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01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选修1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情分析

1.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年考题统计。

年份

类型

材料引文出处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内容

2018

Ⅰ卷

(日)宫崎市定《中国史》

2

15

汉武帝年号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Ⅱ卷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

15

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Ⅲ卷

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2

15

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及与以前的治安机构的不同

2017

Ⅰ卷

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2

15

新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Ⅱ卷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

15

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困难及启示

Ⅲ卷

《隋书》

2

15

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016

Ⅰ卷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2

15

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作用

Ⅱ卷

据《清史稿》等

2

15

清末军事改革的特点、影响

Ⅲ卷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2

15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意义

2015

Ⅰ卷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2

15

唐代币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Ⅱ卷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2

15

清代实行养廉银制度的原因、作用

2014

Ⅰ卷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2

15

魏晋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儒学对其影响

Ⅱ卷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2

15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作用

2.本部分的命题特点

(1)无教材知识依托。

课标全国卷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所考改革都非教材和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即高考选取教材外的重大改革作为考查的内容。

解答时应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同时务必与所考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也就是所考内容与必修部分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材料与必修内容是解答选修一的依据和平台。

(2)考查主题单一、简洁。

选修一的考查主题非常明显,即先选择一个单一、直接而简洁的主题,然后从内容、背景、意义等角度回答,多年都是这样,几近模式化,而且试题材料较少,与必修非选择题动辄长篇大论相比,显得比较“单薄”。

(3)内容相对集中。

从考查内容看,绝大多数试题集中在中国古代,多选取对古代中国影响较大,或特色比较明显的改革进行考查。

仅有个别年份考查近现代的改革事件。

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4)分值固定为15分。

3.本部分的备考建议

(1)注意通过教材的几次改革总结改革的规律。

(2)把规律熟练应用于无教材知识依托的改革问题中。

第1讲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考纲要求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本讲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三次重要改革。

从类型上看:

商鞅变法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王安石变法是旨在摆脱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

三次改革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考点1 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③军事上: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④思想文化上:

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变法评价

(1)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

(2)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3)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考点2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动荡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时期

概况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北魏统治

3.改革评价

(1)性质:

孝文帝改革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2)历史作用

①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②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点3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②财政危机:

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④边患危机:

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变法内容

项目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3.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①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问题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

①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人身依附关系削弱,阶级关系变化;③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发展生产力;④经济基础变化引起上层建筑改革。

[问题探究2]战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有何不同?

提示:

春秋:

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税制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社会。

战国:

根本任务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分封制和井田制。

促进社会的转型,即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问题探究3]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问题探究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②孝文帝改革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又推动了民族融合。

[问题探究5]如何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提示: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问题探究6]请列表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提示:

事件

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问题探究7]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提示:

①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者的盘剥;②募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③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④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按照土地实有数目缴纳赋税;⑤均输法,限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问题探究8]如何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提示:

(1)从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

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

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1.(2018·全国卷Ⅰ·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解析] 第

(1)问,“区别”,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

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问,“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

2.(2017·全国卷Ⅲ·44)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

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中”,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

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及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答案] 

(1)特点:

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

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沿革轻重,取其折中”“新律……废除……‘苛惨之法’”“删繁就简”可总结出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问,可从法制发展史、对隋朝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说明。

1.(2018·安徽安庆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

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

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

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

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

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

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

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7分)

[答案] 

(1)必要性:

盐商饱受政府盘剥,负担极重;官盐价格高、品质差;私盐泛滥;部分官员勾结盐枭,参与贩私;盐政亏空严重。

(2)意义:

化解私盐问题;两淮盐政扭亏为盈;实行自由竞争,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可以得出盐商饱受政府盘剥,负担极重;依据材料“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可以得出官盐价格高、品质差;依据材料“私盐大行其道”可以得出私盐泛滥;依据材料“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可以得出部分官员勾结盐枭,参与贩私;依据材料“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可以得出盐政亏空严重。

(2)依据材料“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

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

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可以得出化解私盐问题;实行自由竞争,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依据材料“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可以得出两淮盐政扭亏为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旧唐书·杨炎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税法历史意义。

(9分)

[答案] 

(1)原则:

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轻税原则。

(2)意义:

实现从“以丁为本”向“以资为本”的转变;开辟了我国古代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公平了税赋,节约了成本;改变了唐朝以后各朝代的经济重心,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

[解析] 

(1)抓住材料中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等有效信息概括出相应答案。

(2)抓住设问中的限制语“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可以联系唐朝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分析,再抓住材料中的“民户在现居地登记”“夏秋两季征收”“财政总收入增加”等来概括出答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季五代以来,各路军阀自行募兵,“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

”北宋开国,宋太祖“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

其后又以木梃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指知州、通判)、都监等招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

”在平定江南过程中,宋太祖陆续释放各国军中被强征入伍的百姓,士兵入伍以本人“情愿”为原则。

五代时因重金滥赏换取士兵效忠加速了募兵、养兵费用的无度飞涨,宋太祖则对士兵正当要求给予极大关注,并创立了廪禄制度,其中军俸根据资历和战功进行必要升降,如此在鼓舞士气的同时,又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为解决士兵出路,宋太祖还设置剩员制度。

还规定,地方部队的精锐被抽调至京师充禁军,“老”、“病”及无家可归者归入剩员,主要从事官府、寺院、仓库等值班及洒扫杂务,其余既非“壮勇”,又不“老病”者则编入厢军。

——改编自范学辉《变法与变意:

宋太

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兵制改革的内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兵制改革的作用。

(7分)

[答案] 

(1)内容:

统一募兵标准;改私人募兵为国家募兵;募兵以“情愿”为原则;合理规范募兵、养兵费用;强干弱枝;创立剩员和厢军制度。

(2)积极:

推动了募兵制成为宋朝主导兵制;提高了兵员素质和军队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兵役负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但导致后来出现冗兵、冗费问题。

[解析] 

(1)结合材料“唐季五代以来,各路军阀自行募兵”“北宋开国,宋太祖‘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概括出统一募兵标准,改私人募兵为国家募兵;据材料“以本人‘情愿’为原则”概括出募兵以“情愿”为原则;据材料“创立了廪禄制度……又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概括出合理规范募兵、养兵费用;据材料“地方部队的精锐被抽调至京师充禁军”概括出强干弱枝;据材料“还设置剩员制度……则编入厢军”概括出创立剩员和厢军制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回答。

4.材料 为缓和社会矛盾,1712年康熙颁发谕旨,把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全国人丁和应征的丁银,基本加以固定,作为以后每年征收丁银的常额依据,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一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能解决赋役负担偏枯不均的问题。

雍正即位后,进一步加强赋役改革,推行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按“因田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和“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的原则在直隶试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

第二年“造册征收,(在直隶全省)通省计摊,统为核算”。

接着,除山西等少数省外,相继全国推行。

至雍正七年基本上普及到全国的绝大部分省区。

自此“一省之内,(亦)则例各殊”的徭役形式“始规划一”,故有人称“(摊丁入亩)一举而数善备焉。

——摘编自冯元魁《论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时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

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