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3464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docx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9中国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9年,茶学相关领域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余项,茶学基础研究不断得到加强;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持续发力,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实施,茶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呈现更广泛的交叉融合,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不断推进。

我国在茶叶科技创新上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取得一批新成果。

尤其是陈宗懋院士团队完成的“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科技创新工作进展

(一)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1.鉴定发掘了一批优异种质

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持续推进资源收集保存,2019年新收集138份种质资源,保存在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及各地茶叶育种单位;通过鉴定评价发掘优异种质53份,发掘了一批

特异种质,包括特早生、低咖啡碱、高苦茶碱、高茶氨酸、高EGCG3"Me、叶色黄(白)、叶色紫化及耐贫瘠资源。

Wei等(2019)鉴定发现了富含1,2,6-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种质,其含量最高可达43mg/g.方开星等(2019)从218份茶树资源中鉴定出13份高茶氨酸资源。

Niuetal(2019)对贵州的415茶树资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较全面地分析贵州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基于GWAS鉴定出了多个与叶片大小关联的SNP标记。

这些资源的发掘可为茶树育种提供优良基因或功能标记,拓展品种的遗传基础。

2.发掘了一批茶树重要功能基因或调控基因

随着茶树全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相继公布,尤其是安徽农业大学基于“舒茶早”的基因组数据、广泛整合现有的转录组、代谢组等数据建立了第一个动态的、交互式的茶树基因组数据库,提高了茶树功能基因鉴定和发掘效率。

以解析茶树重要性状遗传分子机理为目标,借助于高通量测序,发掘了一批与茶叶品质、抗性、生长发育等有关的功能或调控基因。

如Dongetal(2019)鉴定出6个茶氨酸转运载体,证明茶树中的CsAAP1蛋白具有转运茶氨酸的功能;Baietal(2019)等鉴定出决定茶树乙胺含量的丙氨酸脱羧酶基因CsAlaDC,上述研究加深了对茶氨酸分子遗传机制的理解;Weietal(2019)明确了受CsMYB75转录因子调控的CsGSTFI是专一性参与花青素累积的关键基因,其表达水平直接决定茶叶花青素的累积量:

Wangetal(2020)对花青素还原酶基因(ANR)的功能进行了重新评估。

发现一类不稳定的儿茶素中间体是花青素还原酶的产物,后者为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碳正离子底物,该研究完善了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路径。

Wangetal(2019)对低温敏感性不同的品种进行冷驯化处理、发现活性氧清除相关基因是茶树应对冷胁迫的关键基因,并证实OST1和MPK3对茶树低温抗性的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Zhu等(2019)利用山茶属植物咖啡碱含量不同的特点,在低咖啡碱茶树中发现了咖啡碱降解为可可碱的途径。

Wang等(2019)对茶树春芽萌发期的进行了GWAS分析,发现了一个SNP可作为功能标记。

茶树是耐氟(F)积累的植物,Zhu等(2019)发现了一个具有FEX(Fexporters)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基因CsFEX.Liu等(2019)分离克隆了3个CsGSS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鉴定了其对花青素、黄酮醇以及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3.品种选育取得新进展

2019年,中茶129、中茶130、径山1号等19个茶树新品种取得植物新品种权。

其中,有16个授权品种均来自于浙江省,占授权品种数的84%;12个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占63%.

自2017年原农业部出台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茶树被纳人了登记范围。

2019年,中茶111、中黄1号、庐云1号等38个茶树品种取得茶树新品种登记证书,其中已审定品种重新登记的有9个,已销售的21个(其中鸿雁1号、黔茶8号是已通过全国茶树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的品种),新育成的品种有8个。

这些品种的登记和推广,为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

(二)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

1.茶树栽培生理调控机制研究逐步深入

在茶树营养调控方面,冬末春初茶树氮素吸收和翌年春茶利用特性得到深入阐释,提出了根据施肥和茶树采摘期间大于8℃土壤活动积温预测茶树新梢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优化茶树氨肥施肥时期有重要指导意义;解析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氮素代谢中的作用,认为短期抑制GS活性降低了茶叶中N的再利用水平,并重新编程氨基酸和脂质代谢。

氮素供应水平的高低可调节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醇合成酶1、黄酮醇3-0-半乳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如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酶和葡萄糖激酶)相关的基因表达,以及糖基底物水平,调控黄酮醇苷的生物合成和积累。

进而影响茶叶品质。

利用“N示踪对茶树开花期氨素再利用特性进行示踪,表明相邻叶片是开花过程中提供氮和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在开花过程中自噬(Cs4TG)、蔗糖转运蛋白(CSSUT)、氨基酸渗透性(C3AAP)、谷氨酰胺合成酶(CGS/)和天冬酰胺合成酶(CASN)等基因显著上调,去除花芽后这些基因表达状况发生改变。

在茶树中新发现了一种内生菌(Lutihaclerspp.)、该菌含有入-谷氨酰转肽前rCsEGGTS,具有催化谷氨酰胺和乙胺转化为茶氨酸的生物活性为探讨茶树茶氨酸的生物合成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茶树逆境胁迫响应方面,Zengctal(2019)综述了茶叶香气生物合成及其对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茶树鲜叶对光质、温度胁迫、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等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来改善茶叶香气成分的安全有效途径。

多项研究表明,光质(蓝光和绿光)、高温等环境因子对茶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光抑制和ABA等植物激素是茶树低温响应的关键调控因子;在CO,浓度升高条件下,茶树类黄酮代谢受水杨酸和一氧化氮信号分子的调控。

在茶树响应生物胁迫方面,对茶叶被茶尺蠖取食后触发的系统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尺蠖取食后茶树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会激发防御响应,根系作为资源的调度者通过提高碳的再分配来增强叶片的防御效果,同时茉莉酸(JA)能够作为长距离的信号来激发根系的系统性防御响应。

研究还发现,CO,浓度升高环境下茶树代谢的响应将进一步影响茶蚜的种群丰度。

2.茶园生态栽培管理技术取得新进展

施肥技术方面,对我国茶园土壤施肥现状与施肥潜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约1/3茶园氮、磷、钾用量过高,施肥方法不合理,化肥减施潜力为30%~40%.研究发现,高施氮肥量引起土壤性质(pH和NO,)和修剪凋落物质量(多酚/全氮)的显著变化,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显著改变真菌组成。

然而,添加植物生物质炭(1%)提高了土壤pH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无机氮含量,编码N2O还原酶基因nosZ的拷贝数明显升高,显著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土壤N,O排放降低了40%.

茶园栽培管理模式方面,研究了不同的间作和套种模式对茶园产量和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控方面影响,发现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

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之间关系,发现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真菌数量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

同时,关于茶园生草栽培技术、茶园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茶园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效明显

建立了茶尺蠖、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鉴定方法。

修订我国茶园杂草名录,修订转化有效名录331个,新增170个,新名录共412种杂草,分属72科、251属。

调查显示,我国茶园中最普遍的杂草种类是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和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3种。

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建立了小绿叶蝉监测预警平台,发布不同茶区叶蝉的发生趋势数字预报,平均发生量和发生时间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5.3%.陈宗懋院士团队在全国9个产茶省23个地区开展了茶树害虫的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包括昆虫性信息素、双色诱虫板、狭波诱虫灯、植物性杀虫剂以及病毒和微生物杀虫剂等技术的应用。

结果显示,与市售常规色板相比,夏、秋季双色诱虫色板对茶小绿叶蝉诱捕量分别平均提升28.9%、65.8%,对天敌的诱捕量分别平均下降30.0%、35.4%;狭波LED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杀量比普通诱虫灯提高265.9%,对主要害虫诱杀量提高127.0%,对茶园天敌的诱杀量降低40.2%,实现了茶园害虫诱杀的精准化、高效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天敌昆虫的误杀,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

相较于各地茶农习惯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区化学农药减施33%~100%,平均减施79.5%;茶叶产量最高增产15%;茶叶农残中水溶性农药、高毒农药等高风险农药零检出。

化学生态调控研究方面。

明确优美苔蛾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和茶尺蠖性信息素关键组分的手性对良体活性差异。

异丁基氯甲酸酯作为轭合剂制备成茉莉酸甲酯-异白氯酸大环内酯-5b,作为外源请导物处理茶树可以明显抑制茶尺蠖幼虫的体重以及茶炭疽病的病斑。

0-1.3-葡聚海带多糖(glucan[arin)、(Z)-3-乙烯醇(hexenol)可激活茶树防御反应。

基于芳香植物和葱科植物,提出茶小绿叶蝉驱避剂。

基于叶蝉与天敌的趋色性差异,研制出天敌友好型粘虫色板。

白僵菌、绿僵菌处理土

8,减少灰茶尺蠖羽化率。

种植相思、杜英、玉兰等树木、或圆叶决明、金冕草等,可提高茶园天敌数量,降低害虫数量。

(三)茶叶加工与精深加工

1.茶叶初制加工工艺与品质形成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品质提升为中心,更加注重茶叶初制加工关键工序对茶叶品质和香气形成的影响研究。

(1)绿茶加工比较了微波、汽热、电热滚筒和电磁滚筒耦合热风4种杀青方式对机采机制绿茶品质的影响,发现电磁滚筒耦合热风杀青所制绿茶品质较好。

研究发现,高静水压可替代蒸汽杀青抑担酶促氧化、增强了茶汤鲜味,减轻了苦涩味;在干燥阶段,箱式热风对流和滚筒辉干式传导方式更利于绿茶栗香品质的形成。

(2)红茶加工比较了萎凋工序对儿茶素歧化和苯骈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时间越长制成的红茶茶黄素含量越低,聚酯型儿茶素(TSs)含量越高,60%湿度和20℃萎凋处理有利于歧化反应生成TSs.比较了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发现微波干燥和卤素灯-微波干燥可以有效改善红茶干燥过程。

多项研究表明,采用乌龙茶品种,融合红茶与乌龙茶加工工艺起来,增加日光萎凋、抖青、荡青等工序,可以获得具有特色花果香、花蜜香型的高香红茶。

(3)乌龙茶加工研究发现了乌龙茶萎凋工序阶段鲜叶中植物激素的形成与变化,发现采摘损伤激活了茉莉酸(JA)合成基因的表达,导致茉莉酸水平升高;脱水胁迫导致脱落酸(ABA)水平升高,激素水平的变化启动了乌龙茶特殊香气物质的形成。

研究还发现摇青使乌龙茶表没食子儿茶素設食子酸酯(EGCG)、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和羟基茉莉酸等18个代谢产物含量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在据青阶段叶片的持续损伤显著增加了(Z)-3-已烯醇的含量,同时导致了(Z)-3-已烯-B-响葡萄糖苷含量的增加。

(4)黑茶加工对陕西茯砖茶中的“金花菌”的ITSI基因测序,初步鉴定了泾阳茯砖的优势菌算;利用孢子形态学结合18SrDNA序列分析对茯砖茶优势Eurotium属进行了鉴定。

研究了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细菌菌落的变化,发现克雷伯氏菌、乳球菌、芽孢杆菌3个菌属主导了发酵全过程。

基于微生物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砖茶渥堆过程的菌落变化、发现渥堆前、中、后期菌群的差异、其中优勢真商为曲霉属(Aspergilhus)真菌。

在六堡茶瀝堆发酵过程中,发现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ftiumemudadami)对在品质成分的转化中起了关键作用。

研究了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发现发酵前期以曲霉属4sypergilu占绝对优势,后期则以酵母类的Blavtoborgs属占优势。

鉴定出茯砖茶和普洱茶主要香气成分分别为373、408种,茯砖茶中的苯甲醛和苯乙醛含量较低,仅占普洱茶挥发性物质的55%;而茯砖茶中的壬醛和2-已醛含量是普洱茶中的2倍。

研究了不同成型压力对青茶样品品质的影响,提出青砖茶较优成型压力为12MPa.

(5)白茶加工不同存储年份白茶典型品质研究及关键风味化学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由8-CN-ethyl-2-pyrrolidinone-substitutedflavan-3-ols(EPSFs)特征化合物含量对于白茶贮藏年份具有良好的判别与预测能力,尤其是对贮藏年份为10年以下的白茶。

采用UPLC-Q-Otrap-UHRMS技术监测白茶萎凋过程中肽的动态变化,共鉴定出196个丰富肽段,其中大部分为分子质量在1000D以内的寡肽。

采用先进的2D-GC-TOF-MS分析技术在白茶中鉴定出172种挥发物,发现游离的香气前体氨基酸和糖苷结合挥发物(GBVs)参与了白茶香气的形成。

白茶加工过程中柠檬酸、没食子酸、草酸、咖啡酸、肉桂酸、乙酸等有机酸组分含量呈递增趋势,绿原酸、对香豆酸含量呈递减趋势。

采用乌龙茶品种,在萎凋过程中适度引入摇青、揉捻处理,可使白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和种类增多,呈现花香。

(6)黄茶加工研究了黄大茶加工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的变化、发现在大叶黄茶炒制过程中,茶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热诱导下的儿茶素降解和异构化,以及L-茶氨酸中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黄烷-3-醇的形成。

分析了黄大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共鉴定出143个挥发性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是黄大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可能是锅巴香的主要贡献者。

此外,还发现L-茶氨酸热反应条件下形成的N-乙基乙胺可能参与了黄大茶香气的形成。

2.茶叶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

现代食品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更多交叉学科的新技术、新理念,渗透到传统茶叶加工业,促进茶叶加工机械装备向精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俞燎远等(2019)针对机械化采摘的茶鲜叶原料特性,研究构建了鲜叶分级、扁形绿茶加工的连续化生产技术体系及配套装备。

蒋建东等(2019)针对茶叶加工过程远程监控需求,构建了工艺参数远程物联网监测平台,实现了茶叶加工生产线远程运行监测。

余亚飞等(2019)研制了以表控TPC8-8TD控制器为基础的茶叶智能加工系统,提高了制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钟应富等(2019)研发开发了连续自动化理条机组,投叶量差异率低于4.5%,台时产量提高14.3%,可无人操作,提高了理条效率,稳定了茶叶品质,显著降低人工成本。

2019年中国抹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超微化技术与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的连续化球磨设备研制成功。

3.茶制品风味调控与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

探索了茶汤苦涩、回甘等风味品质关键物质及其呈味特性、采用生物酶、微生物发酵等新技术在茶制品风味品质调控技术与产品开发上取得进展。

研究利用β-葡萄糖苷酶、单宁酶等调控茶汁及速溶茶香气、滋味品质;开展以茶及茶汁为原料,借助酵母及含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内生菌等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制出茶酒、康普茶等含醇或不含醇的发酵型茶饮料产品;通过低温高效萃取、膜分离、冷冻干燥等新技术集成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通过技术转让,2019年在安徽金寨建成了一条年产20吨的高品质速溶茶工业化线、原味速溶茶产品可速溶于4℃低温,风味品质接近原茶风格,彻底改变了传统速溶茶香低、色暗、味差的品质特点,通过即溶小包装和研发出的瓶盖型茶饮料,实现了高编速溶茶的终端化应用。

4.功能成分制备与利用研究逐步深入

提出多种茶叶酚类化合物绿色高效制备新技术,研发出一批特色、专用茶功能性成分。

采用单宁酸-Fe,O4-P(NVP-cO-NIPAM)磁性微球新型吸附技术,将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含量由82.4%提高到92.1%,可实现定向制备特定组分茶多酚;采用蒸汽爆炸法对茶渣进行活化改性,茶多酚、糖、咖啡国和皂甙的提取率分别提高15.5%、74.8%、14.1%和28.8%;研究提出了利用丰水梨多酚氧化酶和红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漆酶的不同作用,实现对聚酯型儿茶素A、B、C的合成调控。

创制出多种茶叶功能成分稳态化缓释包埋新技术,为茶功能性成分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自组装制备出EGCG-RBAI复合物,显著提高EGCG在pH7.4的PBS溶液和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和抗炎活性;构建的大米多孔淀粉/壳聚糖负载儿茶素食品级功能性微球,具有良好的功能保持特性、缓释递送特性和协调增效特性;以茶皂素、皂树皂苷、吐温80制备水包油型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儿茶素、茶黄素类物质可以提高鱼、鸡等的生长性能品质和抗病性,改善鱼肉、鸡肉的肌肉品质。

(四)茶叶质量安全与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

2019年我国GB/T2763-2019标准颁布了包括65种农药的茶园安全使用标准,涉及防治对象、单位面积每次制剂施用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等内容,进一步规范了茶园农药的使用。

在茶园农药选用上根据多年农药残留降解规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包括农药的水溶解度、农药蒸气压、残留半衰期、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大鼠急性口服毒性(LDo)、蜜蜂和鱼的致死中量(LD%)七指标作为农药选用的评价体系,并用模糊分析层次过程(FuzzyAHP)方法进行相对权重值的评价。

在上述七个指标中,农药的水溶解度是茶园中农药安全使用最重要的评价因素(权重值0.437),农药在茶树鲜叶上的半衰期(权重值0.193)和农药的每日允许摄人量(ADI值,权重值0.192)次之。

这一方法可以根据农药的理化性质和在茶树上的降解速率提出是否适于在茶树上应用。

在快速检测技术与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

纳米材料、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逆材料等新材料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有机溶剂使用;基于输米材料-分子荧光、量子点传感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及茶叶特征组分快速

控测技术实现突破,极大地推动了茶叶质量安全速测技术的发展。

基于高分辨质谱在茶叶有害物质识别、未知物筛森以及代谢产物转化规律等研究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茶叶中多氯联苯、氯代苯醒等环境污染物水平、污染来源及风险评估有新进展,袋用茶中微塑料经茶汤进入人体后构成健康危害,成为2019年茶叶质量安全关注焦点。

(五)茶叶营养健康研究

在减肥降脂功效方面,研究发现普洱茶中的特征性组分茶褐素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促进胆汁酸合成等发挥降脂减肥作用;黑茶提取物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肥胖作用,为其作为预防人类肥胖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白茶具有一定调节血脂和减缓血栓形成的作用。

在降血糖功效方面,研究发现白茶多糖、绿茶多糖和红茶多糖均具有降血糖功效,茶叶膳食纤维粉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

在降血糖效果上,发花红砖茶优于其原料红茶。

此外,武夷岩茶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调节作用与武夷岩茶的剂量呈正相关。

在神经保护作用方面,研究发现乌龙茶多酚可以显著减轻持续黑暗处理引起的小鼠特定肠道菌群和肝钟基因的昼夜振荡和相移的紊乱,有助于改善微生态和健康;茶色素对神经干的兴奋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高渗葡萄糖造成的神经损伤具有改善作用。

在抗炎功效方面,研究发现白茶提取物对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茯砖茶提取物可以通过抗炎途径等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发挥预防保护作用。

二、大事件和重大进展

(一)英国Nature杂志出版Outlook特辑,介绍了茶学研究最新成果2019年2月,由湖南农业大学赞助,Nature在线出版了一个Outlook茶特辑,本特辑共包含8篇Outlook短文和1篇SponsorFeature综述文章,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茶学研究成果,产生较大反响。

(二)“茶学”学科基金申请代码从三级调整为二级

经过茶学界专家多年积极争取,2019年“茶学”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从原来的“林学”下的三级学科基金申请代码调整为“园艺与植物营养学”下的二级,茶学学科地位得到提升,促进了茶学领域NSFC项目的申请和资助。

(三)陈宗懋院士领衔完成的“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管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陈宗懋院士领衔,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和浙江大学共同完成的“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管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创新点主要包括:

①识别茶叶和茶汤中农药含量的差异,探明农药“有效风险量”的“水溶解度”决定效应;构建以茶汤中农药“有效风险量”制定MRL的新原则;修订6项国际茶叶的农药MRL标准。

②构建农药理化性质和毒理学参数基础上的茶园农药安全分级评价体系和合理使用标准体系。

③构建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限量(MRLs)标准、农药高通量识别和现场快速测定的产品保障技术。

三、主要问题

我国茶学研究进展明显,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攀升,已形成我国独特的优势。

但对照国际前沿及茶产业科技需求,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给予更多关注。

(一)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突破性品种少,生产急需的品种如适宜名优茶机采、抗虫、高肥效品种等比较缺乏;茶树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由于缺乏成熟的基因转化体系,茶树特有基因的功能鉴定及育种利用仍存在技术瓶颈;育种手段以传统的系统选育、杂交育种为主,分子育种仍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育种效率较低。

(二)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

茶园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结合方面的研究尚少,茶园省力化管理技术急需突破;生态茶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模式还缺少系统研究;茶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病害、草害无害化控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三)茶叶加工及深加工

茶叶香气、滋味品质形成的生化基础研究仍不够系统深人;在茶叶加工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控制方面还比较欠缺,茶叶“智造”共性技术亟待突破;茶叶功能成分生物利用度亟待提高,茶叶功能成分终端产品的同质化、应用技术研发薄弱问题仍然存在,传统技术和产品已无法适应高质化、个性化、时尚化产品新需求,在终端产品开发上需要突破。

(四)茶叶质量安全

我国制定的茶叶质量标准多,但缺乏系统性,标准前期研究不深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场速测方法及其配套速测设备性能不足是主要技术瓶颈;对新出现危害因子的风险评估研究不足。

(五)茶与健康研究

茶与健康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

这方面的研究资金和人力投入仍严重不足。

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茶与医学的研究项目每年不超过10项,平均每个项目的经费约37.1万元”。

我国近几年虽

在黑茶、白茶等各类茶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以及EGCG、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成分对各类疾病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础研究仍比较薄弱,多数研究停留在细胞或动物实验水平,对人体的作用和功效不甚了解。

四、展望

茶产业既是农业传统产业,又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在我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今后茶叶生产方式将趋向绿色化、标准化、省力化、信息化、智能化,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逐步加快,茶产品市场需求趋向优质化、特色化、功能化、方便化。

顺应我国茶产业发展方向,满足产业未来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为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今后茶叶科技创新的重点。

(一)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我国是茶树原产国,种质资源丰富多样。

今后要加大对野生资源、地方品种的收集保护力度,尽可能保存我国茶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要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型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新技术,加快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重要农艺、品质、抗性等关键基因的发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因优势,为突破性育种提供亲本或基因供体。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适合机采、抗病虫、高肥效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