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118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7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笔记汇总.docx

国际金融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笔记汇总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笔记

第一节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一、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1、概念

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价格标价法

●概念:

以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即用本币表示外币价格。

●如:

在中国汇市USD100=CNY790.87

在东京汇市USD1=JPY118.87

●特点:

外币作为标准,外币数额固定不变。

(2)间接标价法/数量标价法

●概念:

指以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

●如:

伦敦汇市GBP1=USD1.6010

纽约汇市USD1=JPY118.87

●特点:

以本币作为标准,本币数额固定不变。

●英镑、欧元、澳元采用间接标价法,美元除对英镑仍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货币于1978年9月开始改用间接标价法。

●注意:

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针对“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如在巴黎汇市USD1=DM2.1020,问:

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

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非本币与外币之间往往以关键货币为标准。

以美元为关键货币的情况较多。

(3)美元报价法

●以1单位美元为标准,美元数额固定不变。

(4)非美元报价法

以1单位美元为标准,美元数额固定不变,如英镑。

(5)点数报价法

●只报变化了的点数,“点”表示汇率可进行的最小增幅移动,即在汇率报价记录中的最后一位小数的变化。

●如USD兑JPY的汇价:

●原汇价118.70/80,变化后的汇价118.87/89,只报87/89

二、汇率的种类

1、按银行业务操作情况

(1)买入汇率、卖出汇率

●直接标价法下:

巴黎汇市USD兑FRF5.7218/5.7268

中国汇市USD兑CNY7.8998/7.9087

●间接标价法下

纽约汇市USD兑JPY114.95/115.05

伦敦汇市GBP兑USD1.5025/1.5035

●买卖差价一般在1‰—5‰。

●特点:

✓大银行差价较小,一般为1.5‰—3‰,小银行差价较大;

✓发达国家银行差价较小,发展中国家银行差价较大;

✓主要储备货币差价较小

(2)中间汇率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主要作用:

✓说明、分析汇率走势

✓企业核算时的折算标准

(3)钞价

●即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

●银行买入现钞价比买入现汇价要低些,因为银行要将由此而承担的一些损失转嫁给顾客。

●银行卖出外币现钞时一般同卖出现汇的价钱相同

2、按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划分

(1)官定汇率/法定汇率:

官方(财政部、央行、外汇专业银行)规定的汇率

(2)市场汇率:

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

3、按外汇性质和资金用途

(1)贸易汇率:

用于进出口贸易及其从属费用

(2)金融汇率:

用于资金转移和旅游支付

4、按外汇收付的来源与用途

(1)单一汇率:

一种货币(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中。

(2)多种汇率/复汇率:

一种货币(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

5、按外汇交易工具和收付时间划分

(1)电汇汇率(用电讯通知付款的外汇汇率):

看作是标准汇率,其他汇率以其为基础计算出来。

公布的外汇牌价一般为电汇汇率。

(2)票汇汇率:

兑换票据时使用的汇率,低于电汇汇率,差价相当于一个航空邮程的利息。

(3)信汇汇率:

与票汇汇率一般相同。

6、按买卖对象

(1)银行间汇率

(2)商业汇率

7、按汇率的计算方法

(1)基准汇率/直接汇率:

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

(2)交叉汇率:

通过两种不同基准汇率间接计算出的汇率。

第二节汇率决定基础及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一、金本位制下的外汇汇率

1、汇率决定的基础

(1)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

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如,1英镑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纯金,1美元含金量为23.22格令纯金,则:

1英镑=113.0016¸23.22=4.8665美元

(2)调整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能自动调节汇率。

汇率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波动界限,黄金输出点为上限,黄金输入点为下限。

●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Export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ImportPoint)。

●计算公式: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1个单位黄金运送费用

●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若1GBP>4.8965USD,美国的进口商、债务人觉得购买外汇不合算,不如直接向英国运送黄金有利,于是美国的黄金就向英国输出(对于美国进口商来说,不如从国内购买黄金运往英国,再换成GBP)。

●若1GBP<4.8365USD,美国的债权人、出口商就不要外汇,而宁可自己从英国输入黄金。

二、纸币制度下的外汇汇率

1、纸币制度

●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至法定含金量时期

●1978年以后的无法定含金量时期

●注意:

各国政府规定的本国货币代表的含金量,即代表的一定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其所具有的价值!

2、汇率的决定

三、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1、通货膨胀率

●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本币购买力下降,对内贬值→对外贬值→本币汇率↓

●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预计该国货币还会进一步贬值→纷纷抛出该国货币→该国货币汇率↓

2、利率差异(与其他国家比较)

●利率水平高于他国→资本流入↑资本流出↓→本币汇率↑(短期)

●反之,本币汇率下跌

3、国际收支状况

●顺差→本币汇率↑

●逆差→本币汇率↓

4、经济增长差异

●一般情况下,从短期来看,经济高增长→进口↑→本币汇率↓

●从长期来看

投资收益率较高→外资流入↑

经济高增长本币汇率↑

劳动生产率↑→出口↑

5、汇率政策

●为了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往往低估本币汇率。

●为了鼓励资本输出,增强本币信心,提高本币的国际地位,往往高估本币汇率。

6、心理预期

●盲目跟风,与股市类似:

●人人看好A币(预期A币将涨)→买入A币→升势难以遏制。

反之,跌势难以遏制。

7、重大国内外政治事件

政权更迭、战争、某领导人的身体状况、某领导人辞职等因素都会影响汇率。

四、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有形贸易的影响

●本币汇率↓→出口↑进口↓

●本币汇率↑→出口↓进口↑

(2)对无形贸易及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从价格角度来看与有形贸易的情况相似:

本币汇率↓→出口↑→与贸易有关的从属费用收入↑

(3)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短期资本

预期某国货币汇率↓→抛出其货币及金融资产→短期资本流出↑

●直接投资

在预计本币汇率长期趋势稳定的情况下:

本币↓→同样数额的外币可兑换更多的本币→可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力)→外资流入↑

●对外债务

本币↓→不利于本国还债

2、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本币↓→出口↑进口↓→国内商品供应↓货币供给↑→物价↑

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

本币↓物价↑

进口原材料、中间品本币价格↑

(2)对国内生产的影响

本币贬值→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扩大(如果存在闲置生产要素)→就业↑国民收入↑

(3)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

✓本币↓→出口↑出口部门利润↑出口部门发展较快→流入出口部门的资源↑

✓本币↓→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进口替代品的价格↑→生产进口替代品部门的利润↑→其发展较快→资源流入↑

3、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小国货币的汇率变动无足轻重(因为其贸易额小),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

以下是对大国而言:

(1)汇率不稳定→不利成本和收益核算→不利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跨国投资的发展

(2)汇率不稳定→通过金融交易以对资产保值或投机→易引起国际金融形势动荡

(3)汇率不稳定→对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影响较大→不断贬值的储备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所占份额↓

第三节西方汇率理论评价

✓汇率决定理论演变与发展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

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讨论汇率决定的背景:

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货币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

一、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1、背景及介绍

(1)由英国经济学家戈逊(G.L.Goschen,1861)在一战前提出,以国际借贷关系来说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2)解释短期汇率的形成。

2、基本内容

(1)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状况,而外汇供求发生的原因是国家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

(2)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形式,只有后者的变化才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3)汇率变动取决于流动借贷是否相等。

如果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则外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汇率下跌,即本币升值;反之,本币贬值。

3、理论评价

(1)以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中供求法则解释汇率变动符合当时金本位制下的实际,但:

(2)把外汇供求的变动作为汇率决定的根本因素,忽视了汇率波动围绕两国货币代表的实际价值这一汇率变动的物质基础;

(3)仅注意实体经济与汇率变动的因果关系,忽视了货币供求和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的相互关系;

(4)只适用于金本位制下汇率变动,不适用于纸币流通下的汇率变动。

(5)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从而大大限制了这一理论的应用价值。

4、现代国际收支说

国际收支说是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

汇率是外汇市场上的价格,外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对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外汇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又都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

(1)基本原理

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汇率是外汇市场上的价格,通过自身变动实现外汇市场供求平衡,从而使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即:

CA+KA=0

(2)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

●经常账户主要由商品与劳务进出口决定的:

进口主要是由本国国民收入(Y)、汇率(e)、相对价格(P、P*)决定的;出口主要是由外国国民收入(Y*)、汇率(e)、相对价格(P、P*)决定的。

从而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为:

CA=f(Y,Y*,P,P*,e)

●假定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i)、外国利率(i*)、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Eef)。

即:

KA=g(i,i*,Eef)

●综合起来,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国际收支均衡条件为:

BP=h(Y,Y*,P,P*,i,i*,e,Eef)=0

从而均衡汇率为:

e=k(Y,Y*,P,P*,i,i*,Eef)

(3)各变量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国民收入的变动。

其他条件不变时:

✓Y↑→M↑→对外汇的需求↑→e↑;

✓Y*↑→X↑→外汇供给↑→e↓。

●价格水平的变动。

其他条件不变时:

✓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恶化→e↑;

✓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改善→e↓。

●利率水平的变动。

其他条件不变时:

✓i↑→资本内流↑→对外汇的供给↑→e↓;

✓i*↑→资本外流↑→外汇需求↑→e↑。

●预期外汇汇率上升时。

其他条件不变时:

✓资金外流↑→外汇需求↑→e↑。

(4)国际收支说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

 

注意:

各变量变动对汇率影响的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得出的。

而实际上,这些变量之间本身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例如:

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可能:

✓增加进口;

✓造成货币需求的上升而造成利率提高,这又带来了资本流入;

✓导致对未来汇率预期的改变。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1、背景及介绍

(1)瑞典经济学家G.卡塞尔在1922年的一篇论文(《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正式提出的。

(2)该学说认为: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其发行国具有购买力。

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由其分别在两国所具有的购买力所决定。

2、绝对购买力平价

(1)假设前提:

一价定理。

即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国家价格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标价货币不同而已,用汇率折算后应一样。

(2)绝对购买力平价:

在某一时间,两种货币的均衡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3)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R表示1单位B国货币用A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3、相对购买力平价

(1)避开了一价定理的严格假设。

(2)指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同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相对变动成比例,即两币汇率等于旧的汇率乘以两国物价的上涨之比

(3)计算公式:

其中:

R1、R0分别表示一定时期和基期的汇率;IA、IB分别表示A、B两国一定时期与基期物价水平之比

4、购买力平价说合理性与缺陷

(1)合理性:

✓反映了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

✓适合于较长时期的汇率预测。

实证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成立,因为价格有足够的时间调整;

✓政策上的启示:

稳定国内物价,才能稳定币值。

✓购买力平价揭示了汇率变动长期、根本性的原因,符合汇率运动现实。

(2)缺陷:

✓假设条件脱离现实。

购买力平价理论只在市场均衡、相对价格不变、货币保持中立时才成立;

✓过分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忽略其他因素影响;

✓难以说明短期汇率变化。

三、利率平价理论

也称为远期汇率理论,由凯恩斯在1923年提出。

1、抛补利率平价(CIP,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

基本思想

在两国货币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存在差异时,资金将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牟取利润。

为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交易结合进行,实施所谓的抛补套利,以保证所赚取的是无风险的收益。

大量的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货币的即期汇率的下浮,远期汇率上浮;而高利率货币的即期汇率上浮,远期汇率下浮。

这意味着低利率货币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货币出现远期贴水。

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最终等于两国利差,使抛补套利活动不再有利可图。

这时抛补利率平价成立。

2、推导

3、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评价

●贡献:

✓对于理解远期汇率的决定,理解各国利率、即期汇率、远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缺陷:

✓没有考虑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

✓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资金在国际间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即资金能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

✓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无限,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4、应用:

设即期汇率1美元=1.9980马克,马克利率为12%,美元利率为18%。

试问:

当3个月美元兑马克的远期汇率为多少时,才可实现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均衡?

四、货币主义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由约翰逊、蒙代尔等提出

1、假设前提:

✓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高效率的商品市场

✓高效率的外汇市场

2、主要观点:

✓汇率由货币市场的存量均衡决定,并受名义货币存量、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胀率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国内物价↑→本币贬值→本币对外汇率↓

✓实际国民收入↑→货币需求↑→国内物价↓→本币对外汇率↑

✓名义利率上涨→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抑制物价上涨→本币升值→本币对外汇率上涨

✓本国预期通胀率↓→本币升值→本币对外汇率上涨

3、理论评价:

(1)指出了货币和通胀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并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运作相结合,使汇率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2)片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等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忽略了经济结构的影响;

(3)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五、资产组合理论

1、背景

由货币学派、芝加哥大学教授弗兰克尔等人创立。

2、内容

(1)该理论认为:

金融资产的供求决定汇率。

(2)金融资产包括:

存款、股票、债券、及其它有价证券。

3、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1)忽略了商品和劳务。

(2)必须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没有外汇管制。

六、流动资产选择说

该理论是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该理论特别强调金融资本市场均衡对汇率的影响,其主要代表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amesTobin。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选择和调整资产组合(现金和有价证券)一直到各种资产的预期边际收益率相等为止。

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投资者调整其外币资产比率的结果。

这种调整引起汇率变动。

第四节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于确定、维持、调整、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所做出的安排与规定。

一、固定汇率制度

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

1、金本位制度下

铸币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

2、纸币流通制度下(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黄金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波动幅度为±1%,后来扩大至±2.25%。

1973第三次美元危机,实行了28年之久(1945-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

3、两种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1)共同点:

各国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按两国货币的金平价来确定;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2)不同点: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自发形成的,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是人为建立的;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故汇率能够保持真正的稳定;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金平价可经常调整,所以汇率的决定基础是不稳定的。

4、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优点:

●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降低了汇率风险,便于进出口成本核算

●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2)缺点:

●易招致国际游资冲击,引起国际外汇市场动荡和外汇制度混乱

●使一国很难执行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特别是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容易出现内外均衡冲突

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后,自1973年开始,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

浮动汇率制度,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类型:

1、按政府是否干预划分

(1)自由浮动(清洁浮动):

政府对汇市不加任何干预。

(2)管理浮动(肮脏浮动):

政府对汇市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

2、按浮动方式划分

(1)单独浮动:

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固定联系,根据汇市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

如GBP、

USD、JPY等。

(2)联合浮动(共同浮动):

集团成员国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升、共降。

如欧洲货

币体系。

(3)盯住汇率制度

将本国货币与某一种或某几种货币挂钩,采取盯住的办法,随被盯住货币的汇率变动而浮动。

✓盯住单一货币

✓盯“一篮子货币”(合成货币)

3、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1)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浮动汇率制下通过汇率的不断调整,可以使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平衡,从而可避免因长期不平衡而累积的严重后果。

●浮动汇率制可增强一国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浮动汇率制可减少一国的外汇储备量,以将更多的外汇资源用于经济建设。

●浮动汇率可以消除一国货币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现象,从而可减少国际游资大规模的冲击。

(2)浮动汇率制的缺点:

●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频繁,增加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风险,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

●浮动汇率易产生投机活动,从而加剧汇率的波动,不利于外汇市场的稳定。

●浮动汇率制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

●浮动汇率容易导致价格的波动,给抑制通货膨胀造成困难。

三、香港联系汇率制

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二者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1:

7.8)

1、两个市场:

2、两种汇率:

联系汇率、市场汇率

●在联系汇率制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将美元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发行等值港币。

●其他银行(称持牌银行)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港币。

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

7.8的固定汇率进行反方向操作。

●在外汇市场上,港币汇率根据供求自由浮动,依靠外汇市场与货币市场间的联动机制以实现市场汇率的基本稳定。

3、联系汇率制的调节机制

●市场汇率(1:

7.9)小于联系汇率:

✓银行以联系汇率将多余港元交还发钞银行换取美元以市场汇率在市场上抛出,赚取差价;

✓发钞银行将债务证明书交还外汇基金,以联系汇价换回美元并在市场上抛售获利;

✓港元需求增加;

✓港元供应量收缩(银行收进港元、卖出美元)

✓港元市场汇率提高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

1、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历程

✓1950年7月全国建立统一财经制度,人民币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

✓1953年开始,人民币汇率改为盯住英镑,但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1973年,采取盯住加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人民币汇率。

(2)主要特点:

国家严格管理与控制,汇率呈固定于浮动交替出现,汇率变化对外汇收支不发挥调节作用,只作为计划经济内部的核算工具。

2、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官方牌价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双重汇率并存的局面;

(1)历程

✓1985年1月取消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1985年深圳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1988年全国普遍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开放调剂市场,形成了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局面

(2)主要特点:

从单一汇率转为双重汇率,并存达13年之久

3、1994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4年1月1日起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关系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篮子货币选取与权重确定的原则;

●中间汇率的确定;

●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2)2010年6月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0.3%0.5%1%1%4%4%

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的汇率制度分类(2000年底情况)

资料来源:

IMF,Internationalfiancialstatistics,2001.5

1、固定汇率制度

它包括新分类法中的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和货币局制度两种。

前者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