市場中存在數量眾多的廠商和和購買這些廠商產品的消費者;②所有廠商生產的產品都是無差別的,同質的的產品;③資源完全自由流動;④買賣雙方具有完全信息

4.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以及成因

答:

完全垄断市场是理论中假设的与完全竞争相对立的另一种市场类型。

它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

它具有以下特征:

(1)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整个行业的产销量。

(2)产品不能替代,不存在产品相近的替代品的竞争,厂商不受任何竞争性威胁。

(3)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决定价格,以达到垄断的目的。

(4)实行差别价格,以攫取最大的超额利润。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大致有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原料控制、特许专利等。

完全垄断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西方经济学家却把完全垄断理论作为分析各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重要基础。

第七章

一、思考题

1.哪些因素决定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能会因为以下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技术改进而使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MRP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从而MRP和MFC的交点也向右移动,这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的均衡量将增加。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MRP曲线的移动,这也将引起要素均衡量的变动。

当商品价格下降(上升)时,MRP将向左下(右上)移动,MRP曲线与MFC曲线的交点也向左(右)移动,从而引起要素需求量的减少(增加)。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MFC曲线的移动,也将导致要素需求均衡量的变化。

当要素价格下降(上升)时,MFC曲线将向下(向上)移动,MRP和MFC曲线的交点也向右(左)移动,从而引起要素需求量的增加(减少)。

(4)某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该要素的可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该要素需求量的变化,其变化趋势是:

同最初产品需求的变化和替代品的变化同方向,同互补品价格的变化反方向。

2.何谓劳动的供给曲线?

为什么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答:

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

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第八章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一、思考题

8.试述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的内容。

答:

西方经济学把收入的不平等分为两种:

一是来源于机会不均等的收入不平等,二是在机会均等情况下出现的收入不平等。

收入均等化的政策措施在两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克服机会不均等,为每人提供均等机会;第二直接调节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以实现微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即收入均等化。

(1)解决机会不均等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

主要调节措施有:

第一,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

一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国有化,兴办私人不愿意办的基础公共产业;三是通过提供资助和减免税收刺激私人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四是限制移民,特别是外国移民。

第二,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第三,为实现平等就业,消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②普及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③促进财产占有的机会均等缩小财产差别的措施:

一是征收遗产税,这是促进机会均等最简明武器之一;对非劳动收入即财产收入(如红利、利息等)按较高税率征税,对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

财产占有均等化不触及私人财产制度。

(2)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收入均等化目标,除机会均等化政策之外,还有直接调节收入水平,其政策手段有:

①税收政策。

运用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帮助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一是累进所得税,收入越多,交税越多。

二是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

②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是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的。

转移支付主要流向低收入家庭。

③价格政策。

这里的价格指广义的价格,除商品价格外,还包括工资与利息率。

价格政策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商品价格政策。

通过控制价格水平促进收入均等,对购买商品,实行低收入者付低价、高收入者付高价政策。

第二,最低工资政策。

规定最低工资,使分配有利于低收入者。

最低工资虽由劳资双方议定,必要时政府要干预和调节。

第三,利息率政策。

政府通过优惠贷款方式促进收入均等化。

如向低收入阶层提供低息住宅贷款,改善其居住条件;向农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④负所得税政策。

对政府转移支付,许多学者提出批评,他们认为:

一是这样不公平,富人收入转给穷人是不公正的。

二是这样做有损于效率。

为此提出负所得税政策。

按规定,如果某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就应得到负所得税,即得到一笔津贴。

还规定参加工作的人的总收入(工资+负所得税)要高于不工作人的总收入。

第九章宏观经济核算

一、思考题

1.划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包括二、三、四部门)。

漏出与注入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答:

(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假定在社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

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家庭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厂商的销售收入;家庭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用于投资。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引入政府部门,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下增加一个政府需求(即购买)G,则Y=C+I+G。

社会总供给项下增加一个政府税收(T),则Y=C+S+T。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G=C+S+T,即I+G=S+T,移项后I-S=T-G,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差额为正是财政盈余,差额为负存在财政赤字。

上式可写为I=S+(T-G),此时,如果私人储蓄不能满足私人投资需求,则可用公共储蓄弥补。

(3)引进国外部门,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向政府交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供给中的进口(M)。

于是,社会总需求Y=C+I+G+X,社会总供给Y=C+S+T+M。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X=C+S+T+M,移项后,可变为(I-S)+(G-T)=M-X,左边为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右边是贸易缺口。

如果出现I>S,G>T,则扩大进口与引进外资弥补缺口,这就是“两缺口模型”。

在上述三个宏观经济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于环形管道。

当存在家庭储蓄、政府税收和国外进口时,都会减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即需求或支出),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漏出(Leakage);而家庭消费、政府购买和向国外出口都会增加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对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注入(Injection)。

2.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与GNP的关系和五个总量的关系。

答:

(1)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是在国外的本国公民获得的收入和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获得的收入之差。

这个值为正值时,GNP>GDP,为负值时,GDP>GNP。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3)国民收入=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见图9-4宏观经济核算中变量关系示意图

3.计算GDP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1)支出法:

在一年内,如果以Q1,Q2,Q3,…,Qn表示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以P1,P2,P3,…,Pn代表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则国内生产总值为:

(2)收入法:

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参与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如果从生产角度看,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