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394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docx

灵台县文化摘集数片

古灵台:

文王遗迹今难寻

    灵台县位于甘肃东部,地处泾渭之间,东拱关中,南依千陇,是周民族和周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上灵台境内曾建立姬姓密须国,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伐密须且筑灵台,县因此而名。

周文王筑起的灵台早已无迹可寻,但灵台作为灵台县的标志,历代在原址上都有修葺。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周文王的圣德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被孔夫子、史圣司马迁等历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大为推崇和身体力行。

灵台县的古灵台被誉为“神州祭灵第一台”,名副其实。

10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前往平凉市的偏僻小县灵台探访古灵台的遗迹。

黄土塬上秋意萧瑟,一轮夕阳似将隐没,沿着山间公路迤逦而行,苍茫的气息让人陶醉。

    灵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在它境内,曾先后建立密须国、密国,秦汉以后又设三水、鹑觚、朝那、良原等县,直到唐天宝元年才因古迹灵台而得名。

古灵台相传为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所建。

    密须国乃黄帝后裔姬姓而出。

乃父系氏族公社一方人在黄河流域,渭水流域,泾水流域,黑水流域(今甘肃灵台达溪河),漆水河等流域繁衍的远古人类。

后经夏商二朝,于商末正式受纣王之封。

因密城密山而名,御名“密须”。

密者:

宝也。

须者:

寿也。

意为:

“国强富贵长寿,日月争辉相映”之意。

因此密须国是父系氏族公社到商末周初的奴隶制商属西陲独立王国。

    3000多年前的某日,平静的达溪河畔忽然狼烟四起,旌旗蔽日,一场天崩地裂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交战一方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密须国,另一方是周文王领导下的周部族。

这个时候,正是周文王雄心勃勃,扫除周边小邦,为伐商做积极准备的时刻,密须国作为商的属邦,早已纳入周文王的视线。

而恰在此时密须国王正好授人以柄,侵扰了周的属邦共国,一直苦无出兵借口的周文王欣喜若狂,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结果自然是周族大获全胜,密须国从此成了周的属地。

周文王为了答谢上天对自己的保佑,筑台祭天祀祖,密须国老百姓也兴高采烈纷纷前来帮助周文王夯筑灵台,短短几日就已完工。

台下周人顶礼膜拜,台上祥云缭绕,花雨缤纷,仿佛万千神灵齐聚天空,为周人赐福,这台便是后人所说的“灵台”。

    周人同殷商一样崇敬祖宗,迷信上天,每遇要事都必先进行卜问,以了解天意,抉择吉凶,求得祖宗保佑。

    在回西岐的路上,周文王在荆山侧(今灵台县城)筑台、设坛,辟灵囿、灵沼,祭祖谢天,举行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的祭天仪式。

因筑台之初,密须国人纷纷前来相助,此台便像神灵保佑一般迅速建成,文王十分高兴,便称此台为“灵台”。

周文王的那次祭灵标志着社会从蛮战进入了一个顺乎民意的时期。

    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大雅·灵台》篇中记载着关于西周文王以民力修建灵台时,平民百姓欢乐而顺从之场景,其诗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其大意为:

文王开始建筑那灵台,营造它来量地界。

老百姓齐来到建造它,不到几天很快建成了。

始建本不须急成,百姓们都急忙的到来修建。

)”。

陇东小县灵台亦由此而得名,并有了一脉温厚绵长的文明发展延续下来,历尽沧桑而愈加香醇。

    人类社会开始,战争就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有战争必有伤亡,有伤亡也一定有祭灵。

为何周文王的这次祭灵在历史上格外凸现出来?

使一处狭小的山川演绎出一串串历史佳话?

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从此载入了史册,扬名于天下?

战争是政治家施展才略和抱负的途径,而老百姓则希望社会永远太平。

缅怀与瞻望,忧思与豪情,国殇与民意……站在灵台上的周文王一定百感交集,踌躇满志。

    当时的天下诸侯,臣服周国的有三分之二,足见天下诸侯和百姓对周国的信任,对商朝的失望。

    三千年时光流逝,周文王修建的灵台早已变作一座荒丘。

1934年,张东野时任当时的灵台县长,主持了灵台的重建工程。

    张东野(1889-1974),安徽潜山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江西讲武堂,在讲武堂与同学郝耕仁参加了孙中山、黄兴创办的“同盟会”。

民国十九年去西北,在西安杨虎城参谋部任咨议员,后任甘肃省军法处处长和灵台、泾川、礼县、民勤等县县长。

解放后,张东野先后在安徽省及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政协等机构任职,其中最显赫的一个职务,是合肥市副市长。

    已故章回小说家张恨水先生,曾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创作和生活》开篇中,提及两个对他人生道路影响颇深的人物,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堂兄张东野。

    虽入仕途,但张东野的内心却有着文人的才情和风骨。

    早在1913年,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役开始,但未几月便告失败,革命党人亡命四方。

张东野逃至长沙、常德一带,加入陈大悲、李君磐组织的文明戏班,取艺名张颠颠,而隐其真名。

在演出由陈大悲编写的《浪子回头》一剧时,张东野(饰浪子)在台上又说又唱,嬉笑怒骂,丑化袁政府,声誉鹊起。

    文人主政自然是灵台人民的运气,在灵台任县长期间,他不仅主持修撰了资料翔实的《灵台县志》,还建起了标举商周文明的“灵台”,实在是十足的文人作派。

    张东野柬请中央及各地党政要人林森、孙科、李宗仁、杨虎城、傅作义、朱绍良等题词勒碑,使之拥有大观气象,至新中国成立后仍见古迹风貌。

然而,此“灵台”仅仅屹立了32年,于1966年被拆毁。

1986年重修后的“灵台”耸高33米,气宇轩然,雄伟壮观,环绕“灵台”两侧的碑林,镶嵌碑石192方,其中民国政府大员及各省、区军政要人题碑系民国时期珍贵的历史遗存,唱和《诗经》,书遵颜柳,洋洋大观,极其难得,台有碑衬,碑随台名,成为陇上名胜,游人乐此不疲;1997年灵台县在筹建历史文化名城期间,又据县志专题原版,补刻了毁缺的民国部分碑石,并镌刻了当代名人的题赠;连前共计200余方。

碑林规模已具,遂于“灵台”下院修建了碑廊,题名《灵台碑林》。

    寂静的黄昏,漫步在仿佛没有尽头的碑廊欣赏那些或厚重或飘逸或灵动的前贤墨迹,实在是赏心悦目,唯一让人怅惘的重修的灵台瓷砖贴面疑似钢筋水泥办公楼,加之灵台两侧的碑廊采用彩绘,大红大绿严重损伤了古迹的历史厚重感。

所谓求“华丽”而得庸俗,种珍珠收获蒺藜。

梁思成不是说过吗,“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整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镜用桐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

    瑕不掩瑜,所幸灵台碑林民国时期的墨迹,在一方地域内保存得这样繁多完好,举世罕见。

我们又怎能再求全责备呢!

 文/图本报记者刘小雷

 

唐帅郭子仪与灵台西原大战(转杨福盛博客)

唐代宗时期,大将仆固怀恩因对朝廷不满,联合吐蕃发动叛乱。

猝不及防的唐王朝连京师长安都丢了,经艰苦奋战夺回长安,打跑仆固怀恩后不久,唐王朝又接到情报,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军再次入侵,总兵力十万之众,入侵泾州之后,刺史高晖带城池投降,并且替吐蕃当了向导。

旧唐书记载,为抵御仆固怀恩的进犯,朝廷派汾阳王郭子仪担任军队统帅,镇守奉天(今陕西乾县)。

 

    仆固怀恩和吐蕃、回纥联军逼近奉天后,唐军将领纷纷请战,被郭子仪严词拒绝,只是命令手下在奉天坚守。

仆固怀恩看到唐军严阵以待,就不战而退了。

这次进犯没有成功,仆固怀恩并不死心,又联合回纥、吐蕃、吐谷晖、党项、羌奴刺等好几个少数民族的军队共同入侵,唐王朝再次派郭子仪统兵抵抗。

仆固怀恩在入侵途中病死,其他少数民族军队烧杀抢掠之后就撤退了,只有吐蕃、回纥的军队一直进犯。

 

    吐蕃名将尚结赞指挥十万骑兵到达奉天向唐军发动进攻,遇到唐军的攻击。

唐朝名将朔方兵马使浑瑊率200骑兵冲入吐蕃军营,浑瑊身先士卒奋力冲杀,生擒吐蕃一员将领撤回奉天,手下200名骑兵无一伤亡,奉天唐军因此士气大振,尚结赞恼羞成怒率军向奉天发起进攻,唐军坚决抵抗。

双方激战数天后,吐蕃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进攻,撤回军营。

浑瑊率唐军夜袭吐蕃营,杀吐蕃士兵上千人。

唐军在奉天共与吐蕃骑兵战斗200多次,杀吐蕃骑兵5000多人,但由于吐蕃兵力强大,唐军始终无法将吐蕃击退,战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这时大雨连绵不断,吐蕃军每天在水中宿营,无法生火做饭,被迫撤退。

撤退途中吐蕃军一路烧杀抢劫报复,唐军趁吐蕃军队忙于抢劫,向吐蕃军发起突袭,吐蕃军惨败,被唐军一直追击到彬州(陕西彬县)。

吐蕃军掠劫成性,他们得知唐朝的军马基地在平凉灵台今百里一带(喂马川)养有数万匹军马,便瞄准这一目标,向灵台奔来。

其间吐蕃与回纥因进攻目标分歧发生矛盾,本来驻扎在一起的军队分开驻扎,进击目标不是很集中。

郭子仪认为唐军是靠老天下雨才把敌军击退的,他令唐军坚守,不得出战,不能分进合击,吐蕃、回纥骑兵英勇善战,唐军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只有坚守待机才行。

 

    郭子仪得到回纥、吐蕃产生矛盾的消息后,率军追击吐蕃。

回纥两军至灵台,屯兵于西屯镇,吐蕃、回纥集结于西屯以西的上良、朝那一带。

郭子仪看到这是一个分化瓦解敌军主力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派人去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回纥骑兵以前曾帮助唐军平定过安史之乱,回纥的将军好多以前都和郭子仪并肩战斗过,受到郭子仪的厚待,感情很深,说服工作很快有了效果。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郭子仪“百里单骑见回纥”的历史事件。

 

    旧唐书记载,永泰元年冬10月19日,郭子仪说服回纥,令他们与吐蕃分离,22日郭子仪先锋将白元光会合回纥军在灵台县西原击败吐蕃军。

西原指今西屯至朝那一带。

《旧唐书代宗本记》记载:

“永泰元年(765)冬十月庚辰,子仪先锋将白元光与回纥军,击吐蕃之众于灵台县之西原,斩首五万级,生擒万人,收其所掠士女四千人,获牛、羊、驼、马三百里不绝。

”《回纥传》记载:

“白元光与回纥兵马合于泾州灵台县西五十里赤山岭(今灵台朝那干家岭),共破吐蕃等十余万众。

”清顺治《灵台县志》记载:

明万历三十七年县令张风池曰:

“稽古史称,天宝未盗以幽陵,郭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其‘忠贯日月,神明时鉴’,于是筑围墙,重复庙宇,成先令志。

县西三十里西屯镇,子仪遣将白元光破吐蕃统兵处也,遗址尚存。

” 

    《资治通鉴》记载:

郭子仪决定亲自去回纥军营谈判,唐军的将领们请求带兵保护,郭子仪不准,他的儿子郭晞拉住郭子仪的马不让去,郭子仪对郭晞说:

“如果我们和回纥、吐蕃打,不但我们父子会死,国家也会灭亡,现在我去谈,如果成功了,国家就安全了,就是失败了,我也不愧为唐朝的忠臣。

”说到这他用马鞭打郭晞的手说:

“走开。

”然后就独自骑马到回纥军营去了。

到回纥军营后,郭子仪让人通报,回纥人都大惊失色。

回纥统帅药葛罗怕是圈套,严阵以待,以防备刺客。

郭子仪脱掉盔甲,穿着便服进入回纥军营,回纥的将军都认识郭子仪,大家交头接耳说:

“确实是郭子仪啊!

”郭子仪抓住药葛罗的手责备他说:

“唐朝对回纥很好,可你们却和仆固怀恩一起进攻唐朝。

我现在人来了,任你杀,我们将士会拼命保卫唐朝的。

”药葛罗说:

“我们被仆固怀恩骗了,说唐朝皇帝死了,您也死了,中原一片混乱,这样我们才敢来,现在您在这,我怎么敢跟您打仗呢?

”郭子仪看回纥人很讲情义,就劝药葛罗和唐朝联合,共同消灭吐蕃。

药葛罗说:

“我们被仆固怀恩骗了,和您打起来了,我们辜负了您。

我们愿攻击吐蕃向您谢罪,仆固怀恩的儿子是我们可汗妻子的兄弟,希望您别杀他。

”郭子仪答应了回纥的条件,双方结盟,郭子仪将3000匹彩绢送给回纥,回纥上下都很高兴。

吐蕃听说唐和回纥结盟的消息,连夜逃跑了。

逃跑的吐蕃军队被唐军和回纥骑兵追上,上万人被杀,等他们逃到泾州、庆阳一带,又被追上。

再次战败。

此后好长时间吐蕃军不敢入侵中原。

 

    西原位于唐朝国防前线,史书记载,好几个少数民族割据国30多万军队集结于西原,如果交战双方坚持厮杀硬拼,那将是一场你死我活、惊天动地的惨烈恶战,受害遭难的是广大民众。

这场战争在唐朝历史上是以少胜多、速战速决、谋战并举的光辉战例,所以史书上大书特书,千古流传。

这场战争从集结到胜利结束只用了5天时间,这得益于曾任过唐朝太尉、中书令、相国公的郭子仪,坚持“上兵伐谋”的兵家要略,运筹帷幄,以和兴邦,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了敌方力量,他与回纥军歃酒结盟,以几万兵力与回纥合兵击溃了吐蕃二十多万军队,而且化解了民族之间的隔阂积怨,功盖天地。

郭子仪时年已69岁,几十年战场积累的经天纬地的战略思维,大格局的韬略之策,让他毅然孤身“百里走单骑”与回纥军首领药葛罗会谈结盟,维护了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消除了旷日持久的混战,把百姓蒙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他恩泽后世,功垂千秋。

 

    明万历三十七年灵台县令张风池主持在西屯镇修了“郭子仪祠”以志永念,以后的县令谭嘉礼自己出银六两令西屯镇维修。

后来“子仪祠”失修,遗址在今西屯中学大礼堂处。

在灵台县特别是什字塬境内大小庙宇都有民间称为郭爷、郭元帅的郭子仪神像,逢年过节祭祀隆重,香火不断,遇到天大旱,乡民就抬着他的塑像敲锣打鼓,向天朝拜,祈求甘霖。

这一民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为止。

 

    郭子仪掌握着大唐帝国肃宗、代宗两朝国家的“枪杆子”,在大臣、宠臣兴衰交替互相纷争的激流漩涡中,能永固直前,首先是忠诚。

二是他勤奋好学,通晓《孙子兵法》、《易学》,博通古今,处事宽厚,爱兵爱将,从不以功自居,很少有凌盛之气。

史家评论他说: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

”是文武兼备的雄才,他的下属都能忠于职守,奋勇向前,几十万军队堪称金戈铁马,威震敌胆。

他在朝野是无冕之王,率师东荡西杀南征北战,“威武传世代,壮志千秋歌”,奋战沙场,平定了安史之乱,击退了吐蕃,为大唐建下不世之功。

 

    郭子仪的祖籍在山西汾阳,生于唐武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卒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享年85岁。

他有八个儿子,大多是英勇善战的将领。

他的七个女婿是唐朝的达官显贵。

由于郭子仪功高盖世,深受皇室青睐,因而其子孙多与皇室联姻,有当上附马的,贵妃的,还有成为皇太后、皇帝的岳父、外祖父的。

从郭子仪开始,郭氏子孙连续尊宠达十代皇帝之久,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唐德宗时他任当朝太尉、尚书令(正一品),朝廷赐号“尚父”,被当朝封为“汾阳王”,画像进入凌烟阁,至今仍保存在故宫南薰殿。

他谢世后,唐德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唐相国汾阳忠武诗赞》以示悼念。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写了汾阳王赞,镌刻于石碑。

历代文化大名人赵普、王旦、吕蒙正、李文靖都为他题写了赞诗。

  从灵台、文公台到南昌滕王阁□高建民

仰望滕国故城文公台及台上的滕文公楼等建筑群,使人思绪万千,不由想起滕文公仿效周文王在滕国筑灵台、李元婴封滕王食禄山东滕县和南昌滕王阁建在高台上的往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他的异母弟叔绣来滕地立国,史称周之滕。

历经数代,传到战国中期一代贤君滕文公时,此君有着不甘落后,争强图存,善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他办了许多好事,使滕国得以长存,并赢得善国的美名。

在这诸多好事中有一件:

他仿效周文王经始灵台。

据史料记载:

早在三千年前,深得民心的周文王举兵消灭了商的附属国密须国后,在得胜回西岐的途中,文王为感谢上天保佑在荆山侧(今甘肃省东陲灵台县)筑灵台,恨透了商朝的密须国的老百姓也纷纷前来帮忙,所以灵台很快就筑成了。

台下周人顶礼膜拜,台上祥云缭绕,花雨缤纷,仿佛千万神灵齐聚天空,为周人赐福,这台便是后人说的灵台。

战国中期的滕文公也在滕国仿效周文王筑灵台,滕地所筑灵台既起到与民同乐,更重要的起到了抗敌卫国的作用,因为滕国是介于齐、楚、鲁、宋等大国之间的小国,要时刻做好抗击强敌入侵,保卫滕国的准备。

灵台及其上面所建的楼阁高达二十余米,便于瞭望很远的敌我情况,以利于指挥滕国军民抗敌。

滕文公去世后。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贤君,将灵台改称文公台,在文公台上修庙宇、建楼阁,从未中断,据史料考证,在高台上仅以滕文公的名字命名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就有文公台、滕文公祠、滕文公庙、滕文公台庙、滕文阁和滕文公楼等。

因滕文公礼聘孟子来滕国帮助治理滕国,他按孟子的教导,在滕国实施行仁政、办庠序、施善教等措施,把滕国治理得人丁兴旺、享誉四方,许多外国的名人如楚国的许行等纷纷前来定居。

因此,滕国的国名及滕文公的名字载于《孟子》、《左传》等史册上。

所以,隋、唐以后,有数代帝王取用滕国的滕字或国名封其宗室或功臣为“滕王”或“滕国公”。

在被封的诸多“滕王”、“滕国公”中,出现了一件对传播古滕文化有很大影响的事,那就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封为滕王后,他一生先后辗转滕县(今滕州)、金州(今安康)、苏州、洪州(今南昌)、滁州、寿州(今安徽寿县)和隆州(今四川阆中),这位有亭、台、楼、阁之好的滕王李元婴,他在从政地滕县、洪州和隆州地先后建滕王阁和滕王亭。

他在南昌赣江之滨建滕王阁后,过了二十二年,即唐上元二年(675年),巧遇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过洪州、逢盛宴挥毫写下了享誉古今的《滕王阁序》后,从此便形成了“序因阁生”、“阁依序存”的相互关系,衍生了辉煌的滕王阁文化,使得这座滕王高阁迭废迭修,重建次数达二十九次。

凡是到南昌游览过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的人,都知道这座高阁是建在高台之上,为什么要建在高台上呢?

追其根源和三千年前的周文王在今天的甘肃省东陲灵台县筑灵台有着渊源的关系。

  在滕县史料中载有“李元婴在那里(指南昌)又仿建滕王阁。

”仿建滕王阁是指: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李元婴诏封为滕王食禄山东滕县后。

他在滕地见到纪念滕文公的楼、庙等是建在文公台上,这位有亭、台、楼、阁之好的滕王,也在近荆流处的高台上建楼阁,滕地的绅民们便用他的封号命阁名,这便是神州大地上的最早的滕王阁。

由于李元婴在滕地为滕王期间,逾越典章、暴敛钱财、歌舞宴集等,所以他在滕地从政期间无政绩可言。

而他的暴敛钱财、宏建楼阁、歌舞宴集、荡舟昭阳等为老百姓所厌恶,被朝廷谪贬为金州刺史,由滕县史料记载的实封千户削为八百户。

李元婴在距京城长安只有秦岭一山之隔的金州,他往日在滕地那些不遵轨辙、逾越典章、歌舞宴集等行为有所收敛。

但到了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卒,在丧服期间他竟做出了召集僚属,歌舞宴集,狎昵廝养等荒唐之事,新继位皇帝高宗李治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他御书严词切责,并警告说:

“人之有过,贵在能改。

国有宪章,私恩难再。

”并于永徽三年将他调往苏州仍为刺史。

在苏州过了不久转任洪州都督。

在山高皇帝远的洪州,李元婴于永徽四年(653年)兴土木、纵娱游,在赣江之滨筑起了飞檐翘翅、雕梁画栋的高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这也就是《滕县文史资料》中所记载的“李元婴在那里(洪州)又仿建滕王阁”,这便是用了“又”和“仿建”的原由,因为李元婴在滕地建滕王阁时就是仿效文公台将阁建在高台上,在洪州筑建的滕王阁又按滕县滕王阁的式样,比着葫芦画瓢也建在高台上。

当今,人们可以从南昌《滕王阁志》、《晚香堂苏帖》等史料中查到复原后的唐代滕王阁、宋代滕王阁、宋代的宫廷画中的《滕王阁图》、元代滕王阁、明代滕王阁、和原版的《晚香堂苏帖》、清代滕王阁全景这些滕王阁的图上可以看到,这些不同时期建的滕王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是建在高台上就是建在城墙上,建在城墙上的滕王阁是指宋南渡后的元代两次,明代一次将滕王阁建在城墙上,其他每次重建滕王阁的位置都是建在赣江边。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形势有了好转,1957年11月,江西省准备重修滕王阁,省文管会在《重建滕王阁意见书》中指示:

新建高阁样式要以1942年《中国营造学社》的主持人梁思成偕其助手莫宗江设计的滕王阁方案为基础。

为此,江西省文管会于1957年11月6日致函《中国营造学社》主持人、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征求他对重建滕王阁的意见。

梁思成先生在同年11月19日复信中特别强调,重建的滕王阁应建在一个高约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

梁思成为何要将滕王阁建在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呢?

因为梁思成在1942年和他的助手莫宗江在考察江南古建筑时途经江西,他在南昌听说有一家《天籁阁》藏品店,在这家藏品店里藏着一幅宋代宫廷画《滕王阁图》,图中的滕王阁是建在高台上,他对此图进行反复研究后,便和助手莫宗江便依据这幅名为《滕王阁图》的宫廷画及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就是政府对所有建筑提出的标准)一书,对滕王阁进行绘制,用了七十多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八幅《滕王阁复原意向草图》。

在此期间,他们经过调查,唐代滕王李元婴在洪州建的滕王阁没有留下一点线索。

他便根据宋代宫廷画《滕王阁图》进行复原。

通过调查了解,宋代滕王阁正如《滕王阁图》所画的那样,是建在赣江边的一个小山包上,后来江西省逢遇暴雨季节,浩大的赣江洪水将小山包冲垮,滕王阁也随之倒塌。

因为没有找到李元婴在洪州首建的滕王阁有关资料。

所以梁思成先生看到的那幅宋代宫廷画《滕王阁图》是距李元婴在永徽四年创建的滕王阁按时间来说是最近的。

从王勃的名序最后那首诗里“滕王高阁临江渚”的“高阁”二字和宋代宫廷画《滕王阁图》佐证了滕王阁是建在高台上。

所以,他在复信中特别强调:

重建的滕王阁应建在一个高约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

  大家今天看到的第二十九次新建的南昌滕王阁是屹立在11.6米的高台上。

追溯今天南昌滕王阁建在高台上的原由是因为李元婴在滕地创滕王阁时受到滕地人民把纪念滕文公的楼、庙、阁都建在文公台上的影响,他在滕地仿效文公台上的建筑所建的神州大地最早的滕王阁也是建在高台上,在洪州又仿滕地的滕王阁也是建在高台上。

此后唐、宋、元、明、清诸朝及当代在重修滕王阁时总是后一代仿效前一代,均建在高台上。

因滕国故城的文公台最早的名称叫灵台,滕地灵台的创建又是仿效周文王在荆山侧筑灵台。

归根到底,不管滕地把纪念滕文公的楼阁、庙宇建在文公台上,还是南昌每次重建滕王阁时都把高阁建在高台上,都是受到三千年前周文王在荆山侧筑灵台的影响。

皇甫谧生平简介

   皇甫谧(公元215—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湾)人。

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祖父皇甫叔献曾任霸陵令,父亲皇甫叔候,仅举孝廉,家道中落。

   皇甫谧幼年丧母,由叔父、母抚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后,随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

在叔母教诲下,奋志于学。

因家贫,带经而农,耽玩典籍,手不释卷,时人称为“书淫”。

经多年刻苦学习,遂博通百家之言,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

著有《礼乐》、《圣真》、《玄守》、《释劝》等论和《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烈女》等传及《皇甫谧集》、《玄晏春秋》、《郡国志》等文史著作十八种。

   皇甫谧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生于汉末,长于曹魏,逝于西晋。

因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面对曹魏代汉,司马氏专权,立志不仕。

魏国宰相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都曾征召皇甫谧进朝做官,皆以病、老为辞,惟向晋武帝借书一车,虽疾羸不堪,仍苦读不辍,披阅不怠。

   皇甫谧四十岁时,因继母去世,从新安回朝那奔丧,自此永居故土。

四十二岁患严重风痹症,不为病魔屈服,悉心钻研针灸,以《皇帝内经》中《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据,总结验证,删其浮辞,论其精要,撰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经典著作,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皇甫谧晚年还著有《笃终论》专论葬送之制,其中论及生死观及改革葬制,至今仍颇有积极意义。

   皇甫谧不仅在学术上为当时和后世做出了贡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并对生徒诚挚教导,热情培养,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后来皆为晋代名臣。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子童灵、方回等遵其遗命,简葬于今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塬。

——摘自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谧雕像》碑文

ABiographicNoteonHuang-fuMi

Huang-FuMi(A.D.215-282),anothernameisShiAn,youngnameisJing,self-calledXuanYanMister.NativeplaceisChaonainAndingChaona(nowHuangfuwan,ChaonaTown,L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