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00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docx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参考

编写人:

文仲彦

报告日期:

2011年9月2日

前言

目的

l对医院无线网络建设进行介绍

l为医院实施无线网络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内容

l介绍目前国内医院无线网络发展现状

l介绍目前国内医院无线网络应用情况

l列举无线网络搭建要求

适用对象

l医院信息化主管领导着重关注无线医疗应用、成本分析等章节

l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

名称解释:

Wi-Fi实时定位标签:

是基于标准无线局域网(Wi-Fi)的有源电子标签。

标签可以放置在任何资产和人员上,实现对资产和人员的实时定位和监控管理,也可以连接传感器,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等的无线远程监控,具有报警的功能,还可以传输数据、语音、视频等,应用范围极广。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MIMO技术:

既所谓的多入多出,是运用于802.11n的核心技术,指无线网络讯号通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收发,依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POE:

POE(PoweroverEthernet)技术,通过以太网线对所连接的设备进行远程供电,极大地减少部署终端设备的布线和管理成本。

目录

1. 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4

2. 医院无线应用分类 4

无线医疗应用 4

2.1.1. 病区移动查房 4

2.1.2. 病区移动护理 4

2.1.3. 移动输液监控 4

无线服务应用 4

2.2.1. 病区无线上网 4

2.2.2. 医院移动办公 4

2.2.3. 无线定位系统 4

3. 医疗无线网络要求 4

3.1 无线网络架构 4

3.2 无线协议标准 4

3.3 技术要求 4

3.3.1 覆盖范围 4

3.3.2 网络稳定 4

3.3.3 传输速度 4

3.3.4 网络安全 4

4. 无线网络设备 4

4.1. 无线控制器(AC) 4

4.2. 无线接入点(AP) 4

4.3. 交换机 4

4.3.1 POE交换机 4

4.3.2 汇聚交换机 4

5. 成本分析 4

5.1. 实施成本 4

5.1.1 实施周期 4

5.1.2 网络布线安装 4

5.2. 设备成本 4

5.3. 运维成本 4

6. 验收测试 4

6.1. AP信号覆盖 4

6.2. AP连通性 4

6.3. AP传输速率 4

6.4. 漫游 4

7. 整体建议 4

1.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大多数医院都完成了门诊、住院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即HIS信息系统、LIS信息系统、PACS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大部分医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病人医疗诊断记录、医嘱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的提供综合查询、按需打印各类单据和报表等,有效提高医院各医务环节协同工作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但是现有这些信息系统都是“桌面”信息系统,只能通过PC工作站来完成,因此一些病区的基本的护理文书、体温单的采集和图表生成还需要护理人员首先手工处理,再转录入系统,占用大量的护理人员工作量。

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医疗人才、医疗环境的竞争转移到医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如何提升医院水平和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成为许多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题,现有“桌面”信息系统支撑医疗服务已出现了“瓶颈”,无法满足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无线技术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上述问题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把构建无线网络环境纳入医院信息化建设当中。

2.医院无线应用分类

医院无线网络环境搭建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医疗信息化的无线应用,适应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其次还可以利用该无线网络环境,更深入的应用于其他服务领域,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1.无线医疗应用

2.1.1.病区移动查房

在传统有限网络环境下,非移动式的工作站信息系统对查房没有直接的帮助。

医生到病房仍然要拿纸张、病例,虽然这些病例可能是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但查询仍然不方便,实际上还是传统的查询模式。

这种信息系统和病房的管理模式其实并没有实现信息衔接,从医生办公室到病人床前这一段“路程”没有实现数字化。

而如果采用了无线系统,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医生不再受网线的限制和困扰,可以方便、自由地携带移动信息终端(如移动信息车、IPA等)在病区内移动,利用无线网络登陆医生工作站,随时调阅病历,迅速地获取患者的住院信息、病史、检验、检查结果和其他生命体征信息,尽可能有效地与患者交流,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床边探视和护理。

医生还可以根据查房情况,及时将信息录入计算机,并根据病情变化当即开出检验、检查、治疗和其它医嘱,避免了查房后再次转抄医嘱或凭记忆补开医嘱、记录病程,造成重复工作甚至错误情况发生,如图是医生在利用平板电脑实现移动查房。

2.1.2.病区移动护理

对护士来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护士的工作是到病床前测体温、量血压,进行生命体征的数据采集。

然后再将记录在纸上的数据输送到计算机里,这样反而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

而如果采用无线系统,就可以让护理人员在临床服务时实时采集数据和实时录入数据,不仅优化了医护流程,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杜绝了护理人员在转抄过程中出现的医疗差错。

另外还可以实现病人基本信息、医嘱信息、报告信息、生命体征信息、手术安排信息、会诊信息的随时随地查询,即时执行医嘱。

如图是护士在用无线移动终端进行护理记录。

2.1.3.移动输液监控

患者到医院输液室输液时,护士接收病人输液的药品核对以前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输液过程中,输液进度大部分时间需要病人自己监控,因此有时会出现病人大声呼喊甚至举着输液袋到护士站去找护士的局面。

通过接入无线网络,利用移动终端的识别技术,解决了输液患者身份识别和呼叫问题,为患者输液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通过无线传感设备,还可以实现动态显示病人输液的进度情况,各颜色分别代表输液正在进行中、输液快结束、输液结束,自动提示护理人员换液。

同时可以利用无线呼叫功能,患者只需按下相应的呼叫器,护士在输液室的任何地点便能接收到呼叫,手中的移动终端实时接收到无线数据,显示输液大厅中某座位号的呼叫信息,护士就能及时知道病人的需求并迅速为病人解决问题,给输液病人营造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如图是安装了无线传感器对输液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示意图。

2.2.无线服务应用

除了应用于以上医疗事务外,利用构建的无线网络平台,医院还可以实现病区无线上网、无线移动办公等业务,另外,还可以利用第三方的无线定位仪器,实现更强大的无线定位功能。

2.2.1.病区无线上网

传统来讲,住院是较为枯燥的生活状态,现代人们生活和娱乐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果能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一方面排解病人、陪护人员的枯燥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医院增值服务的一部分,获得一定的服务收益。

2.2.2.医院移动办公

随着医院的OA系统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经常需要利用OA系统处理日常工作安排、收发内部邮件和公文,以前只能够在固定PC上进行查阅和操作,不能做到随时处理,利用医院搭建的无线环境,采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处理相关事务,摆脱了必须在固定场所固定设备上进行办公的限制,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2.2.3.无线定位系统

利用能发出无线射频信号的Wi-Fi定位电子标签,配合搭建的无线监控网络,对其发出的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并据此对其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医院的新生婴儿的监控和报警、员工的定位和重点医疗物资的监控报警等。

以上只列举了部分主要的应用,随着应用的深入,还可以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药品监控,医疗设备无线遥控等功能,不过就目前国内无线应用发展来看,医院当前最主要的需求肯定是无线医疗应用。

因此,当前的无线网络环境建设也是首先满足医院的无线医疗应用为主,兼顾后期应用,在搭建无线网络环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这点采用合适的技术,避免资源分配不合理,以满足医院无线应用的建设需要。

3.医疗无线网络要求

医疗无线网络由于其特殊的应用需求和环境要求,因此整体建设思路是覆盖范围广、网络稳定、接入安全、数据传输快,基于以上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3.1无线网络架构

无线局域网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技术及产品的发展。

第一代无线局域网主要是采用FatAP(即“胖”AP),每一台AP都要单独进行配置,费时、费力、费成本。

第二代无线局域网融入了无线网关功能但还是不能集中进行管理和配置,其管理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有线网络的依赖成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WLAN产品发展的瓶颈。

第三代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交换机和FITAP(即“瘦”AP)的架构,对传统WLAN设备的功能做了重新划分,将密集型的无线网络和安全处理功能转移到集中的无线控制器(以下简称AC)中实现,同时加入了许多重要新功能,诸如无线网管、AP间自适应、无线安管、无缝漫游,使得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得以大幅提高,下表个FitAP架构与FatAP架构的技术对比表。

参数

FitAP架构

FatAP架构

应用规模

业界主流技术

早期WLAN技术架构

安装调试

AP无需配置,统一在无线控制器实现,易安装

需要每个AP单独安装调试

日常管理

管理方便

只需要在无线控制器进行操作

管理麻烦

需要对每个AP单独管理

自动信道分配和选择

支持

不支持

自动功率调整

支持

不支持

智能负载均衡

支持

不支持

安全性

增加射频环境监控,基于用户位置安全策略,高安全性

传统加密、认证方式,普通安全性

三层漫游

支持

不支持

增值业务能力

可扩展语音等丰富业务

仅实现简单数据接入

因此,在无线网络构架上,建议医院选用FITAP进行构建,下图是一个典型的FITAP构架的无线网络环境拓扑图,可以作一些参考:

3.2无线协议标准

目标比较常用的协议有802.11n和802.11g,其中802.11n无论在传输速度、网络覆盖范围、抗干扰、以及兼容性上都比802.11g有所加强,是未来无线网络构建的趋势。

对无线医疗网而言,使用802.11n技术是理想的选择。

移动查房前期,医生护士专注于病患体征、遗嘱执行的无线数据业务,随着应用不断深入和效率的提升需求,PACS影像将被要求实现移动查询,传统的802.11g技术的54MHz带宽(实际文件传输速率20-25MHz)已经无法满足及时调用PACS影像的需求。

而802.11n传输速度能够达到百兆以上(实际文件传输速率高达150MHz以上,是802.11g的6倍),无线的带宽不再是装饺子的茶壶嘴,而MIMO技术的使用,也极大的提升了WLAN的抗干扰性、穿透力和覆盖范围,因此802.11n一经推出就得以快速普及,并取得了大量商用部署成果,在医疗行业进行了广泛部署应用。

近来国内大型三甲医院新建的无线查房业务,选择802.11n技术的医院超过70%,因此为了医院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建议采用802.11n协议标准的无线网络架构。

3.3技术要求

3.3.1覆盖范围

原则上要求无缝覆盖,尽量不要有信号盲点,打造一个高带宽、广覆盖、密接入的无线网络环境,综合考虑室内实现无线网络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以及各区域终端数分布不均匀等情况,采取合理的布网方式满足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另外在实施无线覆盖工程时,如无特别说明,以考虑信号覆盖范围为主,单个AP的并发用户数及每用户无线上网带宽不作为工程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现场测试参考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