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71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主题发展历程纵横]

主题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1)15—16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

(1)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北美建立殖民地。

(2)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

一方面,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主题二 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

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

(1)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2)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以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为主。

(3)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主题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形成壮大,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2)表现

①旧式的民族运动:

如朝鲜义兵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等。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中国辛亥革命、印度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3)特点:

各国将民族解放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结合,标志着亚洲的觉醒。

2.非洲的抗争

(1)原因: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

(2)任务:

反帝。

(3)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4)突出事件

①埃及人民抗英斗争。

②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③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

(1)背景

①政治上:

欧洲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民族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

拉丁美洲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③思想上: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

(2)表现

①1804年,海地独立,到182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独立。

②1898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③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第6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对接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观念

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

17世纪,英国、荷兰、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

19世纪中后期,印度、印尼等国沦为殖民地,中国等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列强几乎把非洲瓜分完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804年海地独立,19世纪中后期,苏丹、埃及反抗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伊朗、中国、墨西哥民族民主革命。

史料实证

殖民扩张与掠夺的表现;亚非拉人民的遭遇;《柏林会议总议定书》的内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表现。

历史解释

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含义;理解总督制度;知道农奴制、“有效占领”原则的内容;辨析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区别。

唯物史观

从经济决定政治的角度入手,理解殖民扩张的必然性;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认识殖民扩张的影响。

家国情怀

树立和平崛起、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认识亚非拉人民为获得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2)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3)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4)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2.统治者政策

(1)政治上:

设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

①西班牙:

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②葡萄牙:

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

(2)经济上

①推行农奴制:

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②黑奴贸易:

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

③限制发展:

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王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名词解释] 总督制度

总督一般由西班牙国王信任的大贵族担任,是国王在殖民地的全权代表,根据国王训令,掌握殖民地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宗教事宜,有权任命管区内的官吏和教会负责人,参与审理重大司法案件。

知识点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的殖民扩张

(1)葡萄牙

①殖民活动: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②殖民范围:

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2)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17世纪及其之后的殖民扩张

(1)主要国家:

英国、荷兰、法国。

(2)表现

①南亚:

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②东南亚:

a.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

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b.到19世纪末,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

③西亚:

a.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b.伊朗也遭到了类似的对待,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④东亚:

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深化拓展] 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原因

欧洲列强之所以进行殖民扩张,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要为本国抢占更多的殖民地,掠夺更多的财富,使本国在当时的世界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日益强大起来。

知识点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9世纪中叶以前:

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殖民者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

(1)北非

①英国:

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英国还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②法国:

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南非

①英国:

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

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

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3)柏林会议

①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②概况: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

列强经过激烈讨价还价,达成协议。

其中规定:

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③影响:

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

[特别提醒] 对外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殖民扩张呈现不同的特点。

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欧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依靠正常贸易,不能满足它们对财富的贪欲,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手段,直接掠夺财富是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

知识点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影响

(1)对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特别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故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史料一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为争做世界霸主,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10倍。

史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

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

它意味着:

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

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2)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结合史料二,说明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的启示。

[解读]

(1)史料一注意从“大西洋航路中心”“重商主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等关键信息中分析。

(2)史料二应挖掘隐含信息:

一是成为大国要具备的条件;二是由此带来的启示。

[尝试解答]

(1)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政策的支持;工商业发达;海盗精神。

(2)条件:

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内部凝聚力等。

启示:

要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等。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1)政治制度优势:

17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经济实力优势:

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强大军事优势:

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英荷战争摧毁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海上霸权。

(4)地理位置优势:

地处大西洋沿岸,控制英吉利海峡;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5)意识形态优势:

英国宗教改革后新教徒强烈的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解放。

(6)政府支持:

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史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

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

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

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

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2)根据史料二,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解读]

(1)“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是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据此分析其原因和动力。

(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为“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据此分析其影响。

[尝试解答]

(1)原因:

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动力:

获得高额利润。

(2)影响:

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

 全面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欧洲各殖民国家的扩张与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财富以及大量的黑人奴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廉价劳动力,这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殖民主义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2)消极影响:

欧洲各殖民国家以武力做后盾,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迫使亚、非、拉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给各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其长时期的落后局面。

一、比较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英国殖民活动的不同

国家

时间

主要地点

手段

称号(地位)

葡萄牙

16世纪

西非海岸、东非海岸、马六甲、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

暴力掠夺、敲诈勒索

印度洋海上霸主

西班牙

16世纪

中美洲、南美洲、菲律宾

掠夺金银、建立农业大庄园

荷兰

17世纪

非洲、亚洲、美洲(新大陆)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海上马车夫”

英国

18世纪

全球

海盗式掠夺、商业活动、黑奴贸易、商业战争

“海盗国家”、世界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

 

二、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中大国的兴衰

1.西班牙:

掠夺了大量财富,但并未将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是其最终被荷兰、英国先后打败的原因。

封建制度是其衰落的根源。

2.荷兰:

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商业资本远比工业资本占优势。

较弱的工业资本是其在与英国争霸中失败的根源,成为其以后经济发展的弱点。

3.法国:

经济发展受到落后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成为其在与英国的殖民争霸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4.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大。

英国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他们在殖民地建立了总督制度,推行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

2.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也愈演愈烈。

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也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世界贸易   B.直接掠夺财富

C.掠夺工业原料D.倾销过剩商品

B [本题易错选C项,原因是误认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占据了大量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市场。

但事实上早期的殖民扩张以海外掠夺、黑奴贸易、海盗式抢掠等为主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夺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故选B项。

]

2.下图是北美洲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恶化水灾泛滥

B.大批当地居民被卖为奴

C.殖民者掠夺和屠杀

D.工业污染损害健康

C [图片反映了海地岛土著人口的显著减少,这是殖民者的掠夺和屠杀引起的,故C项正确。

]

3.“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

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

”据此推断科恩有可能是(  )

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

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

A [该题需要研读出材料中所隐含的信息,即荷兰在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地的史实。

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相关殖民史实相联系,故答案为A项。

]

4.英国于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有利条件有(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先进的政治制度 ③强大的海军力量 ④发达的手工工场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D [本题考查英国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条件。

①②③④分别从自然地理、政治、军事、经济四个方面阐述了使英国称霸的有利条件,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1)政治上: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2)经济上: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上: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条件: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表现

(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4)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1)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

(2)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知识点二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政治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上:

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上:

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表现

(1)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①成立政党: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确立目标: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政治总罢工:

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

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伊朗的立宪革命

①时间:

1905—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

②成果:

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③意义:

虽然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的辛亥革命

(1)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2)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特别提醒]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但辛亥革命只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知识点三 非洲的抗争

1.埃及的抗英斗争

(1)表现

①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②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

(2)结果:

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马赫迪起义

(1)表现:

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

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2)结果:

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过程

①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②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③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

(2)意义:

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思维拓展] 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特点

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领导力量是旧式阶级;带宗教色彩;结局有成功,也有失败。

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史料一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和河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史料二 1889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即位,立即着手统一内部,以捍卫国家独立。

孟尼利克二世通过加强中央军事力量,平息各省封建主叛乱,结束了埃塞俄比亚多年的分裂混战状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孟尼利克二世的统一措施符合人民渴求停止封建内讧、统一国家的愿望,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1895年9月,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人民参加卫护国家独立的战斗。

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很快组织起一支11万人的军队。

1896年3月,埃意双方在阿杜瓦进行了决定性战役。

埃军凭借优势兵力(6万人)、正确战略和高昂士气,打败1.7万意大利侵略军。

这场决战,意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其中包括2名将军和300名军官。

1896年10月,意大利被迫在和约上签字,无条件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放弃侵占的土地,赔款1000万里拉(约200万美元)。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归纳这部宪法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2)根据史料二指出孟尼利克为捍卫民族独立做出了哪些贡献。

[解读]

(1)阅读史料一时应注意省略号的作用,分层次归纳概括即可。

(2)阅读史料二时把握好时空线索,列举其贡献即可。

[尝试解答]

(1)内容:

规定土地、河流、矿物、矿藏都归国家所有;对私产加以限制;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贡献:

①平息国内封建主叛乱,结束了分裂状态。

②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意大利的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

 正确认识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任务的不同

(1)非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高潮。

非洲各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国内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反帝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