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
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
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
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校园常见植物,并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植物。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需要先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植物名牌,辅助学生观察。
(注:
选择几个地点进行课堂观察,更多的可以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
小组:
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课件,校园中植物的照片]
1.出示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植物(之前课堂观察过的一种植物)。
提问: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它叫什么?
在校园的哪里见过?
(预设:
根据之前几节课的观察,学生认识了这个植物,并且可以说出大概的生活地点)
2.多角度图片展示,包括树冠、茎、叶等结构。
提问:
这个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
植物的树冠怎么样、叶怎么样、茎怎么样等。
)
3.通过学生描述,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从而启发学生在之后的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怎么描述。
4.讲述:
校园中除了这种植物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植物,大家想去校园中观察一下吗?
揭示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板书)
二、探索: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
放大镜、铅笔、橡皮、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手机(拍照)]
1.外出观察活动前讨论(预设5分钟)
(1)外出活动的工具
提问:
为了到校园中认识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植物,出去前,我们要做些准备,我们需要带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记录呢?
(预设:
放大镜、铅笔、橡皮活动手册)
(2)外出活动的方法
提问:
那出去后,如何对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呢?
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
(预设: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借助放大镜观察)
(3)外出活动的注意
提问:
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植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什么问题吗?
(预设:
教师引导:
①小组活动,不乱跑;②注意安全,防受伤;③举手示意,提问题;④爱护植物,不乱拔;⑤活动手册,要记好;⑥听到铃声,快集合。
)
提问:
用什么方法记录呢?
(预设:
画简图,要求及时记录,实事求是,注意统计。
)
2.外出观察活动(预设20分钟)
(1)教师指导,集体观察
教师带学生到事先确定好的一株植物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察。
提问:
我们现在确定观察这株植物,请你们说说看,我们怎么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它长在哪里,如何去记录?
(预设:
教师引导介绍:
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其他你能观察到的地方,并做好画图记录)
(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安全区域内自主选择植物进行观察,尽量不同小组间观察不同的植物,从而发现校园植物具有多样性。
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观察的植物的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
三、研讨:
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
照片、学生活动手册]
1.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并组织进行交流。
提问: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植物?
长在校园中的哪个地方?
这个植物有什么特征?
我们可以这样来汇报:
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
(预设: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下来的植物,介绍植物的名称并描述相关植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同时教师展示之前拍下的植物图片,以辅助学生交流)
2.小结:
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四、拓展:
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
课件]
提问:
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预设:
很多植物不知道名字,怎么办?
)
小结:
如果在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
【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班级记录表—
有叶子、有的在开花、有果实、有气味、在泥土里……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继续学习通过画图记录植物的方式,不要求画得很像,画出植物的一些特征即可。
2.方框一共有8个,不要求全部画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几种就画几种,确保真实记录观察结果,实事求是。
3.不要忽略记录表最后的植物数量填写,一方面教育学生进行科学的统计,另一方面,统计结果也指向植物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
1.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及时(B)
A.采摘下来B.记录下来C.拔起来
2.在观察时,想要了解植物的叶的气味,应选用(C)。
A.
B.
C.
3.(连线题)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观察到了这几种树叶,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1.5《植物是活的吗》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植物是“活”的吗》的核心概念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结合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植物是“活”的吗》是单元第五课,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于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
聚焦板块:
通过认识多种动植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激发对“植物是‘活’的”这一思考的兴趣。
探索板块:
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展示种植植物的记录单活动,发现植物的生长情况,知道植物生长过程有一定的规律。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和叶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展示植物的生命特征。
研讨板块:
学生可以通过植物间的相互比较,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并结合学生研讨形成植物是“活”的理由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拓展板块:
学生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部分提出了让学生做一个胡萝卜盆景的任务,意在借这一活泼有趣的活动推动学生继续观察、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种养的乐趣,增强对植物是生命体的体验。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3.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难点:
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具:
学生种养的植物一盆,植物种植情况记录单一份
教具:
植物生长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PPT]
1.出示动物吃东西、喝水、运动、生长、晒太阳等动图。
提问:
看看这是什么?
一起说:
(预设:
常见小猫,小兔等,可以让学生齐声说,一起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课堂快速消除陌生感。
)
2.思考图片的相同点。
提问:
这些动物是“活”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体现动物需要水、需要食物、能够运动、会生长等特点,让学生明白这些特点是证明动物是“活”的基本证据。
)
3.一起来看看我们刚刚学过的植物。
提问:
这是大蒜、菊花、樟树等叶的变化。
这单元我们学习的植物是“活”的吗?
4.揭示课题:
植物是“活”的吗(板书)
二、探索:
植物是“活”的(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
播放学生植物照片,植物观察记录单]
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植物,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种植的植物吧。
(预设:
展示学生种植情况,是对于学生前期植物种植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孩子们获得认同,同时与其他孩子的植物进行差异比较,进而进行更细微的观察。
)
2.提问:
这株植物养得真好,是哪个小朋友的,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植物。
(预设:
这是一次引导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植物的示范,为待会的小组内介绍植物做铺垫。
)
3.追问:
你的植物叫什么?
这么多天你的植物有了什么变化?
你有照片或图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吗?
介绍每一周的变化情况。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
学生各自种植的植物,PPT,记录单]
1.提问:
现在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在小组内向其他成员轻声地介绍一下你的植物变化情况,模仿一下植物的变化情况,展示一下你的记录单,说说你的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音乐响起,我们把植物放在一边,人坐端正,开始交流。
2.讨论:
学生讨论,让同桌之间进行植物的介绍,说说自己植物的变化。
3.个别交流:
教师提示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提倡动手模仿。
4.哪组小朋友先来和我们说说你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
其他小朋友眼睛看向他,仔细听,如果有不一样的变化或者不同,可以举手提问或补充。
5.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植物养得特别好,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照顾植物的呢?
(预设:
通过一个月的种植,有些长得较好,有些长得稍差些,让学生意识到植物还需要阳光、水分、土壤、施肥等,体现关爱植物生命。
)
2.继续种植植物,接着植物会怎么样?
(预设:
一个单元的植物种植就要结束了,我们只看到了它发芽、长叶等基本现象,让学生展望未来,接着植物还会开花、结果等,增加学生持续种植植物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
)
3.老师也帮大家收集了一下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出示]: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植物图片.
提问: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追问:
这个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吗?
4.老师把我们的想法做成了卡片,让我们回顾一个月的种植情况,我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把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卡片找出来,如果你们小组的证据没有在卡片上,可以自己画上去或者举手让老师帮你们写上去。
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交流。
讨论:
(四人小组活动,提供配有图片和文字的卡片放在上面,如果同意了可以来取走这张卡片。
)
四、拓展:
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科学任务卡,胡萝卜种植视频]
1.提问:
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
通过塑料花的非生命特征,来反面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
)
2.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了,让我们根据证据卡片,打开活动手册把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或者写上去。
3.最后是我们今天的科学任务卡认领时间了,这周我们将要做什么呢?
(预设:
胡萝卜种植是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种植,形成盆栽,不仅是对于植物有生命的课堂延续,而且还可以对于植物美学进行拓展熏陶。
)
【板书设计】
植物是活的吗
植物是有生命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种植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作业设计】
1.下面哪种植物是活的(A)
A.向日葵B.纸花C.镀金玫瑰花
2.关于植物的描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植物需要在阳光下才会慢慢长大B.植物需要水就可以长大C.植物不需要营养就可以长大
3.下面能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B)
A.塑料花闻起来有香味
B.枫树的叶子会变红
1.5《植物是活的吗》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植物是“活”的吗》的核心概念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结合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植物是“活”的吗》是单元第五课,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于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
聚焦板块:
通过认识多种动植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激发对“植物是‘活’的”这一思考的兴趣。
探索板块:
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展示种植植物的记录单活动,发现植物的生长情况,知道植物生长过程有一定的规律。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和叶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展示植物的生命特征。
研讨板块:
学生可以通过植物间的相互比较,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并结合学生研讨形成植物是“活”的理由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拓展板块:
学生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部分提出了让学生做一个胡萝卜盆景的任务,意在借这一活泼有趣的活动推动学生继续观察、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种养的乐趣,增强对植物是生命体的体验。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3.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难点:
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具:
学生种养的植物一盆,植物种植情况记录单一份
教具:
植物生长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PPT]
1.出示动物吃东西、喝水、运动、生长、晒太阳等动图。
提问:
看看这是什么?
一起说:
(预设:
常见小猫,小兔等,可以让学生齐声说,一起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课堂快速消除陌生感。
)
2.思考图片的相同点。
提问:
这些动物是“活”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体现动物需要水、需要食物、能够运动、会生长等特点,让学生明白这些特点是证明动物是“活”的基本证据。
)
4.一起来看看我们刚刚学过的植物。
提问:
这是大蒜、菊花、樟树等叶的变化。
这单元我们学习的植物是“活”的吗?
4.揭示课题:
植物是“活”的吗(板书)
二、探索:
植物是“活”的(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
播放学生植物照片,植物观察记录单]
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植物,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种植的植物吧。
(预设:
展示学生种植情况,是对于学生前期植物种植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孩子们获得认同,同时与其他孩子的植物进行差异比较,进而进行更细微的观察。
)
2.提问:
这株植物养得真好,是哪个小朋友的,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植物。
(预设:
这是一次引导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植物的示范,为待会的小组内介绍植物做铺垫。
)
3.追问:
你的植物叫什么?
这么多天你的植物有了什么变化?
你有照片或图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吗?
介绍每一周的变化情况。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
学生各自种植的植物,PPT,记录单]
1.提问:
现在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在小组内向其他成员轻声地介绍一下你的植物变化情况,模仿一下植物的变化情况,展示一下你的记录单,说说你的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音乐响起,我们把植物放在一边,人坐端正,开始交流。
2.讨论:
学生讨论,让同桌之间进行植物的介绍,说说自己植物的变化。
3.个别交流:
教师提示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提倡动手模仿。
4.哪组小朋友先来和我们说说你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
其他小朋友眼睛看向他,仔细听,如果有不一样的变化或者不同,可以举手提问或补充。
5.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植物养得特别好,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照顾植物的呢?
(预设:
通过一个月的种植,有些长得较好,有些长得稍差些,让学生意识到植物还需要阳光、水分、土壤、施肥等,体现关爱植物生命。
)
5.继续种植植物,接着植物会怎么样?
(预设:
一个单元的植物种植就要结束了,我们只看到了它发芽、长叶等基本现象,让学生展望未来,接着植物还会开花、结果等,增加学生持续种植植物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
)
6.老师也帮大家收集了一下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出示]: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植物图片.
提问: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追问:
这个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吗?
7.老师把我们的想法做成了卡片,让我们回顾一个月的种植情况,我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把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卡片找出来,如果你们小组的证据没有在卡片上,可以自己画上去或者举手让老师帮你们写上去。
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交流。
讨论:
(四人小组活动,提供配有图片和文字的卡片放在上面,如果同意了可以来取走这张卡片。
)
四、拓展:
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科学任务卡,胡萝卜种植视频]
1.提问:
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
通过塑料花的非生命特征,来反面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
)
4.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了,让我们根据证据卡片,打开活动手册把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或者写上去。
5.最后是我们今天的科学任务卡认领时间了,这周我们将要做什么呢?
(预设:
胡萝卜种植是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种植,形成盆栽,不仅是对于植物有生命的课堂延续,而且还可以对于植物美学进行拓展熏陶。
)
【板书设计】
植物是活的吗
植物是有生命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种植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作业设计】
1.下面哪种植物是活的(A)
A.向日葵B.纸花C.镀金玫瑰花
2.关于植物的描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植物需要在阳光下才会慢慢长大B.植物需要水就可以长大C.植物不需要营养就可以长大
3.下面能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B)
A.塑料花闻起来有香味
B.枫树的叶子会变红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
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
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
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