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64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docx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参加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却始终困扰着我们。

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困难。

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是否还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能否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前进成为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以中小企业较多的XX省为例,研究分析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前景:

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阐述当前形势下XX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收到的成效。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外贸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foreigntradehas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particularlysinceChinajoinedtheWTOin2001,itopenedanewchapter.butsubsequentlytradedisputeses,tradebarriershasalwaystroubledus.Thechangesofinternationalanddomesticenvironment.makesalotoftroublestoth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foreigntrade.Therefore,ithasbecameagreatissuewhethertheChines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arestillpetitiveinfutureinternationaltrade,andwhethermadeinchinacancontinuetopushforwardChina'seconomy.inthisarticlewewilldiscussthefutureofChines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theinternationaltradethroughtheanalysisofinternationaltradeby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ZhejiangProvince,andresearchanalysisontheimportantfactorininternationaltrade.

Thisarticlewilldiscussfromthetwomainaspects

1.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foreigntradesituation.DescribedthecurrentsituationofForeignTradefor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Zhejiangprovince,analysisthemajorproblemsinforeigntrade,theeffecttotheenterprises,corporateresponsesandtheresults.

2.Theinfluencefactors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oreigntrade.

3.Thewaytodealwiththeproblemsfacedb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foreigntrade.

KEYWORDS: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currentsituationofInternationaltradeinfluencefactorscountermeasures

正文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

自从参加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外贸易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出口的产品也由先前的初级产品逐渐向制成品、高科技产品转变,出口的主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开场了自主的对外贸易,利用自身低本钱的优势,很快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据?

2007年XX省中小企业开展报告?

的数据,2006年XX各行业拥有的中小型企业数(包括个体工业户)85万家,占总企业数的99.6%,资产总量25405.9亿元,占资产总量87.2%,从业人员1357.7万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95.3%,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实现销售收26823.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83.5%,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一些兴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场抬头,各种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日本等我国主要出口地区开场出现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据商务部数据显示:

2009年1月至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称,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加上国际环境的压力给中小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由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本钱的上升以及周边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本钱给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尤其是随着非关税壁垒的兴起,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之路上如履薄冰。

正是这些因素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困难,尤其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的国际大环境下,许多企业订单锐减,外商纷纷撤单,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下降,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的道路上能否越走越远不仅仅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开展,更关系社会人文,环境资源的协调开展。

而目前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成为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构造

本文以的研究思路是:

1.阐述目前XX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企业应对障碍的措施,提出贸易壁垒是阻碍XX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

2。

以XX省对外贸易遭遇的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分析我省中小企业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的构造框架:

第一章:

导论。

提出选题背景,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对贸易壁垒对XX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进展评述,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从中小企业定义、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XX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来阐述XX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提出贸易壁垒是阻碍XX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

阐述近年来XX省中小企业所遭遇的贸易壁垒,分析中小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结合分析提出中小企业应对措施。

第四章:

总结展望中小企业外贸易前景。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展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前景。

第二章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第一节中小企业定义以及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是在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体系和现代商业体系的形成,大企业开场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与大企业相对应,出现了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判断都有着不同的标准。

建国以来,我国在企业的界定方面经历了六次大的调整。

最新的标准是2003年2月19日,我国公布了?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我国大中小企业的划分作了明确的说明。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

中小企业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界定的。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根据以上标准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中80%以上均为中小外贸企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中必不可少的经济成分,更是促进我国外贸事业开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主要作用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外贸企业能够更有效、更好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为开展当地经济效劳,为国家出口创汇。

二、小外贸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效劳。

三、中小外贸企业将为我国外贸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创新的模式。

中小外贸企业大多是90年代创立的企业,因此历史包袱小,生命力更强。

四、中小外贸企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行业,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时机。

五、中小外贸企业机制灵活,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外贸企业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更能适应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第二节XX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

近几年我省外贸事业蓬勃开展,据XX省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XX省出口总额230亿美元,2008年上升到15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46%。

除了传统的大型出口企业外,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

从图2-2中看到,2006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到总值的84.97%。

从出口的主要产品构造来看,2000年以来,出口居前三位的商品分别为:

(1)机电产品;

(2)服装及衣着附件;(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表2-1XX省2006年不同企业出口创汇奉献率

按规模分

出口交货值〔亿元〕

比重(%)

大型企业

1146.8

15.03

规模以上中小企业

6482.6

84.97

数据来源:

?

2007XX中小企业开展告?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开场遇到开展的瓶颈,目前“产值大幅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三大主要困境。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1.“XX制造〞位于世界价值链的最低端,传统产业构造升级不快。

2.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较差。

3.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压力。

主要有人民币升值压力,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出口地区贸易壁垒的压力,其中贸易壁垒是对出口造成影响最大的障碍之一。

图2-1XX省中小企业经营状况

第三章XX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一节XX中小企业目前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

2006年XX省中小企业局对全省146家出口成长型中小企业进展了问卷调查,从企业产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看,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而XX省作为出口大省同时也是贸易壁垒的重灾区,据XX省外经贸厅公布数据显示,2001-2007年XX省遭遇的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案件数高达296起,占全国总案件数的1/3,直接涉案金额近6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4。

其中,反倾销调查为XX省遭遇的主要贸易摩擦类型,共计涉案数206起,涉案金额约35亿美元。

表3-12006年XX省出口成长型中小企业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表单位%

国家或地区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出口企业比重

欧盟

32.9

25.3

7.5

4.1

4.1

77.4

美国、加拿大

27.4

22.6

8.2

7.5

3.4

74.7

日本、韩国

8.2

8.9

17.8

10.3

6.2

63

东南亚

9.6

9.6

15.8

6.8

8.2

58.2

数据来源:

?

2007XX中小企业开展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我省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

2005年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XX省质量技术监视局组织开展了对主要出口中小企业2004年度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的调查。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2006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XX省出口企业影响情况的调查。

从两次调查看:

2004年度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由取消定单、拘留货物、销毁货物和增加额外费用等构成,其中额外费用是指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额外新增的检验、检疫、滞港及手续费用〕3.1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指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出口时机的流失〕3.39亿美元。

以样本出口总额147.65亿美元计,直接损失率2.1%,间接损失率2.29%。

根据2004年XX省货物贸易出口额579.8亿美元推算,技术性贸易措施对XX省产品出口造成经济损失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间接损失13.3亿美元。

2006年XX省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直接损失为79.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1.8亿美元。

第二节XX省遭受贸易技术壁垒原因的分析

XX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频频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贸易顺差过大,产品竞争力增强

由于近年来“中国制造威胁论〞在全球X围内的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国。

为了转移矛盾、取悦国民,隐蔽性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有利工具。

进入21世纪以来,XX产品主要的出口地区和国家是欧盟、美国和日本。

而这三大经济体正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和发源地。

近年来,这些国家的TBT措施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藏性和实施上的巧妙性更是大大提高。

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地的重合,已经对我省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贸易顺差过大是导致贸易摩擦的根本因素,中国对美国、欧盟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对美国和欧盟的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XX省出口的商品主要有纺织服装类、鞋类等初级产品,也有机电、高新技术类产品,大量的进口给欧美当地的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从夕阳产业保护理论看,纺织业、鞋类等行业在欧美国家是夕阳产业,也是根底性行业。

这些行业不仅吸收了一局部的就业,而且对国民生计也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些行业有着强大的行业利益团体,这些利益团体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作出贸易保护措施,甚至有局部人把这些行业提高到国家平安的高度。

例如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前期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ATMI〕对布什政府施加压力如果不采取行动就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发动一次前所未有的政治行动。

面对这样的压力,布什政府提高了对华施压的声调,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看,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

而优势产业的建立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显然机电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欧美的主要产业,虽然在这些行业中欧美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随着这几年XX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加上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使得欧美本地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这些行业的竞争力,而主导行业竞争优势的削弱势必会削弱国家的竞争优势,因此欧美国家必然对主导产业实施一定的保护,以维持国家的竞争优势。

〔二〕连锁反响增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响和效仿影响日益明显。

目前贸易壁垒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响,往往从个别产品扩展到整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

连锁反响反映的是各国贸易保护的实质,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如2002年欧盟以我国XX产冻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暂停进口产自我国的供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源性产品,禁令由虾仁扩大到所有动物及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达100多种。

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快又引起匈牙利和俄罗斯等国的效仿。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baldwin在内生性贸易政策理论中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是内生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模型来分析。

从一般利益集团模型看,一个行业能否通过对一些政府官员施加政治压力以获得保护取决于盖行业能否将自己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压力集团,能否客服搭便车问题并有效地组织起来,取决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在生产及地理方面的集中度。

以美国纺织业为例,纺织业在美国算是较大的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虽然几乎所有50个州都有纺织纤维的生产,但大约75%的纺织生产集中在东南部的8个州,生产集中使得利益一样的纺织服装业能很好地组织起来影响美国的外贸政策。

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以及利益团体把纺织业提高到国家平安的层次,吹嘘纺织业的衰落将对国家平安造成威胁,迫使政府采取保护措施。

因此纺织业的相关利益团体经常会对国会和政府施加政治压力,迫使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保护本国纺织业以及相关团体的利益。

从选民模型看,一个行业的工人和管理者作为一个统一的利益集团行动,以增加其短期的经济效益,并把行业规模作为影响政府官员决定是否给予保护的关键因素,行业内就业人数以及其他因素对政府施加压力,影响贸易政策的制定。

例如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前期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ATMI〕对布什政府施加压力如果不采取行动就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发动一次前所未有的政治行动。

面对这样的压力,布什政府提高了对华施压的声调,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另一方面,纺织品业是根底性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重要的行业,然而美国。

〔三〕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XX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产品为主,出口中间产品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贴牌加工多,自创品牌少。

长期以来,XX企业竞争手段单一,靠薄利多销占领市场。

这种低价竞销策略不仅使XX出口企业盈利率低,更容易授人以倾销之口实。

同时又使得出口企业把重点放在对本钱的节约上,不注重技术革新或进展技术认证等,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贸易的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由于科技进步,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各国所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含量不断升级,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已从个别限量指标开展成为名目繁多的限制或制止指标体系。

根据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当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后,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当进入衰退期,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而目前XX省大局部中小企业从事的都是在欧美国家处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行业,产品利润低。

由于产品技术相对成熟,生产本钱低,同时这些行业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容易招致兴旺国家的技术壁垒限制。

〔四〕企业自身的原因

1.缺乏源头管理

很多出口企业按传统的产品生产平安控制流程,靠收购原料加工出口,缺乏源头管理;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品加工、靠直觉去预测潜在的产品平安问题。

这种非预防的方式,不仅在最终产品的检验上代价高昂,而且难以获得有代表性的信息,使产品不能获得国际质量认证。

2.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不容乐观

例如,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XX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大局部企业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保证标准执行的能力较差,个别企业甚至无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已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按制度开展日常的质量管理活动,只有少数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大多数出口产品以低价作为竞争优势争夺海外市场,而企业低价倾销的背后往往是靠偷工减料或用一些替代品生产来平衡低价带来的本钱缺口,从而引发质量危机,也成为进口国实施“平安壁垒〞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XX中小企业应对措施

国外的贸易壁垒对我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对此企业自身需要审时度势,针对目前遭遇的国际贸易壁垒寻求解决之道,对症下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一、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目前XX中小企业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恰好是贸易壁垒高发的地区,针对这种情况,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在自身实力缺乏以克制这些壁垒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出口市场以获得可持续的开展。

欧美市场是高端市场,因此其对产品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现阶段我省大局部中小企业还处于一个生产研发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性能质量不能完全到达市场要求,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迅速提升。

因此作为中小企业必须要寻找与之能力和产品相匹配的市场。

而近年来随着开展中国家经济的开展,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这些市场也在逐渐兴起,这些市场相对来说没有复杂的技术壁垒,同时对产品性能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这样的新兴市场正好符合目前阶段我省大局部中小企业的出口需求。

因此作为企业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元化的市场是符合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出口需求的。

二、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针对目前越发严重的贸易壁垒连锁反响的状况,作为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针对我国产品的很多贸易壁垒中许多都是歧视性的条款,如欧盟的CR法案仅仅是针对2美元以下的打火机,而我国出口的打火机因为本钱相对较低因此售价相对廉价,而美国、韩国出口的同样的打火机因为本钱相对高其售价也高,然而欧盟仅仅以价格来区别实施贸易壁垒是完全没有理由的,而且我国出口的打火机的性能完全不比其他国家的差,因此针对这样的歧视性条款,我们企业和相关机构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最终赢得了这场贸易纠纷的最后胜利,也赢得了市场。

因此作为政府和相关机构以及企业本身在面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一定要运用法律的武器在WTO的框架X围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调整产业构造,提升产业规模。

目前XX中小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低价、低质量是目前产品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研发和创新投入的缺乏,而创新研发投入的缺乏正是由于产品较低的利润导致的资金短缺。

因此目前的中小企业就处于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这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开展所导致的一种现象,是目前XX省乃至中国都存在的构造性问题,依靠企业自身很难做出调整。

许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由于价格竞争使得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因此在目前倡导节能环保的主题下,对于产业构造的升级势在必行。

产业的调整必然会淘汰一局部落后的产业和产能以获得可持续的开展。

从规模经济理论看,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减少企业的边际本钱,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不上规模的中小企业进展调整、合并,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效益。

企业扩大规模以后各方面的机制都会随之完善,在质量管理和创新机制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微观层面对企业创新机制的阐述,企业是国家竞争优势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