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671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docx

关于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平凉市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是发展区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是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

对于发展特色产业、拉伸工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强地集聚、整合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使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近,我们对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探讨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我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

经过多年的规划调整和组织实施,以312线为主轴、县域中心城镇为基点,初步形成了“三园五区”的开发建设格局,即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平凉、华亭、静宁三个工业园区为主体,原省经委批准设立的泾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市政府组织实施的崇信、灵台、庄浪、峡门能源新型建材三个集中区配套发展,规划开发总面积57.4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14平方公里。

目前,“三园五区”初步完成了开发区域和功能布局规划设计,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4亿元,完成产业开发项目投资248亿元,入园项目197项,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58项,亿元以上13项,从

业人员16200人,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项目配套跟进,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87亿元,实现利税2.05亿元。

1.甘肃平凉工业园区:

2002年1月省经贸委批准设立,原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157亩。

2004年通过清理整顿,被国务院确定为保留的工业园区,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以〔2006〕第66号文件发布公告,并更名为甘肃平凉工业园区。

目前园区辖米家湾、演武、马坊三个行政村及园区工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截止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600万元,基本形成了“一纵三横”道路框架,并配套跟进了供水、排污、供电、通讯设施,建成了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园区35千伏变电站,为项目入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证。

已引进华能平凉电厂、平凉祁连山水泥等骨干企业26户,项目完成投资95.5亿元。

在7个工业集中区中,该园区入园企业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技术装备相对先进;社会服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管理服务机构较为完善。

新批准的甘肃平凉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5.83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

以打造在甘肃省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和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按照一园多区的格局,规划建设了综合加工、电力工业、仓储物流、化学工业四个功能区。

通过大力发展电力、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

计划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园

区“五通一平”,实现美化、亮化和绿化,使园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工业为主,商贸为辅,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现代化的新城区。

2.甘肃华亭工业园区:

2002年9月省经贸委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确认。

园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74平方公里。

以打造全省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园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华亭煤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石堡子军工企业闲臵的厂房等资源,以煤炭深加工为重点,以甲醇产品开发为龙头,大力开发适合市场要求的后续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新型煤化工产业。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3亿元,完成了“一路两桥三绿化”工程,拓宽改造主干道路、绿化带建设、人行道硬化、供排水管网埋设、河堤治理、路灯安装等工程等,实现了“七通一平”。

引进中煦公司、豫华公司、福华公司、乐华公司、皇甫酒厂、锚杆厂、晨华公司、兰煤公司、光辉气体公司等各类企业23户,项目完成投资56.8亿元。

3.甘肃静宁工业园区:

2002年被省乡镇企业局批准为乡镇企业示范区,2004年省计委批准,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总规划面积4.355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

以建设全市最大的优势农产品加工园区为目标,依托农业产业化创造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做大做强苹果深加工、马铃薯深加工、畜禽深加工、粮油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等产业链。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80万元,入园陇原红果品经销公司、麦林公司、恒达包装有限公司、工业品包装有限公司、鼎元纸制品有限公司、静宁大红碗等果品经销、包装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79户,入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95亿元。

成为全省最大的纸箱生产基地和西北五省最大的包装材料集散地。

4.泾川循环经济产业园:

2002年7月设立,总规划面积约3.66平方公里,为“一园两区”布局结构,已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

以县城为中心,分别向西南、东北方向辅射。

按照建设成在全省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依托果产业和畜禽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形成苹果—果汁—果渣—果胶—果粉和畜禽屠宰—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包装材料、饲料工业等配套产业。

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873万元,实施了土地集中、道路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等工程。

入驻恒兴果汁公司、旭康食品公司、天纤棉业公司、育才酒精公司、丰农公司、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民建机械厂等企业10户,累计完成项目投资8.5亿元,形成了苹果深加工、棉纺产业、畜禽屠宰深加工产业集群的雏形。

5.崇信工业集中区:

2002年3月设立,位于县城以东1公里处,已形成以矿山机械、肉牛养殖、饲料加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截至目前,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20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路、水、电、通讯设施。

入驻崇信电厂一户,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

2008年底,根据市政府关于调整修订工业园区(集中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崇信县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在县城以西建设新园区,具体位臵位于县城以西12公里处,东至东沟小学,西至庙台小学,南以芮河及南山为界,北以北山根为界,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6公里,规划面积5.34平方公里。

6.灵台工业集中区:

2002年3月设立,位于县城西南,规划总面积3.43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77万元,基本实现了工业集中区主要干道的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目标。

入驻制药、地毯、肉食、酿酒、造纸、建材、铸件加工、粮油加工、商贸服务等企业17户。

根据灵台县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要求,规划在中台镇邵寨建设新园区,面积约7000亩,位于县城东部10公里处。

7.庄浪工业集中区:

2002年3季度设立,初步规划面积3.414

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0.32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0.56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300万元,完成了工业一路至四路、滨河路东段的路基建设和部分铺油工程。

入园地毯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物流配送等企业18户,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5亿元。

8.峡门能源新型建材集中区:

2009年2季度设立,初步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其中峡门建设区可建设面积4.4平方公里,上扬建设区2.7平方公里,石灰石资源区55.2平方公里,石灰石及煤炭资源区22.4平方公里。

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6户,主要有平凉海螺水泥公司、福利制革厂、峡门造纸厂、新世纪建材公司等企业。

目前,该集中区尚需报甘肃省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我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入园企业逐步增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产业特色逐渐显现,土地集约利用效果逐步提高,支撑工业、承载项目、带动三产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组织力量,明确了权、责、利关系。

各县(区工业园区(集中区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了领导,靠实了责任,健全了机制,防止了政府大包大揽和“一阵风”问题。

各工业园区(集中区管委会充分发挥职能,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工作,确保了园区(集中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的

顺利开展。

二是加大了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各工业园区(集中区以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载体和平台为目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

目前各工业园区(集中区“三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有些甚至已达到了“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

部分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超前,建设标准起点高,形成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硬环境。

2011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集中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加之优惠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为吸引外商、吸纳外资,集聚工业发展要素创造了优势。

三是入驻了一批工业项目,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各工业园区(集中区依托园区功能定位和区域优势,采取内引外联等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努力聚合民间资本,狠抓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增加了经济总量,优化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为全市工业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园区(集中区筑巢引凤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搭建起了我市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平台,扩大了下岗失业职工和社会劳动力就业的渠道。

2011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完成投资26.6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87亿元,一大批项目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拉动作用强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集中区,有效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

发展。

四是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园区软实力进一步提长。

各工业园区(集中区都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管理办法,形成了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推动力的激励机制,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工业园区(集中区普遍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全力服务,得到了客商的好评。

总体来看,工业园区(集中区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亮点,成为新型工业发展的崭新平台,也成为平凉工业发展的新摇篮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入园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践证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利于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有利于产业有序集聚形成规模优势。

可以说,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集聚,带动了城镇化建设,增加了就业岗位,提升了开放水平。

大办工业园区、办好工业园区是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二、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我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与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推进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是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方向

不明确,规划工作相对滞后。

由于发展园区工业的时间较短,对园区经济的认识水平有限,对发展模式的理解还不清晰,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导致园区规划、管理、建设、招商、运营等各个环节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集中区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招商方向等都处于不确定状态,园区建设缺乏宏观的、科学的、前瞻性的规划论证,规划起点不高,总体布局偏散,建设的随意性较大。

二是工业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

受资金筹措、思维定势等逐多因素制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只靠政府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没有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多方投入的良性循环,集中区内真正意义上的“五通一平”还没有完全实现,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园区建设规模偏小。

目前全市规模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园区仅有4个,实际除华亭工业园区、静宁工业园区和平凉工业园区外,其余各县工业集中区的实际开发面积小,没有形成适度的规模,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管理难度,也降低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益以及资源的集约利用度。

同时,处理废水、废气、废物的设施建设不足,容易使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的进度。

四是园区产业结构趋同。

部分工业集中区只注重前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和发展,只注重引进企业数量,忽视产业关联,致使引进的企业项目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集中区,难以

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

产业结构雷同既制约了产业聚集,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使园区优势产业难以形成。

除甘肃平凉、甘肃华亭工业园区外,县区工业集中区大多是综合型园区,专业型、特色型园区相对较少。

五是园区产业层次较低。

至2011年底,在所有工业园区、集中区中,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简单加工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占40%以上,入园企业、项目规模偏小,尤其是千万元以上项目极少,产业档次偏低、技术含量不高、“散、低、小”的问题普遍存在,缺乏一些跨跃式发展、行业龙头和规模企业。

六是园区(集中区供给要素制约。

由于我们的招商理念还比较落后,招商方法和手段不够先进,招商引资的一些优惠政策落实较难,加之园区的载体功能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果。

另一方面,县级工业集中区土地征用困难较大。

全市5户市级工业集中区由于没有得到省政府批准认可,在土地征用上存在较大困难,加大了招商工作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的影响,加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不大,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限制了园区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发展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工业园区区的优势条件分析

虽然我们发展工业集中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但立足自身实际,综合分析市情,我市发展工业园区仍然具有较多优势条件,主要为:

1.丰富的物质资源优势。

一是我市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全市已初步探明煤炭资源79.9亿吨。

针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以发展洗精煤、煤电、煤化工为主要定位方向,高起点规划甘肃平凉、甘肃华亭、崇信县3个工业园区(区可谓万事俱备。

二是我市是农业大市,近来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提高,先后培育了“平凉红牛”、“平凉金果”等知名品牌,全市粮食、果品、蔬菜、肉牛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以此为基础,高起点建设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泾川、灵台、庄浪、静宁等县工业集中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2.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

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发展工业园区的位臵条件非常优越,是周边市(区在地缘优势和规划用地上所无法比拟的。

3.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

我市发展工业的历史悠久,工业经

济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以煤电为支撑,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医药、制革、机械、电子等区域特色鲜明、行业竞相发展、较具规模优势的资源导向型工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按照全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紧紧围绕资源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重点培育能源化工产业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材开发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等10大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4.良好的人力资源优势。

全市工业经历了“七五”期间的联营联合和“八五”以来的大规模技术革新改造,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素质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些产业工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宝贵人力财富。

而且,我市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成本较低。

这些都是建设园区、发展工业经济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

5.优越的政策环境优势。

为全面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精心谋划,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正在积极推进园区管理的社会化工作,研究制定了工业园区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争取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最佳的政策服务,在政策、信息、资金、标准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园区建设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加快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市情

实际,充分挖掘潜力,狠抓政策机遇,科学利用优势,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推进“六个到位”。

1.强化理念更新,推进起点到位。

推进园区经济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本地自然禀赋,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同时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促进园区从粗放型扩张向打造精品园区转变,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要深入学习和借鉴南方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园区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探索切合地方实际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工业集中区发展的要素关系,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发展定位、园区管理、产业关联、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切实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建设一流的企业发展平台,真正使工业园区起到工业企业的孵化器、项目建设的助推器和招商引资的催化剂的综合效益,最终达到引进优势项目,拉伸产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效率的目的。

2.强化产业集聚,推进规划到位。

发展工业园区首先要做到规划先行。

按照“找准比较优势,规划产业方向,对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园区产业规划的质量。

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和态度指导园区建设。

将各园区规划与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本着着眼未来、科学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在资源、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高起点前瞻性的进行研究规划,制定园区的区域范围、产业园区和功能配套总规,使园区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提

高。

做到基础设施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

3.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聚到位。

按照“产业相近、产品关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园区产业分布,积极推进集聚效应,按照既定的功能区进行招商引资,入驻项目,争取更多的配套优势企业落户工业园区。

对于省级工业园区(如二十里铺,应以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兼顾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县工业集中区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大型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不失时机地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要突出园区产业配套,鼓励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产品配套、合作紧密的生产网络。

要进行园区产业扶持,重点做大做强1-2个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锁定”效应,增强“投资磁场”效应。

4.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管理到位。

首先,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利益驱动的原则创新机制、活跃机制,做到“四个一”:

即配一个班子、建一个机制、划一个区域、定一套政策。

赋予园区管理班子相应的管理权限,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园区日常管理等项事宜。

其次,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推行一站式办公,开展一条龙服务,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还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综合运用财政税收、

金融信贷、土地、环境等宏观管理手段,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立健全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系统,着力解决部分工业园区电价偏高问题。

另外,还要加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坚持筑巢引凤,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项目。

5.创新招商理念,推进引进到位。

要在总结以往招商引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招商理念,努力创新招商方法,丰富招商内容,活化载体形式,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和水平,重点是继续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好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

在坚持完善小分队招商、领导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形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依托产业招商、强化项目招商、园区优势招商等新的引资方法。

同时,要以大开放战略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水平。

在目前我市经济总量偏小、地方财力紧张、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单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为主的战略,通过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水平,壮大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和规模。

6.多方融汇资金,推进投入到位。

坚持走多元融资之路,对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行招商引资,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

在园区的企业项目发展上,各

级金融部门要探索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子,解决园区内有效益、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中小企业贷款问题。

总之,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园区经济,是做大做强全市工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手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体制、管理、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协同。

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的工作,我市工业集中区(园区建设一定会得到有序发展,全市工业经济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