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951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docx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案

(总学时:

30学时)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设想:

1.学时:

2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基本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及分类。

(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体系机构

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基本组成和功能。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机网络

1.        网络的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专门的通信线路或设置互联起来所形成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传输系统。

2.        网络的功能

(1).  资源共享(举例)

(2).  数据传输(举例)

(3).  分布式处理(举例)

3.        网络的分类

(1).  局域网(LAN)(网吧)

一般用于连接一个房间、一个办公楼、一个校园,距离在几十公里以内

(2).  城域网(MAN)(百灵)

一般用于连接一个城市,距离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3).  广域网(WAN)(互联网)

一般用于连接若干城市、地区、国家,距离几十公里到几千甚至几万不等。

二.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四台主机连接起来,称为ARPANET

2.        1983年,ARPANET分解为MILNET(军用)和ARPANET(民用)两部分

3.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NSFNET,提出分层接入思想

4.        1989年,ARPANET正式改名为INTERNET

5.        1991年,INTERNET网络的商业化正式开通,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加入INTERNET

6.        1994年,中国接入INTERNET

三.   INTERNET的基本服务

1.        电子邮件(E-MAIL)

2.        文件传输(FTP)

3.        远程登陆(TELNET)

4.        WWW服务(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等)

5.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

6.        其他(网上交流、网上娱乐、BBS等)

四.   基本概念

1.        WWW(WorldWideWeb,万维网):

是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HyperTextMarkupLanguage)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为基础的一种向用户提供包含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在内的信息浏览系统。

2.        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包括近百个协议,始于1972年。

TCP是保证信息在网络间的可靠传送而不被损坏。

IP保证信息按分组时所标明的地址准确的转送到目的地。

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确保用户文件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安全可靠传输的一种协议。

4.        HOMEPAGE:

主页,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相当于一个目录,用户可通过主页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

5.        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器,一般由使用的协议,要访问的服务器主机,要访问的路径及文件名三部分组成。

例如:

其中“HTTP”是协议,“”是要访问的服务器主机,“index.html”是文件路径。

3.小结。

4.作业与上机练习:

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2章Internet基础知识

教学设想:

1.学时:

3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Internet通信基础。

(2)Internet常用协议。

(3)Internet常用接入方式。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2)Internet通信基础。

(3)域名系统。

(4)分布系统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5)Internet提供的服务与其接入方式。

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域名系统与Internet提供的服务。

(2)了解分布系统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了解下一代Internet与IPv6知识。

(4)Internet通信基础。

(5)掌握Internet常用协议与接入方式。

教学准备:

1.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安装配置Modem的视频。

3.建立拨号连接的视频。

4.安装配置PPPoE虚拟拨号软件WinPoET的视频。

5.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设置。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浏览器简介

1.        定义:

是一种用来访问WWW服务的一种客户端程序。

用来访问因特网上站点中的所有资源和数据,是INTERNET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

2.        常用浏览器:

(1).  美国微软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IE)浏览器

(2).  美国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浏览器

(3).  火狐(Firefox)浏览器

(4).  傲游(Maxthon)浏览器

(5).  随E(Thooe)浏览器

二.   IE浏览器

1.        启动方法

(1).  双击桌面IE图标

(2).  单击任务栏的中IE图标

(3).  开始/程序/INTERNETEXPLORER

2.        打开网页

(1).  文件/打开/输入网址/确定

(2).  在地址栏中定光标/输入网址/回车

(3).  单击网页中的超链接

3.        基本术语

(1).           IP地址

① 能够唯一标识接入INTERNET的各台计算机的地址编号

② 组成:

由四组数字组,每组取值范围为0-255,用圆点隔开。

(2).  域名地址

① 与IP地址一一对应的计算机的名称

② 域名组成:

 主机名.单位名.网络名.顶层域名

a.        顶层域名:

国家地区代号。

如,中国CN,日本JP,韩国KR,香港HK等

b.       网络名:

单位性质。

如,商业机构COM,教育机构EDU,政府机构GOV等

c.        单位名:

单位名称或代号。

如,山木网站SMPX

d.       主机名:

服务器类型。

如,WEB服务器WWW

三.   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1.        工具栏按钮

(1).  前进/后退

(2).  停止/刷新

2.        收藏夹

(1).  添加到收藏夹

① 将光标移至地址栏网址前的图标上,左键拖至工具栏“收藏夹”按钮即可

② 收藏/添加到收藏夹

(2).  整理收藏夹

收藏/管理收藏夹/创建、移至文件夹,删除,重命名

3.        保存、打印、发送网页

(1).  保存当前网页:

文件/另存为/设置文件名,类型,编码(简体中文件)/保存

(2).  保存网页图片:

右击图片/图片另存为

(3).  打印当前网页:

文件/打印

(4).  发送网页:

文件/发送/电子邮件页面(设置账户后面讲到,简单提下)

四.   IE浏览器的基本设置

1.        设置主页

(1).  主页:

指每次启动IE浏览器时自动显示的页面。

(2).  设置方法:

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选项卡/

① 使用当前页:

当前正在浏览的网页

② 使用默认页:

微软中国网站

③ 使用空白页:

空白页

2.        临时文件

(1).  临时文件:

用来存储最近访问过的网页,再次打开这些网页时浏览器会自动从临时文件夹中提取相关信息,减少等待时间。

但会占用磁盘空间。

(2).  设置临时文件夹:

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选项卡/单击“设置”/将磁盘空间调小,移动、查看文件夹等

(3).  删除临时文件夹中的COOKIES:

(4).  删除临时文件:

3.        设置工具栏

(1).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

查看/工具栏/标准按钮,地址栏,链接等

(2).  自定义工具栏:

查看/工具栏/自定义

4.        设置自动完成功能

(1).  自动完成指在网页上填写一些表单时,让IE自动记下所填写内容,下次填写自动调出。

(2).  设置方法:

工具/INTERNET选项/内容选项卡/单击“自动完成”进行设置,清除表单,清除密码等

4.小结。

5.作业与上机练习:

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3章Internet信息浏览与搜索

教学设想:

1.学时:

4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使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与搜索信息。

(2)网页的保存、脱机浏览与打印。

(3)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InternetExplorer的基础知识。

(2)使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与搜索信息。

(3)网页的保存、脱机浏览与打印。

(4)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

(5)保证上网浏览时的安全性。

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InternetExplorer的基础知识。

(2)了解脱机浏览网页的方法。

(3)掌握使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与搜索信息的方法。

(4)掌握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将计算机接入Internet。

3.安装IE浏览器。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电子邮件

1.        定义:

利用计算机的通信功能实现普通信件传输的一种技术

2.        特点:

(1).  快捷高效:

一般几秒钟即可发送

(2).  费用低:

(3).  安全:

电子邮件不会丢失,如对方无法收到,会自动退回

(4).  灵活:

收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接收

(5).  功能多样:

不仅可以接收和发送文字,而且还能够接收和发送图片,声音及动画等

3.        邮件地址的格式

用户名@服务器名,例如smpx@

4.        邮件传输协议

(1).  POP3

(2).  SMTP

二.   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1.        登陆提供邮件服务的网站。

2.        单击“注册3G免费网易邮箱”

3.        输入用户名

4.        输入密码等相关信息,单击“注册账号”(红色星号为必填项)

5.        注册成功,单击“进入3G免费邮箱”

三.   使用WEB方式收发邮件

1.        收邮件:

进入邮箱后,单击“收信”后点击主题查看信件

2.        写邮件:

进入邮箱后,单击“写信”

(1).  输入收件人地址,多个地址用逗号分隔

(2).  抄送:

(3).  密送:

(4).  添加附件

(5).  输入邮件正文/单击“发送”

3.        转发邮件

4.        回复邮件

5.        删除邮件

四.   使用邮件客户端程序收发邮件--OUTLOOK

1.        启动OUTLOOK

开始/程序/OUTLOOKEXPRESS

2.        创建账户(以163邮箱为例)

(1).  工具/账户/单击“添加”选择邮件/输入显示名/输入邮件地址/设置接收发送邮件服务器/设置账户名和密码/完成

(2).  选定已添加的账户/单击“属性”/在服务器选项卡中选择“我的服务器要求验证”。

单击“设置”选中“使用与接收邮件服务器相同的设置”

(3).  如果需要在网站上保留邮件备份,需在高级选项卡中选择“在服务器上保留邮件副本”

3.        发送邮件

(1).  在主窗口工具栏中单击“创建邮件”按钮/输入收件人,主题,内容等

(2).  OUTLOOK支持纯文本和多信息文本两种格式的邮件。

纯文本只有一种字体和磅值;而多信息文本可设置多种字体颜色还可以插入图片等。

格式菜单/多信息文本或纯文本。

(3).  使用信纸:

格式/应用信纸

(4).  插入附件:

插入/文件附件

(5).  单击“发送”按钮或文件/发送邮件

4.        接收回复邮件

(1).  接收邮件:

单击工具栏“发送/接收按钮”

(2).  回复邮件:

打开邮件,阅读完后可单击工具栏“答复”按钮回复

5.        设置邮件规则

工具/邮件规则/邮件/选择规则条件/选择规则操作/在描述区域中设置具体的邮件规则/设置名称/确定

例如:

收到主题行中包括“自动回复”字样的邮件则自动移到已删除文件夹中

4.小结。

5.作业与上机练习:

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4章上传与下载文件

教学设想:

1.学时:

2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使用FlashGet下载文件。

(2)使用CuteFTP下载或上传文件。

(3)使用BT进行点对点下载。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使用IE浏览器下载文件。

(2)使用FlashGet下载文件。

(3)使用CuteFTP下载或上传文件。

(4)使用BT进行点对点下载。

(5)使用StreamBoxVcr下载流媒体。

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使用BT下载文件的方法。

(2)了解使用StreamBoxVcr下载流媒体文件的方法。

(3)掌握使用IE浏览器和FlashGet下载文件的方法。

(4)掌握使用CuteFTP下载或上传文件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将计算机接入Internet。

3.安装IE浏览器及所需的下载软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谷歌

1.        网址:

2.        基本搜索

(1).  搜索既包含A又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B

例如:

搜索关于男装西装的资料。

输入“男装西装”

(2).  搜索包含A且不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B

例如:

搜索不包含西装的男装资料。

输入“男装–西装”

(3).  搜索或包含A或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orB

例如:

搜索关于男装或西装的资料。

输入“男装OR西装”

3.        高级搜索

(1).  在关键词前加“site:

”表示在特定的站点中搜索。

例如:

搜索网易的新闻。

输入“新闻site:

(2).  在关键词前加“filetype:

”表示在某一类文件中查找信息。

例如:

搜索关于上网的WORD文档资料。

输入“上网filetype:

doc”

(3).  在关键词前加“intitle:

”表示搜索基于网页标题的信息。

例如:

搜索标题为山东大学的文章。

输入“intitle:

山东大学”

(4).  在关键词前加“inurl:

”表示搜索基于URL的信息。

例如:

搜索网址中包含CLUB的资料。

输入“inurl:

club”

二.   XX

(1).  网址:

(2).           基本搜索

① 搜索既包含A又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B

② 搜索包含A且不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B

③ 搜索或包含A或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B

(3).  其它搜索:

单击主页上相关的超链接搜索,例如MP3,知道等,单击“更多”查找更多选项

三.   BBS简介

1.        简介:

BBS是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的简称。

2.        基本功能:

阅读,撰写文章

3.        注册和登录BBS

4.        阅读回复文章

5.        发表文章

6.        BBS的用户设置

四.   BLOG

1.        简介:

BLOG是英文术语WEBLOG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

博客是BLOG的中文音译。

BLOG是继E-MAIL,BBS,即时通信软件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2.        常见的BLOG站点

(1).  专业BLOG网站

① 博客中国:

,国内专业博客网中处于领先

② Donews:

,目前国内最大的IT写作社区

③ 博客动力:

,国内出现得较早

(2).  门户网站中的BLOG网站

① 新浪博客:

,它是国内首家推出BLOG服务的门户网站

② 天涯博客:

,它是国内首家将论坛和个人BLOG结合的综合类社区。

(3).  与即通信工具相辅相成的BLOG

① MSNSPACES:

SPACES.LIVE.COM

3.        注册登陆

4.        个性化设置

5.        写作发表文章

6.        管理自己的BLOG

4.小结。

5.作业与上机练习:

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5章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设想:

1.学时:

3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2)使用Foxmail和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的通讯协议。

(2)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3)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4)使用Foxmail和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件通讯协议的内容。

(2)掌握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3)掌握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的方法。

(4)掌握使用Foxmail和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将计算机接入Internet。

3.安装Foxmail和OutlookExpress。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下载的定义

通过互联网把远程电脑的文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中。

二.   常见的下载方式

1.        HTTP下载。

HTTP下载是指通过网站服务器进行资源下载。

使用较为普遍的HTTP下载工具是网际快车(FlashGet)。

2.        FTP下载。

FTP下载是基于FTP协议的下载。

直接登录FTP服务器看到像本地电脑中的文件夹布局一样的界面,进行下载。

3.        P2P传输工具下载。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中有“能力地位同等者”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用户对用户。

通过P2P,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上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最常使用的P2P下载工具是Bitcomet。

4.        P2SP下载方式。

P2SP下载方式实际上是对P2P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它不但支持P2P技术,而把原本孤立的服务器资源和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也就是说P2SP=P2P+HTTP的技术,这样下载速度更快,同时下载资源更丰富,下载稳定性更强。

最常使用的P2SP下载工具为迅雷。

5.        流媒体下载。

大多数在线电影都只能看,不能下载(使用普通工具不能下载)。

因为这些网站播放影片时使用的不是普通的FTP或HTTP协议,而是RSTP、MMS等这样的流媒体协议。

当服务器以这种协议向计算机提供文件时,数据只能一段一段地传送过来,而且只放在内存中,不能写入磁盘。

播放之后,就从内存中清除。

因为这种媒体播放方式如同流水,因此称为“流媒体”。

流媒体文件的下载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如影音传送带。

三.   HTTP下载

1.        单击超链接下载。

例,下载FLSAHGET

2.        使用FlashGet下载。

(1).  使用快捷菜单下载。

右击/使用网际快车下载/设置保存位置,名称/确定

(2).  监视浏览器功能。

当单击URL时,FLASHGET监视该URL,如果该URL符合下载的要求,该URL会自动添加到下载任务列表中。

工具/选项/监视选项卡/可在监视的文件类型自行添加/确定。

选中“命名用ALT键”时,需要按ALT键单击超链接才能下载。

(3).  使用拖放窗口添加下载任务。

从浏览器中拖动URL到悬浮窗口或主程序窗口。

如果没显示悬浮窗口可单击查看/悬浮窗/选中复选框

(4).  手动下载。

任务/新建下载任务/在网址文本框中输入地址/确定

(5).  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右击/使用网际快车下载全部链接/选择要下载的URL/确定(单击选项可设置下载的文件类型)

四.   使用迅雷下载

五.   压缩与解压缩

1.        常用的压缩软件WINRAR、WINZIP、WINACE等。

2.        使用WINRAR

(1).  压缩:

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文件名称,位置/确定

(2).  对压缩文件加密:

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文件名称,位置及其他选项/在高级选项卡中单击“设置密码”,并输入密码/确定

(3).  创建自解压文件:

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选中“创建自解压格式压缩文件”

(4).  设置压缩分卷的大小:

选定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设置压缩分卷大小/确定

(5).  解压缩:

右击压缩文件/解压到/

4.小结。

5.作业与上机练习:

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6章网上即时通讯软件

教学设想:

1.学时:

2学时

2.课型:

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QQ的使用方法。

(2)MSNMessenger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网上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2)QQ的使用方法。

(3)MSNMessenger的使用方法。

(4)Web聊天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