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9817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docx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问题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明确

  本刊上期《鉴藏》发表的《中国古玩市场不容易“抹杀”》一文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和议论。

本期继续发表《中国古玩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明确》,以便把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明确 

    ■钱光培 高起祥

    近几年来中国文物保护局面,的确令人担忧。

说到文物盗掘走私与中国古玩市场发展的关系,在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就是这些年来在中国进行文物盗掘走私的罪犯与在古玩市场进行经营活动的货主是不是同一群体。

否则就会混淆敌我。

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真正从事盗掘走私的文物贩子,与正式在古玩市场进行经营的货主根本不是同一群体,他们既不敢、也不屑于在古玩市场中露面。

他们的活动主要在地下进行。

在地下,他们有人盗掘,有人销售,也有自己的通道把东西运送出境,已形成他们自己的“产业链”。

他们的行为不发生在正式的古玩市场,也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而是盗掘走私犯罪。

不能把他们的犯罪归根于中国古玩市场。

硬要把两类活动性质截然不同的人群混为一谈,把盗掘走私活动与正常的古玩市场活动混为一谈,势必混淆敌我,伤害大众,造成混乱,使真正的犯罪者在混乱中逃脱法网。

这应当是智者不为的。

至于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部分农民盲目地搜山掘墓寻找宝物现象,是与中国古玩市场的复兴所伴生的利益驱动有点关系。

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面对同样的利益驱动,许多地方并没有出现同类的现象。

事出根由最主要的还在当地农民的生活环境、素质及地方政府的管理上。

也只有从这些方面下手治理,才能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生一些利益驱动。

这些利益驱动常常是“两刃剑”。

中国古玩市场发展所伴生的利益驱动,既激活了全社会珍惜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情,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文物保护大军,也驱动了一些丑恶现象发生。

对于这些丑恶现象我们是一定要扼制的。

但决不能采取把市场大门一关了事的简单化作法。

    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玩市场的复兴带有很大的自发性,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定位。

    称谓都与它们的实际状况不符

    最初,它只是什么都卖的自由市场的一小部分;自立门户以后,有人称它为旧货市场,有人称它为艺术品市场,也有人称它为文化市场,自然,也有如谢、任二位先生一样把它们等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由国家调拨文物进入流通领域的“文物市场”的。

    如果认真考察,人们就会发现,似乎哪个称谓都与它们的实际状况不符。

说它们是旧货市场,但其中却有不少新货;说它是艺术品市场,其间多数卖品只能说是“玩意”或“物件”,远达不到“艺术品”的档次;至于说“文化市场”,明显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称谓。

硬要把它们纳入过去已有固定规范的“文物市场”,显然只是为了便于封杀而已。

    定位不明确 难以管理

    由于定位的不明确,首先遇到的一大实际问题就是合法经营的执照到底找哪个部门去批。

因此,不少地摊市场都是存在了多年才历经艰辛取得合法经营执照的。

如潘家园旧货市场,早在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直到90年代中期才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接踵而来就是管理问题。

现在参与这类市场管理的一般是工商部门,由文物部门监管。

工商管理在这里较为明确,文物管理在这是就遇到了很大麻烦。

一是这里出售的货物,确确实实绝大部分不是文物;二是售货的摊主绝大部分都不清楚他出售的东西在不在文物之列,购货的买主也是大多数不分真假的。

所谓“瞎买瞎卖”的确是比较普遍的真实。

也就是说,这里进行的买卖,并不具有明确的“买卖文物”的特点,很难从汪洋大海的市场中找到文物法规的执法点。

另外,文物管理部门也只能从文物的保护与流通角度制定一些管理办法(如资质要求,从业人员中的专家人数要求等等),这些办法对于过去那类以“买卖文物”为明确特征的文物商店是可行的,对绝大多数特征不明确的商家就无法执行了。

    需要寻找解决之道

    这种管理状况是需要改变。

但改变的办法不应当是简单化的封杀市场。

应当根据已经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对此,我们现在也仅能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正式把古玩行业定位为可以经营出售除国家文物和出土文物之外的各类旧物的行业。

    二、正式将现存的古玩、旧货及现代工艺品、仿制品杂呈的市场统称为“古玩市场”。

明示这一市场可以有地摊、店铺和拍卖公司等经营形态。

    三、明示各种经营形态的经营特征和不同的管理办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管理。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地的古玩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

中国古玩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世界艺术品网    2007-7-24

  

     古玩市场是古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古玩市场、古玩行业离不开古文化。

所以我主要来谈谈我个人对古玩、古玩城、古文化与古玩市场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中国的古玩市场与古玩城当代中国古玩市场繁荣的历史上,古玩城无疑是最辉煌的篇章。

古玩城,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说从1995年一开张我就进驻古玩城、关注古玩城。

当时我第一个在《中国商界》杂志上写文章介绍宣传古玩城。

由古玩到古玩城,进而到整个中国的古玩市场,使我想到了以下方面的话题:

古玩城使我见证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几年来的中国古玩业的历史、繁荣与发展的进程。

古玩城作为引领中国古玩行业的旗舰当之无愧。

古玩城牵动引领推动了整个中国的古玩市场,是古玩城以及由古玩城发展成立的北京古玩商会以及中华工商联古玩商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如每年一次的古玩艺术博览会、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甚至与海外、国外(如宋建文会长出访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的一些交流、经常不断地举办讲座(如贰玖学堂)、在外地举办古玩博览会(深圳、成都、郑州、长春等)与论坛会等,使得整个中国的古玩行业蓬勃壮大发展起来,使得中国的古玩市场热闹红火繁荣起来。

业内人士所称的第四次古玩热潮的到来,古玩城举办发起组织的这一系列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说,古玩城在中国古玩业的历史上功不可灭,并永泽后人。

古玩市场与古文化古玩市场离不开古文化的支持。

为什么北京的古玩市场最为红火,很清楚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烈,藏家眼界学识高,文化品位高。

如《五月槐花香》、《古玩》等电视剧的播出,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古玩市场的繁荣,也促进了其发展。

古玩市场,在中国是伴陪着文化的繁荣而来的,同时更是经济发达的体现。

中国的古玩市场在历史上曾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往往都是文化昌盛,经济崛起。

历史上,宋徽宗是皇帝玩古的一个典型;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深厚的古玩情愫;到了明清时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玩古成风,引领时代潮流,波及民间;清代民国时期的北京琉璃厂,逐渐成为文人光顾的最大最好场所,构成京华文化闪光的亮点。

20世纪最后的两个年代,古玩市场在神州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长,古玩人参与的热情与人数成几何数字地扩张,达到空前的规模。

从1989年北京劲松旧货市场即古玩城前身到现在的潘家园古玩市场算起,全国各地现已有20多家大型古玩城陆续开张,固定或零星的古玩市场普及到中小城市甚至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县镇。

这一切都说明古玩市场与古文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随着古玩市场的繁荣,有关古玩市场的论坛会也随之诞生,有关古玩行业之间谈现状、求发展等交流讨论之类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

古玩离不开古文化,所以古文化艺术产业应该有与“古文化”相关的更多的内容,古玩市场的繁荣说明古玩的价值被认同与认知,古玩的魅力被发现与再现,这一切的魅力与价值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通过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的现状以北京为中心,目前我国的古玩市场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

北有吉林吉发古玩城,南有广东中山巨龙古玩城,西有西安、郑州,西南有成都,西北有甘肃。

可谓南北呼应,四面开花,风起云涌,席卷全国。

事实证明,古玩市场非常红火。

我们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谈,宏观方面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经济大环境带动。

目前我国的政治稳定,全民上下齐奔小康,经济飞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可谓国泰民安。

盛世收藏的说法得到直接体现。

二、文化需求。

物质的富有,必然带来精神的需求,通过艺术品市场红火这一现象足以证明:

一方面,大众的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迅猛提升,艺术品被越来越多的百姓所接受,艺术进驻了百姓家庭;另一方面,收藏家的眼光也越来越高,对艺术品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苛刻”,收藏队伍越来越庞大,艺术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三、金融资本的进入,艺术品已经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手段。

很多的公、私企业与个体把购买艺术品作为投资,希望升值。

四、民众的收藏古玩意识加强。

从微观的角度谈,目前古玩市场所依托的有以下几大板块,也就是我经常说到的几大重镇:

古玩城、拍卖会、文物商店、博览会(包括古玩艺术博览会与书画艺术博览会)、画廊。

这几大板块中最好的就是拍卖会,可以说火的“一塌糊涂”。

大家知道,前些年,拍卖会一年的成交额也就是几个亿,而从去年开始,一场春季或秋季大拍成交额就是几个亿。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有个统计,2002年全国艺术品拍卖业成交总额是20个亿,2003年为30个亿。

2004年为60个亿。

每年增长50%。

第二就是古玩行业,目前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古玩城,大到北京、上海、天津直至各省会城市,小到县级城镇如广东的中山、河北的霸州、易县等。

这个领域十分的活跃。

近几年来,古玩艺术博览会与书画艺术博览会频繁举办,为我国的艺术市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像北京古玩城每年举办一次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各省城也经常举办这种活动;以书画为主的艺术博览会更多,一年有十几个,几乎每一个月举办一次。

与拍卖会和艺术博览会相比较,文物商店相对滞后,生意显得冷清,很显然,是体制与观念的问题。

他们现在也在改制,但是到底怎么改?

改后会怎么样?

应该如何经营?

经营观念与思路、管理方式与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会摆在面前。

所以说,目前我国古玩艺术品产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现状之一:

古玩收藏已成为一种民众运动其实古玩收藏已成为一种民众运动,目前的收藏风气日盛,收藏古玩已经非常普遍地成为一种下意识行为。

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有古玩收藏家与古玩爱好者。

不论是在拍卖会,还是在潘家园,抑或是在其他什么场合,每逢遇到朋友就脱口而出,去潘家园了吗?

又收到什么好东西了?

拍卖会上经常看到有人拿着鉴定方面的工具书,按图索骥;离退休的老干部,也经常在古玩市场上出现,干什么?

没事了,买点古董欣赏欣赏。

等等。

我把从事古玩业的人群划分为四类,一是文化人(包括艺术家)侧重把玩。

这类人占的比例很大,主要是对古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一些艺术家,通过古玩来获取创作灵感,吸取古文明营养(如一个雕塑家,每天都去潘家园,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创作的作品《福芦》;画家王怀庆经常去潘家园,对他创作油画《明式家具》系列都有影响等等);二是收藏家。

这部分人一般是某一古玩领域里的专家或有相当造诣的人士,有的是为了研究,有的则是兴趣与文化的需求;三是经营家。

这部分人无疑是为了经济利益,包括古玩店与古玩市场的专门经营人员,其中不少人为了挣外国人的钱,英语水平还不错。

四是爱好者。

现状之二:

古玩与拍卖二者互动,买卖双赢目前最为活跃的就是拍卖市场与古玩市场,他们有何关联呢?

我认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少的古玩类拍品是从古玩市场上买来又送到拍卖会上的。

古玩市场火爆的原因古玩市场为何火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

经济发展拉动。

原因之二:

国家政策支持、相关法规出台与政策的放宽。

原因之三:

收藏家有文化、有品位,古玩意识增强。

原因之四:

古玩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提升。

二者相互促动,相互繁荣。

原因之五:

各方面领军人物的带动,如古玩行业有古玩城的宋建文先生;企业界注重品牌宣传与企业文化的渗透;演艺圈里的王刚、张铁林先生等。

原因之六:

传媒业助力,使古玩市场更加红火。

原因之七:

主要是传统文化魅力越来越得到彰显。

古玩市场的发展趋势前景看好综观我国的古玩市场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还是可以说其发展前景很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是传媒助力把古玩艺术品产业打造的愈加红火。

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网络等。

如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的“鉴宝”、去年秋拍中贸圣佳拍卖傅抱石的画时现场直播,翰海今年迎春拍卖会的网上直播,等等。

专业媒体包括杂志报纸,有《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国收藏》、《中国艺术市场》、《荣宝斋》、《艺术市场》、中国商报的“收藏与拍卖”专刊、《拍卖报》等。

这些杂志、报纸几乎每期都有关于市场方面的思考与理论文章及大量信息,都有关注古玩艺术品方面的内容。

起到了一定的引领规范培育市场的作用。

二是行业越来越规范,更加促进其发展。

各行业管理的相关法规与制度逐渐健全(如《拍卖法》、《文物法》的颁布实施等)。

三是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百姓自觉。

政策出台,制度逐渐完善与健全(文化部成立了产业司、社科院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有的大学或者成立文化产业研究所,或者设立了文化产业专业课程,有的高校设立了市场管理、艺术品鉴定与拍卖等相关学科,有的高校成为艺术品拍卖实验基地等)。

四是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

这方面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开放宽松的政治环境与相适应的政策,目前繁荣热闹的古文化艺术品行业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

所以综合来讲,我国的古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随着经济的更加繁荣与国民素质的更加提高,我国古玩文化艺术品的内在魅力会更加光芒四射,她的艺术价值会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大程度的认同并与更高的提升。

竞争面前中国古玩市场怎么办?

2008-08-0500:

45

竞争面前中国古玩市场怎么办?

竞争是不争的事实,竞争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件好事。

关键在于在竞争之中,古玩市场如何历练自己。

宋作桐:

原北京古玩城副董事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副会长

刘华:

杭州收藏品市场总经理

姚新华:

上海云洲古玩城总经理

王勇:

南京书画古玩城总经理

齐学明:

吉林古玩城总经理

邹本柱:

大连古文化市场董事长

简勇刚:

重庆三峡古玩城总经理

高多慧:

山东百旺文化市场总经理

王桐:

河北霸州古玩市场总经理

辛光磊:

湖北武汉收藏家联谊会古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方晓:

本报记者

现在的古玩市场,可谓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

面对如此战况,众多古玩市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在激烈的较量面前,古玩市场究竟该怎么办,且听各位古玩市场的经营者们一一道来。

打造品牌仍是硬道理

高多慧:

做好自己的事,让商户永远认为你是最好的。

可以这么说,我们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想过要打造一个品牌,但是品牌却在不知不觉中建了起来。

一直以来,我们只认准,要让市场活起来,先要把人留住,要让商户有钱可赚,要让利益说话。

而我们市场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而品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点点滴滴积累形成的。

山东百旺文化市场成立于1997年,至今有10个年头。

起初市场是一家家具市场,1999年我接管市场业务后,经过4年多的时间才找准定位,决心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收藏品市场。

目前该市场拥有画廊和古玩店200余家,经营品种包括名人墨宝、古玩真迹、西洋油画、装饰壁画、工艺礼品、根雕玉器等。

其中市场约1/5的经营项目为当代书画,这与我本人的经历有关。

早年我曾在深圳从事了10多年的印刷工作,帮助过一些画家出过画册,所以也结交了一大批书画家和画廊经营者朋友。

而这帮朋友中有许多都是比较优秀的中青年画家。

我把他们请到市场里,他们的实力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山东省书画界的实力,这无形中提升了我们市场的影响力。

另外,我们市场的商户自发地实行无条件退货,这一点恐怕也是一些古玩市场办不到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山东百旺文化市场成为了整个华北地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性市场之一。

简勇刚:

竞争就要占有稀缺资源。

占有稀缺资源是竞争的优势。

谁先占领了市场的稀缺资源,那它最先拥有了独到的优势。

与许多古玩城相比,三峡古玩城还是一个新兵,从开业到现在不过两年时间。

但从拟建古玩城之前,我们已对全国的古玩市场,尤其是重庆的古玩市场做了一番调研。

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迅猛,再加上三峡文物收藏热,这对于古玩市场而言是一个机遇。

由于每个城市的经营环境、生存条件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脱离城市的实际状况来决定方案。

最终,我们依据重庆的实际状况确立了方案。

方案内容之一就是古玩城的选址,我们选择了重庆人民广场,为什么要选这里?

这也是有讲究的。

人民广场本身是一处繁华之地,这里不仅有人民大礼堂,也有三峡博物馆,占据这块地方实际上等于占据了地理优势。

后来,我们又通过努力在古玩城内设立了重庆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可以说比其他古玩城抢得了先机。

如此一来,古玩业商会、古玩城,再加上我们成立的拍卖公司,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局面。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劣势,那就是市场成立时间不长,品牌效应不佳,怎么办?

在寻找解决途径中,我们也看到了其他一些古玩市场争相降低租金以争夺商户的做法,这种价格战最终会导致恶性竞争。

我们决定采用大力开办活动来赢得人气,以活动带动活力,以活力带动人力,以人力带动财力。

比如今年6月下旬,我们将举办第十届(重庆)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

通过召开博览会,不仅可以提升古玩城自身的名气,也可以有效打破重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给全国古玩市场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姚新华:

创建品牌得益于收藏活动。

据统计,自2005年5月云洲古玩城扩建开市近两年来,古玩城共推出了397次海派文化收藏活动,平均每两天举行一次。

这些形式新奇、次数频繁、氛围浓郁的海派收藏活动,为云洲古玩城提高了知名度,汇聚了人气,也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这些活动包括名家藏品展22次;中国-蒙古国际邮票交流展、台湾同胞玉器展、湖北民间藏品展示会、春秋两季全国交易会等6次大型活动。

此外还举办了6个主题系列的共32次古玩鉴赏讲座,推出收藏品免费鉴定咨询59次,举办书画家现场笔会17次。

为配合收藏协会开展活动,云洲古玩城举办了160次特色沙龙和各类研讨会活动。

而作为云洲特色品牌的“大家来竞宝”民间藏品交易会,每月举办1次,如今共举办了21次。

同时,我们还先后邀请8家拍卖行在云洲古玩城举办了15场专场拍卖会。

邹本柱:

古玩市场不能离开文化。

如今早已不是过去少数人玩古玩的场景,而是形成了一个大市场。

现在我们来研究古玩市场的竞争,首先要研究这个大市场。

因为各地条件不同,如果同等看待是不妥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满足后,必然会对精神生活有所要求。

而众多人则看中了古玩,从寻常百姓到达官贵人,从地方商人到文化名流,从下岗工人到政界要人,很多人都参与进了古玩业。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必须要对古玩市场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古玩业中的文化意识,而不是像现在一些盲目投资古玩业的人们,把古玩当作了投资,当作了赚大钱的对象,而全然抛弃了古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不打假但要讲诚信

宋作桐:

缺乏诚信的市场是一个空壳市场。

诚信是一个市场的灵魂,缺乏诚信的市场是一个空壳市场,北京古玩城品牌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诚信。

北京古玩城成立了经营者行业公会,这是由600余家经营者资源组成的民间自律组织,其宗旨是团结全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守法经营。

公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用行规民约调整古玩商与古玩商、古玩商与收藏者、古玩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北京古玩城倡导行规民约。

由于古玩业的特殊性,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行规民约,其中有很多都是要求经营者遵守社会公德,讲求诚信。

但现在一些古玩从业人员急功近利,不按行规办事,欺诈消费者,而消费者很难以法律或其他途径获得帮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成立行业公会的同时,对古玩业的行规民约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制定了新的行规民约,成为解决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纠纷的依据。

北京古玩城还实行商品保真销售。

消费者在购买古玩艺术品时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假货,而北京古玩城则做出了保真销售的承诺。

在古玩方面,如果消费者发现所购商品与商家所说不符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可以到行业工会投诉,经调查属实者退货赔偿。

在新工艺品方面,我们一律要求商家为消费者开具保真卡。

邹本柱:

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规范而诚信的市场经济,然而这种市场经济在收藏领域还远远没有形成。

一些不法分子置信誉于不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样不仅大大地冲击了真正的古玩商品,而且也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古玩市场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游戏规则,这就要求每一位经营者诚信经营。

姚新华:

诚信从员工做起。

我们认识到一个市场的成功与否,规范管理和诚信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为商户服务的意识,我们对员工开展了培训工作;为了规范市场的经营行为和提高诚信经营的水平,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和行规民约。

高多慧:

服务重在细微处。

怎样才能把市场做旺,怎样才能让市场有人气,这就需要你让商户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

“非典”时期,我们拿钱买消毒液,给商户挨家挨户消毒。

这期间,我们市场并没有降低租金。

在我看来,这是大家的困难,每个人都要分担。

而作为市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为商户排忧解难,自然也会获得商户的信任与认可。

王勇:

古玩市场不打假。

古玩市场不打假,可最近南京一家媒体的报道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该报道称“淘宝市场”98%的文物是假货。

说到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南京书画古玩城原先有个淘宝市场,所以这则报道很容易让读者对号入坐。

当时有记者问我:

你认为古玩市场的文物有多少是真的?

我说,98%是真货的可信度要大于是假货的可信度。

最后,我们起诉了这家媒体。

南京书画古玩城是南京规模较大的,每天的交易额都是成千上万,但我们市场一年中接到假货的投诉却只有一两起。

散落在民间的收藏品是一笔财富,而古玩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存、保护这些财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桐:

诚信服务是落脚点。

从全国范围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古玩市场正不断增加,如何把古玩市场办好、办出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但增强古玩市场的竞争实力既不是靠降低租金,也不是靠给商户什么承诺,而是靠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而经营古玩市场需要创新,需要服务,需要诚信。

秀出你的个性来

齐学明:

尝到收藏协会的甜头。

吉林古玩城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成立至今已有10个年头。

起初吉林古玩城经营不景气,于是请收藏协会进了古玩城。

古玩城为收藏协会出资金、出场地,共同举办收藏活动。

但由于某些原因,收藏协会中途“出走”。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经营后,我们又把收藏协会请了回来。

现在吉林省收藏家协会的办公点就设在我们古玩城。

和收藏协会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民间收藏的影响扩大古玩城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民间收藏者,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如今我们和收藏协会举办的活动不计其数,如鉴定、讲座以及每年一次的北方地区古玩市场交流会等。

下一步我们想在古玩城建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展厅,展示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展品。

重要的是,这个展厅将免费为其他城市的古玩市场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而增进省际之间、城际之间古玩市场的交流。

刘华:

独创收藏文化特色社区。

2001年开始,杭州收藏品市场与所在辖区的半道红社区一拍即合,共同创建了“半道红收藏文化特色社区”,此举在浙江省数首创。

多年来,收藏品市场与社区开展了“收藏进社区”活动,邀请专家为社区居民开办收藏知识讲座,举办收藏专题摄影图片展和收藏品交流会等。

同时还开展了古钱币、邮票、地图、旅游门券等方面的普及性收藏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这项创举也给杭州市收藏品市场带来了不少收获,除了提升收藏品市场的名气外,还取得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2003年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第三届运河文化艺术节时,就把“家有珍藏,与您共赏”活动的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设在了杭州收藏品市场与半道红社区。

姚新华:

邮币市场是主打。

上海云洲古玩城的前身就是上海太原路的邮币古玩集市,20世纪90年代初该集市由室外迁入室内。

而邮币市场则一直是古玩城的主打。

古玩城5楼的邮品市场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