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案.docx
《5份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份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案
【5份】2016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教案
目录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
15 *短文两篇7
写作 写读后感13
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17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知识目标】
了解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赏析语言,体会设向的作用。
(难点)
【情感目标】
领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重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 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课文
(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
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
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
师:
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导入二 老师在黑板上画“ ”,问大家:
这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波浪、蚯蚓、蛇、长城、一截麻绳……)
确实,“ ”可以看成不同的东西,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美国(国家)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汲取(jí) 渊博(yuān)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孜孜不倦(zī)不言而喻(yù)
(2)词语解释: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
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
勤勉的样子。
不言可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3.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全文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中心论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提出问题(引论)(①~③):
设立问题,分析答案,引出观点。
分析问题(本论)(④~⑫):
举例子,讲道理,论证观点。
解决问题(结论)(⑬):
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观点的?
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的。
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又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2.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为论述这一道理,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典型事例,富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3.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关键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二)品析语言,探究写法。
1.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哪些语句给你启发?
请用对文中“____”这句话,我的启示是“____”的句式回答。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在今天的语境中,这个说法已经不具备振聋发聩的效果,但作者明确地提出来,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
如果对以往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适当“复盘”的话,就会知道,作者所言不差: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因此,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并不困难。
只要明白:
正确答案可能有若干个。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
这个句子把思路引向深处。
不仅仅知道“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还要有“不满足”的心态,有“不放弃”探求的精神。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我认为这句话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最有意义的。
十五岁左右的学生,很容易接受“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但他们急于创新,认为灵机一动就可以完成创造性的伟大事业,因此轻视知识积累,不肯耐心学习人类经验,所谓“创造性思维”往往流于浅薄,甚至是胡思乱想。
因此,讨论这个问题,可以稍微用多一点时间,尽力透彻一些。
补充例证:
没有任何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同时又是知识贫乏思想苍白的人。
物理学家牛顿著名的名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意思是那些“巨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给他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必要的高度。
这句话是牛顿谦逊品格的体现,也告诉我们:
吸纳前人的知识成果为创造奠基。
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
“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
”广泛涉猎,博学多识,才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初中学生,一般不存在因为知识过多陷入僵化困境的情况,所以,引导学生努力求知,为创造准备好“源头活水”很重要。
D.“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
这点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中更应该着重讨论。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并日新月异地进步、完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的拥有量已经不再是衡量标准。
“运用”应该更为重要。
E.“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
这些不起眼的“细小”,原来就是智慧的光芒,是很珍贵的。
2.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样呢?
这是唯一……”
②第4段段尾:
“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
③第9段: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
表达效果: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面两例的还有承接、过渡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3.说说本文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①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②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逻辑严密。
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三)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作者在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时举了两个例子,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为作者再写一个论据。
【交流点拨】牛顿:
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
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
摆的定律。
黄道婆:
纺织。
瓦特:
蒸汽机的改进。
2.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伙伴玩球,球掉进了树洞中,洞很深,司马光让伙伴们不停往里面倒水,球终于浮了上来。
①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
②如果树洞里是沙地,用灌水的办法行吗?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这节课“我”得到的启示是: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目标】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难点)
【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
(重点)
【情感目标】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事例,还是人物,都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导入二 在网络报纸上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出现“高分低能”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发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字词积累:
(1)字词形音:
(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丁肇中(zhào) 朱熹(xī) 论(lún)语 华裔(yì)
儒(rú)家彷(pánɡ)徨(huánɡ)中庸(yōnɡ)
(2)词语解释: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诚意:
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
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治理好家庭。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并勾画不懂的地方)。
论点:
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文题目)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1段):
提出问题。
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
分析问题。
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2段):
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②(3~5段):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③(6~12段):
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
解决问题。
希望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在生活中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二)品读精美语言,探究论证方法。
1.品读短句。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对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
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本文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的?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作者在课文第4节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节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节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道理论证:
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论证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
所有这些,都强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3.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三)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点拨示例】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
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这节课“我”得到的启示是:
15 *短文两篇
【知识目标】
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重点)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难点)
《谈读书》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
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更要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
怎样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前先哲的高论。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字形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意写法)
狡黠(xiá) 咀嚼(jǔ)(jué)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吹毛求疵(cī)劝诫(jiè)
怡情(yí)统筹(chóu)藻饰(zǎo)
蒸馏(liú)味同嚼蜡(jiáo)
3.词语解释:
藻饰:
修饰文辞。
狡黠:
狡诈。
诘难:
诘问,为难。
高谈阔论: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吹毛求疵:
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首先阐述读书的目的。
(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①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②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③最后指出:
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方法读;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最后阐述读书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探究论证方法。
本文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何作用?
结合内容进行归纳。
①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排比说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
开头从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这样就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2.品读语言。
(1)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富有哲理,结合文中相关句子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对其他句子的理解批注在课本上)。
例句分析:
①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品析:
人的天性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有应继承发扬的,也有需要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与美丽的一面,也有疯长破坏美感的地方。
要使花草只呈现出美丽的一面,就需要人们对它们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明智明理,并且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努力趋向人性的完美。
②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品析:
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正确的心态。
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书,随时准备和书本辩论;但我们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完全丧失自我,书本中也有不正确或偏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不要轻易盲从。
(2)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
黑格尔说过:
“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
”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
“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
3.小结归纳
《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4.板书设计
谈读书(培根)
谈读书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你能说出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吗?
【交流点拨】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不求甚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关于读书问题,古今中外有很多人议论过,但常谈常新。
我们学习的《短文两篇》都是谈读书的,作者见解独到。
上节课的《谈读书》,让我们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
这节课我们来走进《不求甚解》,跟随当代作家马南邨一起去学习怎样读书。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马南邨:
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主要著作有:
论文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2.课题解读:
“不求甚解”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3.了解驳论文知识。
(借助相关资料,了解驳论文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立论、驳论。
(2)立论:
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正确。
驳论:
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3)批驳的方法: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
驳论点:
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驳论据:
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从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
驳论证: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4)驳论文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或间接的方式(证明自己观点正确)进行批驳。
4.字词形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意写法)
咬文嚼字(jiáo) 死抠(kōu) 豁然贯通(huò)
5.词语解释: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豁然贯通:
形容人(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开卷有益:
(褒义词)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开卷:
打开书本,指读书;益:
好处,收获。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是怎样阐述的?
在此基础上理清本文思路。
①针对“一般人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进行论述。
②作者态度: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③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明了自己的主张。
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④结合以上问题完成本文结构:
树靶子——引出处——释新意——举例证——对上文(递进结构)
2.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批驳: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的观点: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②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读书重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③“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什么?
“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不求甚解要了解文章的意思,而马马虎虎却对文章的意思不理解。
④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书要反复读。
3.本文举“普列汉诺夫、诸葛亮”的例子选取的角度一样吗?
各有什么作用?
(细读课文4-7段)
作者举了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通过举例论证,从反面论证了虚心的读书态度很重要,只有虚心读书才会抓住文章的精髓。
作者举了诸葛亮独观其大略的例子,通过举例证,从正面论证了很多有成就的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从而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4.“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为什么说“不尽然”?
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请你举一例证明“不求甚解不好”不尽然对。
表明文章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科学中有许多事情需要人们有求甚解的精神,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又需要人们“不求甚解”。
比如,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要学会包容,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中所说的,我们读书,应该采取的就是“不求甚解”的方法。
5.课堂小结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驳论,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书中的实质。
6.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马南邨)
驳论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请你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名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