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9910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

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有哪些?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27分钟)

(一)独学(7分钟):

(要求: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提出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和记忆,然后闭书完成预习部分。

★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明代从南美洲引进       .     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

推广        ;

明代从国外引进         .         和          等;

2.手工业:

棉纺织业:

在明代已从       推向      ,出现了一批基地;  

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       后来居上.     

制瓷业: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

3.商业:

  明清时期,   

   空前活跃,       .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难点):

(P117)

1.时间:

             以后。

2.地区:

        .        等江南地区。

3.行业:

                

4.特点:

以生产           为目的,“        出资,       出力.

5.实质:

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间是     与       的关系,实质是一种         性质的生产关系.

★“闭关锁国”政策(重难点)

1.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政策;②清朝前期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进行经济交流;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受到,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

2.含义:

严格限制             。

3.概况:

清初的40年实行严格             的政策;统一后开放      个港口;后来只开放       一处通商,由             统一管理贸易。

4.影响:

(一分为二)(P118第三段)

(1)积极方面: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     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方面: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二)对学(20分钟):

1.组内交流检查(5分钟):

(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

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

板上。

2.教师引领(5分钟):

组织学生解决反馈的问题和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记忆并检查(10分钟):

识记基础知

识,小组内抽背;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4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三)我不懂得有: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17分钟):

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实行这种政策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②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

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③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

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④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五、检测反馈(5分钟)

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棒.甘薯最早应在( )

A.隋朝     B.

唐朝      C.明朝       D.清朝

2.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明初经济兴盛                D.苏州丝织业发达

3.马克思说: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

4.传入我国的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     )①马铃薯②甘薯③玉米④花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是

A.隋的统一B.唐的统一

C.宋的统一D.元的统一

2.历史小短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

“时间:

×× 地点:

科举考试的路上 人物:

张公子和书童 旁白:

张公子带着书童张二,去和州府……”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开始于

A.秦朝B.西汉

C.隋朝D.唐朝

3.学习隋唐史后,同学们进行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下列不是隋朝灭亡原因的是

A.隋文帝厉行节俭B.隋炀帝不恤民力

C.隋炀帝纵情享乐,奢侈无度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5.“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D.重视人才

6.被郭沫若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

A.武则天B.唐太宗

C.唐玄宗D.唐高祖

7.盛唐气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哪些方面

①经济繁荣②民族交往与交融③开放的社会风气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8.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

9.唐朝某高僧到达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这个高僧是

A.玄奘B.唐三藏

C.悟能D.悟空

10.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朝代是

A.北宋B.南宋

C.辽D.元朝

11.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

1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政权搭配错误的是

A.鲜卑族——辽B.党项族——西夏

C.女真族——金D.蒙古族——元

13.如果你在XX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

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霍去病B.岳飞

C.卫青D.蒙恬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应该是

A.唐B.北宋

C.南宋D.南唐

15.小明同学选用宋代众多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

A.农业经济的发达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政权并立D.商品经济的繁荣

16.“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这种城市繁荣场景反映的是

A.秦朝B.汉朝

C.宋朝D.唐朝

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王朝是

A.清朝B.元朝

C.宋朝D.辽朝

二、综合题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

《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材料一中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请写出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写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的盛世局面。

(3)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结合所学,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

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回答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并立(同时存在)的3个政权名称。

材料三:

“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拆除了宋、辽、西夏、吐蕃等各政权并立以来的此疆彼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瑞军《大统一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写出文中的“它”是哪个朝代?

“它”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判断并写出图一、图二是哪个朝代的农具?

它们对农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请写出图中宋代海外贸易的两个大商港(港口)

(3)请依据所学,解释为什么宋代的海外港口主要集中在南方?

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是解题的关键,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

2.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科举考试”可知,科举制最早应该开始于隋朝。

隋文帝时期以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产生。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科举考试”是解题的关键,隋文帝时期以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产生。

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采取开放国门的政策,国际间和国内各民族的交往日益繁荣,“繁荣与开放”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厉行节俭,励精图治,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A项符合题意;隋炀帝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由于其残暴统治,隋二世而亡。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太宗重视人才。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他重用贤才,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是解题的关键,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他重用贤才,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

6.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得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7.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时唐代经济达到极盛,称为“开元盛世”;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与交融;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仔细审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唐朝的制瓷艺术。

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的选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是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

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A错误,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B错误,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C错误,元朝时才出现青花瓷。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9.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是解题的关键,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

1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的社会生活。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故选D。

12.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A项符合题意;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女真族建立金;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3.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岳飞。

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

岳飞坚持抗金,精忠报国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但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可知,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苟且偷安,不思国仇家恨的精神状态。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5.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

第一副图片是清明上河图,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北宋商业的繁荣。

题干第二幅图片是交子,在宋代,随着商业的繁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金属铸币不能满足商业的需要,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它极大地方便了商业贸易;第三副图片是南宋海船,说明南宋对外贸易发达,货郎图也表明宋代贸易繁荣。

所以四幅画反映的是宋代商业繁荣。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6.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可知,开封是北宋的都城,城市繁荣;临安是南宋的都城,“万物所聚,诸行百市”反映了南宋商业繁荣。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王朝。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8.

(1)变化:

人口增长较快较多。

原因:

国家政策鼓励,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等皆可。

言之成理即可

(2)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玄宗:

开元盛世

(3)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户,754年有918万户”可知,唐代人口增长较快较多;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国家政策鼓励,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

(2)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时唐代经济达到极盛,称为“开元盛世”;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标志唐朝由盛转衰。

19.

(1)联姻事实: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均可。

民族政策:

开明

平等。

(2)宋、夏、辽等

(3)朝代:

元朝。

历史意义:

结束分裂,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60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后来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宋、夏、辽并立;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拆除了宋、辽、西夏、吐蕃等各政权并立以来的此疆彼界”可知,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

20.

(1)唐,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之意即可。

(2)广州、泉州。

(2)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权在南方等。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图示曲辕犁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2)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的两个大商港是广州、泉州;

(3)依据所学可知,宋代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权在南方等。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古人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丈化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作为

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京杭大运河D.社会经济发展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未达到的是

A.乘龙舟到江都游玩

B.沟通南北的交通

C.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4.唐朝第二代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曾向他建议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  )

A.狄仁杰B.房玄龄C.杜如晦D.魏征

5.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唐朝农民创制筒车的用途是

A.灌溉

B.耕地

C.播种

D.鼓风

6.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A.成都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7.北宋每年送给辽、西夏的“岁币”是指

A.货币

B.金银

C.钱物

D.粮食

8.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句,“宋祖”指的是

A.杨坚

B.杨广

C.赵匡胤

D.赵构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国的美元

B.英国的英镑

C.北宋的交子

D.法国的发郎

1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

②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③玄奘西行天竺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

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明太祖

12.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杂剧

B.戏曲

C.小说

D.词

13.陆游《书愤》中有“楼船直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

14.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真宗和秦桧杀害

C.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D.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

15.下面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③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①

B.③

C.②

D.④

16.北宋初期,开封一位百姓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A.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看杂技表演

B.在驿馆里用交子结账

C.到城里去品尝冷饮

D.乘坐牛车去开封郊外赏花

17.“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

”上文中这位才女是

A.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李清照

D.武则天

18.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D.冬至

19.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B.元朝C.宋朝D.隋朝

20.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1.(题文)“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22.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是()

A.宋太祖B.唐太宗C.唐玄宗D.秦始皇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

A.辽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24.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南宋哥窑B.北宋景德镇C.唐朝唐三彩D.南宋景德镇

25.(题文)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的是()

A.中书省B.澎湖巡检司C.枢密院D.御史台

26.(题文)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朝()

A.宋B.唐C.隋D.元

2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是唐末弄明起义军黄巢写的,下列与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无关的是()

A.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服役繁重

28.下列是关于宋元时期出现少数民族与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党项族——西夏B.女真族——宋C.蒙古族——元D.契丹族——辽

29.(题文)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改进的是()

A.活字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

二、综合题

30.综合探究: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