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的第一本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92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我的第一本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 我的第一本书.docx

7我的第一本书

第一次整改内容:

 

课题:

7我的第一本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掺和(  )    枉然(  )

脊背(  )哄堂大笑(  )

马zōng(  )ào(  )秘

磨ceng(  )翻来fù(  )去

答案:

chān wǎng jǐ hōng 鬃 奥 蹭 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2)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

(3)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

(4)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

参考答案:

(1)凄凉悲惨,这里指书被拦腰撕断的样子惨不忍睹。

(2)性情温和宽厚。

(3)痛苦,指因贫穷而生活上受折磨。

(4)指对狗的照料训练。

3.分析下面这个比喻句的构成。

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效果:

   

解析:

抓住比喻词"……像……一般"来找出本体与喻体,比喻的作用一般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本体与喻体相似的特点。

参考答案:

本体是两条狗;喻体是小学生;相似点是规规矩矩;效果是幽默生动地表现出两条狗听话的特点。

4.《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    ,但充满了诗意,一种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的苦涩诗意。

作者    就是一位诗人,被称为     。

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过的他的诗     ,其中就暗示了诗人不屈的灵魂。

答案:

随笔 牛汉 "诗坛硬汉" 《华南虎》

5.下面语段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①每个人的旅途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和败笔,就如同人生之书难免会出现"错别字"。

②这时,我们就要勇敢地去担当、去面对,去汲取教训振奋精神重新上路。

③让我们珍惜光阴,用心书写人生这本绘声绘色的百科全书,留一抹书香,让后人去欣赏,去品味。

解析:

②句"去担当、去面对"逻辑顺序不合理;③句"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修饰"书",不合适。

答案:

②句"去担当"与"去面对"调换顺序;③句"绘声绘色"改为"丰富多彩"。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

"你考的第几名?

"我说:

"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

"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

"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

"第三名是谁?

"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

"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

"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

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

"那一半呢?

"我说:

"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

"父亲问:

"为什么送给他?

"我回答说:

"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父亲问我:

"你两人怎么读书?

"我说:

"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

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

"父亲深深叹着气。

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

"元贞比你有出息。

"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

"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

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

"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

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

"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

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

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6.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7.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叹着气"。

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解析:

要结合文中交代的父亲的性格和他与乔元贞父亲的关系揣摩人物情感。

参考答案:

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8.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试发表你的看法。

解析:

要看文中对父亲评价的语句"温厚""知书识礼",再细品其言行。

参考答案:

父亲温厚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9.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要从字面和内涵两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涵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间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3题。

祖母的呼唤

牛 汉

(1)耳朵也能记忆。

那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

(2)我十四岁离开家乡以后,有几年十分想家,常在睡梦中被故乡的声音唤醒,有母亲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有祖母深夜在炕头因胃痛发出的压抑的呻吟。

几十年之后,在生命承受着不断的寂闷与苦难时,常常能听见祖母殷切的呼唤。

她的呼唤似乎可以穿透几千里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

(3)"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

"我本姓史,成汉是我的本名。

(4)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从我们村许多家的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

男人的声音极少,总是母亲或祖母的声音。

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

祖母身体病弱,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子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

她的声音发颤,发抖,但并不沙哑,听起来很清晰。

(5)有时候,我在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们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甘草),祖母喊出第一声,只凭感觉,我就能听见,立刻回一声:

"奶奶,我听见了。

"挖甜根苗,常常挖到一米深,挖完后还要填起来,否则大人要追查,因为甜根苗多半长在地边上。

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

"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

"偶然有几次,听到母亲急促而忿怒的呼吼:

"你再不回来,不准进门!

"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

有时全村的呼唤声都停息了,只要野成性的我还没回去,祖母焦急地一声接一声喊我,声音格外高,像扩大了几十倍,小河、树林、小草都帮着她喊。

(6)大人们喊孩子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那一带,狼叨走孩子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

前几年,从家乡来的妹妹告诉我,我离家后,我们家大门口,大白天,狼就叨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狼叨孩子非常狡猾,它从隐秘的远处一颠一颠不出一点声息地跑来,据说它有一只前爪总是贴着肚皮不让沾地,以保存这个趾爪的锐利,所以人们叫它瘸腿狼。

狼奔跑时背部就像波浪似的一起一伏,远远望去,异常恐怖。

它悄悄在你背后停下来,你几乎没有感觉。

它像人一般站立起来,用一只前爪轻轻拍拍你的后背,你以为是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回头,狼就用保存得很好的那个趾爪深深刺入你的喉部。

因此,祖母常常警诫我:

在野地走路,有谁拍你的背,千万不能回头。

(7)祖母最后的呼唤声,带着担忧和焦急,我听得出来,她是一边吁喘,一边使尽力气在呼唤我啊!

她的脚缠得很小,个子又瘦又高,总在一米七以上,走路时颤颤巍巍的,她只有扶着我家的大门框才能站稳。

久而久之,我家大门的一边门框,由于她几乎天天呼唤我回家,手扶着的那个部位变得光滑而发暗。

祖母如果不用手扶着门框,不仅站不稳,呼唤声也无法持久。

天寒地冻,为了不至于冻坏,祖母奇小的双脚不时在原地蹬踏,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

(8)我风风火火地一到大门口,祖母的手便离开门框扶着我的肩头。

她从不骂我,至多说一句:

"你也不知道肚子饿。

"

(9)半个世纪来,或许是命运对我的赐予,我仍在风风雨雨的旷野上奔跑着,求索着;写诗,依我的体验,跟童年时入迷地逮田鼠、兔子,挖掘甜根苗的心态异常相似。

(10)祖母离开人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她那立在家门口焦急而担忧地呼唤我的声音,仍然一声接一声地在远方飘荡着:

(11)"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

(12)我仿佛听见了狼的凄厉的嗥叫声。

(13)由于童年时心灵上感触到的对狼的那种恐怖,在人生道路上跋涉时我从不回头,生怕有一个趾爪轻轻地拍我的后背。

(14)"旷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

"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

(选自2011年《读者》第四期,有删改)

10.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

答案:

祖母的呼唤

11.第(4)段中"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

揣摩语言,把握景物特点,看看渲染了什么氛围,凸显了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黄昏""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田野上冷峭的风",这些词句一步一步地渲染了一个冬天傍晚寒冷黑暗的气氛,就在这种氛围中,一声一声的呼唤声响起来。

既显出一种温情,又展示出一幅画面,颇有情味。

12.第(6)段中,作者很形象很逼真地写了狼袭人的情景,阴森可怖。

请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狼除了狡猾、凶残、阴险之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喻意?

参考答案:

一种猝不及防的险境,一种人生道路上的艰险、困境与挫折。

13.第(7)段详写了祖母呼唤"我"时的形体动作,请细心品味语言,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

解析:

体会写出了人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人物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此处属于细节描写。

门框和两处凹处,形象地写出了祖母脚小、病弱的特点以及祖母呼唤"我"时间的长久,突出了祖母对"我"的关爱,同时又侧面地写出了"我"童年时的顽劣。

【综合性学习】

14.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孩子似乎不再拥有作者牛汉笔下苦难的童年,可是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群儿童:

父母为生计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了农村。

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请你认真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79.3

害怕陌生人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1)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普遍有胆怯、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

(2)示例:

留下你的关爱,守护她的心灵。

【体验中考】

15.(2011·湖南永州中考)"好读书"活动中,小强同学在校园网上发帖如下,阅读后请完成下面题目。

好书,如良师益友。

清晨,微风轻轻细细地穿过窗幔,舒展一下慵懒的双臂,随手从床头抽出一本书,或默读或诵读,心,被朝霞笼罩,恍然升起一丝恬淡宁静。

于是,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读朱自清平淡质朴的散文,我们体悟到生活的每一天就是如此平凡而细琐。

读鲁迅那深刻、睿智的言辞,我们不时被睿智和哲理启迪,渐渐变得敏锐、成熟,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明晰、透彻的认识。

读老舍触摸社会的小说,那诙谐、逼真的描写和信手拈来的对白似乎就在你我身边,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物的命运;细细品味,我们就能看到时代的影子,重读一段浓缩的历史……

好书如人生四季,或(  )如春,或(  )似夏,或(  )如秋,或(  )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拔响智慧的心曲,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1)给帖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慵懒yōng     睿智ruì

信手拈来niān怡人yí

B.慵懒rōng睿智zuì

信手拈来liān怡人dài

C.慵懒yōng睿智ruì

信手拈来zān怡人yí

D.慵懒rōng睿智zuì

信手拈来niān怡人dài

答案:

A

(2)帖中画横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微风轻轻细细地穿过窗幔

B.心,被朝霞笼罩

C.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明晰、透彻的认识

D.拔响智慧的心曲

答案:

D

(3)依次填入帖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或(  )如春,或(  )似夏,或(  )如秋,或(  )如冬

A.恬静  激烈  丰富  沉思

B.恬淡激情充实静思

C.激情充实沉思静思

D.恬静激情充实沉思

答案:

B

(4)帖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

那诙谐、逼真的描写和信手拈来的对白似乎就在你我身边,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物的命运。

参考答案:

删去"似乎就在你我身边"

教学目标:

1、掌握幽默、马鬃、磨蹭、凄惨、翻来覆去、挎等几个生字词。

2、通过课文,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

4、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

5、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

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难点:

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组词的读音、写法、解释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

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

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

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

 

呢?

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课文,请一学生快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

课文写了哪些事呢?

(人物有:

“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

父亲和我送书

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

其中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③围绕“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的思考问题。

(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它的经历可不一般,它见证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艰苦岁月,还凝聚了父子之间、少年朋友之间以及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

所以说难忘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跟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3.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①研读第一段中的:

“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先介绍布劳恩作品,然后让学生欣赏布劳恩系列漫画《父与子》。

漫画中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爱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

)请

学生朗读2-10段(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围绕着书写了哪些事?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学生合作讨论,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节,并从“文眼”入手层层深入的探究课文。

(A.事情可概括为:

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B.父亲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义,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关爱,这些多像漫画中的那对父子。

至于很难笑起来是因为那一段岁月多么艰苦啊,一本课本要撕成两半,两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一学期只对着半本书

 

读,一个学期后,聪明的乔元贞因贫困而退学。

②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

思考一下他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文中的父亲没有摆出父亲的威严,也没有说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关心孩子但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他期望孩子有出息但并不急迫,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视孩子们在贫困中互

相帮助的友情。

父亲给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是“我”生活的引路人:

不仅把“我”带进新的读书生活中去,避免了被贫困淹没的命运,又给“我”以品德的良好影响,为“我”的人生发展铺了坚实的基石。

③纵观全文,除了父亲,还有哪些人和事给过“我”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贫穷的生活给“我”以磨练,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

乔元贞的失学使“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而父亲和“弄不成”等父辈看重的村邻之间的友好情谊的作风使“我”成为一个重

 

情重义的人。

这些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品读文中两句话,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

“还应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通过前面的探讨,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和“人不能忘本”,不是因为书的内容,而是为了它的经历,言之有理即可。

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第三课时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拓展与延伸

文中有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因为人生起点上的这个区别,乔元贞的人生与我截然不同,如果现在去采访他,他会深有感慨呢?

请假设你就是乔元贞,写一段回顾人生时心里话。

3、讲解课后习题

4、总结

本文是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少年的时光虽然不长,可却像绚丽的鲜花,开放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足以使人馨香一辈子,所以请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

 

板书设计

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字词

2、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