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5470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doc

《岳阳楼记》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整理人:

张彩霞

一、文学常识

范仲淹:

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谥文正,有《谥号文正》传世。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

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

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记”:

是古代的散文。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分为碑记、游记、杂记、记---事。

二、重要生字

三、重点解词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

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

7、多会于此聚会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

9、阴风怒号呼啸10、薄暮冥冥迫近

11、登斯楼也这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13、沙鸥翔集栖止14、长烟一空全

15、把酒临风持面对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17、不以物喜因为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

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20、吾谁与归归依

21、百废俱兴兴起22、山岳潜形形体

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

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

27.微斯人:

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

我同谁一道呢?

归,归依。

四、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1.微例句:

微斯人古义:

如果没有.今义:

细小.

  2.气象例句:

气象万千古义:

景象的变化.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例句:

越明年。

古义:

及,到。

今义:

越过。

  4.制例句:

增其旧制。

古义:

规模。

今义:

制度。

 5.备例句:

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完全,详尽。

今义:

准备。

  6.景例句: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日光。

今义:

景物。

  7.尝例句: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

曾经。

今义:

品尝。

  8.去例句:

去国还乡古义:

离去;今义:

到、往。

  9.作文例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

写文章。

今义:

文章,文体

  10.国例句: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

国都。

今义:

国家。

  11.集例句:

沙鸥翔集古义:

鸟停歇在树上今义:

集会,集体。

(2)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通"嘱",嘱咐。

  具:

通“俱”,全,皆。

(3)一词多义

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色

  3.一一碧万顷:

 一片 长烟一空:

全,都

  4.开连月不开:

 放晴 开我东阁门:

打开

5.则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就

  6.极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此乐何极:

尽  南极潇湘:

通向

  7.或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8.为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  全石以为底:

做,为

  9.空浊浪排空:

天空 长烟一空:

消散

  10.通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11.和政通人和:

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4)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5)出自《岳阳楼记》的成语

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俱兴:

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起来。

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各种各样,非常壮观。

浩浩汤汤:

形容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

浮光跃金:

浮动的光闪耀着金色。

心旷神怡:

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

(6)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

(1)得无……乎:

表示推测的语气,“可能……吧”“或许……吧”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若夫……像那

(4)至若……至于又如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示判断)

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与”和宾语“谁”倒置,)

省略句(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五、重点句子的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政务顺畅,人民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几个月不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感情吧。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1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衔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汹涌,宽阔无边,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天气景象千变万化。

16、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1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

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举酒迎着清风,那心情真是喜气洋洋啊。

六、理解性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

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

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15、“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或者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唐贤今人诗赋。

 

19、“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

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21、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22、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

古仁人。

 

七、文本的理解

1、归纳段意

第一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段:

(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

(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

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2、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3、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答:

第一,“前人之述备矣”,所以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承上启下(引起下文)

6、品味赏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答: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