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991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课题

总复习全册知识点整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对本书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整理与回顾复习,使学生学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

教学重点

  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教学难点

  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入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复习。

  二、合作探究:

  1.数与代数知识的整合

  2.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整合

  3.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整合

  三、汇报点评:

  小组长汇报整理情况。

  组员进行补充。

  四、巩固练习:

交流课前教师收集到的各种典型练习题,然后解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整合、记录。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再整合。

 

板书设计:

总复习全册知识点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课后反思:

课题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10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相同吗?

   

  2.分数乘、除法各如何计算?

  3.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0有倒数吗?

1呢?

   4.完成103页第10题

  二、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怎样求比值?

3.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4.怎样化简比?

  5.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6.完成103页3~5题

  三、复习百分数知识

1.什么是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3.百分数与小数及分数是如何转化的?

4.如何求百分数

5.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方法与解决分数问题方法相似。

6.完成102~103页1、2、8题

  四、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方法: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完成103~104页7,9,11,12题

  此外还应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真正掌握知识。

   五、应用练习

完成103~104

 

学生完成计算,并小组订正,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回顾、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根据单位“1”已知、未知情况,解答问题

 

先出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理解题意

学生做后汇报思路和方法。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同法

比(关系)求几个数的比化简比值按比分配

百分数(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了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了百分之几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课后反思:

课题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105页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学具

  圆规、三角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复习圆的知识

   你知道哪些有关圆的知识知识呢?

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d/2

  完成104页第1题  

  2.圆与其它轴对称图形 

   4.圆的周长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

 1条

等边三角形

 3条

 长方形

 2条

 正方形

 4条

 菱形

 2条

等腰梯形

 1条

  圆

无数条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dπ或C=2πr。

5.圆的面积

通过转化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长、宽(平形四边形的底、高)分别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及半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

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d/2)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C/2π)2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S圆环=πR2—πr2

    =π(R2—r2)

完成105页2~6题

2、拓展练习

1.圆的半径由6cm增加到9cm,圆的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2.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在一个圆内,以它的半径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学生完成圆的基本知识练习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d=2r或r=d/2

C=πd或C=2πr。

S=πr2

S圆环=πR2—πr2=π(R2—r2)

课后反思:

 

课题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2)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5页-106页7-9题

教学目标

  能正确表示观察范围

教学重点

  能正确画出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及侧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表示看到的范围

教具学具

  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填空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是    ,搭这样一个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文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文体。

  二、仔细观察,按要求画图

1.完成105页第7题。

出示立体图形图片,请学生画出从正面、上面及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教师再用五至六个小正方体摆出三个样子不同的立体图形,请学生观察并按要求画图。

 

学生思考,建立小正方体的空间联系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画图

3.请学生用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

 三、正确表示看到的范围

  1.观察到的范围有什么特点?

2.出示106页第9题。

淘气和笑笑在剧院看演出。

(1)坐在二楼的淘气能看到笑笑

(2)笑笑坐在什么位置时,淘气才能看到她?

在图上标出来。

四、复习巩固。

补充练习册上的题目

 

学生按要求搭图

 

看图,学生讨论问题。

并画图表示看到的范围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观察物体:

正面 上面 侧面

         观察范围:

离观察物较远,观察的范围大;反之小 

 

课后反思:

课题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107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会整理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条形、拆线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会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分析问题,做出预测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一、回顾。

1.统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完成107页第3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分析扇形统计图

完成106页第1题 

 

扇形统计图是如何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学生根据题目问题交流,讨论

 

请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读懂了什么?

 三、整理数据

整理数据有什么方法?

(排序及分段)

分段整理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一是根据记录表中数据用“正”字,序号等来整理分段表(找一个记录、标记一个);二是根据分段表找记录表中的数据(每段确定一标记)

完成106页第2题

   四、分析比较数据的方法(比较最高、最低;比较平均数;分段比较)

完成107页第4题,

五、拓展练习

 1.请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超市一天的销量中,服装类占35%,烟酒类占30%,文化用品类占20%,糖果类占药类用品占5%。

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类用品分别收益多少元?

2.将106页第2题制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回顾、交流整理数据的方法,具体过程等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过程

 

学生讨论比较方法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三种统计图

数据整理

分析比较数据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