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721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育儿心得15篇.docx

小班育儿心得15篇

小班育儿心得15篇

小班育儿心得15篇

小班育儿心得1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

“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快点过来,听到没有?

”……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

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

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

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

“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

  2、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

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3、小班育儿心得、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

“宝宝又长大一岁,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

“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

  4、相互间多多交流

  幼儿育儿知识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

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小班育儿心得2

  育儿过程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我的鼎鼎四周岁半了,很快将完成小班的课程,进入中班。

不知不觉间,两年的幼儿园生活过去了。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好动调皮却又不失聪明的孩子。

也许在他奔跑乱窜之时会惹人厌烦,也许在他好动调皮之时会令人头疼,但是在妈妈眼里,他是一个天性单纯,活泼可爱的孩子,有点胆小,喜爱学习,有点任性,还有点挑食。

因为孩子的爸爸长年在外地工作,鼎鼎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带大,回想这四年多的点点滴滴,有苦也有乐。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鼎鼎刚出生,我就用诗词哄他入睡,几个月大了,常常是一边读着三字经一边他就睡着了,之后慢慢再长大些,睡前总是陪他讲讲故事,看看绘本,虽然那时给他讲的故事,给他背的诗词他此刻基本都忘记了,但我相信记忆深处总会有点碎片存在,最初的启蒙也许就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

此刻鼎鼎学习的兴趣很好,这点比较欣慰,培养孩子的习惯其实是大人自己的习惯,人无完人,加上平时要操持家务,很多时候对于一项习惯的坚持我常常会半途而废,这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时时提醒自己。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点尤为重要。

但我做的并不好,自己不爱吃肉,以至于儿子此刻也不爱吃肉,挑食,喜素不喜荤。

还好爱喝水,爱吃水果,不太吃那些垃圾食品。

不爱午睡,有时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

平时也会让他做一些能做的家务。

比如每次饭后,我都会用很平淡的语气对他说:

鼎鼎,椅子摆好,谢谢。

但是并不刻意,好象这就是他就应做的,没有任何个性。

之后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也会慢慢继续增加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男孩子,不期望他娇气成长。

  三,品德方面的培养。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大人本身都各自有性格缺陷,并且长年构成已然很难改变。

只能尽己所能。

把平时书上看的,网上搜的,讲座上听的,灌输一点给儿子,但有时连自己本身都无法解释一些事一些行为。

比如幼儿园老师和我,平时都会教孩子要学会分享。

鼎鼎很小的时候很乐意于别人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周围邻居都说他是一个大方的孩子。

有一次去游乐园玩,他看到边上有个小孩子在吃着一包他平时爱吃的零食,就走过去不假思索的拿一点吃起来,那个小孩子不乐意,鼎鼎感觉很困惑,他跟我说,妈妈,好东西不是要跟别人分享吗?

我只好跟他说,别人乐意跟你分享的时候就能够,如果别人不乐意,你就要安静的走开,明白了吗?

他虽然点点头,但我明白他小小的脑袋里是无法理解的,随着他慢慢长大,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他也会选取性的去做一些事,孩子成长的过程很残酷的诠释了一个单纯向复杂化进化的过程。

  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有时孩子想要跟一个小朋友玩又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我会鼓励他说学学巧虎,怎样样说啊,我能跟你一齐玩吗?

有时他在做一样事又做不好的时候,我会说,电视上朵拉不是说,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坚持就必须能做到。

去上一些课程时,有时我会给他做好预习,那样老师提问时他就会明白,这样慢慢的孩子也会增强自信。

  五,日常情绪方面。

鼎鼎有时会无理取闹,不合他意就要哭,要耍赖,这个时候要冷处理,不去理他,不然会越闹越激烈,有时实在难以控制了会忍不住打他责骂他,这点是我需要注意的,大人也要会控制情绪。

另外常常人越多他越活跃,有时甚至亢奋,使人不知所措,尤其是幼儿园一些户外活动时,本身小朋友多就不好管理,再加上他这样,真是难为老师们了,在此向老师们深深感谢。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苦也有乐,每当睡前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十分十分爱你的时候,觉的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大人也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再一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培育,期望我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班育儿心得3

  曾经以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

可是真正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时才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情感培养,我渐渐地学会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

有人说过:

“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摸索与孩子的交往以及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使我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绝不亚于孩子任何一个教学阶段。

幼教基础打得好,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

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

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

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

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小班育儿心得4

  通过对幼儿园小班保育工作的完成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可以说这段时间在保育工作中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相对应的则是自身存在的弊病导致完成的保育工作终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所以我也渴望能够改进这些不足并帮助幼儿园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事实上这段时间的小班育儿工作让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对待育儿工作应该要先做好示范才能够更具备说服力,小班的孩子由于不理解生活常识的缘故导致很多时候都会去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作为经常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人自然得注重自身的表现从而起到表率作用,在教导孩子们之前要确保自己能够做到才能再去要求他们,否则的话讲明规则却不带头遵守只会难以被孩子们认可罢了,毕竟表里不一的做法只会被幼儿园的海门唾弃罢了,所以在展开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并积极引导他们展开学习,尤其是饭前洗手或者注重个人卫生等习惯要引导他们如何去做,这样的话既能够强化记忆又能够使得自己的教导更具备说服力。

  展开教学工作的同事也要注重孩子们的思维拓展从而提升他们的想象力,事实上在工作中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得到孩子们的认可,至少不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才能够使得自己的教学工作更进一步,所以相对于教学来说我会更加注重引导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虽然也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却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孩子们当前年龄阶段的特色,而我则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从而让孩子们主动去进行知识的探索。

  注重和家长的联动才能够让每天的育儿成果得到更好的巩固,虽然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导致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孩子,但是当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进行育儿的话无疑能够产生更加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会建议家长在放学以后多和孩子沟通并进行引导性的提问,通过交流来了解孩子当天在幼儿园所学的知识点从而起到巩固效果,毕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关心才是他们在学习中努力的源泉,更何况小班的孩子本就对家长有着依赖心理自然要善加利用才行。

  可以说育儿工作的完成对我来说也能够加强对自身职责的理解,只不过我应该要从育儿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以及孩子们期盼的目光才行,而我也会更加严格地遵守幼儿园的制度并通过育儿工作中的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小班育儿心得5

  追溯童年,不是要给自己找理由,而是去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

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

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

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

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

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但父母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因为父母都是中石化大型国企的职工,所以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富裕,但衣食无忧。

然而,一个缺乏尊重的家庭,无论它多么富有,也能毁掉一个孩子;一个将养育视为恩典的家庭,无论它多么洁净,也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砸家、动刀子。

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着这一切。

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母离婚我跟谁。

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

  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作业或者看电视。

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

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

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

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

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她并不吝惜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

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自解开了外公的九连环。

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

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

“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

会这些有个屁用!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

当时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

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扬,但我最渴望的,却始终是家人的赞赏。

但母亲认为我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从来都不会看。

并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式,当别人在她面前夸奖我时,她就不断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别人说:

“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母亲的这种方式,让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上。

如果别人批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他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

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总想着如果失败,别人会怎么看我。

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直都在为别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不能感受到自己完整的存在,人就很难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衡。

  如果母亲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就不会浪费精力来试图获取母亲对自己的接纳,而是把这个精力投放到自身的成长上来。

反之,孩子会停止自身成长的努力,把精力投入到获取父母的赞许上来。

如果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父母仍然不给自己任何正面反馈,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三、不要打骂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

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

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因为忘记写作业,被打得一个星期不能坐椅子;因为不小心把馒头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还有无数句“没用的东西!

蠢玩意儿!

死不死啊你!

”记得当时我很消沉,在母亲心里,难道我真的不如一个馒头重要吗?

  有一次我打碎了一个很贵的花瓶,我妈愤怒极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后就把我往厨房里拖。

我挣扎着,哭着求饶,但没有用,很快手就被按在了菜板上。

菜刀剁下来的那个瞬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绝望的心情。

虽然是剁在了旁边,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声,不再有任何表情。

随后我被扔在厨房里,呆坐在地上。

  当时的父母基本都会打骂孩子,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那时候楼前的一户人家,把12岁的儿子衣服扒光,从家里踢了出来,就那么撂在马路边。

男孩不断的嚎哭,我透过窗户惊恐地看着这一幕。

这时我妈说:

“看到没有,下次你不听话,也这么对你。

”这句话彻底的击碎了我的心。

我是个女孩啊,难道就这么没有尊严?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长,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为了儿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爱,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母亲从小一直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因为我才导致她这么不幸。

她经常会说:

“都是因为你,要不我才不会像现在这样!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你要是死了我才好!

”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妈妈去世后,她把想对妈妈说的话贴在风筝上,说风筝可以飞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妈妈。

母亲边看边哭。

我问她为什么流泪,她却忽然咆哮起来:

“要是我死了,你就不会来看我!

”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什么了,非常惶恐,以为是自己惹妈妈生气了。

  长大后的我,依然分不清个人的情感界限。

看到别人心情不好,我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总认为和自己有关,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

如果看到别人摆脸色,我会把他的负面情绪全部接收过来,然后搞得自己也无比郁闷。

  五、让孩子永远信任你

  小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母亲坐大巴去秦皇岛。

大概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停一次给乘客解手。

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强,到了四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又想上厕所了。

因为从小受母亲打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帮我。

强忍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对她说了,果然换来的是“就你名堂多!

谁让你刚才喝豆浆了?

活该,忍着!

  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用哭闹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挨打。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心里说:

“尿裤子就尿裤子吧,受不了了。

”我不记得小时候尿裤子后母亲是否打骂过我,但潜意识里就是控制着自己,不能尿,不能尿。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记不住事情,就可以随意对他。

孩子记不住事情,但是记得住感觉。

我不敢告诉我妈,不敢请求司机,不敢尿裤子,这大概都是幼时的心理阴影导致的。

  后来终于忍到了目的地,我连滚带爬地冲进车站厕所,却无论怎么努力,都已经尿不出来了。

不知道有几人有过这种体会。

我跪在地上用头撞墙,无声的哭着,却不敢惊动等在门外的母亲。

  长大后,我遇到任何事情,不论我处境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对我妈说。

哪怕是大一时医院给我下的病危通知,我都直接撕了。

我不想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

  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弯里倾诉的孩子。

而我遇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却无人可说,我只能自己硬抗,直至内伤。

很多人都说我独立又坚强,实际上是因为我无可依靠。

  六、不要把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母亲经常对我发牢骚,说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

每次和父亲吵架,都要对我控诉。

一件事情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说,过去十年的事情依旧天天挂在嘴上。

只要心情不好,就会拿我发泄。

她常对我说:

“你为什么还不不去死?

你死了我才高兴呢!

我就可以过自己的日子了!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剜着我的心。

  这些负面情绪让我背负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亲情,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

我觉得我一定会重蹈她的覆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活着?

  小时候的我经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轻轻一跳,大概就不会有烦恼了吧。

即便是现在,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我都会有往下跳的想法。

只不过是现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让理性主导我的思想。

  七、不要践踏孩子的情感

  小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小动物,总期待着能养一只兔子或者小狗。

但母亲对此是深恶痛绝的。

我买回家的小鸭,被她淹死在水盆里;邻居送我的小狗,被她从阳台上扔了下去;我唯一养的比较长时间的兔子,在过年时被做成了一盆菜,并逼着满脸泪水的我吃下去。

  有一次我在树下捡到一只受伤的小鸟,欣喜若狂的带回家,小心的把米碾碎,一点儿一点儿的喂给它吃。

但小鸟还是因为受伤太重死去了。

我亲手捧着它,看着它在我掌心里抽搐、哀叫、最后闭上眼睛。

这情景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生命消失在我的手心。

我扑到床上嚎啕大哭。

母亲“啪”的一下摔了一个碗:

“哭什么哭!

嚎丧啊?

!

我要是死了,你都不会哭这么伤心吧!

  我记得当时我愣了一下,然后产生了强大的负罪感。

因为我完全没有想过如果她死了我会怎样,说不定我确实不会哭得那么伤心。

但这怎么能允许呢?

于是我强行忍住哭泣,硬生生的憋着。

情绪被堵住了,郁结在胸口,无法外指,只好转而攻击自身。

我大口的喘气,几乎窒息。

  后来我再没有养过任何小动物,哪怕是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有能力自主自己的生活了,我还是无法跨过心里这道坎儿。

对人也一样,轻易绝不倾注自己的真感情。

因为童年的经历告诉我,只要我付出了真心真意,就一定会受到伤害。

我把自己的心包在一层水泥壳里,防御着周围的一切,没有人能真正走入我的内心。

  八、不要吝啬肯定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击教育”,也就是无论我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他们也都是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不值一提。

你其它地方怎么不强一点?

”。

时间长了,我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在网上发了个长贴,有位网友回复说:

“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标点符号使用得非常规范,没有错别字,并且每个自然段之间都会空格,这么长的帖子看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感谢楼主为读者考虑。

”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

我忽然发现,我是多么渴望被人称赞。

  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强心理,能够让孩子奋发向上。

不可能的!

不断的打击只会给孩子造成伴随终生的低价值感,让孩子在自卑、自贱中痛苦的挣扎。

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肯定,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情,都会让孩子铭记在心。

  九、家庭教育中父亲不能缺席

  父亲有着传统大男子思想,认为做家务、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

所以总是高兴起来就像逗宠物一样逗我玩,不高兴了就当我根本不存在。

所以除了和母亲吵架以外,父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记忆。

我不否认父亲很爱我,但我感觉不到。

再加上母亲不断的在我面前控诉父亲,所以我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正式离婚。

后来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并又生了个女儿。

这几年,他一直在对我说他当初多么无奈,其实他有多么爱我。

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

不是不能原谅他的再婚再育,而是不能原谅他对我成长的不作为。

  十、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从小我就必须按照她的意志来生活。

我穿什么衣服鞋子、买什么东西、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嫁什么人,都是她决定的。

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胆小、毫无主见的性格。

  上大学之前,母亲一直控制着我的生活。

考上大学后,因为大一时生了一场病,母亲以此为理由来陪读,又延续了七年她对我的控制。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母亲以“一个人生活太孤独、生病了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

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奇观,带着妈妈上班的人。

  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拒绝母亲,因为在她的教养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义。

我仿佛是跟她共生的,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己的边界。

  在她的强力包办下,我没有真正谈过一次恋爱。

工作后,又是在她的包办下,我嫁给了现在的老公。

结婚头几年,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离婚。

我恨母亲毁了我的一生,我恨为什么她的行为,要让我用一生的幸福与安宁来偿还。

  父母几乎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扭曲孩子的现实感受,很多父母几乎是习惯性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思考和感受,从而阻止孩子表达自己。

  其实,如果我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章,也许我说的这些回忆她一件都不会记得。

但正是这些不被记得的细节,在不断的伤害着我,让我痛苦不堪。

  这种伤口几乎永远不会愈合,而是在适当的时刻重新撕裂、流血、疼痛,甚至是爆发式的迸裂。

小班育儿心得6

  小班的孩子对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