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905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 专项练习题01.docx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月月考专项练习题01

月月考

(一) 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A)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宗,又兼容并蓄了其他诸子的部分思想,可谓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不仅在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的理论贡献。

钱穆先生就认为:

“汉代以后的儒家学者对经济的见解,基本上由此而来。

”荀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荀子认为“人之生固小人”,在《富国》篇里又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指出人性生而就有引发社会纷争、破坏社会秩序的恶质。

但同时他又强调“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人类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群居,因为“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

若不群居,人类社会显然无法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既然确定“人之生,不能无群”,那么有着易争之“恶”的人类又怎么才能和谐地群居呢?

荀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分”。

他多次提到“分”的作用,譬如“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等。

他从“分”的角度来解决“群”的和谐与发展问题,与墨子追求的“尚同”截然相反。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则既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也充分肯定了“分”的重要性,指出“群”的组织单元必须多元化,并以之为维系“群”的团结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但究竟什么是“分”,荀子没有明确地做出界定,不过从其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实质上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对所有的社会成员进行明确具体的社会职业、身份等级与职责分工的划分;二是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成员的“欲求”做出相应的“度量分界”,也就是给予不同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权利与资源分配。

这种分配必须以什么为依据呢?

荀子指出“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并说“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将礼义视为明分的基本原则。

作为分配依据的“礼”,本身就有以德、能为标准进行社会阶层与物质资源之“分”的制度公正的伦理内涵。

荀子说“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德、能的高低决定了资源分配上的等差。

荀子通过礼义对此做出确认,为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提供了保障,试图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由欲求而“争”并由“争”致“乱”而“穷”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其“礼”从德性要求与制度规范上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力图做到符合儒家价值理念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正,以实现人类难以“近尽”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选自《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兼容并蓄,是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在哲学、伦理、教育、经济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

B.荀子对汉代以后儒家学者的经济见解有深远影响,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C.荀子在指出人性生而就有恶质的同时,又强调人类要得以生存、人类社会要得以发展,就必须群居。

D.荀子认为解决“人之生,不能无群”和人性易争之“恶”之间的矛盾而使人们可以和谐群居,关键在于“明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错误,原文是“荀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荀子的“力不若牛,走不若马”承认了人类自身具有局限性,“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说明人应各专其职,群居而合作。

B.从荀子的“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和墨子的“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可以看出,前者强调“分”,后者强调“尚同”。

C.荀子不仅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还认为如果“群”的组织单元能够多元化,那么“群”的团结和稳定就能够得以维护。

D.荀子虽然没有对究竟什么是“分”做出明确的界定,但他明确指出礼义是明分的基本原则,将其作为分配的依据。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原文是“‘群’的组织单元必须多元化,并以之为维系‘群’的团结和稳定的必要条件”,选项中的“如果……那么……”的表述是将“‘群’的组织单元能够多元化”当作充分条件,选项混淆了逻辑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荀子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他主要从社会成员的阶层划分、基于阶层划分的权利与资源分配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分”的内涵。

B.荀子通过礼义对德、能的高低决定资源分配上的等差做出了确认,这是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的保障。

C.荀子的“礼”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努力做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正,使之符合儒家价值理念。

D.荀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实现了人类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有效地控制了……实现了……”错误,原文是“试图以此来有效地控制……潜在风险”“力图做到……以实现……‘相持而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罕见的大地震。

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

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

老百姓惊呼:

“山走了!

”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

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

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

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

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

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

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

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

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

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

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

人老看脸,树老看皮。

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

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这棵树树龄已经将近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将近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能让你心惊肉跳。

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变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

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

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

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

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

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

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将近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

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

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

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

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

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

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

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82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约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树心“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A.“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理解错误。

强调地震的巨大破坏,是为了衬托震柳的奇迹存活,也点明了震柳之名的由来。

B.“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分析有误,其目的是强调震柳生命力的顽强。

C.“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列举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让震柳的存活更令人震撼。

5.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说明原因。

第四段介绍柳树的生长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

②照应上文。

文章前三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烈地震而不死,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③丰富内涵。

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分析文章插入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

从内容上说,文章插入某一内容,一般有补充交代、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文学性的作用;从结构上说,一般有照应上下文,使文章内容上下呼应等作用。

作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

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着约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

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

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

分析题干,这道题其实是考查我们能从震柳身上感受到什么。

首先,这株裂而不死、存活至今的柳树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知道曾经有那样一场可怕的地震;其次,震柳在地震中的艰难存活对我们是一种鼓舞,它能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应坚忍顽强;最后,活了近500岁的震柳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力量等。

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

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

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选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

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

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中药出口额的33%。

(选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海外屡遭抢注。

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

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

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

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

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选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备受世界推崇。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扩大范围。

“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错误,原文是“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

C项,“国际话语权丢失”于文无据,原文强调中医药要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并非说国际话语权已经丢失。

D项,“备受世界推崇”无中生有。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用图表直观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与愤懑。

E.材料一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都引用了精确数据”错,材料四有些数据是“据不完全统计”而得出的。

C项,“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说法不当。

E项,两则材料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并不一样,且“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错,材料一报道的新闻事实时效性不强。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

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2分)

第二问:

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挥我国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有可能顺利地解决相关的国际地位、海外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等问题。

(1分)

第三问: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极保护知识产权。

(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

四则材料中,材料一介绍了我国中医药发展概况,材料二、三提到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其中材料二提到中国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的国际地位不容乐观,材料三提到中药秘方流失,中药商标被抢注,专利被抢先申请等问题。

其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解决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等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三已经给出答案“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等。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

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

明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

巨盗诬富家,株连以百数。

守礼尽出之,主狱者谮之御史。

会藩府狱久不决,属守礼,一讯即得,乃大惊服。

父丧服阕,补礼部。

故事,郡王绝,近支得以本爵理府事,不得继封。

交城、怀仁、襄垣近支绝,以继封请,守礼持之坚。

会以疾在告,三邸人乘间行赂,遂得请。

旗校诇其事以闻。

所籍记赂遗十余万,独无守礼名,帝由是知守礼廉。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入为户部侍郎。

改吏部。

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帝为叹惜久之。

隆庆元年起户部尚书。

奏言:

“畿辅、山东流移日众,以有司变法乱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均。

工匠及富商大贾,皆以无田免役,而农夫独受其困,此所谓舛也。

乞正田赋之规,罢科差之法。

”诏悉举行。

于是奏定国计簿式,颁行天下。

自嘉靖三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征之数及贫民不能输纳,备录簿中。

自府州县达布政,送户部稽考,以清隐漏那移侵欺之弊。

又以户部专理财赋,必周知天下仓库盈虚,然后可节缩调剂。

大学士高拱与徐阶不相能,举朝攻拱。

侍郎徐养正、刘自强,拱所厚,亦诣守礼言。

守礼不可,养正等遂论拱。

守礼寻乞养母归。

及拱再相,深德守礼,起为刑部尚书。

寻改守礼左都御史。

奏言:

“畿内地势洼下,河道堙塞,遇潦则千里为壑。

请仿古井田之制,浚治沟洫,使旱潦有备。

”章下有司。

阶、拱、居正更用事,交相轧。

守礼周旋其间,正色独立,人以为难。

万历三年以老乞休。

六年卒。

(选自《明史·葛守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B.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C.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D.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断句题,首先要通读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其中的标志性词语进行断句。

如“礼部尚书”是官职名称,作“迁”的宾语,其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署”的宾语是“吏部事”,不能是“吏部事希”,“希”是动词,其宾语是“严嵩指”,故“事”与“希”之间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明清时期属于省级考试,由天子钦派各省的主考官,因考试在春天举行而又称“春闱”。

B.御史,在秦以前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其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田赋指按土地多少对拥有土地的人征收的赋税,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D.畿内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为“畿”,常见的词语还有“畿辅”“畿辇”“京畿”等,都是此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因考试在春天举行而又称‘春闱’”错误,乡试是在秋天举行的,又被称为“秋闱”。

在春天举行而被称为“春闱”的是会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葛守礼十分廉洁。

在他因病告假时,交城、怀仁、襄垣三个王府的人为求得继承封王乘机进行贿赂,后来此事被告发,受贿者中唯独没有葛守礼。

B.葛守礼关心农民。

他认为徭役征派不合理,造成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流民移民,所以建议解除征财物和派差役的法令,皇帝下诏实行。

C.葛守礼颇有才干。

他任左都御史时,畿内地势低洼,河道堵塞,遇上水涝便到处是沟壑,于是请求仿效古时的井田制,疏通治理沟渠与田间的水道,得到认可。

D.葛守礼持正守节。

与高拱关系不错的人劝葛守礼攻击高拱时,他坚决拒绝;在徐阶、高拱等人互相倾轧时,葛守礼保持着严正的态度而不依附他们。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全国各地”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说“畿辅、山东流移日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藩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