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5510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doc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1.1定义:

形状公差:

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

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

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

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E)、最大实体要求(M)、最小实体要求(L)和可逆要求(R)。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三、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

四、检测方法:

1、检测原则:

2、测量方法:

2.1直线度的测量:

一般用首尾连线评定直线度的误差,常用的有打表测量法与影像测量法。

在校准设备的直线度时常用光隙法或自准直仪法。

2.2平面度的测量:

常用打表法或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平面平晶、水平仪或自准直仪测量。

2.3圆度的测量:

常用的两点测量、影像测量与三坐标测量法。

还可用圆度仪或三点测量法。

2.4圆柱度的测量:

常用的是三坐标测量。

还可用圆度仪测量。

在同轴度误差较小时,也可用径向全跳动来代替检验。

2.5线、面轮廓度的测量:

利用仿形测量装置,将轮廓样版与被测量轮廓比较,测其光隙大小。

用三坐标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出。

2.6定向误差的测量:

常用影像或三坐标测量。

也可使用打表测量,在测量垂直度与倾斜度时可以借助辅具转换基准面。

2.7定位误差的测量:

可用影像和三坐标测量直接测量,对称度也可以用打表测量。

位置度投影完后得出的相对于理论正确尺寸的偏差fx与fy,需再通过计算才能得出位置度误差值。

也可用综合量规检验孔组位置度。

公式:

图解法:

2.8跳动量的测量:

建立基准,并使被测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

指示表面固定位置上的变动量反映该截面的圆跳动值;指示表沿被测要素的理想方向移动(连续或间断),则指示表的示值最大变动量为全跳动值。

无特殊规定时,提示表的测头均应垂直于被测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