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5075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定价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doc

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

Using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meansofobservation,behavioralapproach,conceptualanalysisandthepatternofinformation-seekingoflocalandoverseaswereanalyzedandcompared,Basicpatternstrategiesoftechnologyinformation-seeking

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以美国为例

第一框题美国的联邦制

【课程标准】:

3.7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一)、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1、历史上的邦联制:

(1)、构成单位及其与邦联的关系

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联邦和州分权。

但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实行过邦联制。

(2)、特点

①邦联国会的组成及代表性质

②中央与各州的权力分配:

国家真正的权力在各州,中央的权力很软弱

(3)、弱点:

①政治上——松散的联盟;

②经济上——税收贸易自由,邦联政府经费摊派权在各州;

③军事上——国防依靠各州民兵的支持。

2、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转变的原因:

(1)、应付危机,加强统治:

政府难以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

(2)、法律保障——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各州把国家权力的一部分转让给联邦中央政权,使联邦成为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二)、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联邦制下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有三个基本特征。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①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

②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①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②两种宪法、两种法律体系;

③人员任命、施政行为互不干涉。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

3、联邦地位高于州

①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

②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三)、联邦制的利弊:

1、形成的历史原因——民主思想和历史环境

联邦制成为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与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密切相关,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选择。

2、联邦制的优点:

从美国联邦制的历史看,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联邦制的弊端:

(1)、效率不高: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2)、集团分享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顾人民要求。

◇本框题小结:

◇3个特点:

即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3)、联邦地位高于州

◇2个方面:

即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和弊端:

◇1个转变原因:

即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转变的原因——应付危机,加强统治

第二框题美国的两党制

【课程标准】:

3.6 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揭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一)、政坛上的“驴象之争”

1、美国的政党制度——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1)、“驴象之争”的典故

(2)、美国两个主要政党;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①民主党——驴②共和党——象

补充:

目前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还有绿党、进步党等近三十个小党,但是这些政党从未执政,也没有对两党制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2、美国两党制的影响及其表现:

(1)、影响:

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与两党制有着密切联系。

(2)、表现:

美国的两党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①总统宝座的争夺其意义:

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提名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获胜的党成为执政党,败北的党则沦为在野党。

执政党通过由本党中坚人士组成的行政部门掌握政治权力。

②国会席位的争夺及其意义:

在国会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也分别推出本党候选人,竞争议员席位。

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为多数党,获得少数席位的政党为少数党。

多数党议员担任国会领袖及国会各小组委员会主席,并借此主导国会事务,但少数党仍能发挥重要的制衡作用。

(二)、美国政党的特征

(1)、职能和作用:

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包括组织初选、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等。

两党竭力为本党争取尽可能多的职位,以维持其对政治权力的控制。

(2)、组织分层级,工作有联系:

两党在国会内有各自的党团会议,它们与国会外的政党组织机构也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3)、党纲不固定,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总统、州长、县长、市长以及国会议员等以党员身份竞选,当选后以党员身份就职,但他们只对选民负责,没有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指示。

(4)、组织职能已经逐渐衰弱

(三)、两党制的实质

1、从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看:

(1)、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

(3)、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4)、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

2、从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方面看:

两党出于竞选的需要,在民众关注的某些议题上展示不同政见,其结果是互相牵掣,避免任何一方走向极端,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3、从民众参政治生活与和执政党的施政过程看:

在选举中,政党的命运取决于选票,两党为争夺民众,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但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问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

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

4、从竞选费用看:

从两党制的运行来看,每个选民都有一票,似乎每个人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一个亿万富翁可以通过捐款、控制媒体、创建思想库等途径,掌握“话语霸权”,而普通百姓则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表明,虽然金钱不能保证某一个候选人当选,但如果没有金钱,他就绝对不会当选。

难怪有人说:

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

5、实质:

◇重点

(1)、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

(2)、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3)、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本框题小结:

◇4个方面:

即从4个方面看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4个特征:

即美国政党制度的4个特征

◇2个表现:

即美国两党制的表现

◇1个实质:

即美国两党制的实质◇重点

第三框题美国的三权分立(2006.3.20./601)

一、【课程标准】:

3.8 简述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分析“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一)、三权分立:

权力运行的规则

1、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1)、影响因素:

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

(2)、决定因素:

国家的阶级本质

2、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及其核心内容:

(1)、地位——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2)、核心内容——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3、“三权”所属机关及其运作

(1)、中央政权机构及彼此关系:

①中央政权机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②彼此关系——平等而又独立

(1)、立法权——属于国会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负责制定法律;②国会、行政机关和法院都要依据法律行事;

③议员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也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

(2)、行政权——属于总统

①行政权属于总统;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③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3)、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

①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②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不论初审案件或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

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③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

(二)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

1、三权分立的表现:

(1)、总统、法院在国会的立法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

但是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2)、国会、法院在总统行政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行政权属于总统。

但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3)、总统、国会在司政权法院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司法权属于法院。

但是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

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图表表示如下:

立法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总统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国会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行政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总统

国会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司法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法院

总统的制约

国会的制约

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

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2、三权分立制的含义及其影响:

(1)、含义: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均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2)、影响:

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原则,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三)、三权分立的弊端:

三权分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